CN111525229B -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5229B
CN111525229B CN202010079110.7A CN202010079110A CN111525229B CN 111525229 B CN111525229 B CN 111525229B CN 202010079110 A CN202010079110 A CN 202010079110A CN 111525229 B CN111525229 B CN 111525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pole antenna
conductive
arm
conductive arm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91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5229A (zh
Inventor
Z·沙拉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25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5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2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using dipole a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01Q21/26Turnstile or like antennas comprising arrangements of three or more elongated elements disposed radially and symmetrically in a horizontal plane about a common cent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5/42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using two or more imbricat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8Combination of a dipole with a plane reflec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5/48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pole typ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Abstract

一种支撑构件,用于与附加支撑构件一起布置以形成偶极天线阵列,该支撑构件包括: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另一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以及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从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向其他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延伸,在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二部分和其他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

Description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无线电信可以发生在不同的频带中。通常的做法是使用不同的天线布置以用于不同的频带。然而,如果这些天线布置在物理上是分开的,则所需的体积或面积会增加。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期望针对多个天线布置使用相同的面积或体积。
发明内容
根据各种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构件,用于与附加支撑构件一起布置以形成偶极天线阵列,该支撑构件包括:
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另一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以及
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从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向其他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延伸,在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二部分和其他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
根据各种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示例。
根据各种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偶极天线阵列,包括:
(i)形成长方体的第一侧的第一支撑构件2,并且包括:
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一导电元件,该第一导电元件从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向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延伸,在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ii)形成长方体的第二侧的第二支撑构件2,并且包括:
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二导电元件,该导电元件从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向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延伸,在第二导电元件和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iii)形成长方体的第三侧的第三支撑构件2,并且包括:
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三导电元件,该第三导电元件从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向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延伸,在第三导电元件和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iv)形成长方体的第四侧的第四支撑构件2,并且包括:
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第四导电元件,该第四导电元件从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一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向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延伸,在第四导电元件和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二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其中:
第一(N)导电元件直接提供第一偶极天线(N)的第一臂,并且第四导电元件(N-1)间接提供第一偶极天线(N)的第二臂;
第二导电元件直接提供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第一导电元件间接提供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二臂;
第三导电元件直接提供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第二导电元件间接提供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二臂;
第四导电元件直接提供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第三导电元件间接提供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二臂。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一些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文所述主题的示例实施例;
图2示出了本文所述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3A和图3B示出了本文所述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4和图5示出了本文所述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6示出了本文所述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图7示出了本文所述主题的另一示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与附加支撑构件2一起布置以形成偶极天线10i的阵列100的支撑构件2的示例。
图2示出了在其中多个支撑构件2i被布置以形成偶极天线的阵列100的示例。
再次参考图1,在该示例中,支撑构件2i是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21包括支撑导体的绝缘或介电基板4。这些导体可以例如印刷到基板4上。导体包括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另一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
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从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然而,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不延伸以与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12电连接,并且在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和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虽然间隙6是直流路径中的间隙,但是它也是导体之间的物理间隙。直流路径中的间隙表示电路断开,使得直流(DC)无法流动。导体之间的物理间隙是导体之间的桥,该桥是绝缘的而不是导电的。
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被配置为经由跨间隙6的电容耦合间接提供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二部分。
在该示例中,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是沿第一方向(如图所示垂直)延伸的直导体,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是沿第一方向(如图所示垂直)延伸的直导体,并且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是沿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如图所示水平)延伸的直导体。
在所示的示例中,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平行于并且直接邻近于印刷电路板2的第一侧向边缘7延伸。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平行于并且直接邻近于印刷电路板2的第二侧向边缘8延伸。第二侧向边缘8平行于第一侧向边缘7并且直接与第一侧向边缘相对。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一侧向边缘7是印刷电路板2的最右边缘,并且第二侧向边缘8是印刷电路板2的最左侧向边缘。然而,导体22、14、12的布置可以颠倒并且第一侧向边缘7可以是最右边缘。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平行于并且直接邻近于印刷电路板2的最上边缘9延伸。
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提供直接馈电至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由于间隙6而提供间接馈电至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的第二部分14。因此,偶极天线10i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间接地提供了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二部分。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是被间隙6分割的分割偶极臂,而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不是分割偶极臂。直接馈电提供直流路径,而间接馈电则不提供。
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终止于邻近间隙6的自由端11。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从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的最上部13延伸,并且向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的最上部15延伸。
在所示的示例中,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和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的组合形成了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其实质上是L形(L旋转180°)。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不是L形的。在其他示例中,其他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可以具有指向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的终端部11的短截或延伸。
图2示出了由四个布置的印刷电路板2i形成的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的示例。布置的印刷电路板2i每个都是印刷电路板2,如先前关于图1所描述的。四个印刷电路板2i中的每个都被布置成使得其相对于两个邻近的相邻印刷电路板2i具有固定的位置。该固定布置可以通过物理上互连印刷电路板2i或通过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来实现。在一些示例中,印刷电路板2i物理上不互连。在一些示例中,邻近的印刷电路板2i可以被狭窄的间隙分开。
四个印刷电路板2i可以是平坦的或弯曲的,并且被布置成形成中空形状52,其中印刷电路板2中的每个印刷电路板提供围绕开放的中央空隙50的形状的一个面。
在该示例中,四个印刷电路板2i是平坦的,并且被布置为形成中空平行六面体52,其中印刷电路板2中的每个印刷电路板提供平行六面体的一个面。在其他示例中,四个印刷电路板2i可以每个是弯曲的。平行六面体52具有两个开放的相对面和一个由四个印刷电路板2i围绕的开放的中央空隙50。在一些但并非全部示例中,平行六面体52可以呈长方体或立方体的形状。
在所示的示例中,针对印刷电路板2i中的每个印刷电路板,偶极天线的导电臂16、18的第一部分12、22和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都在印刷电路板2的同一外面3上。
在图2中,存在第一印刷电路板21、第二印刷电路板22、第三印刷电路板23和第四印刷电路板24
第一印刷电路板21被布置成在平行六面体的边缘处邻近于(例如,物理上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22。在边缘处,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邻近于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直接(无间隙)提供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一臂,并且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经由间隙6间接提供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二臂。
第二印刷电路板22被布置成在平行六面体的边缘处邻近于(例如,物理上连接到)第三印刷电路板23。在边缘处,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邻近于第三印刷电路板23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第三印刷电路板23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直接(无间隙)提供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一臂,并且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经由间隙6间接提供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二臂。
第三印刷电路板23被布置成在平行六面体的边缘处邻近于(例如,物理上连接到)第四印刷电路板24。在边缘处,第三印刷电路板23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邻近于第四印刷电路板24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第四印刷电路板24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直接(无间隙)提供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一臂,并且第三印刷电路板23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经由间隙6间接提供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二臂。
第四印刷电路板24被布置成在平行六面体的边缘处邻近于(例如,物理上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21。在边缘处,第四印刷电路板24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邻近于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直接(无间隙)提供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一臂,并且第四印刷电路板24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经由间隙6间接提供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二臂。
如果存在间隙,则不存在直流路径(电路断开,使得直流(DC)无法流动)。如果不存在间隙,则存在直流路径(电路完整,使得直流(DC)可以流动)。导体之间的间隙是导体之间的桥,该桥是绝缘的而不是导电的。
因此,在平行六面体52的每个拐角边缘处存在一个偶极天线10。每个偶极10包括在拐角边缘处的一个面上的L形的第一偶极臂和在邻近面上的分割的(L形的)第二偶极臂。两个L形的偶极臂(其中一个L形的偶极臂被间隙6分割,而另一个则未被间隙6分割)在平行六面体52的拐角边缘处背对背。
第一馈电401耦合到第一偶极天线101。第一馈电401耦合到相应的导电臂16、18的第一部分12、22,该第一部分12、22在平行六面体30的第一边缘处沿相应的第一和第四印刷电路板21、24延伸。
第二馈电402耦合到第二偶极天线102。第二馈电402耦合到相应的导电臂16、18的第一部分12、22,该第一部分12、22在平行六面体30的第二边缘处沿相应的第二和第一印刷电路板22、21延伸。
第三馈电403耦合到第三偶极天线103。第三馈电403耦合到相应的导电臂16、18的第一部分12、22,该第一部分12、22在平行六面体30的第三边缘处沿相应的第三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3、22延伸。
第四馈电404耦合到第四偶极天线104。第四馈电404耦合到相应的导电臂16、18的第一部分12、22,该第一部分12、22在平行六面体30的第四边缘处沿相应的第四和第三印刷电路板24、23延伸。
图3A和图3B示出了如前所述的印刷电路板2的示例。图3A示出了印刷电路板2的第一面3,并且图3B示出了印刷电路板2的第二面5,该第二面5与第一面3相对。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面3是平行六面体52的外面,并且第二面5是平行六面体52的里面。
印刷电路板2的第一面3包括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另一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该第二部分从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其他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在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和其他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第二面5包括附加导电元件24。附加导电元件24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物理上分开,并且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物理上分开。附加导电元件24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之间不存在直流路径。附加导电元件24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不存在直流路径。
附加导电元件24被配置为与在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和在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电容耦合。该耦合延伸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的电长度。
第二面5上的附加导电元件24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分开,并且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重叠。第二面5上的附加导电元件24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分开,并且与第一面3上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重叠。
在该示例中,附加导电元件24和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被基板4的整个深度分开,因为它们在相对面3、5上,但是在其他示例中,例如,如果附加导电元件24和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在多层基板4的不同层中,则它们可以被小于多层基板4的深度分开。
附加导电元件24是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如图所示水平)上延伸的直导体。附加导电元件24平行于并且直接邻近于印刷电路板2的最上边缘9延伸。
第一馈电元件60与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相关联,并且第二馈电元件62与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相关联。
在该示例中,与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相关联的第一馈电元件60在印刷电路板2的第二面5上,并且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在与第二面5相对的第一面3上。第一馈电元件60在最上边缘9附近与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的较上部对准。
在该示例中,与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相关联的第二馈电元件62在印刷电路板2的第二面5上,并且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在与第二面5相对的第一面3上。第二馈电元件62在最上边缘9附近与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的较上部对准。
在该示例中,第一馈电元件60经由馈电线路64馈电。在使用中,电互连66被使用以将第一馈电元件60耦合到邻近的印刷电路板2的第二馈电元件62。
在该示例中,第二馈电元件62在使用中经由电互连66馈电,该电互连66将第二馈电元件620耦合到另一邻近的印刷电路板2的第一馈电元件60。
图4类似于图2。而图2示出了通过物理上互连如图1中所示的四个印刷电路板2而形成的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的示例,图4示出了通过物理上互连如图3中所示的四个印刷电路板2而形成的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的示例。图2的描述也适用于图4。
图5示出了通过物理上互连如图3中所示的四个印刷电路板2而形成的平行六面体52。而图4是平面图,图5是透视图。
图5示出了第三印刷电路板23在后面5上具有第一馈电元件60,该第一馈电元件60经由馈电线路64馈电并且该第一馈电元件60经由电互连66耦合到邻近的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第二馈电元件60。
在平行六面体52的每个内部拐角边缘处都存在等效的电互连。
因此,第一馈电401经由馈线64、馈电元件60、62和电互连66耦合到第一偶极天线101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和第一偶极天线101的其他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第二馈电402经由馈线64、馈电元件60、62和电互连66耦合到第二偶极天线102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和第二偶极天线102的其他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第三馈电403经由馈线64、馈电元件60、62和电互连66耦合到第三偶极天线103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和第三偶极天线103的其他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第四馈电404经由馈线64、馈电元件60、62和电互连66耦合到第四偶极天线104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和第四偶极天线104的其他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
在该示例中,但并非全部示例中,在操作中,在第一馈电401和第三馈电403之间进行电互连,并且在第二馈电402和第四馈电404之间进行电互连。这创建了双极化天线阵列100。
针对不同类型的天线配置,馈电之间的连接可能会变化,并且在一些示例中,两个对角相对的偶极不相互连接。
平行六面体52的形状中的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可以插入天线202的较大的规则阵列200内,使得天线202的较大阵列200的第一子阵列210在由中空平行六面体52限定的空隙50内,并且天线202的较大阵列200的第二子阵列212在中空平行六面体52的外部。
在一些但并非全部示例中,在操作中,平行六面体52被放置在接地平面70上,并且第一部分22和第一部分12的最下部与接地平面70电互连。
在其他示例中,第一部分22和第一部分12的最下部未与接地平面70电互连。第一部分22和第一部分12的最下部与接地平面70之间的电容耦合可提供类似的效果。
在其他示例中,不需要接地连接。接地连接(如果需要)可以由内面上的馈线提供,接地连接直接在接地平面70的表面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接地和RF馈电将在接地平面70上的两个导电迹线的结合处汇合,然后沿单个导电线沿印刷电路板的内面上突出。在其他情况下,一个偶极臂可以连接到接地平面70,并且其他偶极臂可以连接到RF馈电(单端馈电,而不是平衡馈电)。
图6和图7示出了多频带系统300的示例,该多频带系统300包括如前所述的、被插入天线202的较大的规则阵列200内的偶极天线10的一个或多个阵列100,使得天线202的较大阵列200的第一子阵列210在由中空平行六面体52限定的空隙50内,并且天线202的较大阵列200的第二子阵列212在中空平行六面体52的外部。
偶极天线10的一个或多个阵列100和天线202的较大的规则阵列200被交织并且共享相同的公共区域。
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以比以较高频率操作的天线202的较大的规则阵列200低的频率操作。
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在较低的频带(LB)中(例如600至1000MHz之间的频带)操作。天线202在较高的频带中(例如在3至4GHz之间、高于2GHz但低于6GHz或分配给5G的频带中)操作。
在一些示例中,天线202的较大的规则阵列200提供了可以被用于mMIMO的有源阵列。在一些示例中,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是无源的。系统300则是有源-无源系统。
偶极天线10的偶极臂18是被间隙6分割的分割偶极臂,而偶极天线10的偶极臂16不是分裂偶极臂。分裂偶极臂可以在天线10的较低频率与天线202的较高频率之间提供较好的隔离。
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的偶极天线10与天线202的较大规则阵列200的偶极成45度被布置。这还将改善天线10的较低频率与天线202的较高频率之间的隔离。
从前述内容将理解,在至少一些示例中,提供了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其包括:
(i)第一印刷电路板21,其形成长方体的第一侧,并且包括:
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
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
第一导电元件14,该第一导电元件14从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在第一导电元件14和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10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ii)第二印刷电路板22,其形成长方体的第二侧,并且包括:
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
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
第二导电元件14,该第二导电元件14从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在第二导电元件14和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iii)第三印刷电路板23,其形成长方体的第三侧,并且包括:
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
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
第三导电元件14,该第三导电元件14从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在第三导电元件14和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iv)第四印刷电路板24,其形成长方体的第四侧,并且包括:
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
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
第四导电元件14,该第四导电元件14从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一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在第四导电元件14和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二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第一导电元件14直接提供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一臂,并且第四印刷电路板24的第四导电元件14间接提供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二臂。
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第二导电元件14直接提供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一臂,并且第一印刷电路板21的第一导电元件14间接提供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二臂。
第三印刷电路板23的第三导电元件14直接提供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一臂,并且第二印刷电路板22的第二导电元件14间接提供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二臂。
第四印刷电路板24的第四导电元件14直接提供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一臂,并且第三印刷电路板23的第三导电元件14间接提供第四偶极天线103的第二臂。
通常,一个印刷电路板2n的第一导电元件14直接提供特定偶极天线10n的第一臂,并且不同印刷电路板2m的另一导电元件14间接提供该特定偶极天线10n的第二臂。在所示的示例中,n=m-1。然而,如果导电元件12、14、22的布置颠倒(在印刷电路板的垂直中线中反映的图案),则n=m+1。
第一馈电401耦合到第一偶极天线101的第一部分12、22。第二馈电402耦合到第二偶极天线102的第一部分12、22。第三馈电403耦合到第三偶极天线103的第一部分12、22。第四馈电404耦合到第四偶极天线104的第一部分12、22。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馈电401和第三馈电403之间存在电互连,并且在第二馈电402和第四馈电404之间存在独立的电互连。
在以上示例中的至少一些示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撑构件2i,以用于与附加支撑构件2j布置以形成偶极天线10的阵列100,该支撑构件2i包括:
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
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
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该第二部分14从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向其他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延伸,在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8的第二部分14和其他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6。
在一些但并非全部示例中,支撑构件2i是印刷电路板2i
在其他示例中,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的第一部分12;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可以是间隔开的金属板辐射器。辐射器之间的间隔可以通过仅具有一个或多个塑料垫片来保持,并且它们之间的电介质主要是空气。导电元件24可以被提供在水平安排的塑料垫片上,该塑料垫片仅仅是该元件的宽度,但是在间隙6的后面纵向延伸,并且不仅机械地耦合到导电元件24,而且还机械地耦合到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和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的第二部分14。塑料垫片可以被加热固定到金属板辐射器上。在该示例以及其他示例中,支撑构件2i不一定是单个组件,而是由各种子部件构建并且形成为单个组件的组件。
支撑构件2i可以备选地使用模制工艺来制造,例如模制互连设备(MID)或其他模制基板类型技术。MID中的导电部分由特殊的第二次可电镀塑料提供。在激光型模制基板中,可以使用激光直接结构化(LDS)。还存在其他制造技术使用相似的技术来达到相同的目标。
支撑构件2i包括支撑基础设施,该支撑基础设施保持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处于固定的空间关系的导电元件24(如果存在),并且包括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导电元件24(如果存在)。
在一些示例中,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臂、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导电元件24是刚性的,例如由金属板形成,并且提供支撑构件2i的支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支撑构件2i的支撑基础设施可以使用刚性的绝缘垫片来增强。
在一些示例中,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臂、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导电元件24不是刚性的,并且支撑基板被提供作为支撑构件2i的支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偶极天线10m的导电臂16、另一偶极天线10n的导电臂18的第一部分22;以及导电元件24(如果存在)不是刚性的,并且支撑基板被提供作为支撑构件2i的支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支撑基板可以是印刷电路板的基板。
“连接”或“耦合”的描述意味着可以存在任何数目或组合的中间元件(包括没有中间元件)。
在已经描述了结构特征的情况下,可以用用于执行结构特征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部件来代替该结构特征,无论该功能或这些功能是显式地还是隐式地描述的。
在一些但并非全部示例中,装置2、100、300被用于主机装置中,该主机装置被配置为在将该数据本地存储或不存储在装置处的存储器中,以及具有或不具有由装置处的电路系统或处理器对该数据的本地处理的情况下,从主机装置传送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主机装置是蜂窝通信网络的基站,例如eNB。基站可以在任何合适大小的小区中通信。
所描述的天线可以被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操作谐振频带中操作。例如,操作频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TE)(美国)(734至746MHz和869至894MHz)、长期演进(LTE)(世界其他地区)(791至821MHz和925至960MHz)、调幅(AM)无线电(0.535-1.705MHz);调频(FM)无线电(76-108MHz);蓝牙(2400-2483.5MHz);无线局域网(WLAN)(2400-2483.5MHz);hiper局域网(HiperLAN)(5150-5850MHz);全球定位系统(GPS)(1570.42-1580.42MHz);美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S-GSM)850(824-894MHz)和1900(1850-1990MHz);欧洲全球移动通信系统(EGSM)900(880-960MHz)和1800(1710-1880MHz);欧洲宽带码分多址(EU-WCDMA)900(880-960MHz);个人通信网络(PCN/DCS)1800(1710-1880MHz);美国宽带码分多址(US-WCDMA)1700(发射:1710至1755MHz,接收:2110至2155MHz)和1900(1850-1990MHz);宽带码分多址(WCDMA)2100(发射:1920-1980MHz,接收:2110-2180MHz);个人通信服务(PCS)1900(1850-1990MHz);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1900MHz至1920MHz,2010MHz至2025MHz),超宽带(UWB)较低(3100-4900MHz);UWB较上(6000-10600MHz);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VB-H)(470-702MHz);DVB-H美国(1670-1675MHz);数字无线电Mondiale(DRM)(0.15-30MHz);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2300-2400MHz、2305-2360MHz、2496-2690MHz、3300-3400MHz、3400-3800MHz、5250-5875MHz);数字音频广播(DAB)(174.928-239.2MHz,1452.96-1490.62MHz);射频标识低频(RFID LF)(0.125-0.134MHz);射频标识高频(RFIDHF)(13.56-13.56MHz);射频标识超高频(RFID UHF)(433MHz、865-956MHz、2450MHz);5G的频率分配。
天线可以有效操作的频带是天线的回波损耗小于操作阈值的频率范围。
如此处所用,“模块”是指不包括由终端制造方或用户添加的某些部件/组件的单元或装置。印刷电路板2、天线阵列100、系统300可以是模块。
在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含义。也即,对包括Y的X的任何引用表示X可以仅包括一个Y或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Y。如果旨在使用具有排他性含义的“包括”,则在上下文中将通过引用“仅包括一个......”或通过使用“组成”来使其清楚。
在该说明书中,已经参考了各种示例。关于示例的特征或功能的描述指示这些特征或功能存在于该示例中。无论是否明确说明,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示例”或“例如”或“可以”或“可能”表示这些特征或功能至少存在于所描述的示例中,无论是否作为示例被描述,并且它们可以但并非存在于某些或所有其他示例中。因此,“示例”、“例如”、“可以”或“可能”是指一类示例中的特定实例。实例的属性可以是仅该实例的属性、或者该类的属性、或者该类的子类的属性,该子类包括该类中的一些但不是全部实例。因此,隐含地公开了参考一个示例而不是参考另一示例描述的特征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在该另一示例中用作工作组合的一部分,但是不一定必须在该另一示例中使用。
尽管在前面的段落中已经参考各种示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对给出的示例进行修改。
除了以上明确描述的组合之外,可以以组合方式使用在先前描述中描述的特征。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特征描述了功能,但是无论是否描述,那些功能也可以由其他特征来执行。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实施例描述了特征,但是无论是否描述,那些特征也可以存在于其他实施例中。
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一个(a)”或“该(the)”具有包容性而非排他性含义。也即,对包括a/the Y的X的任何引用指示X可以仅包括一个Y或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Y,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相反。如果旨在将“a”或“the”用于排他性含义,则将在上下文中明确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来强调包容性含义,但不应当将缺少这些术语用于推断和排他性含义。
权利要求中特征(或特征的组合)的存在是对该特征或(特征的组合)本身的引用,并且也是对实现实质上相同的技术效果的特征(等同的特征)的引用。等效特征包括例如作为变体的特征,并且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实现实质上相同的结果。等效特征包括例如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执行实质上相同的功能以实现实质上相同的结果的特征。
在该说明书中,已经参考了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的各种示例来描述示例的特征。关于示例的对特性的这种描述指示该特性完全如所描述地存在于某些示例中,并且实质上如所描述地存在于其他示例中。
尽管尽力在前述说明书中引起对被认为是重要的那些特征的注意,但是应当理解,无论是否在其上已经强调,本申请人可以经由权利要求书关于在上文中参考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任何可获专利的特征或特征的组合寻求保护。

Claims (15)

1.一种支撑构件,用于与附加支撑构件一起布置以形成偶极天线阵列,所述支撑构件包括:
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
其他偶极天线的导电臂的第一部分;以及
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在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直流路径中限定间隙,
其中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第二部分被配置为经由跨所述间隙的电容耦合提供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件,进一步包括:附加导电元件,所述附加导电元件与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分开,并且所述附加导电元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至少所述第二部分电容耦合,以延伸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电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附加导电元件和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由于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不同层中或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不同面上而被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构件,其中所述附加导电元件与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分开,并且与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重叠,以及与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分开,并且与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馈电元件和第二馈电元件,所述第一馈电元件与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关联,所述第二馈电元件与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构件,其中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是邻近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直导体,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是邻近所述支撑构件的不同边缘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直导体,并且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直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构件,其中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其他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相同面上。
8.一种偶极天线阵列,包括四个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支撑构件,四个所述支撑构件物理上被布置以形成中空平行六面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偶极天线阵列,
其中用于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直接提供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用于第四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间接提供所述第一偶极天线的第二臂,
其中用于第二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直接提供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间接提供所述第二偶极天线的第二臂,
其中用于第三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直接提供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用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间接提供所述第三偶极天线的第二臂,以及
其中用于第四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直接提供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一臂,并且用于所述第三支撑构件的所述偶极天线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第二部分间接提供所述第四偶极天线的第二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偶极天线阵列,包括第一馈电、第二馈电、第三馈电和第四馈电,所述第一馈电耦合到沿所述平行六面体的第一边缘处的相应支撑构件延伸的相应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馈电耦合到沿所述平行六面体的第二边缘的相应支撑构件延伸的相应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耦合,所述第三馈电耦合到沿所述平行六面体的第三边缘的相应支撑构件延伸的相应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四馈电耦合到沿所述平行六面体的第四边缘的相应支撑构件延伸的相应导电臂的所述第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偶极天线阵列,进一步包括:第一电互连和第二分开的电互连,所述第一电互连在所述第一馈电和所述第三馈电之间,所述第二分开电互连在所述第二馈电和所述第四馈电之间。
12.一种多频带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偶极天线阵列,所述偶极天线阵列被插入较大的规则天线阵列内,使得所述较大天线阵列的第一子阵列在由所述中空平行六面体限定的空隙内,并且所述较大天线阵列的第二子阵列在所述中空平行六面体的外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频带系统,其中所述偶极天线阵列以较低的频率操作,并且所述较大的规则天线阵列以较高的频率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多频带系统,其中所述偶极天线阵列的所述偶极天线以与所述较大的规则天线阵列的偶极成45度被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多频带系统,其中所述较大的规则天线阵列提供有源5G天线阵列。
CN202010079110.7A 2019-02-01 2020-02-03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Active CN111525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9155172.0A EP3691028B1 (en) 2019-02-01 2019-02-01 A support member for forming an array of dipole antennas, and an array of dipole antennas
EP19155172.0 2019-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5229A CN111525229A (zh) 2020-08-11
CN111525229B true CN111525229B (zh) 2021-09-10

Family

ID=6527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9110.7A Active CN111525229B (zh) 2019-02-01 2020-02-03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8117B2 (zh)
EP (1) EP3691028B1 (zh)
CN (1) CN111525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4619B2 (en) * 2020-06-15 2023-11-21 KYOCERA AVX Components (San Diego), Inc. Antenna for cellular repeater systems
KR20230118626A (ko) * 2021-01-07 2023-08-11 교세라 에이브이엑스 컴포넌츠(샌디에고)인코포레이티드 밀리미터 파 통신용 원형 편파 어레이 안테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3669A1 (en) * 2000-09-12 2002-03-21 Andrew Corporation A dual polarised antenna
KR100750850B1 (ko) * 2006-04-21 2007-08-22 (주)에이스안테나 Rfid 리더용 소형 고이득 원편파 안테나 및 이를거치하는 클램프
CN102804495A (zh) * 2009-06-11 2012-11-28 阿尔卡特朗讯 天线辐射单元
US9397404B1 (en) * 2014-05-02 2016-07-19 First Rf Corporation Crossed-dipole antenna array structure
CN10727580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移除共模共振(cmr)和差模共振(dmr)的多频带天线阵列
CN207834560U (zh) * 2017-12-26 2018-09-07 哗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7170A1 (ja) * 2009-02-02 2010-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アンテナを備えた受信装置
US9711871B2 (en) * 2013-09-11 2017-07-18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High-band radiators with extended-length feed stalks suitable for basestation antennas
WO2016176106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olderless dipole clip with capacitive coupling
US10680347B2 (en) * 2016-07-29 2020-06-09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LLC Low profile telecommunications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3669A1 (en) * 2000-09-12 2002-03-21 Andrew Corporation A dual polarised antenna
KR100750850B1 (ko) * 2006-04-21 2007-08-22 (주)에이스안테나 Rfid 리더용 소형 고이득 원편파 안테나 및 이를거치하는 클램프
CN102804495A (zh) * 2009-06-11 2012-11-28 阿尔卡特朗讯 天线辐射单元
US9397404B1 (en) * 2014-05-02 2016-07-19 First Rf Corporation Crossed-dipole antenna array structure
CN10727580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移除共模共振(cmr)和差模共振(dmr)的多频带天线阵列
CN207834560U (zh) * 2017-12-26 2018-09-07 哗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交叉迭板型双偶极天线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1028B1 (en) 2023-06-28
EP3691028A1 (en) 2020-08-05
CN111525229A (zh) 2020-08-11
US11228117B2 (en) 2022-01-18
US20200251830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1902B (zh) 三宽带混合lte隙缝天线
TWI544682B (zh) 寬頻天線及其操作方法
US20130002510A1 (en) Antennas with novel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radiation patterns, for enhanced antenna islation
CN102099962B (zh) 天线结构
US8866689B2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methods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wireless system
CN105720381A (zh) 多频带缝隙天线系统和装置
WO2007126897A2 (en) Modified inverted-f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2780065A (zh) 天线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03155276A (zh) 能够进行多带mimo操作的无线装置
KR20080039178A (ko) 인공자기도체를 이용한 도체 부착형 무선 인식용 태그안테나 및 그 태그 안테나를 이용한 무선인식 시스템
CN202058850U (zh) 天线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US11404784B2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components of multi-band antenna
CN109728413B (zh) 天线结构及终端
EP316750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525229B (zh) 用于形成偶极天线阵列的支撑构件以及偶极天线阵列
CN102544714A (zh) 一种折叠小型宽带天线
JP2007049249A (ja)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1057398A1 (en) Antenna for multi mode mimo communication in handheld devices
US20140232608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a Method
US8581796B2 (en) Antenna using complex structure having periodic, vertical spacing between dielectric and magnetic substances
CN113381185B (zh) 一种基于芯片集成模块的5g移动终端mimo天线
US9160057B2 (en) Unsymmetrical dipole antenna
KR100922230B1 (ko) 다층 안테나
CN113644447A (zh) 天线装置
EP3460910A1 (en)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antenna radi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