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3752U - 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13752U CN207813752U CN201721744846.1U CN201721744846U CN207813752U CN 207813752 U CN207813752 U CN 207813752U CN 201721744846 U CN201721744846 U CN 201721744846U CN 207813752 U CN207813752 U CN 2078137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load
- gas turbine
- cooling blower
- wi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气轮机负荷间外的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所述两台冷却风机通过管道将风送至透平缸的四个法兰口处,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风机,该冷却风机通过三条并联的送风管道将风送至透平缸的四个法兰口处,以及负荷间蜗壳和燃汽轮机轴承处。本实用新型在负荷间通风冷却系统上改造的管路,运行操作上灵活简便可行,增强了燃机负荷间的冷却效果,确保了燃气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该系统能进一步提高燃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在现有发电厂的PG9171E型燃气轮机的冷却系统中,由于排气室炉墙板和排气蜗壳保温的老化失效,由排气蜗壳传递或泄露到负荷间的热量增多,负荷间温度逐渐升高。加上设计的缺陷,负荷间锅壳的进风口与其中一台风机冷却出风口以另外一台风机冷却出风口为中心,对称分布在负荷间锅壳顶部,使得在运行中间布置的一台风机时,通风冷却负效果要比运行另一台进风道布置在顶部侧边的风机要差。燃气轮机轴承位于负荷间排气蜗壳里侧,空间狭窄且空气流通差,排气蜗壳辐射的高温使得该处温度偏高,达到220摄氏度。在此环境下,容易引起燃汽轮机轴承温度偏高,轴系振动大。
PG9171E型燃气轮机排气框架和透平缸属于燃机的高温部件,需要由冷却密封空气系统的两台布置在透平间外侧的排气框架冷却风机进行冷却。燃气轮机正常运行时,需要两台排气框架冷却风机通过接入透平缸的管道同时提供冷却风到框架内,但出于设备可靠性的考虑,倘若一台排气框架冷却风机出现故障不能工作,燃气轮机将被迫在燃汽轮机轴承和透平缸承受温度许可的负荷范围内运行,燃气轮机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大受制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气轮机负荷间外的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通过管道将风送至透平缸的法兰口处,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风机,该第三冷却风机通过三条并联的送风管道将风送至透平缸的法兰口处和燃气轮机轴承处。
所述第三冷却风机的出风管道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阀。
所述第三冷却风机的两条出风管道通过流量控制阀与第一和/或第二冷却风机送风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台用于冷却负荷间蜗壳的第四冷却风机,和一台备用的第五冷却风机。
第五冷却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冷却风机出风口管道连通并接入负荷间蜗壳的进风口。
所述负荷间蜗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对称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加冷却风机,作为备用或辅助设备,增强了排气框架的冷却,提高燃气轮机冷却密封空气系统的设备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从新增冷却风机引入部分风量冷却排气蜗壳和燃汽轮机轴承,避免排气蜗壳设备老化带来的高温影响,消除了燃汽轮机轴承一直受高温影响可能带来轴系振动的隐患。本实用新型有效改善负荷间内冷却风流通路径,使得冷却风能带走更多热量,从而有效降低负荷间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密封空气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负荷间冷却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气轮机外壳12外的第一冷却风机1和第二冷却风机2,将冷却风引至透平缸4的四个法兰口41、42、43和44,并从通道13引至排气框架6,对排气框架6进行冷却。第一冷却风机1和第二冷却风机2的出口管道上分别设有单向阀101和102。当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任何一台出现问题时,不能满足排气框架6的冷却要求。因此,增设了一台第三冷却风机3,该第三冷却风机作为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的备用设备。该第三冷却风机同时可以用于燃汽轮机轴承5和排气锅壳9的冷却。
第三冷却风机3出口并联有三条管道,各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阀301、302和303。当第一冷却风机1出现故障时,开启第三冷却风机3,打开控制阀301,冷却风通过第一条管道311与第一冷却风机1的排气管111连通,由于排气管111上设有单向阀101,只能将冷却风引至法兰口41和法兰口42。同时,打开控制阀303,冷却风通过第三条管道331在负荷间7底部穿过罩壳11通进燃汽轮机轴承5和排气锅壳9,对其进行冷却。当第二冷却风机2出现故障时,开启第三冷却风机3,打开控制阀302,冷却风通过第二条管道321与第二冷却风机2的排气管211连通,由于排气管211上设有单向阀201,只能将冷却风引至法兰口43和法兰口44。同时,打开控制阀303,冷却风通过第三条管道331在负荷间7底部穿过罩壳11通进燃汽轮机轴承5和排气锅壳9,对其进行冷却。第三冷却风机3保证燃气轮机透平缸4及燃汽轮机轴承5稳定在许可的温度下工作。三路管道因合理加装在第三冷却风机3出口处而互相不受干涉,运行操作上灵活简便可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还包括一台用于冷却负荷间蜗壳10的第四冷却风机13,和一台备用的第五冷却风机14。第五冷却风机14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第四冷却风机13出风口的管道连通,并接入负荷间蜗壳10的进风口16。第四冷却风机13出风口的管道连接的负荷间蜗壳10的进风口16和负荷间蜗壳10的出风口15形成对称布置。当第四冷却13风机出现故障时,开启第五风机14,将冷却风引进负荷间7内,冷却风在负荷间7内充分与热风混合,此时负荷间7内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出现压力差,冷却风将负荷间7内的热量从出风口15带走,增强了负荷间7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增加第三冷却风机,作为备用或辅助设备,增强了排气框架的冷却,提高燃气轮机冷却密封空气系统的设备可靠性。从新增第三冷却风机引入部分风量冷却排气蜗壳和燃汽轮机轴承,避免排气蜗壳设备老化带来的高温影响,消除了汽轮机轴承一直受高温影响可能带来轴系振动的隐患。同时,还设有第四台冷却风机和备用的第五台冷却风机,用于冷却负荷间,进一步改善负荷间内冷却风流通路径,从而有效降低负荷间内的温度。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气轮机负荷间外的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风机通过管道将风送至透平缸的法兰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冷却风机,该第三冷却风机通过三条并联的送风管道将风送至透平缸的法兰口处和燃气轮机轴承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风机的出风管道上分别设有流量控制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风机的两条出风管道通过流量控制阀与第一和/或第二冷却风机送风管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台用于冷却负荷间蜗壳的第四冷却风机,和一台备用的第五冷却风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五冷却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冷却风机出风口管道连通并接入负荷间蜗壳的进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间蜗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对称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44846.1U CN207813752U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44846.1U CN207813752U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13752U true CN207813752U (zh) | 2018-09-04 |
Family
ID=63331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44846.1U Active CN207813752U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13752U (zh) |
-
2017
- 2017-12-14 CN CN201721744846.1U patent/CN2078137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62650B (zh) | 航空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6024376U (zh) | 一种机房通风散热系统 | |
CN106498106B (zh) | 改进型高炉软水密闭循环系统及方法 | |
JPS6186682A (ja) | 原子炉装置 | |
CN105179180A (zh) | 一种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底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2523723A (zh) | 散热机柜及电子设备 | |
CN107856831A (zh) | 一种用于舰船防爆处所的空调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RU2483249C2 (ru) | Система централизованной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охлаждения шлака | |
CN104632349B (zh) | 一种柴油机用水冷与风冷交互式散热装置 | |
US20070249279A1 (en)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enclosing equipment | |
CN207813752U (zh) | 一种燃气轮机负荷间冷却通风系统 | |
CN103547125B (zh) | 一种高除湿发电机组箱体 | |
WO2024164504A1 (zh) | 用于非能动空气冷却的核电站双层安全壳结构及其核电站 | |
CN211819631U (zh) | 装箱式燃气发电机组的集装箱结构 | |
CN105927482A (zh) | 风力发电密闭式塔底主动二次风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 |
EP3164644B1 (en) | Gas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in temperature differentiated environments | |
WO2016010847A1 (en) |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with thermally insulated casing | |
CN205779511U (zh) | 风力发电密闭式塔底主动二次风冷系统 | |
CN208564661U (zh) | 一种用于天然气压力能发电装置的潜液式降噪及升温装置 | |
CN102251981B (zh) | 一种立式高温风机 | |
CN207879405U (zh) | 一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轴封电加热系统 | |
CN214625181U (zh) | 一种利用pcs设备舱热量集中供热的集装箱储能系统 | |
CN215595736U (zh) | 一种燃气轮机罩壳热量回收供天然气加热装置 | |
CN219452445U (zh) | 一种密闭无尘风机系统 | |
CN109057887A (zh) | 超临界工质透平壳体保温及内外对流冷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