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4029U -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4029U
CN207814029U CN201721364436.4U CN201721364436U CN207814029U CN 207814029 U CN207814029 U CN 207814029U CN 201721364436 U CN201721364436 U CN 201721364436U CN 207814029 U CN207814029 U CN 207814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ationary
axle sleeve
gland
rota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44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颖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ililai Electrical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aililai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aililai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aililai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44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4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4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4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包括长轴、固定压盖、密封动环、密封静环,长轴嵌装于固定压盖的压盖通孔内且长轴与固定压盖之间装设活动轴套,活动轴套上端部外围套卡驱动环,活动轴套下端部外围套装动环安装环套,动环安装环套与活动轴套之间设置动环安装间隙,动环安装环套的环套止转连接部与活动轴套的轴套止转连接部之间装设动环止转销;密封动环下端部嵌插于动环安装间隙内,密封动环下端侧装设动环接触环片,动环接触环片下端侧装设弹簧,密封静环的下端面与密封动环的上端面触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安装方便、磨损小、消耗功率少的优点,且能有效适用于高温、高压、高转速工况。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锅炉给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电厂锅炉给水泵而言,其一般处于高温、高压、高转速的工况;在现有技术中,电厂锅炉给水泵一般采用的是16x16耐高温固体盘根密封。
对于上述固定盘根密封结构而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存在以下缺陷,具体的:密封效果差、漏水严重、且盘根消耗电机功率大、又经常性需要更换盘根,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该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磨损小、消耗功率少,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高温、高压、高转速工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包括有长轴、固定压盖,固定压盖对应长轴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压盖通孔,长轴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固定压盖的压盖通孔内,长轴与固定压盖之间装设有套装于长轴外围的活动轴套,活动轴套的下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的下端侧,活动轴套的上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的上端侧,活动轴套上端部的外围于固定压盖的上端侧套卡有呈圆环状的驱动环;
活动轴套下端部的外围套装有呈圆环形状且位于固定压盖下端侧的动环安装环套,动环安装环套与活动轴套之间设置有呈圆环形状且朝上开口的动环安装间隙,动环安装环套的下端部设置有环套止转连接部,活动轴套的下端部于环套止转连接部的下端侧设置有轴套止转连接部,环套止转连接部与轴套止转连接部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动环止转销;动环安装环套配装有呈圆环形状且套装于活动轴套外围的密封动环,密封动环的下端部嵌插于动环安装环套与活动轴套之间的动环安装间隙内,密封动环的上端部延伸至动环安装环套的上端侧,动环安装间隙内嵌装有位于密封动环下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动环接触环片,动环接触环片的上表面与密封动环的下端面触接,动环接触环片的下端侧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弹簧,弹簧的上端部与动环接触环片的下表面抵接,弹簧的下端部与环套止转连接部抵接;
压盖通孔内于密封动环的上端侧嵌装有套装于活动轴套外围且呈圆环形状的密封静环,密封静环的上端部与固定压盖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静环止转销,密封静环的下端面与密封动环的上端面触接。
其中,所述固定压盖与所述密封静环之间成型有沿着密封静环的外圆周面环形延伸的静环冷却通道,固定压盖开设有分别与静环冷却通道连通的静环冷却水入口、静环冷却水出口。
其中,所述固定压盖开设有朝所述密封动环喷水的内冲洗水孔。
其中,所述活动轴套的下端部与所述长轴之间卡装有轴套全氟O型圈。
其中,所述密封动环与所述活动轴套之间卡装有动环全氟O型圈。
其中,所述密封静环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固定压盖之间卡装有两个静环全氟O型圈,其中一静环全氟O型圈位于所述静环冷却通道的上端侧,另一静环全氟O型圈位于静环冷却通道的下端侧。
其中,所述动环安装环套内圆周面的上端部卡装有限位卡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包括有长轴、固定压盖,固定压盖对应长轴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压盖通孔,长轴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固定压盖的压盖通孔内,长轴与固定压盖之间装设有套装于长轴外围的活动轴套,活动轴套的下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的下端侧,活动轴套的上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的上端侧,活动轴套上端部的外围于固定压盖的上端侧套卡有呈圆环状的驱动环;活动轴套下端部的外围套装有呈圆环形状且位于固定压盖下端侧的动环安装环套,动环安装环套与活动轴套之间设置有呈圆环形状且朝上开口的动环安装间隙,动环安装环套的下端部设置有环套止转连接部,活动轴套的下端部于环套止转连接部的下端侧设置有轴套止转连接部,环套止转连接部与轴套止转连接部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动环止转销;动环安装环套配装有呈圆环形状且套装于活动轴套外围的密封动环,密封动环的下端部嵌插于动环安装环套与活动轴套之间的动环安装间隙内,密封动环的上端部延伸至动环安装环套的上端侧,动环安装间隙内嵌装有位于密封动环下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动环接触环片,动环接触环片的上表面与密封动环的下端面触接,动环接触环片的下端侧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弹簧,弹簧的上端部与动环接触环片的下表面抵接,弹簧的下端部与环套止转连接部抵接;压盖通孔内于密封动环的上端侧嵌装有套装于活动轴套外围且呈圆环形状的密封静环,密封静环的上端部与固定压盖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静环止转销,密封静环的下端面与密封动环的上端面触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磨损小、消耗功率少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高温、高压、高转速工况。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长轴 2——固定压盖
21——内冲洗水孔 3——活动轴套
31——轴套止转连接部 4——驱动环
51——动环安装环套 511——环套止转连接部
52——动环安装间隙 53——动环止转销
54——密封动环 55——动环接触环片
56——弹簧 57——限位卡圈
61——密封静环 62——静环止转销
63——静环冷却通道 71——轴套全氟O型圈
72——动环全氟O型圈 73——静环全氟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包括有长轴1、固定压盖2,固定压盖2对应长轴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压盖通孔,长轴1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固定压盖2的压盖通孔内,长轴1与固定压盖2之间装设有套装于长轴1外围的活动轴套3,活动轴套3的下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2的下端侧,活动轴套3的上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2的上端侧,活动轴套3上端部的外围于固定压盖2的上端侧套卡有呈圆环状的驱动环4。
进一步的,活动轴套3下端部的外围套装有呈圆环形状且位于固定压盖2下端侧的动环安装环套51,动环安装环套51与活动轴套3之间设置有呈圆环形状且朝上开口的动环安装间隙52,动环安装环套51的下端部设置有环套止转连接部511,活动轴套3的下端部于环套止转连接部511的下端侧设置有轴套止转连接部31,环套止转连接部511与轴套止转连接部31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动环止转销53;动环安装环套51配装有呈圆环形状且套装于活动轴套3外围的密封动环54,密封动环54的下端部嵌插于动环安装环套51与活动轴套3之间的动环安装间隙52内,密封动环54的上端部延伸至动环安装环套51的上端侧,动环安装间隙52内嵌装有位于密封动环54下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动环接触环片55,动环接触环片55的上表面与密封动环54的下端面触接,动环接触环片55的下端侧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弹簧56,弹簧56的上端部与动环接触环片55的下表面抵接,弹簧56的下端部与环套止转连接部511抵接。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环套止转连接部511对应弹簧56可以开设相应的定位孔,弹簧56的下端部嵌插于定位孔内,以实现对弹簧56进行定位。
更进一步的,压盖通孔内于密封动环54的上端侧嵌装有套装于活动轴套3外围且呈圆环形状的密封静环61,密封静环61的上端部与固定压盖2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静环止转销62,密封静环61的下端面与密封动环54的上端面触接。
需进一步指出,固定压盖2与密封静环61之间成型有沿着密封静环61的外圆周面环形延伸的静环冷却通道63,固定压盖2开设有分别与静环冷却通道63连通的静环冷却水入口、静环冷却水出口。另外,固定压盖2开设有朝密封动环54喷水的内冲洗水孔21。
需进一步解释,活动轴套3的下端部与长轴1之间卡装有轴套全氟O型圈71;密封动环54与活动轴套3之间卡装有动环全氟O型圈72;密封静环61的外圆周面与固定压盖2之间卡装有两个静环全氟O型圈73,其中一静环全氟O型圈73位于静环冷却通道63的上端侧,另一静环全氟O型圈73位于静环冷却通道63的下端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环止转销53实现活动轴套3与动环安装环套51之间止转连接,具体的:活动轴套3、动环安装环套51对应动环止转销53分别开设有止转销安装孔,动环止转销53的上端部嵌插于环套止转连接部511的止转销安装孔内,动环止转销53的下端部嵌插于轴套止转连接部31的止转销安装孔内。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环止转销62实现密封静环61与固定压盖2之间止转连接,具体的:密封静环61、固定压盖2对应静环止转销62分别开设有止转销安装孔,静环止转销62的上端部嵌插于固定压盖2的止转销安装孔内,静环止转销62的下端部嵌插于密封静环61的止转销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在驱动环4的驱动作用下,活动轴套3随着驱动环4同步动作,且活动轴套3通过动环止转销53带动动环安装环套51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弹簧56的上端部通过动环接触环片55朝上抵顶密封动环54,即弹簧56的弹力作用能够使得密封动环54的上端面与密封静环61的下端面紧密贴合,进而阻止液体通过密封静环61与密封动环54之间的密封面之间泄漏,密封效果好。
另外,当需要对密封静环61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从静环冷却水入口而进入至静环冷却通孔内,进入至静环冷却通道63内的冷却水沿着静环冷却通道63流动并最终经由静环冷却水出口排出;在冷却水流经静环冷却通道63的过程中,冷却水与密封静环61的外圆周面接触,进而对密封静环61进行冷却处理。还有就是,当需要对密封动环54进行冷却时,内冲洗水孔21通入冷却水且冷却水喷向密封动环54,进而实现对密封动环54进行冷却降温。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水冷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保持机械密封运转性能。
为避免密封动环54从动环安装间隙52内退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动环安装环套51内圆周面的上端部卡装有限位卡圈57。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磨损小、消耗功率少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高温、高压、高转速工况。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长轴(1)、固定压盖(2),固定压盖(2)对应长轴(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压盖通孔,长轴(1)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固定压盖(2)的压盖通孔内,长轴(1)与固定压盖(2)之间装设有套装于长轴(1)外围的活动轴套(3),活动轴套(3)的下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2)的下端侧,活动轴套(3)的上端部延伸至固定压盖(2)的上端侧,活动轴套(3)上端部的外围于固定压盖(2)的上端侧套卡有呈圆环状的驱动环(4);
活动轴套(3)下端部的外围套装有呈圆环形状且位于固定压盖(2)下端侧的动环安装环套(51),动环安装环套(51)与活动轴套(3)之间设置有呈圆环形状且朝上开口的动环安装间隙(52),动环安装环套(51)的下端部设置有环套止转连接部(511),活动轴套(3)的下端部于环套止转连接部(511)的下端侧设置有轴套止转连接部(31),环套止转连接部(511)与轴套止转连接部(31)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动环止转销(53);动环安装环套(51)配装有呈圆环形状且套装于活动轴套(3)外围的密封动环(54),密封动环(54)的下端部嵌插于动环安装环套(51)与活动轴套(3)之间的动环安装间隙(52)内,密封动环(54)的上端部延伸至动环安装环套(51)的上端侧,动环安装间隙(52)内嵌装有位于密封动环(54)下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动环接触环片(55),动环接触环片(55)的上表面与密封动环(54)的下端面触接,动环接触环片(55)的下端侧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弹簧(56),弹簧(56)的上端部与动环接触环片(55)的下表面抵接,弹簧(56)的下端部与环套止转连接部(511)抵接;
压盖通孔内于密封动环(54)的上端侧嵌装有套装于活动轴套(3)外围且呈圆环形状的密封静环(61),密封静环(61)的上端部与固定压盖(2)之间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静环止转销(62),密封静环(61)的下端面与密封动环(54)的上端面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盖(2)与所述密封静环(61)之间成型有沿着密封静环(61)的外圆周面环形延伸的静环冷却通道(63),固定压盖(2)开设有分别与静环冷却通道(63)连通的静环冷却水入口、静环冷却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盖(2)开设有朝所述密封动环(54)喷水的内冲洗水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套(3)的下端部与所述长轴(1)之间卡装有轴套全氟O型圈(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动环(54)与所述活动轴套(3)之间卡装有动环全氟O型圈(7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静环(61)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固定压盖(2)之间卡装有两个静环全氟O型圈(73),其中一静环全氟O型圈(73)位于所述静环冷却通道(63)的上端侧,另一静环全氟O型圈(73)位于静环冷却通道(63)的下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安装环套(51)内圆周面的上端部卡装有限位卡圈(57)。
CN201721364436.4U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Active CN207814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4436.4U CN207814029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4436.4U CN207814029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4029U true CN207814029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6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4436.4U Active CN207814029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4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58025A (ja) * 2018-03-14 2019-09-19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イコンタクト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58025A (ja) * 2018-03-14 2019-09-19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イコンタクトメカニカルシー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14029U (zh) 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CN204387331U (zh) 搅拌机主轴的干气密封结构
CN209213068U (zh) 一种水电球阀用自清洁阀座
CN205331039U (zh) 一种带自动跟踪抗摇摆功能的机械密封结构
CN202811478U (zh) 泵用耐颗粒磨损机械密封
CN203813562U (zh) 新型电机端盖水冷结构
CN201827365U (zh) 一种集装式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CN202091093U (zh) 一种改进的水轮机主轴密封装置
CN202188185U (zh) 一种一体式垫片节水片及节水装置
CN204511958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102359446A (zh) 一种柱塞泵密封结构
CN207454779U (zh) 一种外伸长度短的静环补偿式机械密封结构
CN205226405U (zh) 一种有轴套防杂质浸入结构的阀门
CN201621278U (zh) 组合式水封密封圈
CN202971284U (zh) 离心泵泵轴
CN106968958B (zh) 一种应用于金属内衬渣浆泵内的可调节的高效耐磨盘装置
CN201547238U (zh) 旋转主轴的水压密封装置
CN201772086U (zh) 一种旋转式硬软密封超耐磨排渣闸阀
CN219413463U (zh) 一种具有机械密封结构的钻机
CN210510443U (zh) 角型旋塞阀
CN202431505U (zh) 碳化硅机械密封装置
CN205805991U (zh) 卧式离心泵无冲洗轴封
CN220706698U (zh) 一种液压回转接头
CN201166114Y (zh) 带冲水孔的弹性密封环
CN212226018U (zh) 一种三偏心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Yingyang

Inventor before: Fu Yingya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00 No.1 South row, Youzhan Road, Longqi village, Shawa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kaililai Electrical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83 No.1, South row, Youzhan Road, Longqi village, Shawa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KAILILAI ELECTRIC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