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6634U -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6634U
CN207806634U CN201721769164.6U CN201721769164U CN207806634U CN 207806634 U CN207806634 U CN 207806634U CN 201721769164 U CN201721769164 U CN 201721769164U CN 207806634 U CN207806634 U CN 207806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cavity
shell
electric installation
outside
mechan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691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念光
陈斌科
赵小欢
凤治华
王超
王冬冬
高峰
张伟
康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ailong Addi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AILONG MET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AILONG MET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AILONG MET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691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6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6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6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供电装置因高速旋转产生大量碳粉,且导致电刷磨损速度快,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注液管,导电腔,导电棒,外壳,机械轴和密封装置;导电腔围绕机械轴设置在机械轴外侧,导电腔的外侧设置外壳;注液管的一端与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注液管用于向导电腔内注入导电液;导电棒的一端与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壳,导电棒用于行导电腔内的导电液提供电源;密封装置设置在导电腔的两端,用于密封导电腔内的导电液。

Description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高质量球形金属粉末是粉末冶金近净成形、3D打印等生产领域所必需的重要原料,等离子旋转电极法是制备球形金属粉末的方法之一。
目前国内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热源多采用转移弧型等离子火炬,制粉过程供电装置向高速旋转的阳极棒料提供大流量电流以满足棒料前端熔化的热量。供电装置主要通过电刷与机械轴周向接触相对滑动形成电连接,由于供电装置工作过程时,机械轴的最高速度可达20000r/min,而电刷与机械轴滑动摩擦供电过程会产生大量碳粉,进一步地,在高转速下由于机械轴振动大等原因,供电装置的电刷磨损速度比较快,导致电刷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供电装置因高速旋转产生大量碳粉,且导致电刷磨损速度快,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包括:注液管,导电腔,导电棒,外壳,机械轴和密封装置;
所述导电腔围绕所述机械轴设置在所述机械轴外侧,所述导电腔的外侧设置外壳;
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注液管用于向所述导电腔内注入导电液;
导电棒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壳,所述导电棒用于行所述导电腔内的导电液提供电源;
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电腔的两端,用于密封所述导电腔内的导电液。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耐磨环,压紧弹簧和固定底板;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耐磨环外侧,且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相接触;
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耐磨环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相接触;
所述耐磨环的一端与所述机械轴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相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注液管的顶端,用于排出所述导电液内产生的膨胀气体。
优选地,还包括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水冷腔;
所述水冷腔围绕所述导电腔,设置在所述导电腔外侧,且位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和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从上至下依此设置在所述水冷腔外侧,且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和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冷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电棒穿过所述水冷腔,且在所述导电棒穿过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注液管穿过所述水冷腔,且在所述注液管穿过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注液管的数量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注液管以所述导电腔为中心,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所述导电腔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机械轴的外圈为梯形凸凹形状,且所述梯形凸凹形状与所述导电腔接触。
优选地,所述梯形凸凹形状的材料为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包括:注液管,导电腔,导电棒,外壳,机械轴和密封装置;所述导电腔围绕所述机械轴设置在所述机械轴外侧,所述导电腔的外侧设置外壳;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注液管用于向所述导电腔内注入导电液;导电棒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壳,所述导电棒用于行所述导电腔内的导电液提供电源;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电腔的两端,用于密封所述导电腔内的导电液。上述装置中,通过设置导电腔和供电棒,由于导电腔内的导电液与机械轴相接触,而供电棒用于向导电腔内的导电液提供外接电源,从而可以实现高速旋转的机械轴向设置在机械轴内的棒料提供大电流的供电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通过导电液向机械轴提供电源,从而在工作中不会产生粉尘,从而避免了供电装置因高速旋转产生大量碳粉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导电刷磨损速度快,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型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A剖视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主要包括:注液管5,导电腔2,导电棒13,外壳9,机械轴1,密封装置7,冷却进水管6,冷冷却出水管3,水冷腔10,密封圈,排气阀4,绝缘套12,对中轴承组8和棒料11。
具体地,如图1所示,导电腔2围绕机械轴1设置在机械轴1外侧,且导电腔2的外侧设置有外壳9;进一步地,为了向导电腔2内主要导电液,还需要在导电腔2的外侧,设置用于向导电腔2内注入导电液的注液管5。具体地,注液管5的一端与导电腔2联通,而注液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9的外侧,通过该注液管5可以实现从外部向导电腔2内注入导电液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液管5的数量可以包括两个,两个注液管5分布在导电腔2的两边,即,两个注液管5以导电腔2为中心,分别设置在导电腔2的两侧。
由于导电腔2内设置的导电液,只要在外部提供电源的情况下才能工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为导电腔2内导电液提供外接电源的问题,优选地,在导电腔2外还设置有导电棒13,该导电棒13的一端与导电腔2联通,而导电棒13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9的外侧,通过延伸至外壳9外的导电棒13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从而可以解决向导电腔2内的导电液提供外接电源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向导电腔2内的导电液提供外接电源,主要是向高速旋转的机械轴1提供电源。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型轴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械轴1的外圈为梯形凸凹形状1-1,且梯形凸凹形状1-1与导电腔2内的导电液接触。优选地,该机型轴外圈的梯形凸凹形状1-1为一层铜合金或者导电性好的合金材料,通过该凸凹形状1-1,可以增大机型轴与导电液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机械轴1在高速旋转向设置在机械轴1内的棒料11提供电源的过程中,与导电液会摩擦产生热量从而产生大量膨胀气体,为了避免膨胀气体影响导电腔2以及机械轴1,优选地,在导电腔2与外界相通的注液管5顶端设置有排气阀4,通过设置在注液管5顶端的排气阀4,可以将因产生热量而产生的膨胀气体从导电腔2内排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导电腔2围绕机械轴1设置在机械轴1的外侧,且导电腔2内有导电液,为了避免机械轴1在旋转过程中,导电腔2内的导电液从导电腔2和机械轴1接触区域溢流出。优选地,在机械轴1和导电腔2接触的区域还设置有密封装置7,即在导电腔2和机械轴1接触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装置7,通过设置的密封装置7,可以对导电腔2和机械轴1接触的两端起到密封作用。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7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密封装置7主要包括密封圈7-1,耐磨环7-2,压紧弹簧7-3和固定底板7-4。具体地,密封圈7-1设置在耐磨环7-2外侧,且密封圈7-1的外表面与外壳9的内侧相接触,压紧弹簧7-3的一端延伸至耐磨环7-2内,另一端与固定底板7-4相接触,耐磨环7-2的一端与机械轴1接触,另一端与固定底板7-4相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导电腔2设置在机械轴1的外侧,而在导电腔2的外侧设置有外壳9,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外壳9能够与机械轴1同轴装配,优选地,通过设置在机械轴1外的对中轴承组8,可以实现外壳9与机械轴1的同轴装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供电装置,在外壳9和导电腔2之间还设置有水冷腔10,而通过设置在水冷腔10上与水冷腔10联通的冷却进水管6和冷冷却出水管3,可以实现相水冷腔10内输送冷却水和排出水冷腔10内的冷却水。具体地,冷却进水管6的数量可以包括两个,同时冷冷却出水管3的数量也可以包括两个,冷却进水管6和冷冷却出水管3的一端均与水冷腔10联通,且冷却进水管6和冷冷却出水管3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外壳9之外。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冷却进水管6,冷冷却出水管3和水冷腔10联通的区域存在漏水的问题,优选地,在冷却进水管6,冷冷却出水管3和水冷腔10联通的区域均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与水冷腔10联通的冷却进水管6的数量可以包括三个,相应地,与水冷腔10联通的冷冷却出水管3的数量也可以包括三个。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冷却进水管6和冷冷却出水管3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由于注液管5和导电腔2联通,而水冷管围绕导电腔2设置,即注液管5需要穿透过水冷腔10而与导电腔2联通,为了避免注液管5与水冷腔10穿透的区域存在漏水问题,优选地,在注液管5与水冷腔10相接触的区域均设置有密封圈。相应地,由于导电棒13也需要穿透水冷腔10与导电腔2联通,为了避免导电棒13和水冷腔10接触的区域存在漏水问题,优选地,在导电棒13与水冷腔10接触的区域也设置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棒13的数量可以包括六个,且六个导电棒13围绕导电腔2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供电装置会漏电,优选地,在外壳9的外层设置有绝缘套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通过设置导电腔和供电棒,由于导电腔内的导电液与机械轴相接触,而供电棒用于向导电腔内的导电液提供外接电源,从而可以实现高速旋转的机械轴向设置在机械轴内的棒料提供大电流的供电的问题,进一步地,由于通过导电液向机械轴提供电源,从而在工作中不会产生粉尘,从而避免了供电装置因高速旋转产生大量碳粉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有导电刷磨损速度快,使用寿命比较短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管,导电腔,导电棒,外壳,机械轴和密封装置;
所述导电腔围绕所述机械轴设置在所述机械轴外侧,所述导电腔的外侧设置外壳;
所述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注液管用于向所述导电腔内注入导电液;
导电棒的一端与所述导电腔联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壳,所述导电棒用于行所述导电腔内的导电液提供电源;
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电腔的两端,用于密封所述导电腔内的导电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圈,耐磨环,压紧弹簧和固定底板;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耐磨环外侧,且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相接触;
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耐磨环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相接触;
所述耐磨环的一端与所述机械轴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注液管的顶端,用于排出所述导电液内产生的膨胀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出水管,水冷腔;
所述水冷腔围绕所述导电腔,设置在所述导电腔外侧,且位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和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从上至下依此设置在所述水冷腔外侧,且所述冷却水出水管和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分别与所述水冷腔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穿过所述水冷腔,且在所述导电棒穿过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穿过所述水冷腔,且在所述注液管穿过所述水冷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的数量包括两个,且两个所述注液管以所述导电腔为中心,呈对称状态设置在所述导电腔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轴的外圈为梯形凸凹形状,且所述梯形凸凹形状与所述导电腔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凹形状的材料为合金材料。
CN201721769164.6U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Active CN207806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9164.6U CN207806634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9164.6U CN207806634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6634U true CN207806634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3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69164.6U Active CN207806634U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66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6793A (zh) * 2017-12-18 2018-04-06 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CN115608998A (zh) * 2022-12-16 2023-01-17 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转速轴大电流稳定传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6793A (zh) * 2017-12-18 2018-04-06 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CN115608998A (zh) * 2022-12-16 2023-01-17 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转速轴大电流稳定传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608998B (zh) * 2022-12-16 2023-03-21 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转速轴大电流稳定传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96127U (zh) 一种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CN103260330B (zh) 一种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07806634U (zh)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CN203378130U (zh) 一种超音速等离子体喷枪的阳极及超音速等离子体喷枪
CN203851357U (zh) 一种等离子体加热分解器
CN203695961U (zh) 一种采用等离子枪进给式的旋转电极制粉装置
CN107124814A (zh) 一种多阴极层流等离子体粉末球化装置
CN103987183A (zh) 一种等离子体加热分解器
CN107876793A (zh) 一种制粉设备的供电装置
CN101360384A (zh) 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阴极
CN105207419B (zh) 一种耐腐蚀电机
CN109600899A (zh) 一种氧焰复合等离子体炬
CN207806633U (zh) 一种制粉设备的立式供电装置
CN109732095A (zh) 一种制备稀有金属球形粉末的装置
CN202503803U (zh) 200kw非转移弧等离子发生器
CN107999777A (zh) 一种制粉设备的立式供电装置
CN114665353B (zh) 一种旋转轴给电装置、给电方法及应用
CN106944728B (zh) 一种全水冷型微型深小内孔等离子喷焊枪
CN207021231U (zh) 一种高能带电粒子束从真空到大气的引出窗口
CN209731677U (zh) 一种氧焰复合等离子体炬
CN207022274U (zh) 一种大功率等离子喷枪
CN208540207U (zh) 一种超高温气体加热装置
CN207070435U (zh) 等离子发生器
CN206956189U (zh) 一种方便实用的电镀槽体
CN108770109A (zh) 一种直流电弧超高温气体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03-46, building a, Kairui, Fengcheng 12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710018

Patentee after: Xi'an Sailong Addi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20 middle section of Jinggao West Road, Jingwei new town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park,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SAILONG METAL MATERIAL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