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71531U -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71531U
CN207771531U CN201721678491.0U CN201721678491U CN207771531U CN 207771531 U CN207771531 U CN 207771531U CN 201721678491 U CN201721678491 U CN 201721678491U CN 207771531 U CN207771531 U CN 207771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ipe fitting
active rotating
power generation
assembl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84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国华
梅国忠
余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yin Dynamo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yin Dynamo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yin Dynamo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yin Dynamo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84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71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71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71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包括沿流水线成排设置的输送轮组,所述输送轮组包括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所述主动转动轮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之间设置有承载间隙,管件放置在间隙内且两侧表面与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配合接触;所述流水线上还设置有打磨轮。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抛光设备,管件在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之间沿着流水作业方向进行传输和转动,同时在流水线中部与打磨轮接触打磨,除去管件表面的锈迹和杂质,达到抛光效果,在流水线后部将管件取出,进行后续的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余热回收发电锅炉使用螺旋鳍片管进行热换,提高燃料的经济性,回收余热。现有的螺旋鳍片管的螺旋鳍片是通过将绕片料带螺旋焊接的方式焊接在主管体上的,增加换热管的热换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现有的在焊接前需要对主管体进行表面清洁,将表面的锈迹和污物清洗干净,以便提高焊接效果。现有的打磨通过人工进行,效率较低。现有技术急需一种清洁效率较高的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清洁效率较高的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包括沿流水线成排设置的输送轮组,所述输送轮组包括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所述主动转动轮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之间设置有承载间隙,管件放置在间隙内且两侧表面与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配合接触;所述主动转动轮的轮轴与管件平行;所述被动转动轮的轮轴与管件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方向为沿流水线方向上轮轴朝向出料侧的端部高于轴朝向进料侧的端部;
所述流水线上还设置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与管件配合接触,所述打磨轮与打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打磨轮的转动方向与管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打磨轮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流水线的中部,所述设置有打磨轮的流水线位置设置有隔离保护罩。
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抛光设备,管件在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之间沿着流水作业方向进行传输和转动,同时在流水线中部与打磨轮接触打磨,除去管件表面的锈迹和杂质,达到抛光效果,在流水线后部将管件取出,进行后续的焊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的轮轴外连接有橡胶外轮体,所述管件与橡胶外轮体接触。这样的设计使得轮体外部与管件接触的部位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轮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被动转动轮的轮面为环形锥面,所述环形锥面的较厚端部靠近进料侧,所述环形锥面的较薄端部靠近出料侧,所述环形锥面的较厚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略小于环形锥面的较薄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环形锥面对管体产生沿流水线方向的推动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环形锥面的较厚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和环形锥面的较薄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的距离差为1-2mm。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一种优化。
作为优选的,所述流水线的后部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导向斜杆,所述出料导向斜杆内端与驱动气缸输出杆铰接,所述出料导向斜杆外端与外支架铰接,所述驱动气缸和外支架分设在管件的两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管件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圆柱形塞芯和设置在塞芯上的环形凹台,所述环形凹台上设有救生圈状的弹性乳胶气囊,所述弹性乳胶气囊内缘与环形凹台密封粘接,所述弹性乳胶气囊上设有气体充放管,所述气体充放管穿过塞芯向外伸出;所述管件内腔设置有清洗介质或者钢丸。这样的设计,在管件外部打磨清洁的同时,管件内部的污物和锈迹也可以通过清洗介质或者钢丸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的,所述圆柱形塞芯中部还设置有单向注射阀,所述圆柱形塞芯上还设有排气孔和与排气孔配合连接的密封螺塞。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单向注射阀对管体内注射清洗液,排气孔起到排气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抛光设备,管件在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之间沿着流水作业方向进行传输和转动,同时在流水线中部与打磨轮接触打磨,除去管件表面的锈迹和杂质,达到抛光效果,在流水线后部将管件取出,进行后续的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密封塞与管件端部配合示意图。
图中:1、主动转动轮;2、被动转动轮;3、承载间隙;4、打磨轮;5、隔离保护罩;6、环形锥面;7、导向斜杆;8、驱动气缸;9、外支架;10、管件;11、塞芯;12、弹性乳胶气囊;13、气体充放管;14、单向注射阀;15、排气孔;16、密封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包括沿流水线成排设置的输送轮组,所述输送轮组包括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所述主动转动轮1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之间设置有承载间隙3,管件10放置在间隙内且两侧表面与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配合接触;所述主动转动轮1的轮轴与管件10平行;所述被动转动轮2的轮轴与管件10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方向为沿流水线方向上轮轴朝向出料侧的端部高于轴朝向进料侧的端部;
所述流水线上还设置有打磨轮4,所述打磨轮4与管件10配合接触,所述打磨轮4与打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打磨轮4的转动方向与管件10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打磨轮4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流水线的中部,所述设置有打磨轮4的流水线位置设置有隔离保护罩5。
所述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的轮轴外连接有橡胶外轮体,所述管件10与橡胶外轮体接触。
所述被动转动轮2的轮面为环形锥面6,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部靠近进料侧,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部靠近出料侧,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略小于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
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和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的距离差为1-2mm。
所述流水线的后部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导向斜杆7,所述出料导向斜杆7内端与驱动气缸8输出杆铰接,所述出料导向斜杆7外端与外支架9铰接,所述驱动气缸8和外支架9分设在管件10的两侧。
所述管件10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圆柱形塞芯11和设置在塞芯11上的环形凹台,所述环形凹台上设有救生圈状的弹性乳胶气囊12,所述弹性乳胶气囊12内缘与环形凹台密封粘接,所述弹性乳胶气囊12上设有气体充放管13,所述气体充放管13穿过塞芯11向外伸出;所述管件10内腔设置有清洗介质或者钢丸。
所述圆柱形塞芯11中部还设置有单向注射阀14,所述圆柱形塞芯11上还设有排气孔15和与排气孔15配合连接的密封螺塞16。
实施例1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包括沿流水线成排设置的输送轮组,所述输送轮组包括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所述主动转动轮1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之间设置有承载间隙3,管件10放置在间隙内且两侧表面与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配合接触;所述主动转动轮1的轮轴与管件10平行;所述被动转动轮2的轮轴与管件10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方向为沿流水线方向上轮轴朝向出料侧的端部高于轴朝向进料侧的端部;
所述流水线上还设置有打磨轮4,所述打磨轮4与管件10配合接触,所述打磨轮4与打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打磨轮4的转动方向与管件10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打磨轮4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流水线的中部,所述设置有打磨轮4的流水线位置设置有隔离保护罩5。
所述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的轮轴外连接有橡胶外轮体,所述管件10与橡胶外轮体接触。
所述被动转动轮2的轮面为环形锥面6,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部靠近进料侧,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部靠近出料侧,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略小于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
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和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的距离差为1-2mm。
所述流水线的后部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导向斜杆7,所述出料导向斜杆7内端与驱动气缸8输出杆铰接,所述出料导向斜杆7外端与外支架9铰接,所述驱动气缸8和外支架9分设在管件10的两侧。
在使用时,管件10首先放置在流水线的前部输送轮组上,由于,管件10被主动转动轮1和被动转动轮2的轮面支撑,当主动转动轮1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时,依靠摩擦力带动管体转动,管体转动后依靠摩擦力带动被动转动轮2转动,由于被动转动轮2的轮轴与管件10倾斜设置,被动转动轮2对管件10的反作用力方向与管件10的轴线具有夹角,斜向下并偏向于流水作业方向,所以将方作用力分解之后,一部分是垂直于轴线向下的竖直摩擦力,一部分是与轴线平行并指向流水作业方向水平的摩擦力,管件10在水平的摩擦力的带动下边自转边沿着流水作业方向移动;
同时,被动转动轮2的轮面为环形锥面6,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部靠近进料侧,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部靠近出料侧,所述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略小于环形锥面6的较薄端与管件10轴线的距离,这样环形锥面6的较厚端与管件10接触时也会对管件10产生沿流水作业方向的推理,同时由于轮体外部为橡胶外轮体,管件10的自转,水平移动时,还会伴随有微小的震动,震动为管体与轮体接触压迫,而后反弹起微小的高度,而后因自重下落再次与轮体接触,而产生的持续震动;
如此一来,当管件10被水平输送至流水线中部时,管件10的表面与打磨轮4打磨轮4接触,通过转动,水平移动和微震动可以充分的与转动的打磨轮4接触打磨,将管件10表面的锈迹和污物打磨干净;
为了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洁性,在打磨轮4的外部设置和隔离保护罩5,放置铁屑粉末外泄,隔离保护罩5通过负压机构将铁屑粉末吸出并进化处理;
在流水线后部,打磨好的管件10通过出料装置,移出输送轮组,出料导向斜杆7设置在输送轮组之间,当需要出料时,驱动气缸8输出杆上行,出料导向斜杆7内端抬起,导向斜杆7切斜角度变化,将管件10支撑,并在导向斜杆7的导向作用下,将管件10从导向斜杆7内端滚动至导向斜杆7外端。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管件10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圆柱形塞芯11和设置在塞芯11上的环形凹台,所述环形凹台上设有救生圈状的弹性乳胶气囊12,所述弹性乳胶气囊12内缘与环形凹台密封粘接,所述弹性乳胶气囊12上设有气体充放管13,所述气体充放管13穿过塞芯11向外伸出;所述管件10内腔设置有清洗介质或者钢丸。
所述圆柱形塞芯11中部还设置有单向注射阀14,所述圆柱形塞芯11上还设有排气孔15和与排气孔15配合连接的密封螺塞16。
在清洗时,往往忽略了管件10内部的清洗,所以本申请在管件10的两端设计了密封塞,在管件10放置在输送轮组之前,将管体内壁清理干净,将塞芯11放置在合理的位置,然后通过气体充放管13向弹性乳胶气囊12内充气,弹性乳胶气囊12逐步膨胀,弹性乳胶气囊12外缘与管体内壁接触并压紧配合,由于弹性乳胶气囊12有一定的弹性和变形能力,所以其外壁形状会与管体内壁完全吻合密封;将清洗介质或者钢丸转移至管体内,然后用同样的方案将管体的另外一个端口密封,然后再放到输送轮组上进行输送沿流水线进行清洗,由于管件10在真个流水线上具有转动和震动,清洗介质或者钢丸对管件10的内壁可以充分的清洗,将管件10内壁上的铁锈和污物清洗干净。清洗介质优选除锈剂。
由于以上的密封塞结构,在转移清洗介质的时候需要将管件10倾斜,不然液体容易泄露,作为优选,在圆柱形塞芯11中部还设置有单向注射阀14,所述圆柱形塞芯11上还设有排气孔15和与排气孔15配合连接的密封螺塞16。可以先通过密封塞将管件10的两端密封,然后将除锈剂通过单向注射阀14注射到到管体内,在注射时,排气孔15开放,注射完毕后再将密封螺塞16与排气孔15配合密封连接,这样整个操作可以在管件10水平状态下完成清洗介质的转移,方便操作。
管件10在出料装置出料后,需要将弹性乳胶气囊12放气,将密封塞取出,将清洗介质、钢丸、铁屑杂质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水线成排设置的输送轮组,所述输送轮组包括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所述主动转动轮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之间设置有承载间隙,管件放置在间隙内且两侧表面与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配合接触;所述主动转动轮的轮轴与管件平行;所述被动转动轮的轮轴与管件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方向为沿流水线方向上轮轴朝向出料侧的端部高于轴朝向进料侧的端部;
所述流水线上还设置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与管件配合接触,所述打磨轮与打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打磨轮的转动方向与管件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打磨轮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流水线的中部,所述设置有打磨轮的流水线位置设置有隔离保护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动轮和被动转动轮的轮轴外连接有橡胶外轮体,所述管件与橡胶外轮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转动轮的轮面为环形锥面,所述环形锥面的较厚端部靠近进料侧,所述环形锥面的较薄端部靠近出料侧,所述环形锥面的较厚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略小于环形锥面的较薄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锥面的较厚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和环形锥面的较薄端与管件轴线的距离的距离差为1-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的后部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导向斜杆,所述出料导向斜杆内端与驱动气缸输出杆铰接,所述出料导向斜杆外端与外支架铰接,所述驱动气缸和外支架分设在管件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圆柱形塞芯和设置在塞芯上的环形凹台,所述环形凹台上设有救生圈状的弹性乳胶气囊,所述弹性乳胶气囊内缘与环形凹台密封粘接,所述弹性乳胶气囊上设有气体充放管,所述气体充放管穿过塞芯向外伸出;所述管件内腔设置有清洗介质或者钢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塞芯中部还设置有单向注射阀,所述圆柱形塞芯上还设有排气孔和与排气孔配合连接的密封螺塞。
CN201721678491.0U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Active CN207771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8491.0U CN207771531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8491.0U CN207771531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71531U true CN207771531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0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8491.0U Active CN207771531U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715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4364A (zh) * 2017-12-06 2018-05-04 江阴戴勒姆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4364A (zh) * 2017-12-06 2018-05-04 江阴戴勒姆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04891B (zh) 一种基于振动式清灰结构的脉冲除尘器
CN207771531U (zh)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CN207413947U (zh) 一种可伸缩的管道清洗装置
CN207856559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焚烧残渣清灰除尘装置
CN206898009U (zh) 一种便于清洗试管的高中生用试管刷
CN107984364A (zh) 一种余热回收发电锅炉换热管表面除锈抛光设备
CN205794755U (zh) 一种洗果机
CN108296219A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铁屑除尘回收装置
CN205850417U (zh) 一种用于润滑油滤清器滤芯的清洗装置
CN110732936A (zh) 一种自体清理的硬密封球阀生产一体装置
CN214441561U (zh) 一种新型钢管清洗设备
CN217255284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打磨装置
CN110206594A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发电机
CN206695579U (zh) 一种药材循环喷洗烘干装置
CN105003928A (zh) 一种适用于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2218117U (zh) 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仿形研磨装置
CN107891377A (zh) 一种抛丸机的钢丸二次回收装置
CN211163548U (zh) 一种用于管道内部的抛丸喷砂处理装置
CN109011996B (zh) 旋风水洗静电除尘净化装置
CN205631126U (zh) 一种塑料粉碎清洗装置
CN207751386U (zh) 一种换热器内机清洗平台
CN205512222U (zh) 一种玉米粒振动清洗设备
CN216592837U (zh) 一种石灰窑燃烧净化装置
CN205324242U (zh) 一种清洗机
CN205266909U (zh) 冲气式果类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