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12489U -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12489U
CN207812489U CN201721852894.2U CN201721852894U CN207812489U CN 207812489 U CN207812489 U CN 207812489U CN 201721852894 U CN201721852894 U CN 201721852894U CN 207812489 U CN207812489 U CN 207812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air defense
installations
smoke exhaust
peo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28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杨
邹艳芬
李晓琛
罗莉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18528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12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12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12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该消防排烟系统适用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情况,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整体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战时转换时的效率高,耗时较短。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防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是一种具有防护要求的特殊地下建筑,也称为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防护单元则是指在防空地下室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够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是为了提高人防工程的抗毁伤能力,即个别防护单元被毁伤,不至于导致整个工程被毁伤。防护单元标准面积根据人防工程类型的不同而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配套建设的人防工程战事功能逐渐增多,单项工程面积逐渐增大。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的要求,人防防护单元面积不得超过2000㎡。而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设置自动喷淋的防火分区最大不超过超过4000㎡。
目前对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工程普遍采用一种影响人防防护密闭门(简称人防门)正常使用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消防排烟风管直接由人防门下方直接穿越两个人防防护单元,在依照该方案设计过程中发现,该设计方案首先不能支持在日常维护过程中正常启闭人防门,无法对人防门进行检修维护;其次,在人防工程临战转换中,该设计方案无法支持人防工程的快速战时转换,需将消防排烟风管切断后再封闭,增加了转换工作量,花费宝贵的转换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该消防排烟系统适用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情况,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整体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战时转换时的效率高,耗时较短。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
可选的,所述集气室包括至多三面所述外墙,所述外墙与所述人防墙围设形成所述集气室。
可选的,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为分设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在所述人防墙上为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室的外墙上设有防火门。
可选的,所述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
可选的,所述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台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与任意一根所述消防排烟风管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消防排烟风管上与所述集气室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防火阀。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阀为280℃常开式排烟防火阀。
可选的,位于所述集气室外侧的人防墙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二人防门,且所述第二人防门的规格大于所述第一人防门的规格。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在日常工作中,一根消防排烟风管接入一个人防防护单元内的集气室中,需要进行输送的气体通过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进入另一个人防防护单元的集气室内后由连接于该集气室上的消防排烟风管将气体输出,从而完成平时正常的通风工作;临战时只需要直接关闭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即能够完成通风口的封堵工作,从而完成人防工程中的战时功能转换。整个系统适用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且该系统的整体结构非常简单,操作过程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约人防工程进行战时转换的耗时,从而提高临战转换的工作效率,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人防工程中的消防排烟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防护单元,2、第二防护单元,3、消防排烟风管,4、集气室,41、外墙,5、人防墙,6、第一人防门,7、防火门,8、第二人防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和图2,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包括第一防护单元1、第二防护单元2、两根消防排烟风管3和两个集气室4,所述第一防护单元1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2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5,所述两个集气室4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5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4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4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5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6,所述两个集气室4的外墙41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3。
基于以上结构,在日常工作中,对该消防排烟系统进行使用时,第一防护单元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一根消防排烟风管3输送进入位于第一防护单元1内的集气室4中,位于两个集气室4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5上安装的第一人防门6为打开状态,则进入到位于第一防护单元1内的集气室4中的气体能够穿越第一人防门6进入到位于第二防护单元2内的集气室4中,并通过连接于该集气室4上的消防排烟风管3将输送过来的气体通出,从而有效的实现人防工程在平时状态下的通风工作,保证消防排烟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当人防工程需要进入战时转换状态时,只需要将安装在位于两个集气室4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5上的两道第一人防门6关闭即能够实现整个防火分区内的密闭状态,由两道人防门配合进行工作,能够确保人防单元的密封效果,从而完成由平时向战时的转换操作,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且能够避免出现人防门无法关闭而使得人防防护功能受到破坏的现象,有效的缩短人防工程临战转换的时间,提高人防工程临战转换时的效率,确保临战转换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消防排烟系统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实施操作方便,适于进行推广,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中,集气室4包括至多三面外墙41,外墙41与人防墙5围设形成集气室4,消防排烟风管3为穿设于集气室4的外墙41上,两个集气室4之间的通风工作通过设置于二者之间的人防墙5上的第一人防门6的开闭来实现,避免将消防排烟风管3在人防墙5上进行安装,由于人防墙5为钢筋混凝土墙,故而消防排烟风管3的安装较为不易,而集气室4的外墙41为砖墙,在砖墙上开设用于安装消防排烟风管3的定位孔,施工操作难度较低,将消防排烟风管3定位安装于定位孔中,操作方便,效果可靠。两道第一人防门6分设于人防墙5的两侧,能够有效的利用集气室4内的空间,方便人防门的开闭;两道第一人防门6在人防墙5上为相对布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通风的顺畅性,且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布置更加合理。参见图2,位于集气室4外侧的人防墙5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二人防门8,且第二人防门8的规格大于第一人防门6的规格,第一人防门6用于供气体通入通出,第二人防门8规格更大,则主要用于供车辆通行,保证平时状态下第一防护单元1和第二防护单元2功能的多样性,且使得整套消防排烟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另外,集气室4的外墙41上设有防火门7,防火门7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具备阻止火势蔓延和延期扩散的作用,能够为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提高这个消防排烟系统的消防性能。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防火门7采用的是甲级防火门7,甲级防火门7的消防性能更高,但在其他实施例中,防火门7的类型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防火门7类型。该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应该还包括至少一台排烟风机,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台,该排烟风机与任意一根消防排烟风管3相连接,排烟风机的耐高温效果良好,效率高,便于保证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通风工作;消防排烟风管3上与所述集气室4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防火阀,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避免烟气温度过高的情况下造成的火势蔓延的现象,保证消防系统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阀为280℃常开式排烟防火阀,它的基本功能除了具有排烟阀的功能外还具有当排烟温度超过280℃时熔断,使阀门关闭,排烟机同时停机,当烟气温度达到280℃时,人已基本疏散完毕,排烟已无实际意义,而烟气中此时已带火,阀门自动关闭,以避免火势蔓延。在其他实施例中,防火阀的选用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防火阀的类型,只要能够保证实现消防排烟系统的消防功能的质量可靠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在日常工作中,一根消防排烟风管接入一个人防防护单元内的集气室中,需要进行输送的气体通过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进入另一个人防防护单元的集气室内后由连接于该集气室上的消防排烟风管将气体输出,从而完成平时正常的通风工作;临战时只需要直接关闭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即能够完成通风口的封堵工作,从而完成人防工程中的战时功能转换。整个系统适用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且该系统的整体结构非常简单,操作过程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约人防工程进行战时转换的耗时,从而提高临战转换的工作效率,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室包括至多三面所述外墙,所述外墙与所述人防墙围设形成所述集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为分设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在所述人防墙上为相对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室的外墙上设有防火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台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与任意一根所述消防排烟风管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排烟风管上与所述集气室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防火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阀为280℃常开式排烟防火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气室外侧的人防墙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二人防门,且所述第二人防门的规格大于所述第一人防门的规格。
CN201721852894.2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Active CN207812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2894.2U CN207812489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2894.2U CN207812489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12489U true CN207812489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2894.2U Active CN207812489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12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31730B (zh) 地铁停车列检库动态排烟系统及方法
CN107376165A (zh) 一种用于消防车水泵舱的供热装置
CN207812489U (zh) 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CN104847396A (zh) 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系统
CN111878954B (zh) 非燃气管线舱室的管廊通风系统的使用方法
CN208075235U (zh) 一种地下消防控制室平时送风与排烟集成系统
CN109594835A (zh) 一种人防地下室兼顾平时和战时通风的口部优化结构
CN205509393U (zh) 一种具有自灭火功能的线缆桥架
CN211899923U (zh) 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
CN207554095U (zh) 一种地下隧道通风系统
CN211691723U (zh) 一种电站与一等人员掩蔽所防毒通道合用的人防地下室
CN105056429A (zh) 一种地下变电站的防火通风排烟系统
CN211229724U (zh) 一种人防地下室
CN108019079A (zh) 一种人防地下室防护单元扩散室临人防楼梯结构
CN209686642U (zh) 一种用于建筑的开放式泄爆装置
CN107725090A (zh) 一种地下隧道通风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202832625U (zh) 一种矿井减灾管道系统
CN207555885U (zh) 一种综合管廊防潮除湿通风系统
ITMI20101478A1 (it) Cappa per l'aspirazione di fumi prodotti in un ambiente metallurgico ed edificio dotato di tale cappa
CN104847395B (zh) 隧道声屏障自然通风方法
CN111810212A (zh) 一种综合管廊长距离通风区间及其通风方法
CN220229690U (zh) 一种冷库通风排烟管道防结露的构造
CN205047307U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降噪装置
CN201382210Y (zh) 一种防潮耐火风管
CN212479304U (zh) 一种返煤地道无风管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