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4094U -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94094U
CN207794094U CN201721650817.9U CN201721650817U CN207794094U CN 207794094 U CN207794094 U CN 207794094U CN 201721650817 U CN201721650817 U CN 201721650817U CN 207794094 U CN207794094 U CN 207794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member
inner bracing
assembled inner
guan liang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08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栋
张明聚
黄立新
郭雪源
于东海
谢治天
李德生
李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Railway 16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6508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94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94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94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盘及连接筋;连接盘用于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连接;连接盘上设有连接孔;连接筋一端用于固定设于冠梁内,连接筋另一端与连接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连接盘通过连接孔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连接,连接筋一端固定连接在冠梁内,连接筋另一端与连接盘固定连接,使得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整体性,连接牢固,使得装配式内支撑构件可以承受拉力,并且加快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拆速度,节省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的架设和拆卸时间,具有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Description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内撑式支护结构是基坑支护的一种常用支护形式,主要包括钢管支撑、混凝土支撑和钢管混凝土支撑等类型。在低碳环保、绿色施工的理念指引下,钢管支撑、钢管混凝土支撑的装配式内支撑结构愈加受到基坑支护工程的青睐。
在基坑工程中,对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的连接是影响结构体系可靠性和实用性的关键部位,连接部位的受力形式影响整个支撑体系的性能。随着超深、超大基坑工程的增多,基坑支护工程中对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整体性的要求逐步提高。
目前,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的连接,常用活络端施加预应力连接,但活络端与冠梁连接的整体性差,而且架设及拆卸过程耗费时间长,并且,越来越多的基坑需在软土地层中施作,在该类地层中内支撑结构可能会承受拉力,而目前的活络端根本无法承受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整体性差、不可受拉,且架设和拆卸不便捷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盘及连接筋;
所述连接盘用于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连接;
所述连接盘上设有连接孔;
所述连接筋一端用于固定设于冠梁内,所述连接筋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的厚度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的法兰盘的厚度相同。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二者的厚度相同,一方面,便于确定连接盘的型号,另一方面,便于在装配时准确地选择连接配件,都能够有效地缩短架设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为法兰盘。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法兰盘符合多种使用要求,容易获取,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的形状为矩形。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矩形的连接盘适用范围广,便于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的形状为圆形。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圆形的连接盘适用范围广,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盘的形状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的法兰盘的形状相同。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二者的形状相同,架设方便,连接契合度高,受力均匀,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螺纹孔与螺栓结构配合,使得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装置的架设及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盘的厚度。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保证连接盘的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从而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使得连接更具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的长度与冠梁的宽度相同。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使得二者的接触面积更大,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与所述连接盘焊接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焊接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操作,同时能够使得连接筋与连接盘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有利于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连接盘通过连接孔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连接,连接筋一端固定连接在冠梁内,连接筋另一端与连接盘固定连接,使得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有效地提高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整体性,连接牢固,使得装配式内支撑构件可以承受拉力,并且加快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拆速度,节省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的架设和拆卸时间,解决了现有的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结构整体性差、不可受拉,且架设和拆卸不便捷的问题,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盘; 2-连接孔; 3-连接筋;
5-装配式内支撑构件; 6-冠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盘1及连接筋3;连接盘1用于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连接;连接盘1上设有连接孔2;连接筋3一端用于固定设于冠梁6内,连接筋3另一端与连接盘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盘1通过连接孔2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连接,连接筋3一端固定连接在冠梁6内,连接筋3另一端与连接盘1固定连接,使得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
为基坑内撑式支护工程提供了一种连接更牢固,同时可承受拉力的连接装置,有效地提高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的整体性,并且加快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的装拆速度,节省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架设和拆卸时间。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盘1的厚度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厚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盘1优选为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厚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盘1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厚度相同,一方面,便于确定连接盘1的型号,另一方面,便于在装配时准确地选择连接配件,都能够有效地缩短工程架设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盘1为法兰盘。
在本实施例中,法兰盘容易获取,便于安装,能够符合多种使用要求。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2、图3所示,连接盘1的形状为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的连接盘1形状规则,受力均匀,适用范围广,便于获取。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盘1的形状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形状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形状来选用对应形状的连接盘1。
并且,连接盘1通过连接孔2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盘1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二者的形状相同,架设方便,连接契合度高,受力均匀,装置的整体性得到了提高。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孔2为螺纹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将连接盘1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孔与螺钉结构配合,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装置的架设及拆卸。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孔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连接盘1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即螺纹孔,的外径不大于连接盘1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保证连接盘1的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从而能够保证连接强度,使得连接更具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筋3的长度与冠梁6的宽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使得连接筋3在冠梁6内的深度较深,二者的接触面积更大,承受力更强。
并且,连接筋3优选为铆筋。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连接筋3与连接盘1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3与冠梁6浇筑成一体,漏出端与连接盘1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焊接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操作,同时能够使得连接筋3与连接盘1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有利于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连接装置的安装步骤及组件间的作用原理如下:
首先,确定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形状,将连接盘1的形状与之相适应的连接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在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上。
然后,现场吊装。在冠梁6的钢筋进行绑扎时为连接筋3预留位置,将连接完成的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吊装至指定位置,连接筋3到达指定位置后与冠梁6的钢筋绑扎连接,而后浇筑混凝土使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当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在一定程度内不满足基坑的尺寸要求时,可由连接筋3来弥补,在连接装置的法兰盘与冠梁6之间支模板,如图4所示,该模板与冠梁6模板连通,而后浇筑混凝土,使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相当于在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之间弥补了一段钢筋混凝土支撑。
最后,当基坑施作完成后,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吊装出基坑,本连接装置留在冠梁6内。这样,有效地减少了内支撑结构的架设和拆卸时间。
相较于现有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具备显著的优点:
一是,本连接装置由于将连接筋3和冠梁6浇筑成一体,所以有效的提高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的整体性,同时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可以承受拉力;
二是,本连接装置加快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与冠梁6连接的装拆速度,节省了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架设和拆卸时间。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区别于实施例一,如图5、图6所示,连接盘1的形状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圆形的连接盘1在安装时更容易确定安装位置,受力更加均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盘(1)及连接筋(3);
所述连接盘(1)用于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连接;
所述连接盘(1)上设有连接孔(2);
所述连接筋(3)一端用于固定设于冠梁(6)内,所述连接筋(3)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盘(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厚度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为法兰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形状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形状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的形状与装配式内支撑构件(5)的法兰盘的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为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盘(1)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3)的长度与冠梁(6)的宽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3)与所述连接盘(1)焊接连接。
CN201721650817.9U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Active CN207794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0817.9U CN207794094U (zh)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0817.9U CN207794094U (zh)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94094U true CN207794094U (zh) 2018-08-31

Family

ID=63286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0817.9U Active CN207794094U (zh) 2017-11-30 2017-11-30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940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294A (zh) * 2022-07-04 2022-09-13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人行地道施工用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294A (zh) * 2022-07-04 2022-09-13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人行地道施工用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8483A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u形框架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12128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CN109736438A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用钢管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05401A (zh) 一种既有框架结构隔震加固的柱的托换方法
CN106437033B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埋入式柱脚
CN105970993A (zh) 预制桩与预制承台的水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857613U (zh) 竹节式锚杆
CN111502095B (zh) 大直径钢管柱柱脚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91065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用支撑装置及吊装定位方法
CN10705991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基础及其组装方法
CN207794094U (zh) 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连接的装置
CN207747197U (zh) 一种高精度预制风电塔架装备化模具
CN109208823A (zh)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内置钢箱式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生产工艺
CN109578011A (zh) 一种市政隧道内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50187A (zh) 一种适用于大直径人工挖孔环型基桩的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867885A (zh) 预制柱与一体预制梁板的阻尼耗能装配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0458983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桥主梁加固构造
CN213173789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CN211873074U (zh) 一种山地风力发电机基础的钢结构加固基础环
CN204876084U (zh) 钢柱脚锚栓固定支架
CN110805141B (zh) 一种建筑物顶升后钢管柱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装置及方法
CN207794092U (zh) 新型角撑装置
CN20733195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CN207761108U (zh) 一种水平拼接组合墙
CN215442712U (zh)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承重支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