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7467U -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 Google Patents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7467U
CN207777467U CN201721107443.6U CN201721107443U CN207777467U CN 207777467 U CN207777467 U CN 207777467U CN 201721107443 U CN201721107443 U CN 201721107443U CN 207777467 U CN207777467 U CN 20777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friction lining
receiver sheet
liner assembly
torque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74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﨑昭彦
针贝嘉
针贝嘉一
冈田祐
冈田祐一
进藤隆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427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6445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ongda Railway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5/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9/00Friction linings; Attachment thereof; Selection of coacting friction substances or surfaces
    • F16D69/04Attachment of lining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能以较少的零件廉价地实现衬片组装体的止转构造或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的构造。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13)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衬片组装体(15),衬片组装体(15)具有按压于盘形转子的摩擦件(29)和固接于摩擦件的背面的背板部(17),且在背板部具备摆动自如地嵌合于引导板的引导孔部(27)的板嵌合部(31),板嵌合部嵌合于引导孔部,将摩擦件按压于盘形转子时的制动转矩从板嵌合部传递至引导板,在固接于引导板的转矩接受板(11),一体形成有限制衬片组装体的旋转的切起片(37)。

Description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背景技术
例如,铁道车辆用的盘式制动装置具备:盘形转子,固定于车轴;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在与该盘形转子对峙配置的转矩接受板的盘形转子侧的面装配有衬片组装体;制动钳,固定于车身框架,并内置有朝向盘形转子对转矩接受板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器。盘式制动器装置通过使转矩接受板前进至盘形转子侧而衬片组装体被按压向盘形转子时的滑动摩擦而产生制动力。
再者,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当衬片组装体因与盘形转子的接触而不小心旋转时,由此产生制动转矩的传递损失(loss)或产生制动噪声(brake noise),因此需要一种限制衬片组装体的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止转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将旋转限制板固定在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的引导板的内表面与后板(back plate)(转矩接受板)的内表面之间,并使该旋转限制板卡合于背板部的防脱法兰,由此构成限制衬片组装体的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119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旋转防止机构那样,在将旋转限制板固定于引导板的内表面与转矩接受板的内表面之间的情况下,零件个数以及重量增加,制作成本也增大。
此外,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将抵接于后板的抵接曲面部突出形成于背板部、嵌装板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切削加工而加工成本增加,或者零件个数增加,从而制作成本增大。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在于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能以较少的零件廉价地实现衬片组装体的止转构造或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的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构成来达成。
(1)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所述衬片组装体被按压向盘形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片组装体具有:摩擦件,在制动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固接于所述摩擦件的背面,并且所述衬片组装体在所述背板部具备:板嵌合部,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所述引导板的引导孔部,所述板嵌合部嵌合于所述引导孔部,将在所述摩擦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所述板嵌合部传递至所述引导板,在固接于所述引导板的转矩接受板,一体形成有限制所述衬片组装体的旋转的止转限制部。
根据上述(1)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用于限制衬片组装体的旋转的止转限制部一体形成于转矩接受板。一体形成于转矩接受板的止转限制部卡合于衬片组装体,限制衬片组装体的旋转。止转限制部直接配置于衬片组装体与转矩接受板之间,由此,能以较少的零件个数使衬片组装体的止转构造成为简单的构造。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矩接受板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的凸部。
根据上述(2)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而配置于转矩接受板的凸部抵接于衬片组装体的背板部,能使衬片组装体摆动自如。此外,根据本构成例,即使衬片组装体为多个,也能在与各衬片组装体对应的位置,成批地在转矩接受板冲压加工出凸部。由此,能以简单的构造廉价地制造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的构造。
(3)根据上述(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部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的凸部。
根据上述(3)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而配置于背板部的凸部抵接于转矩接受板,能使衬片组装体摆动自如。
(4)根据(2)或(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板部与所述转矩接受板之间设有衰减层。
根据上述(4)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在衬片组装体与转矩接受板之间传播的振动通过衰减层而衰减。衰减层有助于降低由转矩接受板与背板部的接触而产生的噪声。由此,在一次制动过程时所产生的振动被衰减,尖叫噪音(所谓的制动噪音)得到抑制。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限制部为以与形成于所述背板部的卡定凹部卡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切起片。
根据上述(5)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通过在转矩接受板形成切起片,能通过冲切、弯曲作业的一系列冲压加工简单地将止转限制部一体形成于转矩接受板,而不使用其他构件。
(6)根据上述(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矩接受板与所述背板部之间,设有至少覆盖通过所述切起片而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的构件。
根据上述(6)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将切起片切起后的开口被设于转矩接受板与背板部之间的构件所覆盖。通过该构件能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的外部通过开口进入与背板部之间。
(7)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限制部为以与形成于所述背板部的突起卡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
根据上述(7)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突起形成于背板部,与该突起卡合的开口形成于转矩接受板。即,与在转矩接受板设置切起片的情况同样地,能以仅使用背板部和转矩接受板而不使用其他构件的简单构造,对衬片组装体进行止转。此外,根据该构成例,由于对转矩接受板的加工仅为用于形成开口的冲切作业,因此与形成切起片的情况相比,转矩接受板的加工变得容易。
(8)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所述衬片组装体被按压向盘形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片组装体具有:摩擦件,在制动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固接于所述摩擦件的背面,并且所述衬片组装体在所述背板部具备:板嵌合部,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所述引导板的引导孔部,所述板嵌合部插入装接于所述引导孔部,将在所述摩擦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所述板嵌合部传递至所述引导板,在固接于所述引导板的转矩接受板,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的凸部。
根据上述(8)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而配置于转矩接受板的凸部抵接于衬片组装体的背板部,能使衬片组装体摆动自如。此外,根据本构成例,即使衬片组装体为多个,也能在与各衬片组装体对应的位置,成批地在转矩接受板冲压加工出凸部。由此,能以简单的构造廉价地制造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的构造。
(9)根据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在装接于装配有所述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时被所述制动衬垫装配部覆盖。
根据上述(9)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转矩接受板以背面 (与背板部所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被制动衬垫装配部覆盖的方式装接于卡钳。因此,例如在转矩接受板形成切起片后的开口、以与形成于背板部的突起卡合的方式形成的开口被制动衬垫装配部覆盖。由此,能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的外部穿过开口进入与背板部之间。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的开口周缘贴紧于装配有所述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
根据上述(10)的构成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转矩接受板以背面(与背板部所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的开口的开口周缘贴紧于制动衬垫装配部的方式装接于卡钳。因此,例如在转矩接受板形成切起片后的开口、以与形成于背板部的突起卡合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通过制动衬垫装配部被堵住。由此,能可靠地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的外部穿过开口进入与背板部之间。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能以较少的零件廉价地实现衬片组装体的止转构造或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的构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简要说明。而且,通过参照附图通读以下所说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能进一步明确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主视图。
图2(a)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2(b)是图1的后视图,图2(c)是(b) 的B-B剖面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装配于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的图1所示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变形例的后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以下,仅称为“摩擦衬垫组装体”)被用于铁道车辆用的盘式制动器装置,与车轴上的盘形转子对峙配置,通过内置于固定在车身框架的制动钳的驱动器朝向盘形转子进行进退驱动。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并不限于铁道车辆用的盘式制动器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的主视图,图2 (a)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2(b)是图1的后视图,图2(c)是图2(b)的 B-B剖面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图1所示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 的分解立体图。
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具备:转矩接受板1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器朝向盘形转子进行进退驱动;引导板13,连结固定于转矩接受板11的盘形转子侧;以及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衬片组装体15,可摆动地嵌合支承于引导板13。
转矩接受板11装配于插入装接有衬片组装体15的引导板13。转矩接受板11在与衬片组装体15的背板部17之间隔开间隙S1,并通过铆钉19固接于引导板13。转矩接受板11为了在与背板部17之间隔开间隙S1而成形为覆盖背板部17的背面侧的薄盘状。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11a,通过铆钉23固定装备有锚板(anchor plate)21。该锚板21连结于卡钳(caliper)的按压座25,该卡钳的按压座25连结于驱动器(省略图示)。由此,摩擦衬垫组装体100能进行向盘形转子的进退驱动。
如图1所示,引导板13以规定的分离间隔形成有多个(五孔)引导孔部27,各引导孔部27供衬片组装体15装接。引导板13通过具有规定板厚的平板材料来形成,该规定板厚能承受住在制动时作用于装接在各引导孔部27的衬片组装体15的制动转矩。
衬片组装体15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13,并被按压向盘形转子。衬片组装体15由成型为大致圆板状的摩擦件29和固接于该摩擦件29 的背面的背板部17构成。在背板部17一体形成有:板嵌合部31,外周面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贯通形成在引导板13的圆形的引导孔部27;以及防脱法兰部33,外径比引导孔部27大。
摩擦件29的外径设定得比引导孔部27的内径小,以便能插通引导孔部27。摩擦件29在制动时按压于盘形转子。板嵌合部31嵌合于引导孔部27,由此衬片组装体15将在摩擦件29按压于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板嵌合部31 传递至引导板13。
板嵌合部31在引导孔部27侧形成为凸的曲面状,以便由与引导孔部27的滑动接触而实现的衬片组装体15的摆动动作变得顺畅。由此,板嵌合部31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引导板13的引导孔部27。
在板嵌合部31嵌装有环状的弹簧构件35。弹簧构件35由圆环状的板簧形成。弹簧构件35的外径设定得比引导孔部27大。各衬片组装体15从引导板13 的背面侧插入装接于引导孔部27。因此,嵌装于板嵌合部31的弹簧构件35夹在引导板13与防脱法兰部33之间。
摩擦衬垫组装体100为多个衬片组装体15呈平面状排列铺设的形态。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夹在衬片组装体15的防脱法兰部33与引导板13之间的弹簧构件35产生弹性变形来吸收衬片组装体15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公差。因此,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防止在各衬片组装体15相对于盘形转子的接触性上产生不均。因此,各衬片组装体15能维持稳定的制动特性,而不受厚度方向的尺寸公差的影响。
再者,在固接于引导板13的转矩接受板11,一体形成有限制衬片组装体 15的旋转的止转限制部。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止转限制部由切起片37形成。切起片37以与形成于背板部17的卡定凹部39卡合的方式形成于转矩接受板11。切起片37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通过U字形的冲头等对转矩接受板11进行冲切,并形成U字形狭缝后,如图4所示,将被该U字形狭缝所包围的板片的基端朝向背板部17 折弯(切起)成相对于转矩接受板11垂直。
切起片37与形成于背板部17的卡定凹部39卡合来限制衬片组装体15的旋转。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定凹部39为贯穿设置于背板部17的孔。需要说明的是,卡定凹部39并不限定于孔。
例如,卡定凹部39也可以是以连结圆形状的背板部17的周向的两点的直线(弦)进行切除后的凹陷。该凹陷成为背板部17的外周向半径方向内侧凹陷的卡定凹部39。切起片37通过与由该凹陷构成的卡定凹部39抵接也能限制衬片组装体15的旋转。
此外,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中,在转矩接受板11形成有朝向背板部17突出的凸部41。凸部41例如能通过冲压加工形成。该凸部41可摆动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圆形状的背板部17的中心部分由凸部41支承的衬片组装体15被支承为以凸部41为中心摆动自如(枢轴运动自如)。
图5是装配于卡钳的按压座25的制动衬垫装配部43的图1所示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的剖面图。
如图5所示,摩擦衬垫组装体100装配于卡钳的按压座25。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的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11a,通过铆钉23固定有锚板21。摩擦衬垫组装体100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装配:该锚板21从槽端插入形成于卡钳的按压座25的制动衬垫装配部43(按压座25的盘形转子侧装配面)的燕尾槽状的固定槽45。
摩擦衬垫组装体100的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11a贴紧于该卡钳的按压座25 的制动衬垫装配部43。在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11a开有多个开口47。该开口 47是在为了形成切起片37而冲压出的U字形狭缝处将切起片37切起后的方形的开口。需要说明的是,开口47根据切起片37的形状具有各种开口形状。在转矩接受板11,背面11a的开口47的开口周缘贴紧于制动衬垫装配部43,由此,这些开口47通过制动衬垫装配部43被堵住。由此,可靠地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侧穿过开口47进入与引导板13之间。
接着,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在组装摩擦衬垫组装体100时,首先,以摩擦件29向引导板13的正面侧(图3的左侧)突出的方式将衬片组装体15插入装接于背面朝向上方设置的引导板13的引导孔部27。此时,预先将弹簧构件35嵌装于各衬片组装体15的板嵌合部31。通过将衬片组装体15插入引导孔部27,弹簧构件35被夹在引导板 13与防脱法兰部33之间。插入装接于引导孔部27的衬片组装体15成为防脱法兰部33隔着弹簧构件35抵接于引导孔部27的周缘部的状态。
在将所有的衬片组装体15装接于引导孔部27的状态下,将转矩接受板11 载置于引导板13上。此时,通过铆钉23将锚板21预先固定于转矩接受板11。当转矩接受板11与引导板13对齐时,从转矩接受板11突出的凸部41抵接于衬片组装体15的背板部17。同时,转矩接受板11的切起片37卡合于背板部 17的卡定凹部39。最后,引导板13与转矩接受板11的外周部通过将彼此贯通的铆钉19来进行夹持固定,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组装完成。引导板 13与转矩接受板11通过铆钉19被固定后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成为弹簧构件 35因规定的预负荷而产生变形,并被夹持在引导板13与防脱法兰部33之间的状态。
接着,对上述构成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作为用于限制衬片组装体15的旋转的止转限制部的切起片37一体形成于转矩接受板11。一体形成于转矩接受板11的切起片37卡合于衬片组装体15的卡定凹部39,限制衬片组装体15的旋转。如此,作为止转限制部的切起片37直接配置于衬片组装体15与转矩接受板11之间,由此,能以较少的零件个数使衬片组装体15的止转构造成为简单的构造。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而配置于转矩接受板11的凸部41抵接于衬片组装体15的背板部17,能使衬片组装体15摆动自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衬片组装体15为多个,也能在与各衬片组装体15对应的位置,成批地在转矩接受板11冲压加工出凸部41。由此,能以简单的构造廉价地制造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的构造。
此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在通过冲头对转矩接受板 11进行冲切,并形成U字形狭缝后,被该U字形狭缝所包围的板片在与转矩接受板11连接的基端处被折弯,由此形成切起片37。由此,能通过冲切、弯曲作业的一系列冲压加工简单地将止转限制部一体形成于转矩接受板11,而不使用其他构件。
而且,在本第一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转矩接受板11以背面(与背板部17所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11a贴紧于制动衬垫装配部43的方式装接于卡钳的按压座25。因此,作为在转矩接受板11形成切起片37后的开口的开口 47通过制动衬垫装配部43被堵住。由此,能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11的外部穿过开口47进入与背板部17之间。
图6是图1所示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的变形例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A的后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剖面图,图8是图6所示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8所示,在该变形例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A,作为至少覆盖开口47 的构件的密封塞61嵌装于作为通过切起片37而形成于转矩接受板11的开口的开口47。
密封塞61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或金属形成。在密封塞61的外周形成有凸缘部63。密封塞61从转矩接受板11的内侧(图8的上侧)被插入开口47,由此,该凸缘部63成为止动件而嵌装于开口47。密封塞61也可以具备卡定于开口47的开口缘的卡定爪(省略图示)等。
根据该摩擦衬垫组装体100A,能通过密封塞61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11 的外部穿过开口47进入与背板部17之间。
第二实施方式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的剖面图,图10 是图9所示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图5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在背板部49配置有用于可摆动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的凸部50。因此,如图10所示,在摩擦衬垫组装体200的转矩接受板51未形成有图4所示的在转矩接受板11设置的凸部41。
此外,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在背板部49与转矩接受板51 之间设有衰减层53。衰减层53以均匀的厚度形成。如图10所示,衰减层53在转矩接受板51的内表面沿着周壁,由此以与转矩接受板51大致相似的形状形成。在衰减层53贯穿设置有多个用于回避与切起片37的干渉的回避孔55。由此,衰减层53的表面形成为与转矩接受板51的内表面相同的平坦面。衰减层 53例如通过粘接层(省略图示)贴附于转矩接受板51的内表面。
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支承板与弹性材料贴合并层叠后的状态的层叠垫片来作为衰减层53。衰减层53形成为在面内方向以及面垂直方向具有适当的弹性模量的层叠构造。层叠构造例如可采用将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作为金属支承板的不锈钢板、作为弹性材料的粘接材料、作为金属支承板的冷轧钢板、以及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依次贴合层叠而成的构造。当然,衰减层53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层叠构造,只要能通过衰减在衬片组装体15与转矩接受板51之间传播的振动来降低噪声,则可采用各种层叠构造或单层构造。
而且,该衰减层53在摩擦衬垫组装体200中设于转矩接受板51与背板部 49之间,由此,成为至少覆盖作为通过切起片37而形成于转矩接受板51的开口的开口47的构件。
根据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而配置于背板部49的凸部50经由衰减层53被支承于转矩接受板51,能使衬片组装体15摆动自如。
此外,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在衬片组装体15与转矩接受板51之间传播的振动通过衰减层53而衰减。衰减层53有助于降低由转矩接受板51与背板部49的接触而产生的噪声。由此,在一次制动过程时所产生的振动被衰减,尖叫噪音(所谓的制动噪音)得到抑制。
而且,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200,作为将切起片37切起后的开口的开口47被设于转矩接受板51与背板部49之间并被作为覆盖该开口47 的构件的衰减层53覆盖。能通过该衰减层53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51的外部穿过开口47进入与背板部49之间。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300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图10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300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13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15,衬片组装体15被按压向盘形转子。衬片组装体15具有:摩擦件29,在制动时按压于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17,固接于摩擦件29的背面。背板部17具备:板嵌合部31,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引导板13的引导孔部27。板嵌合部31插入装接于引导孔部27,将在摩擦件29按压于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板嵌合部31传递至引导板13。在固接于引导板13的转矩接受板57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的凸部41。
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300在止转限制部不被作为转矩接受板 57的必须的构成要件这一点上与上述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200不同。此外,摩擦衬垫组装体300在衰减层53贴附于背板部17这一点上也与摩擦衬垫组装体200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摩擦衬垫组装体300当然也可以具备止转限制部。其他的构成与摩擦衬垫组装体100大致相同。
因此,在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300,为了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而配置于转矩接受板57的凸部41经由衰减层53支承衬片组装体15 的背板部17,能使衬片组装体15摆动自如。凸部41在转矩接受板57的与各衬片组装体15对应的位置被成批地冲压加工出来,因此能以简单的构造廉价地制造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的构造。
此外,在衬片组装体15与转矩接受板57之间传播的振动通过衰减层53而衰减。衰减层53有助于降低由转矩接受板57与背板部17的接触而产生的噪声。由此,在一次制动过程时所产生的振动被衰减,尖叫噪音(所谓的制动噪音) 得到抑制。
第四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图3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的止转限制部由形成于转矩接受板69 的卡定孔71形成。卡定孔71是与形成于背板部67的突起65卡合的开口。突起65朝向转矩接受板69突出形成于衬片组装体15的背板部67。突起65可以一体形成于背板部67,也可以将单独的构件固定于背板部67。
此外,在本第四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凸部41突出设置于转矩接受板69。
本第四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使衬片组装体15的突起65卡合于转矩接受板69的卡定孔71,由此,能限制衬片组装体15的旋转。因此,无需在转矩接受板69设置上述的切起片37。此外,背板部67也可以将供切起片37 卡合的图示的卡定凹部39省略。
根据本第四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在背板部67形成有突起65,卡合于该突起65的卡定孔71形成于转矩接受板69。即,与在转矩接受板11设置切起片37的情况同样地,能以仅使用背板部67和转矩接受板69而不使用其他构件的简单的构造,对衬片组装体15进行止转。此外,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对转矩接受板69的加工仅为用于形成卡定孔71的冲切作业和使凸部41隆起的鼓凸成形,因此与形成切起片37的情况相比,转矩接受板69的加工变得容易。
图13是图12所示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的变形例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A 的剖面图。
在该变形例的摩擦衬垫组装体400A,用于摆动支承衬片组装体15的凸部 70形成于背板部73。因此,转矩接受板75仅形成有供突起65卡合的卡定孔71,未形成有凸部41。
根据该摩擦衬垫组装体400A,由于对转矩接受板75的加工仅为用于形成卡定孔71的冲切作业,因此与形成切起片37以及凸部41的情况相比,能更容易地进行转矩接受板75的加工。
第五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500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与图1~图3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500,在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11a,通过铆钉固定有锚板521。
摩擦衬垫组装体500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装配:该锚板521从槽端插入形成于卡钳的按压座525的制动衬垫装配部543(按压座525的盘形转子侧装配面) 的燕尾槽状的固定槽545。
在摩擦衬垫组装体500,锚板521的背面521a抵接于该卡钳的按压座525 的固定槽545的底面545a并被按压向盘形转子。此时,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 11a与制动衬垫装配部543之间形成有间隙G。
因此,在转矩接受板11,在背面11a所开的多个开口47以背面11a与制动衬垫装配部543之间具有微小间隙G的状态被制动衬垫装配部543覆盖。
因此,本第五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500通过制动衬垫装配部543覆盖开口47,抑制异物从转矩接受板11的背面侧穿过开口47进入与引导板13之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100A、200、400、400A、500,能以较少的零件廉价地实现衬片组装体15的止转构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摩擦衬垫组装体100、100A、200、400、500,能以较少的零件廉价地实现摆动自如地支承衬片组装体15的构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主旨进行适当的变形、改良等。例如,在由多个单位摩擦衬垫组装体来构成一个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情况下,进行构成的单位摩擦衬垫组装体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在此,将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分别如以下进行简要总结并列出。
[1]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100A、200、400、400A、500,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13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15,所述衬片组装体15被按压向盘形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片组装体15具有:摩擦件29,在制动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17、67、73,固接于所述摩擦件29的背面,并且所述衬片组装体在所述背板部17、67、73具备:板嵌合部31,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所述引导板13 的引导孔部27,
所述板嵌合部31嵌合于所述引导孔部27,将在所述摩擦件29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所述板嵌合部31传递至所述引导板13,
在固接于所述引导板13的转矩接受板11、51、69、75,一体形成有限制所述衬片组装体15的旋转的止转限制部(切起片37、卡定孔71)。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100A、400、5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矩接受板11、69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15的凸部 41。
[3]根据上述[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200、400A,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部49、73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15的凸部50、70。
[4]根据上述[2]或[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2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部49与所述转矩接受板51之间设有衰减层53。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 100A、200、5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限制部为以与形成于所述背板部17、49的卡定凹部39卡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11、51的切起片37。
[6]根据上述[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A,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矩接受板11与所述背板部17之间,设有至少覆盖通过所述切起片37而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11的开口47的构件(密封塞61)。
[7]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400、 400A,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限制部为以与形成于所述背板部67、73的突起65卡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69、75的开口(卡定孔71)。
[8]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300,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13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15,所述衬片组装体15被按压向盘形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片组装体15具有:摩擦件29,在制动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17,固接于所述摩擦件29的背面,并且所述衬片组装体在所述背板部 17具备:板嵌合部31,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所述引导板13的引导孔部27,
所述板嵌合部31插入装接于所述引导孔部27,将在所述摩擦件29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所述板嵌合部31传递至所述引导板13,
在固接于所述引导板13的转矩接受板57,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15的凸部41。
[9]根据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500,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11的开口(47、卡定孔71)在装接于装配有所述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543时被所述制动衬垫装配部543覆盖。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100,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11的开口(47、卡定孔71)的开口周缘贴紧于装配有所述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43。
附图标记说明:
11 转矩接受板
13 引导板
15 衬片组装体
17 背板部
27 引导孔部
29 摩擦件
31 板嵌合部
37 切起片(止转限制部)
39 卡定凹部
100 摩擦衬垫组装体(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

Claims (10)

1.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所述衬片组装体被按压向盘形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片组装体具有:摩擦件,在制动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固接于所述摩擦件的背面,并且所述衬片组装体在所述背板部具备:板嵌合部,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所述引导板的引导孔部,
所述板嵌合部嵌合于所述引导孔部,将在所述摩擦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所述板嵌合部传递至所述引导板,
在固接于所述引导板的转矩接受板,一体形成有限制所述衬片组装体的旋转的止转限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矩接受板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部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板部与所述转矩接受板之间设有衰减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限制部为以与形成于所述背板部的卡定凹部卡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切起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矩接受板与所述背板部之间,设有至少覆盖通过所述切起片而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的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转限制部为以与形成于所述背板部的突起卡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在装接于装配有所述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时被所述制动衬垫装配部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转矩接受板的开口的开口周缘贴紧于装配有所述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的卡钳的制动衬垫装配部。
10.一种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在接受制动转矩的引导板摆动自如地支承有至少一个衬片组装体,所述衬片组装体被按压向盘形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片组装体具有:摩擦件,在制动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以及背板部,固接于所述摩擦件的背面,并且所述衬片组装体在所述背板部具备:板嵌合部,摆动自如地嵌合于设在所述引导板的引导孔部,
所述板嵌合部插入装接于所述引导孔部,将在所述摩擦件按压于所述盘形转子时所作用的制动转矩从所述板嵌合部传递至所述引导板,
在固接于所述引导板的转矩接受板,配置有可摆动地支承所述衬片组装体的凸部。
CN201721107443.6U 2017-04-24 2017-08-31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Active CN2077774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5363 2017-04-24
JP2017-085363 2017-04-24
JP2017142704A JP6964454B2 (ja) 2017-04-24 2017-07-24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て体
JP2017-142704 2017-07-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7467U true CN207777467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7443.6U Active CN207777467U (zh) 2017-04-24 2017-08-31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CN201710771771.4A Pending CN108730378A (zh) 2017-04-24 2017-08-31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1771.4A Pending CN108730378A (zh) 2017-04-24 2017-08-31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7777467U (zh)
WO (1) WO20181991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0378A (zh) * 2017-04-24 2018-11-02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6696B (zh) * 2021-04-29 2022-09-20 中京吉泰(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利用率的压接式高速轨道车辆用制动闸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TO20011145A1 (it) * 2001-12-07 2003-06-09 Federal Mogul Holding S R L Pastiglia freno per un veicolo, in particolare per un veicolo ferroviario.
JP4638248B2 (ja) * 2005-01-25 2011-02-23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パッド
JP5076177B2 (ja) * 2006-10-25 2012-11-21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て体
FR2969726B1 (fr) * 2010-12-28 2013-01-18 Faiveley Transport Plot de friction souple et garniture de frein pourvue d'un tel plot
JP5985859B2 (ja) * 2012-04-05 2016-09-06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て体
JP6041746B2 (ja) 2013-04-18 2016-12-14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体
JP6434795B2 (ja) * 2014-12-09 2018-12-05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て体
JP6688578B2 (ja) * 2015-09-14 2020-04-28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て体
JP6574682B2 (ja) 2015-10-28 2019-09-11 日本放送協会 コントラスト補正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97360B2 (ja) 2016-02-12 2019-10-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ション管理プログラム、コネクション管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207777467U (zh) * 2017-04-24 2018-08-28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0378A (zh) * 2017-04-24 2018-11-02 青岛亚通达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9119A1 (ja) 2018-11-01
CN108730378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27427A1 (en) Laminated shim for disk brake and pad unit having the laminated shim
CN207777467U (zh) 盘式制动器用摩擦衬垫组装体
EP2873886B1 (en) Disk brake
CN104271977B (zh) 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垫组件
JP5855398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組立体
EP2871381B1 (en) Pad spring for disk brake
US6269915B1 (en) Pad clip for a disc brake
US20070261927A1 (en) Brake lining carrier plate for a disc brake
RU2007116866A (ru) Фрикционный элемент и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US20150285321A1 (en) Disc brake friction pad assembly
EP3351818A1 (en) Friction pad assembly for disc brakes
WO2013039175A1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組立体
EP3617544B1 (en) Friction pad assembly for disk brake
EP1519071A1 (en) Brake pad with noise damping shi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6123271B (zh) 导风板配合结构及空调器
US20060038422A1 (en) Guide structure of a tray
US20080006490A1 (en) Retention spring for brake pressure pads
CN102939467B (zh) 铰链机构及显示器开闭机构
JP2544937Y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ウエアインジケータ
CN209083868U (zh) 用于车辆制动器的卡钳
JPH06505084A (ja) ブレーキシュー
CN102650901B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CN210440494U (zh) 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JP2012122302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プーリ保持構造
US8302112B2 (en) Optical disc player with decelerating member for stopping rotating dis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