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5722U -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5722U
CN207795722U CN201820072503.3U CN201820072503U CN207795722U CN 207795722 U CN207795722 U CN 207795722U CN 201820072503 U CN201820072503 U CN 201820072503U CN 207795722 U CN207795722 U CN 207795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tick
self
shell
lock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25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颢
刘晓
马彪
高涛
双永顺
李顺安
刘亮
赵宝亭
胡小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 Ha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725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5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5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5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操纵机构,用于三位四通液压操纵阀,包括壳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操纵阀的驱动机构、操纵杆、手柄座和自锁装置;壳体固定在操纵阀上,驱动机构安装在壳体内;壳体顶部开设定位槽,操纵杆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内;手柄座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道;固定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操纵杆插接在通道内且其上端从通道上端伸出;自锁装置包括锁紧螺母和弹簧;锁紧螺母外周侧与手柄座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套设在操纵杆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弹簧套设在操纵杆上,其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上,本实用新型拆卸方便,可调节弹簧的预紧力,使操纵杆的自锁更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操纵阀,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三位四通液压操纵阀上的自锁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操纵阀在工作时,由于经常扳动旋转手柄轴,其下端与壳体表面由于有一定正压力,摩擦滑动时磨损较快,需经常更换,而传统结构的操纵机构在更换手柄轴时,要将壳体与三位四通液压阀分离,手柄轴才能从手柄座的下口拉出,且传统结构的操纵机构上的弹簧是不能调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锁操纵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锁操纵机构,用于三位四通液压操纵阀,包括壳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操纵阀的驱动机构、操纵杆、手柄座和自锁装置;壳体固定在操纵阀上,驱动机构安装在壳体内;壳体顶部开设定位槽,操纵杆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内;手柄座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下端面与固定部上端固定连接;连接部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道;固定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操纵杆插接在通道内且其上端从通道上端伸出,其下端从通道伸出并贯穿固定部;自锁装置包括锁紧螺母和弹簧;锁紧螺母外周侧与手柄座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套设在操纵杆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弹簧套设在操纵杆上,其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壳体固定在操纵阀上并在壳体顶部开设定位槽,为操纵机构提供固定的基础;操纵杆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内,操纵杆插在定位槽内时液压操纵阀处于零位,拔出操纵杆后可通过横向转动操纵杆打开液压阀的阀杆;操纵杆插接在手柄座的通道内并且上端从通道上端伸出,方便工人的操作,工人可以握住操纵杆来操作,带动手柄座转动,省力方便,操纵杆下端从通道下端伸出并贯穿手柄座的固定部,实现与壳体上的定位槽的配合;通过将手柄座的固定部与位于壳体内腔的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手柄座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机构,实现液压阀阀杆的开关;通过自锁装置的锁紧螺母套设在操纵杆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可以实现操纵杆与锁紧螺母的相对运动,操纵杆可以在锁紧螺母内上下滑动;通过将弹簧套设在操纵杆上,弹簧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上,使操纵杆在零位时,下端部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对壳体上端定位槽底部有一个正压力,实现自锁功能,避免轻易被扳动造成误动作;通过锁紧螺母外周侧与手柄座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能对操纵杆进行限位,使手柄座不会在手柄座通道内摆动,能对弹簧固定和压缩弹簧,同时使用锁紧螺母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操纵杆的更换,更换操纵杆时只需将锁紧螺母旋出,操纵杆即可从手柄座中抽出,拆卸非常方便;使用本自锁操纵机构时,握住操纵杆上端,将操纵杆向上提,压缩弹簧,使操纵杆下端离开壳体上端的定位槽,然后可横向扳动操纵杆,带动手柄座旋转,手柄座连动壳体内腔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打开液压阀的阀杆,实现液体的定向流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自锁装置还包括调整垫,调整垫套设在操纵杆上,其上端抵接锁紧螺母下端面,其下端与弹簧上端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整垫套设在操纵杆上,调整垫上端抵接锁紧螺母下端面,调整垫下端与弹簧上端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调整垫产生作用力,弹簧将调整垫压在锁紧螺母上,通过锁紧螺母下面的调整垫,使操纵杆对壳体定位槽有较稳定的正压力,调节调整垫的厚度,即可调整弹簧的预紧力,操纵机构自锁更安全可靠。
进一步,自锁装置还包括弹簧挡圈,弹簧挡圈与弹簧下端连接,操纵杆上开设一环形槽,弹簧挡圈套设在所述操纵杆上与环形槽配合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操纵杆下部开设一环形槽,通过将弹簧挡圈固定安装在环形槽使弹簧挡圈套设在操纵杆上,通过弹簧挡圈上表面和弹簧下端连接,弹簧挡圈能给弹簧稳定的压力,并且弹簧挡圈外径大于操纵杆直径,弹簧挡圈能将弹簧和操纵杆限制在手柄座通道内,避免操纵杆从手柄座下端伸出过多,与壳体表面产生磕碰。
进一步,操纵杆和锁紧螺母之间设置密封盖,密封盖下部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母外周侧上,其上部与所述操纵杆表面密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盖紧紧套装在操纵杆、锁紧螺母上,其上部与操纵杆密封,下部与锁紧螺母的外周边密封,防止灰尘、污物等侵入操纵机构,当操纵杆下端从定位槽中提出或推入时,由于密封盖轴向长度有余量,这两处密封的位置是不变的。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凸轮和压块轮;压块轮为两个,对应操纵阀的阀杆位置左右安装于壳体内腔;凸轮和转轴位于壳体内腔,凸轮固定在转轴上,凸轮与压块轮相配合;转轴贯穿壳体前后侧与手柄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包括转轴、凸轮和压块轮,通过转轴贯穿壳体前后侧与手柄座固定连接,实现转轴随着手柄座的转动而转动;凸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凸轮的转动;压块轮为两块,通过两块压块轮对应操纵阀的阀杆位置左右安装于壳体内腔,通过凸轮与压块轮相配合,凸轮转动时凸轮上部两端的肩部可分别压着左、右压块轮向下转动,压块轮向下旋转时可以实现阀杆的向下移动,下部的阀芯脱离阀座,实现了液体的定向流动。
进一步,固定部为倒U型结构,架于壳体前后侧并与转轴穿出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固定连接。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手柄座的固定部为倒U型结构,架于壳体前后侧,使操纵杆穿过手柄座能与壳体顶部定位槽的配合,通过固定部与转轴穿出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固定连接,圆柱销从转轴的径向插入,实现转轴和固定部的固定,手柄座的固定部能带动转轴转动。
进一步,转轴与凸轮通过定位销固定。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销从转轴的径向从上往下穿过凸轮上部插入转轴,实现转轴和凸轮的固定,转轴能带动凸轮一起转动。
进一步,压块轮通过销轴与壳体铰接;销轴用开口销锁定。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销轴贯穿壳体,从壳体的一侧传入穿过压块轮再从壳体另一侧穿出,实现压块轮与壳体的铰接,压块轮可以绕着销轴转动,销轴穿出壳体后通过开口销锁定,防止销轴掉出。
进一步,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加强筋。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固定部和连接部连接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加强筋,增加连接处的强度,延长手柄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操纵杆上端包裹有手柄套。
采用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操纵杆上端包裹手柄套,操作操纵杆时握住手柄套,能保护操作人员的手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锁操纵机构的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锁操纵机构的左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102、定位槽,2、驱动机构,3、自锁装置,15、销轴,151、开口销,16、压块轮,4、转轴,101、圆柱销,5、凸轮,6、定位销。7、操纵杆,8、手柄座,81、固定部,82、连接部,821、通道,83、加强筋,9、弹簧挡圈,10、弹簧,11调整垫,12、锁紧螺母,13、密封盖,14,手柄套,100、操纵阀,200、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锁操纵机构,用于三位四通液压操纵阀100,包括壳体1、用于打开或关闭操纵阀100的驱动机构2、操纵杆7、手柄座8和自锁装置3;壳体1固定在操纵阀100上,驱动机构2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顶部开设定位槽102,操纵杆7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102内;手柄座8包括固定部81和连接部82,连接部82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道821;固定部81与驱动机构2相连接,操纵杆7插接在通道821内且其上端从通道821上端伸出;自锁装置3包括锁紧螺母12和弹簧10,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与手柄座8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2套设在操纵杆7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弹簧10套设在操纵杆7上,其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12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7上。
优选的,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操纵阀100上,通过将壳体1固定在操纵阀100上并在壳体1顶部开设定位槽102,为操纵机构提供固定的基础;操纵杆7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102内,操纵杆7插在定位槽102内时液压操纵阀100处于零位,拔出操纵杆7后可通过横向转动操纵杆7打开液压阀的阀杆200;操纵杆7插接在手柄座8的通道821内并且上端从通道821上端伸出,方便工人的操作,工人可以握住操纵杆7来操作,带动手柄座8转动,省力方便,操纵杆7下端从通道821下端伸出并贯穿手柄座8的固定部81,实现与壳体1上的定位槽102的配合;通过将手柄座8的固定部81与位于壳体1内腔的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手柄座8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机构2,实现液压阀阀杆200的开关;通过自锁装置3的锁紧螺母12套设在操纵杆7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可以实现操纵杆7与锁紧螺母12的相对运动,操纵杆7可以在锁紧螺母12内上下滑动;通过将弹簧10套设在操纵杆7上,弹簧10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12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7上,使操纵杆7在零位时,下端部能在弹簧10的作用下,对壳体1上端定位槽102底部有一个正压力,实现自锁功能,避免轻易被扳动造成误动作;通过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与手柄座8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能对操纵杆7进行限位,使手柄座8不会在手柄座8通道821内摆动,能对弹簧10固定和压缩弹簧10,同时使用锁紧螺母12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操纵杆7的更换,更换操纵杆7时只需将锁紧螺母12旋出,操纵杆7即可从手柄座8中抽出,拆卸非常方便;使用本自锁操纵机构时,握住操纵杆7上端,将操纵杆7向上提,压缩弹簧10,使操纵杆7下端离开壳体1上端的定位槽102,然后可横向扳动操纵杆7,带动手柄座8旋转,手柄座8连动壳体1内腔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打开液压阀的阀杆200,实现液体的定向流动。
如图1和2所示,自锁装置3还包括调整垫11,调整垫11套设在操纵杆7上,其上端抵接锁紧螺母12下端面,其下端与弹簧10上端连接。
优选的,操纵杆7在零位时,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调整垫11套设在操纵杆7上,调整垫11上端抵接锁紧螺母12下端面,调整垫11下端与弹簧10上端连接,弹簧10处于压缩状态对调整垫11产生作用力,弹簧10将调整垫11压在锁紧螺母12上,通过锁紧螺母12下面的调整垫11,使操纵杆7对壳体1定位槽102有较稳定的正压力,弹簧10频繁受压伸缩疲劳变形,需要经常进行调节,通过调节调整垫11的厚度,即可调整弹簧10的预紧力,操纵机构自锁更安全可靠。
如图1和2所示,自锁装置3还包括弹簧10挡圈9,弹簧10挡圈9与弹簧10下端连接,操纵杆7上开设一环形槽,弹簧10挡圈9套设在所述操纵杆7上与环形槽配合固定。
优选的,环形槽的圆心与手柄座8连接部82的中心线重合,通过在操纵杆7下部开设一环形槽,通过将弹簧10挡圈9固定安装在环形槽使弹簧10挡圈9套设在操纵杆7上,通过弹簧10挡圈9上表面和弹簧10下端连接,弹簧10挡圈9能给弹簧10稳定的压力,并且弹簧10挡圈9外径大于操纵杆7直径,弹簧10挡圈9能将弹簧10和操纵杆7限制在手柄座8通道821内,避免操纵杆7从手柄座8下端伸出过多,与壳体1表面产生磕碰。
如图1和2所示,操纵杆7和锁紧螺母12之间设置密封盖,密封盖13下部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上,其上部与所述操纵杆7表面密封。。
优选的,密封盖13为橡胶密封盖,密封盖13的下端面与手柄座8上端面接触,通过密封盖13紧紧套装在操纵杆7、锁紧螺母12上,其上部与操纵杆7密封,下部与锁紧螺母12的外周边密封,防止灰尘、污物等侵入操纵机构,密封盖13的下端面与手柄座8上端面接触,还能进一步的对锁紧螺母12和手柄座8实现密封,当操纵杆7下端从定位槽102中提出或推入时,由于密封盖13轴向长度有余量,这两处密封的位置是不变的。
如图1和2所示,驱动机构2包括转轴4、凸轮5和压块轮16;压块轮16为两个,对应操纵阀100的阀杆200位置左右安装于壳体1内腔;凸轮5和转轴4位于壳体1内腔,凸轮5固定在转轴4上,凸轮5与压块轮16相配合;转轴4贯穿壳体1前后侧与手柄座8固定连接。
优选的,凸轮5包括两个半圆,两个半圆圆心重合,半径大的半圆为凸轮5上部,半径小的半圆为凸轮5下部,凸轮5的圆心和转轴4的圆心重合,转轴4穿过凸轮5,通过转轴4贯穿壳体1前后侧与手柄座8固定连接,实现转轴4随着手柄座8的转动而转动;凸轮5固定安装在转轴4上,转轴4的转动可以带动凸轮5的转动;压块轮16为两块,通过两块压块轮16对应操纵阀100的阀杆200位置左右安装于壳体1内腔,通过凸轮5与压块轮16相配合,凸轮5转动时,凸轮5上部两端的肩部可分别压着左、右压块轮16向下转动,压块轮16向下旋转时可以实现阀杆200的向下移动,下部的阀芯脱离阀座,实现了液体的定向流动。
如图1和2所示,手柄座8的固定部81为倒U型结构,架于壳体1前后侧并与转轴4穿出壳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101固定连接。
优选的,固定部81的两侧边下端设置一开口,转轴4与固定部81接触的部位设置为平面,转轴4两端插入开口,通过手柄座8的固定部81为倒U型结构,架于壳体1前后侧,使操纵杆7穿过手柄座8能与壳体1顶部定位槽102的配合,固定部81与转轴4穿出壳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101固定连接,圆柱销101从转轴4的径向插入,实现转轴4和固定部81的固定,手柄座8的固定部81能带动转轴4转动。
如图1和2所示,转轴4与凸轮5通过定位销6固定。
优选的,通过定位销6从转轴4的径向从上往下穿过凸轮5上部插入转轴4,实现转轴4和凸轮5的固定,转轴4能带动凸轮5一起转动。
如图1和2所示,压块轮16通过销轴15与壳体1铰接;销轴15用开口销151锁定。
优选的,通过销轴15贯穿壳体1,从壳体1的一侧传入穿过压块轮16再从壳体1另一侧穿出,实现压块轮16与壳体1的铰接,压块轮16可以绕着销轴15转动,销轴15穿出壳体1后通过开口销151锁定,防止销轴15掉出。
如图1和2所示,固定部81和连接部82连接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加强筋83。
优选的,通过在固定部81和连接部82连接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加强筋83,增加连接处的强度,延长手柄座8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2所示,操纵杆7上端包裹有手柄套14。
优选的,手柄套14为塑料手柄套14,通过在操纵杆7上端包裹手柄套14,操作操纵杆7时握住手柄套14,能保护操作人员的手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操纵杆7在零位时,操纵杆7下端部插入壳体1顶部的定位槽102,下端部在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0作用下,对壳体1上端定位槽102底部有一个正压力,实现自锁,避免轻易被扳动造成误动作,使用本自锁操纵机构时,握住手柄套14,将操纵杆7向上提,操纵杆7下端离开定位槽102,弹簧10挡圈9随着操纵杆7一起往上移动,压缩弹簧10,然后横向扳动操纵杆7,带动手柄座8转动,手柄座8带动转轴4旋转,转轴4带动凸轮5旋转,凸轮5上部两端肩部可分别压左、右压块轮16向下旋转,使操纵阀100的阀杆200由于左、右压块轮16的作用,向下移动,下部的阀芯脱离阀座,实现了液体的定向流动,本实施例的锁紧螺母12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操纵杆7的更换,更换操纵杆7时只需将锁紧螺母12旋出,操纵杆7即可从手柄座8中抽出,拆卸非常方便,弹簧10由于频繁受压伸缩会疲劳变形,需要经常进行调节,本实施例通过调节调整垫11的厚度,即可调整弹簧10的预紧力,操纵机构自锁更安全可靠。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锁操纵机构,用于三位四通液压操纵阀100,包括壳体1、用于打开或关闭操纵阀100的驱动机构2、操纵杆7、手柄座8和自锁装置3;壳体1固定在操纵阀100上,驱动机构2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顶部开设定位槽102,操纵杆7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102内;手柄座8包括固定部81和连接部82,连接部82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道821;固定部81与驱动机构2相连接,操纵杆7插接在通道821内且其上端从通道821上端伸出;自锁装置3包括锁紧螺母12和弹簧10;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与手柄座8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2套设在操纵杆7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弹簧10套设在操纵杆7上,其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12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7上。
优选的,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操纵阀100上,通过将壳体1固定在操纵阀100上并在壳体1顶部开设定位槽102,为操纵机构提供固定的基础;操纵杆7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定位槽102内,操纵杆7插在定位槽102内时液压操纵阀100处于零位,拔出操纵杆7后可通过横向转动操纵杆7打开液压阀的阀杆200;操纵杆7插接在手柄座8的通道821内并且上端从通道821上端伸出,方便工人的操作,工人可以握住操纵杆7来操作,带动手柄座8转动,省力方便,操纵杆7下端从通道821下端伸出并贯穿手柄座8的固定部81,实现与壳体1上的定位槽102的配合;通过将手柄座8的固定部81与位于壳体1内腔的驱动机构2固定连接,手柄座8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机构2,实现液压阀阀杆200的开关;通过自锁装置3的锁紧螺母12套设在操纵杆7上并与之间隙配合,可以实现操纵杆7与锁紧螺母12的相对运动,操纵杆7可以在锁紧螺母12内上下滑动;通过将弹簧10套设在操纵杆7上,弹簧10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12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操纵杆7上,使操纵杆7在零位时,下端部能在弹簧10的作用下,对壳体1上端定位槽102底部有一个正压力,实现自锁功能,避免轻易被扳动造成误动作;通过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与手柄座8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能对操纵杆7进行限位,使手柄座8不会在手柄座8通道821内摆动,能对弹簧10固定和压缩弹簧10,同时使用锁紧螺母12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操纵杆7的更换,更换操纵杆7时只需将锁紧螺母12旋出,操纵杆7即可从手柄座8中抽出,拆卸非常方便;使用本自锁操纵机构时,握住操纵杆7上端,将操纵杆7向上提,压缩弹簧10,使操纵杆7下端离开壳体1上端的定位槽102,然后可横向扳动操纵杆7,带动手柄座8旋转,手柄座8连动壳体1内腔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打开液压阀的阀杆200,实现液体的定向流动。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锁紧螺母12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操纵杆7的更换,更换操纵杆7时只需将锁紧螺母12旋出,操纵杆7即可从手柄座8中抽出,拆卸非常方便,弹簧10由于频繁受压伸缩会疲劳变形,需要经常进行调节,本实施例通过调节调整垫11的厚度,即可调整弹簧10的预紧力,操纵机构自锁更安全可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锁操纵机构,用于三位四通液压操纵阀(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操纵阀(100)的驱动机构(2)、操纵杆(7)、手柄座(8)和自锁装置(3);
所述壳体(1),固定在所述操纵阀(100)上,所述驱动机构(2)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定位槽(102),所述操纵杆(7)下端可插拔的连接在所述定位槽(102)内;
所述手柄座(8),包括固定部(81)和连接部(82),所述连接部(82)下端面与所述固定部(8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82)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通道(821);所述固定部(81)与所述驱动机构(2)相连接,所述操纵杆(7)插接在所述通道(821)内且其上端从所述通道(821)上端伸出,其下端从所述通道(821)伸出并贯穿所述固定部(81);
所述自锁装置(3),包括锁紧螺母(12)和弹簧(10);所述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与所述手柄座(8)的内周侧上端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12)套设在所述操纵杆(7)上并与之间隙配合;所述弹簧(10)套设在操纵杆(7)上,其上端抵接在锁紧螺母(12)下端面上,其下端抵接在所述操纵杆(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3)还包括调整垫(11),所述调整垫(11)套设在所述操纵杆(7)上,其上端抵接所述锁紧螺母(12)下端面,其下端与所述弹簧(10)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3)还包括弹簧挡圈(9),所述弹簧挡圈(9)与所述弹簧(10)下端连接,所述操纵杆(7)上开设一环形槽,所述弹簧挡圈(9)套设在所述操纵杆(7)上且与所述环形槽配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7)和所述锁紧螺母(12)之间设置密封盖(13),所述密封盖(13)下部套设在所述锁紧螺母(12)外周侧上,其上部与所述操纵杆(7)表面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轴(4)、凸轮(5)和压块轮(16);
所述压块轮(16),所述压块轮为两个且对应所述操纵阀(100)的阀杆(200)位置左右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腔;
所述凸轮(5)和所述转轴(4)位于所述壳体(1)内腔,所述凸轮(5)固定在所述转轴(4)上,所述凸轮(5)与所述压块轮(16)相配合;所述转轴(4)贯穿所述壳体(1)前后侧与所述手柄座(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81)为倒U型结构,架于所述壳体(1)前后侧并与所述转轴(4)穿出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10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与所述凸轮(5)通过定位销(6)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块轮(16)均通过销轴(15)与所述壳体(1)铰接;所述销轴(15)用开口销(151)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81)和所述连接部(82)连接处前后侧各设置一个加强筋(8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锁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7)上端包裹有手柄套(14)。
CN201820072503.3U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Active CN207795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2503.3U CN207795722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2503.3U CN207795722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5722U true CN207795722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7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2503.3U Active CN207795722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57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1924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检集团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风速表测风装置及其实施工艺
CN112647769A (zh) * 2019-10-13 2021-04-13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带电限位的机械锁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7769A (zh) * 2019-10-13 2021-04-13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带电限位的机械锁紧装置
CN111141924A (zh) * 2020-01-20 2020-05-12 中检集团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风速表测风装置及其实施工艺
CN111141924B (zh) * 2020-01-20 2022-01-28 中检集团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风速表测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5722U (zh) 一种自锁操纵机构
CN107859751B (zh) 一种位置锁定的机械阀门装置
CN208494133U (zh) 一种生产成膜助剂用泄压排气设备
CN207257970U (zh) 一种新型前起落架机轮制动装置
CN110369161A (zh) 一种用于化工行业的安全系数高的离心式脱水设备
CN206347125U (zh) 用于大口径光传输管道隔断的气体密封阀门
CN203627882U (zh) 一种在线快速拆卸检修阀座上装式球阀
CN206860581U (zh) 一种内外活塞自锁气缸
CN105971545A (zh) 抽油机专用光杆密封装置
CN208734897U (zh) 一种蝶阀密封结构及新型蝶阀
CN209262375U (zh) 一种带除渣环的气动阀门执行器
CN208734901U (zh) 一种蝶阀
CN104828418A (zh) 快速开启人孔盖
CN107859754A (zh) 旋塞阀
CN105889541B (zh) 一种防砂闸阀
CN209724844U (zh) 一种拆装磨损小的高压油缸
CN102889394A (zh) 内释压高压软密封球阀
CN208503505U (zh) 一种蝶阀驱动结构及新款蝶阀
CN109595359A (zh) 一种气动执行器转阀
CN203868411U (zh) 两位三通阀
CN203516935U (zh) 一种气动马达隔膜阀
CN206973018U (zh) 弹簧缸和放空阀
CN205956485U (zh) 转载点喷雾控制阀
CN105065763B (zh) 双向控制杆手轮组件
CN210423759U (zh) 插板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1

Address after: 063100 Du Junzhuang, Guye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east of Gufan Road)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City Sino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063021 Dongxinyuan 704-3-202, Kaiping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 H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2

Address after: 063000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Kaiping District, Xinyuan Road, West Xinyuan North Villa, Row 4, row 2

Patentee after: Jin Hao

Address before: 063100 Du Junzhuang, Guye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east of Guf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ANGSHAN SAINA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