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03229U -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03229U
CN207803229U CN201820075476.5U CN201820075476U CN207803229U CN 207803229 U CN207803229 U CN 207803229U CN 201820075476 U CN201820075476 U CN 201820075476U CN 207803229 U CN207803229 U CN 207803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device
command displacement
micromanipulation
control device
vertica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54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翠微
马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Ding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754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03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03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03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包括光学位移平台、水平竖直转换件、夹持座、磁力底座和不锈钢平板;其中,所述夹持座包括固定螺丝、固定槽以及用于与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连接的固定孔;所述光学位移平台包括前后控制位移器、上下控制位移器、左右控制位移器和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提高了操作精度和检测灵敏度;制作成本低,装置结构简单、微位移精确、操作简便、可适用电生理试验的各种操作,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生理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昆虫电生理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逐渐成为研究昆虫生理功能的一项专门技术方法。电生理技术在昆虫分类、昆虫与植物的关系、害虫防治、昆虫毒理学等研究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且具有快速灵敏,用虫量少,所需化合物微量等特点。目前昆虫的电生理定性检测手段包括电压钳位法、触角电位法(EAG)、离子选择微电极法、细胞记录法等。
EAG昆虫触角电位测量是对昆虫嗅觉的检测研究。触角是昆虫身体上嗅觉器分布最多的场所,给予触角气味刺激后,其上的嗅觉感受细胞电位发生变化,这些电位变化的图形即构成触角电位图(electroantennogram,EAG)。该检测需要刺激气流控制单元、昆虫触角电位电极、数据采集控制器、显微操作控制装置等,显微操作控制装置要求既能稳固夹持电极,又能精确且细微的控制电极的运动,方便昆虫触角两头与电极接触良好。
目前,现有的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价格高,在夹持以及显微操作精度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表现为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只能夹持固定形状的部件,操作精度不够高,微位移运动不精细,不方便操作等,还存在采购周期长等缺点。其次,部分显微操作控制装置为电动操作,带来的静电影响对昆虫电生理操作十分不利。因此对开发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成本低,无静电干扰,稳固性能好,显微操作精密度高且操作方便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存在需求。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在夹持时不稳固,显微操作精密度不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包括前后控制位移器、上下控制位移器、左右控制位移器、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水平竖直转换件、夹持座、磁力底座和不锈钢平板;所述夹持座包括固定螺丝、固定槽以及用于与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连接的固定孔;
其中,所述左右控制位移器通过螺母固定到磁力底座的顶部;所述前后控制位移器通过螺母与左右控制位移器的顶部连接;所述上下控制位移器通过螺母与前后控制位移器连接;所述水平竖直转换件的水平面通过螺母与上下控制位移器连接;所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固定到水平竖直转换件的竖直面;所述夹持座固定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的前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的上下面为平面型、半圆型或者燕尾型。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通过控制固定螺丝和固定槽下面之间距离紧固不同夹持件。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微操作控制装置,通过磁力底座控制显微操作控制器的位置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成对使用或根据研究需要在不锈钢平板上组成多套配合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为燕尾型槽。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在用于EAG昆虫触角电位测量时,能夹持不同形状电极,并稳固夹持,能精确且细微的控制电极的运动,显微操作精度不大于0.01mm,使昆虫触角两头与电极接触良好,无静电干扰,有利于提高信号灵敏度,得到的电位测量谱图基线平稳,降低检测数据的误差以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在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时,可以防止操作时微小震动影响;可以控制夹持部件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的细微移动,进行垂直面360度旋转,精准控制夹持部件的微小动作,无静电干扰,提高了操作精度和检测灵敏度;所有部件均可在国内生产,成本低,装置结构简单、微位移精确、操作简便、可适用电生理试验的各种操作,适应性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燕尾槽型夹持座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螺丝;2、固定孔;3、固定槽;4、夹持座;5、前后控制位移器;6、磁力底座;7、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8、水平竖直转换件;9、上下控制位移器;10、左右控制位移器;11、不锈钢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显微操作控制器,包括前后控制位移器5、上下控制位移器9、左右控制位移器10、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水平竖直转换件8、夹持座4、磁力底座6和不锈钢平板11;所述夹持座4包括固定螺丝1、固定槽3以及用于与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连接的固定孔2;
所述左右控制位移器10通过螺母固定到磁力底座6的顶部;所述前后控制位移器5通过螺母与左右控制位移器10的顶部连接;所述上下控制位移器9通过螺母与前后控制位移器5连接;所述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水平面通过螺母与上下控制位移器9连接;所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固定到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竖直面;所述夹持座4固定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的前面;所述固定槽3为燕尾槽型;如图2所示为燕尾槽型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显微操作控制器的组装
将左右控制位移器10通过螺母固定到磁力底座6顶部,通过螺母将前后控制位移器5与左右控制位移器10连接,通过螺母将上下控制位移器9与前后控制位移器5连接,通过螺母将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水平面与上下控制位移器9连接,将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固定到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竖直面,最后将燕尾槽型夹持座4固定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的前面,得到本实施例显微操作控制器。
实施例2、显微操作控制器的组装
将前后控制位移器5通过螺母固定到磁力底座6顶部,通过螺母将左右控制位移器10与前后控制位移器5连接,通过螺母将上下控制位移器9与左右控制位移器10连接,通过螺母将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水平面与上下控制位移器9连接,将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固定到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竖直面,最后将燕尾槽型夹持座4固定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的前面,得到本实施例显微操作控制器。
试验例3、EAG电位测量
将实施例1得到的显微操作控制器和实施例2得到的显微操作控制器分别置于不锈钢平板11上,组成一对显微操作控制器装置组,将昆虫触角电位测量系统的两个电极分别夹到显微操作控制装置燕尾槽型夹持座4的固定槽3上,用固定螺丝1紧固,操作光学位移平台上的各控制位移器控制方向,精确控制电极的位移进行昆虫触角的搭接,进行EAG电位测量。
试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在进行EAG昆虫触角电位测量时,既能稳固夹持电极,又能精确且细微的控制电极的位置,方便昆虫触角两头与电极接触良好;无静电干扰,得到的电位测量谱图基线平稳,可靠性高;所有部件均可在国内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可满足昆虫电生理研究中显微操作控制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具有与上述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控制位移器(5)、上下控制位移器(9)、左右控制位移器(10)、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水平竖直转换件(8)、夹持座(4)、磁力底座(6)和不锈钢平板(11);所述夹持座(4)包括固定螺丝(1)、固定槽(3)以及用于与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连接的固定孔(2);
所述左右控制位移器(10)通过螺母固定到磁力底座(6)的顶部;所述前后控制位移器(5)通过螺母与左右控制位移器(10)的顶部连接;所述上下控制位移器(9)通过螺母与前后控制位移器(5)连接;所述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水平面通过螺母与上下控制位移器(9)连接;所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固定到水平竖直转换件(8)的竖直面;所述夹持座(4)固定到垂直面旋转控制位移器(7)的前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的上下面为平面型、半圆型或者燕尾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4)通过控制固定螺丝(1)和固定槽(3)下面之间距离紧固不同夹持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磁力底座(6)控制显微操作控制装置的位置和稳定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操作控制装置为单独使用、成对使用或根据研究需要在不锈钢平板上组成多套配合使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为燕尾型槽。
CN201820075476.5U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Active CN207803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5476.5U CN207803229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5476.5U CN207803229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03229U true CN207803229U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2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5476.5U Active CN207803229U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032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0733A (zh) * 2018-01-17 2018-05-04 唐山定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CN112369350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南通大学 生物触角感知研究机制用的生物固定微调装置及微调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0733A (zh) * 2018-01-17 2018-05-04 唐山定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CN112369350A (zh) * 2020-11-10 2021-02-19 南通大学 生物触角感知研究机制用的生物固定微调装置及微调方法
CN112369350B (zh) * 2020-11-10 2021-12-14 南通大学 生物触角感知研究机制用的生物固定微调装置及微调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oman et al. Electroanalytical Controlled-Potential Instrumentation.
CN207803229U (zh)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CN206292307U (zh) 一种利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装置
CN103528754A (zh) 一种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装置
CN103257277B (zh) 基于恒流源的多功能虚拟仪器及控制方法
CN103389174A (zh) 微力测量装置
CN106249038A (zh) 一种通用便携远端大功率舵机电压、电流测量与校准装置
CN203857924U (zh) 一种应力环变形检测用电子变形计及变形检测装置
CN103575295B (zh) 一种惯性元件磁场灵敏度测量系统
CN107980733A (zh) 一种用于昆虫电生理研究的显微操作控制装置
CN104849322B (zh) 一种阻抗生物传感器及生物阻抗检测分析方法
CN103499686A (zh) 一种基于免疫传感器的阻抗型农药残留检测仪
CN206132334U (zh) 一种多跨梁结构实验模型
CN104458116A (zh) 一种三角波力发生器及其力检测系统特性测试方法
CN204807074U (zh) 一种大型盖类产品的平面测量装置
CN109443409A (zh) 一种传感器安装支架
CN103424629A (zh) 一种测试氧化石墨烯溶液阻抗的简易方法
CN201177499Y (zh) 倾角测量装置
CN207050666U (zh) 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机构运动参数测试装置
CN105547119A (zh) 一种基于电阻触摸屏的平面机器人位置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932530Y (zh) 一种模拟静电场描绘仪
CN201787919U (zh) 变形量检测装置
CN203785618U (zh) 一种用于金属球体轻磁轴的检测设备
CN109238120A (zh) 一种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组件及其安装、测量方法
CN209118582U (zh) 一种多介质抽屉式翻转两用模拟静电场描绘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63000 No.3, 2f, building D4, Tangshan innovation town, no.602, Nanhu Avenue, Luna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DING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63000 No. 610, A block, Xichang road Pioneering Center, Tangshan City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Hebei

Patentee before: TANGSHAN DING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Cuiwei

Inventor after: Ma Siguo

Inventor after: Wen Ping

Inventor before: Liu Cuiwei

Inventor before: Ma Sigu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63000, 2nd Floor, No. 21, Jinsheng Huayuan Commercial Building, Luna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DING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603000, 2nd Floor, Building D4, Tangshan Innovation Town, No. 602 Nanhu Avenue, Luna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063000

Patentee before: TANGSHAN DINGG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