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3265U -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3265U
CN207773265U CN201820171808.XU CN201820171808U CN207773265U CN 207773265 U CN207773265 U CN 207773265U CN 201820171808 U CN201820171808 U CN 201820171808U CN 207773265 U CN207773265 U CN 207773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b panel
self
ontology
squab
pane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18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端
唐殿菊
刘隆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18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3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3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3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后围板包括:后围板本体,所述后围板本体为铝合金件,且具有多个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的压铆螺柱,所述压铆螺柱的头部靠近螺纹段的一端具有容料槽,所述后围板本体的余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于所述容料槽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通过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进行冲压成型,大幅度降低了后围板整体重量,实现了后围板的轻量化设计,且通过采用具有溶料槽的压铆螺柱可以实现后围板本体与压铆螺柱间具有自封闭的优点,压铆螺柱与后围板本体之间完全密封,加强结构简单,一次成型,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后围板采用钢材料制成,质量重,不利于整车轻量化设计,降低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重量轻、成本低、并且可以保证强度要求的后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包括:后围板本体,所述后围板本体为铝合金件,且具有多个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的压铆螺柱,所述压铆螺柱的头部靠近螺纹段的一端具有容料槽,所述后围板本体的余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于所述容料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通过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进行冲压成型,大幅度降低了后围板整体重量,实现了后围板的轻量化设计,且通过采用具有溶料槽的压铆螺柱可以实现后围板本体与压铆螺柱间具有自封闭的优点,压铆螺柱与后围板本体之间完全密封,加强结构简单,一次成型,降低成本。
可选地,所述容料槽具有锥形纵截面。
具体地,所述后围板本体设有线束卡孔,贯穿所述线束卡孔的线束适于通过胶堵卡接。
可选地,所述线束卡孔为圆形孔,且直径为D,满足:50mm≤D≤100mm。
具体地,所述后围板本体设泄压阀安装面,所述泄压阀安装面具有泄压阀排气孔。
可选地,所述泄压阀安装面为多个,且分布于所述后围板本体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泄压阀排气孔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泄压阀排气孔的流通截面积,为S,满足:3000mm2≤S≤4000mm2
可选地,所述泄压阀安装面适于通过胶粘与泄压阀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后围板,从而具有相应的优点,在保证了后围板的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且后围板的成型工艺简单,也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后围板100;
后围板本体1;
压铆螺柱2;
线束卡孔3;
泄压阀安装面4;泄压阀排气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100包括:后围板本体1和压铆螺柱2。
可选地,后围板本体可以为铝合金件,并可以采用冲压的成型方式制造,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后围板100整体重量,实现了后围板100的轻量化设计。
如图1和图2所示,后围板100具有多个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的压铆螺柱2,具体地,压铆螺柱2的头部靠近螺纹段的一端具有容料槽,可选地,容料槽具有锥形纵截面。
后围板本体1的余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于容料槽内,这种设计具有自我密封效果,可以使后围板本体1与压铆螺柱2之间完全密封。
可选地,压铆螺柱2可以为自穿刺压铆铆钉,采用自穿刺压铆铆钉进行安装,后围板本体1不需要另行开孔,通过铆钉设备将自穿刺铆钉直接压入后围板本体1,定位方式为设备三坐标直接定位,无需采用额外工装进行定位,在成本方面因无需另行开孔和工装夹具定位,可以省去大量成本。此种结构型式可以提高安装点强度,同时具有自我密封效果,铆钉与后围板本体1之间完全密封,因加强结构简单,一次成型,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板100,通过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进行冲压成型,大幅度降低了后围板100整体重量,实现了后围板100的轻量化设计,且通过采用具有容料槽的压铆螺柱2可以实现后围板本体1与压铆螺柱2间具有自封闭的优点,压铆螺柱2与后围板本体1之间完全密封,加强结构简单,一次成型,降低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后围板本体1设有线束卡孔3,贯穿线束卡孔3的线束适于通过胶堵卡接。
可选地,线束卡孔3为圆形孔,且直径为D,满足:50mm≤D≤100mm。具体地,线束卡孔3可以为直径65mm的圆形过孔,这样,不仅可以使线束通过线束卡孔3,也可以进一步减轻后围板100的重量。
可选地,线束在穿过线束卡孔3后可以通过胶堵卡接在线束卡孔3内,这样可以更稳固的固定线束,也可以起到密封线束卡孔3的作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后围板本体1上还设有泄压阀安装面4,用于安装泄压阀,可选地,泄压阀安装面4适于通过胶粘与泄压阀相连,通过胶粘的方式将泄压阀安装在泄压阀安装面4上,即保证了泄压阀在后围板100上的连接强度,也可以起到密封的效果。
泄压阀安装面4具有泄压阀排气孔41,可选地,泄压阀安装面4为多个,且分布于后围板本体1的两侧。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阀安装面4为2个,2个泄压阀安装面4分别以后围板100的中轴线为中心,分别对称设置在后围板100的左右两个侧面上。
可选地,泄压阀排气孔41可以为矩形,且根据发明人的大量实验数据与计算,泄压阀排气孔41的流通截面积,为S,满足:3000mm2≤S≤4000mm2,这样,可以体现最大的排风量,得到更好的排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后围板100,从而具有相应的优点,在保证了后围板100的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车辆的轻量化,且后围板100的成型工艺简单,也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后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围板本体,所述后围板本体为铝合金件,且具有多个用于与外部零部件相连的压铆螺柱,所述压铆螺柱的头部靠近螺纹段的一端具有容料槽,所述后围板本体的余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于所述容料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料槽具有锥形纵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本体设有线束卡孔,贯穿所述线束卡孔的线束适于通过胶堵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卡孔为圆形孔,且直径为D,满足:50mm≤D≤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本体设泄压阀安装面,所述泄压阀安装面具有泄压阀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安装面为多个,且分布于所述后围板本体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排气孔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排气孔的流通截面积,为S,满足:3000mm2≤S≤4000mm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安装面适于通过胶粘与泄压阀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围板。
CN201820171808.XU 2018-01-31 2018-01-31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7773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1808.XU CN207773265U (zh) 2018-01-31 2018-01-31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1808.XU CN207773265U (zh) 2018-01-31 2018-01-31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3265U true CN207773265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2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1808.XU Active CN207773265U (zh) 2018-01-31 2018-01-31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3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361A (zh) * 2021-08-12 2021-11-05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碳纤维后围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361A (zh) * 2021-08-12 2021-11-05 广东亚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式碳纤维后围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2111U (zh) 一种吸能盒
CN206243254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加强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773265U (zh) 后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773264U (zh) 前围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60894A (zh) 构件连接系统以及用于使球体塑性变型的方法
CN208085827U (zh) 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EP4202238A1 (en) Improved structural rivet for forming flat-bottom riveting of plate
CN204361163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电池组、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07967310U (zh) 一种一体化锁膜金属桁架天线罩三角形单元块
CN203496689U (zh) 一种用于支撑副仪表板的支架结构
CN209467224U (zh) 一种前围板与中通道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09505857U (zh) 一种侧围外板前端加强及翼子板固定结构及汽车
CN210822474U (zh) 一种消防车乘员室顶部钣金件加强结构
CN204399025U (zh) 新型堵盖
CN110203286A (zh) 一种车身地板横梁与门槛梁连接结构
CN206749477U (zh) 车门和车辆
CN207560576U (zh) 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承压板
US20200376539A1 (en) Extrusion Molding Method and Molding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elf-Clinching Rivet
CN207282568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结构
CN208393065U (zh) 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CN205970705U (zh) 稳定杆安装件以及车辆
CN205977967U (zh) 电动汽车全铝白车身用搭铁螺栓结构
CN201240427Y (zh) 一种汽车左侧围外板
CN213566115U (zh)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加强板
CN206384049U (zh) 一种汽车中通道盖板中空加筋斜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