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9183U -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9183U
CN207779183U CN201721399124.7U CN201721399124U CN207779183U CN 207779183 U CN207779183 U CN 207779183U CN 201721399124 U CN201721399124 U CN 201721399124U CN 207779183 U CN207779183 U CN 207779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outer tube
wall
heating structure
interio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91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新
顾一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engyang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91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9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9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9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包括有外管体和内管体;该内管体具有一吸油管道,该内管体位于外管体中,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通过将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中,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该进出冷却水通道包围住内管体,从而增大了内管体的受热面积,使内管体内的油温度上升的更快,实现了加热效率更高和更快。

Description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当柴油车或使用柴油机的重型机械行驶在外界气温寒冷、温度较低的环境时,是通过燃油加热,以达到提高高牌号柴油的流动性,并保证柴油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转。
现有技术传感器中的加热水管对吸油管为局部进行加热,既加热水管与吸油管通过束管件或者弹簧固定在一起,因加热水管和吸油管都为圆形管,所以加热水管和吸油管的接触面积有限,加热效率低,导致吸油管内的油温上升慢,使油的流动性不够,从而导致不能保证柴油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有效地解决了加热水管对吸油管加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包括有外管体和内管体;该内管体具有一吸油管道,该内管体位于外管体中,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出冷却水通道包括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管体的两侧外壁与外管体的对应两侧内壁一体连接而在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有前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该进水通道的底部和出水通道的底部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横截面均呈U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体的两侧外壁与外管体的对应两侧内壁之间均通过一隔板一体连接,隔板将进出冷却水通道分隔成上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体、外管体与隔板采用拉伸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通水孔,该通水孔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管体的上端开口处封盖有一顶盖,上述内管体的上端露出顶盖外;顶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和出水口与进出冷却水通道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管体的下端开口处封盖有一底盖,上述内管体的下端伸出底盖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体内设置有阻碍油位上升速度的扁线异形弹簧,扁线异形弹簧的外周缘与吸油管道的内壁相适配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中,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该进出冷却水通道包围住内管体,从而增大了内管体的受热面积,使内管体内的油温度上升的更快,实现了加热效率更高和更快。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竖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管体 101、进出冷却水通道
102、进水通道 103、出水通道
20、内管体 201、吸油管道
30、扁线异形弹簧 40、顶盖
401、进水口 402、出水口
50、底盖 60、隔板
601、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管体10和内管体20。
该内管体20具有一吸油管道201,该内管体20位于外管体10中,内管体20的外壁与外管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101,进出冷却水通道101包围住内管体20,在本实施例中,外管体10和内管体20的横截面轮廓均为方形,方形能增大受热面积,从而增大了内管体20受热面积;外管体10包围住内管体20,相较传统的传感器加热方法,本实用新型,加热面积更大,使内管体内的油温度上升的更快,实现了加热效率更高和更快。
该内管体20内设置有扁线异形弹簧30,扁线异形弹簧30的外周缘与吸油管道201的内壁相适配安装,扁线异形弹簧30的设置,阻碍了内管体20内油位的上升速度。
该外管体10的上端开口处封盖一顶盖40,上述内管体20的上端露出顶盖40外;顶盖40上设置有进水口401和出水口402,该进水口401和出水口402均与进出冷却水通道101相连通;该外管体10的下端开口处封盖有一底盖50,上述内管体20的下端伸出底盖50外。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该进出冷却水通道101包括有进水通道102和出水通道103,内管体20的两侧外壁与外管体10的对应两侧内壁一体连接而在内管体20与外管体10之间形成有前述进水通道102和出水通道103,上述进水口401与进水通道102相连通,出水口402与出水通道103相连通,该进水通道102的底部和出水通道103的底部相连通,具体而言,内管体20的两侧外壁与外管体10的对应两侧内壁之间均通过一隔板60一体连接,隔板60将进出冷却水通道101分隔成上述进水通道102和出水通道103,隔板60的底端设置有通水孔601,该通水孔601连通进水通道102和出水通道103,进水通道102和出水通道103的横截面均呈U形,内管体20、外管体10与隔板60可采用拉伸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内管体20和外管体10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导热快,从而内管体20内的油温度上升的更快。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将内管体设置在外管体中,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该进出冷却水通道包围住内管体,从而增大了内管体的受热面积,使内管体内的油温度上升的更快,实现了加热效率更高和更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管体和内管体;该内管体具有一吸油管道,该内管体位于外管体中,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进出冷却水通道,该进出冷却水通道包括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管体的两侧外壁与外管体的对应两侧内壁一体连接而在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形成有前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该进水通道的底部和出水通道的底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横截面均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的两侧外壁与外管体的对应两侧内壁之间均通过一隔板一体连接,隔板将进出冷却水通道分隔成上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外管体与隔板采用拉伸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底端设置有通水孔,该通水孔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的上端开口处封盖有一顶盖,上述内管体的上端露出顶盖外;顶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进水口和出水口与进出冷却水通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的下端开口处封盖有一底盖,上述内管体的下端伸出底盖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内设置有阻碍油位上升速度的扁线异形弹簧,扁线异形弹簧的外周缘与吸油管道的内壁相适配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为铝合金材质。
CN201721399124.7U 2017-10-26 2017-10-26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Active CN207779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9124.7U CN207779183U (zh) 2017-10-26 2017-10-26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9124.7U CN207779183U (zh) 2017-10-26 2017-10-26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9183U true CN207779183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9124.7U Active CN207779183U (zh) 2017-10-26 2017-10-26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9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79183U (zh) 燃油传感器的高效水加热结构
CN210464116U (zh) 一种双层翅片液冷板
CN103672529B (zh) 一种双曲线冷却塔型led灯
CN105757481A (zh) 一种散热型led灯
CN101566291A (zh) Led路灯灯体
CN105509305B (zh) 一种汽车空调加热用的ptc水加热器
CN202002060U (zh) 一种led灯以及散热结构
CN207905918U (zh) 散热器防热风回流结构及散热器
CN201496843U (zh) Led路灯灯体
CN206389667U (zh) 一种汽车专用散热器
CN203375569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03771087U (zh) 一种空气对流冷却式led灯
CN207097617U (zh) 一种水循环散热的油浸式变压器
CN206377638U (zh) 舞台灯具散热结构及舞台灯具
CN211737654U (zh) 一种纽扣锂电池自动装配线的水循环冷却装置
CN204877645U (zh) 一种新型汽车散热器
CN101701560A (zh) 汽油机塑料进气歧管
CN205790283U (zh) 电池冷却装置
CN205648295U (zh) 一种油冷变频器冷却装置
CN206306865U (zh) 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盖
CN212898696U (zh) 一种膨胀罐
CN204665619U (zh) 一体成型的中静压风管机接水盘
CN20519228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
CN108429164A (zh) 一种配电箱
CN203403943U (zh) 一种散热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 No. 1, East Ring 3rd Street, Jitiagang, Huangji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Zhengyang Sens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Donghuan 3rd Street, jitigang village, Huangji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ZHENGYANG ELECTRONIC MECHANIC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