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1373U -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1373U
CN207761373U CN201721804575.4U CN201721804575U CN207761373U CN 207761373 U CN207761373 U CN 207761373U CN 201721804575 U CN201721804575 U CN 201721804575U CN 207761373 U CN207761373 U CN 207761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rrying plate
hoisting rope
pulley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4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ye Changtian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4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1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1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1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载车板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载车板上方;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分别沿着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绕过所述载车板的两侧后,两端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上。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可以保证载车板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稳定上升或者下降。并且,由于该方案中只采用两根吊装绳,进而还免去了安装吊装绳组件的设备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停车设备的种类多样,以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为例,其按照提升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型式:钢丝绳3提升型式、链条提升型式、液压缸提升型式、螺杆提升型式和组合提升型式。
相比后三种型式(液压缸提升型式、螺杆提升型式和组合提升型式),钢丝绳3提升型式和链条提升型式成本低、易维护,应用程度较广。
其中,相对链条提升型式,钢丝绳3提升型式噪音小且传动更平稳。但是现有的钢丝绳3提升型式的升降机构,采用的是四根钢丝绳3来吊住载车板6的四个吊点。为了实现四根钢丝绳3的升降速度均匀平稳,请参见图1,现有技术将四根钢丝绳3分别绕到两个同样大小的卷筒1上面,且将这两个卷筒1固定到同一根驱动轴2的两端。理论上四根钢丝绳3在升降速度方面是统一了,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卷筒1与驱动轴2是通过焊接连接,且焊接点较多,焊后会有焊接变形,从而导致驱动轴2两端的卷筒1的同轴度不好保证。再加上钢丝绳3在频繁的使用中会逐渐变长,在升降过程中载车板6受力不均又导致钢丝绳3形变不一致。以上问题都将导致载车板6不再水平,严重的话导致载车板6倾斜甚至发生坠车事故。
此外,国家对于采用钢丝绳3与其它设备连接有着严格的规定。在采用四根钢丝绳3与载车板6吊点连接的时候,需要设置至少四组钢丝绳3组件(包括钢丝绳夹4和拉紧装置5等),由此导致在安装时花费较大的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四根钢丝绳吊装载车板时,载车板平衡性能不好,且耗费较大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载车板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载车板上方;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分别沿着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绕过所述载车板的两侧后,两端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上。
优选的,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通过所述滑轮组件绕过所述载车板。
优选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载车板侧面上的滑轮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轮座上的滑轮,所述滑轮的周向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吊装绳通过所述环形凹槽进行导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滑轮座包括垫板、筋板和吊耳,所述垫板用于和所述载车板侧面固定,所述筋板和所述垫板固定,且在所述筋板上开设有一对滑轮轴的安装孔,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滑轮轴上之后,所述滑轮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弹簧垫片与所述筋板固定;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垫板上,用于在所述载车板升到设定位置后吊装并固定所述载车板。
优选的,所述滑轮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轮轴平行的限位销轴,且所述限位销轴安装在所述滑轮轴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吊装绳。
优选的,所述载车板呈矩形,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布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四个拐角附近。
优选的,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所述吊装绳的安装导轨,所述吊装绳穿过所述安装导轨,并可沿着所述安装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为槽钢,且所述安装导轨设置在所述载车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导轨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块开设有导向孔的导向板。
优选的,在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运行的前挡车板和后挡车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采用两根吊装绳而不是四根,并且吊装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驱动轴两端的卷筒上。由此,该方案可以保证载车板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稳定上升或者下降;即使遇到两个卷筒同轴度不高,或者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频繁使用中变长等特殊情况,仍然能保证载车板的水平,防止汽车坠落。并且,由于该方案中只采用两根吊装绳,进而还免去了安装吊装绳组件的设备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的向视示意图;
图3-图5是实施例的滑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滑轮座和安装导轨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中:1、卷筒;2、驱动轴;3、钢丝绳;4、钢丝绳夹;5、拉紧装置;6、载车板;7、滑轮;8、滑轮座;9、连接板;10、滑轮轴;11、吊耳;12、15、加强筋板;13、垫板;14、安装筋板;16、轴承;17、弹簧垫圈;18、限位销轴;19、安装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载车板6和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2、第一卷筒1、第二卷筒1、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所述驱动轴2位于所述载车板6上方;所述第一卷筒1和第二卷筒1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2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第二吊装绳被第一吊装绳遮挡,从而在图中只看到一根吊装绳)分别沿着所述驱动轴2的长度方向绕过所述载车板6的两侧后,两端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1和第二卷筒1上。
本实施例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采用两根吊装绳而不是四根,并且吊装绳的两端分别安装在驱动轴2两端的卷筒1上。由此,本实施例可以保证载车板6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稳定上升或者下降;即使遇到两个卷筒1同轴度不高,或者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频繁使用中变长等特殊情况,仍然能保证载车板6的水平,防止汽车坠落。并且,由于该方案中只采用两根吊装绳,进而还免去了安装吊装绳组件的设备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
并且,载车板6的平衡反过来也有利于延长吊装绳的使用寿命,以降低维护成本。
其中,“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分别沿着所述驱动轴2的长度方向绕过所述载车板6的两侧后,两端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上”指的是:第一吊装绳绕装在载车板上的绳段平行于驱动轴,且第二吊装绳绕装在载车板上的绳段平行于驱动轴;并且,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分别吊装起载车板6的两侧,假如第一吊装绳吊装载车板6的左侧的话,那么第二吊装绳吊装起载车板6的右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载车板上方”指的是驱动轴2的高度在载车板之上,并不要求驱动轴2位于载车板6的正上方,也不要求驱动轴2的竖直方向的投影会落在载车板6上。
图2中,所述载车板6上设置有滑轮组件,吊装绳(除了有特指的情况,吊装绳均包括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通过所述滑轮组件绕过所述载车板6。该种情况下,吊装绳与载车板6之间为滚动摩擦,其摩擦力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一旦附图2中载车板6左右(以附图2的方位为基准)发生倾斜,在载车板6(以及载车板6上的车辆)重力作用下,载车板6会自行调整其位置,从而使得载车板6左右两侧保持水平。
本实施例的滑轮组件,请进一步参见图2,包括用于和载车板6固定的滑轮座8,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轮座8上的滑轮7。其中,滑轮座8优选设置在载车板6的侧面,从而既能避免将滑轮座8设置在载车板6底面的时候触碰地面,又能避免将滑轮座8设置在载车板6顶面的时候影响停车。在此基础上,将滑轮7安装在滑轮座8上。
其中,优选但是不必须在滑轮7的周向形成有环形凹槽,从而将吊装绳绕过滑轮7的环形凹槽,进而环形凹槽可以对吊装绳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当然,除了在滑轮7上设置环形凹槽对吊装绳进行导向限位,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对吊装绳进行限位。
请参见图3-图5,本实施例的滑轮座8,其包括垫板13、筋板和吊耳11。
其中,所述垫板13用于和所述载车板6侧面固定,且从附图4中可以看到垫板13整体呈直角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且在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从而采用螺栓或者螺钉穿过螺纹孔,以将垫板13安装在载车板6上。
此外,所述筋板和所述垫板13固定。并且,可以将筋板分成安装筋板14和加强筋板12、15。安装筋板14为两块且互相平行。在安装筋板14上开设有一对滑轮轴10的安装孔,滑轮7通过轴承16安装在所述滑轮轴10上之后,所述滑轮轴10的两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弹簧垫圈17与所述安装筋板14固定。加强筋板12、15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滑轮座8的结构强度。
吊耳11固定在所述垫板13上。当载车板6被吊装到设定高度之后,此时不能一直用吊装绳维持载车板6当前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设计了该吊耳11。该吊耳11用于和防坠钩连接,用于在所述载车板6升到设定位置后吊装并固定所述载车板6。
本实施例的滑轮座8还包括连接板9,滑轮座8通过连接板9和安装导轨19连接。其中,连接板9可以与安装导轨19焊接,并且通过高强螺栓和载车板6连接。
当然,本实施例的滑轮座8的具体结构不受附图的限制,其只要能够将滑轮7安装到载车板6上。并且,滑轮座8的安装位置也不受限制,其只要保证吊装绳绕过滑轮座8上的滑轮7的时候,满足吊装绳对载车板6的吊装需求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座8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轮轴10平行的限位销轴18,且所述限位销轴18安装在所述滑轮轴10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吊装绳请参见图6。从而当吊装绳不受力的时候,通过该限位销轴18可以对吊装绳起到导程保护的作用,从而保证吊装绳从松弛状态朝张紧状态变化时,吊装绳可以很好的位于滑轮的环形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当载车板6呈矩形,且驱动轴2沿着载车板6的宽度方向(其中的宽度方向也即载车板6的左、右方向,此处的左、右是以载车板6上停有车辆时车辆的方位为基准判断得到,同时也是附图2的左、右方位)分布的时候,为了保证平稳吊装载车板6,那么只要第一吊装绳吊装起载车板6的前侧,第二吊装绳吊装起载车板6的后侧即可(此处的前侧和后侧同样是以载车板6上停有车辆时车辆的方位为基准判断得到)。
从而,本实施例中,优选但是不必须滑轮7的数量为四个,且通过滑轮座8分别布置在所述载车板6的四个拐角附近。其中,第一吊装绳绕过位于载车板6前侧的两个滑轮7,第二吊装绳绕过位于载车板6后侧的两个滑轮7。
当然,为了使得吊装绳绕过载车板6之后更好的满足和驱动轴2之间的安装要求,可以在载车板6上或者其它位置设置相应的导向结构,从而使得吊装绳经过导向结构后可以顺利的绕到卷筒1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载车板6呈矩形时,驱动轴2除了可以沿着载车板6的宽度方向分布,还可以沿着载车板6的长度方向分布,甚至也可以沿着任意方向分布。
当驱动轴2沿着载车板6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时候,那么此时第一卷筒1安装在所述驱动轴2的第一端,且位于载车板6的前侧(此处的前侧是以载车板6上停有车辆时车辆的方位为基准判断得到);第二卷筒1安装在驱动轴2的第二端,且位于载车板6的后侧(此处的后侧是以载车板6上停有车辆时车辆的方位为基准判断得到)。由此,第一吊装绳吊装起载车板6的左侧,第二吊装绳吊装起载车板6的右侧(此处的前侧和后侧也是以载车板6上停有车辆时车辆的方位为基准判断得到)。
此外,载车板6的结构不受例举的限制,例如载车板6还可以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甚至异形。并且,不管载车板6呈什么形状,两根吊装绳和载车板6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吊装绳能够可靠吊装载车板6为基准。从而,驱动轴2的安装位置,驱动轴2上卷筒1的安装位置,以及吊装绳的安装位置也随着载车板6结构变化而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吊装绳除了采用滑轮组件和载车板6连接之外,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和载车板6连接,只要保证载车板6有倾斜趋势的时候,载车板6可以相对吊装绳滑动以自动调节载车板6平衡即可。
例如,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载车板6上设置多个穿装环。在该基础上,将吊装绳穿过该穿装环,同样也可以调节载车板6的平衡。
再例如,通过图6可以发现,在载车板6的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导轨19,将吊装绳穿过所述安装导轨19。一旦载车板6有倾斜趋势,吊装绳会沿着安装导轨19滑动,以调节载车板6的平衡。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将安装导轨19设置在载车板6的底端,其除了能够对吊装绳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之外,还可以加强载车板6的结构强度。当然,安装导轨19也可以设置在任何其它适宜的位置,只要能保证对吊装绳的导向限位即可。
本实施例选择了最佳方案,请参见图6,在设置有安装导轨19的基础上,在安装导轨19的两端设置滑轮7,从而不仅保证了载车板6和吊装绳之间摩擦力很小,以提高载车板6自平衡调节能力;而且安装导轨19也能较可靠的保证吊装绳和载车板6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设置有安装导轨19的基础上,优选安装导轨19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块开设有导向孔的导向板。通过导向板上的导向孔进一步保证吊装绳沿着特定方向运动。
其中,安装导轨19优选但是不必须采用槽钢的形式。例如,附图6中的安装导轨19选择的是U型钢的形式,从而能够保证吊装绳在U型钢的内部空间运行。
在以上基础上,本实施例在载车板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运行的前挡车板和后挡车板。从而,当车辆往载车板6上行驶的时候,前挡车板可以防止车辆开出载车板6。而后挡车板可以防止车辆在载车板6上发生倒退。
本实施例中,吊装绳优选但是不必须采用钢丝绳3。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包括载车板和升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第一卷筒、第二卷筒、第一吊装绳和第二吊装绳;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载车板上方;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的两端;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分别沿着所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绕过所述载车板的两侧后,两端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第一吊装绳和所述第二吊装绳通过所述滑轮组件绕过所述载车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载车板侧面上的滑轮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滑轮座上的滑轮,所述滑轮的周向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吊装绳通过所述环形凹槽进行导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座包括垫板、筋板和吊耳,所述垫板用于和所述载车板侧面固定,所述筋板和所述垫板固定,且在所述筋板上开设有一对滑轮轴的安装孔,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滑轮轴上之后,所述滑轮轴的两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通过弹簧垫片与所述筋板固定;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垫板上,用于在所述载车板升到设定位置后吊装并固定所述载车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轮轴平行的限位销轴,且所述限位销轴安装在所述滑轮轴的下方,用于承托所述吊装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呈矩形,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布置在所述载车板的四个拐角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所述吊装绳的安装导轨,所述吊装绳穿过所述安装导轨,并可沿着所述安装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为槽钢,且所述安装导轨设置在所述载车板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导轨内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块开设有导向孔的导向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车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运行的前挡车板和后挡车板。
CN201721804575.4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Active CN207761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4575.4U CN207761373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4575.4U CN207761373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1373U true CN207761373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4575.4U Active CN207761373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1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549A (zh) * 2017-12-21 2018-06-01 湖南中冶长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4549A (zh) * 2017-12-21 2018-06-01 湖南中冶长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100A (zh) 风车旋翼的悬挂装置、风车旋翼的安装方法和风力发电装置的建设方法
CN208869222U (zh) 吊装装置
CN207761373U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N207761372U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N103276671A (zh) 大吨位缆索起重机转向索鞍
CN108086752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N102942124B (zh) 塔式起重机
CN219689205U (zh) 一种双梁欧式起重机用电动葫芦
CN210029798U (zh) 用于变电站工程施工用的安全式吊装设备
CN108104549A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CN206901604U (zh) 双吊钩起重机回转小车
CN107840254B (zh) 一种搅拌罐吊装装置
CN105712200A (zh) 一种具有快速进行绕绳倍率调整功能的吊钩滑车
CN103482495B (zh) 滑移装置及平衡重挂接装置
CN212863842U (zh) 一种钢架施工用稳定式起吊装置
CN207671559U (zh) 一种硬臂起重机
CN209758860U (zh) 一种小轨距起升卷扬载重小车
CN207877140U (zh) 八轮电动桥式起重机
CN102701085B (zh) 起吊装置及起重机
CN103407906A (zh) 一种超起装置及超起支腿
CN207581226U (zh) 一种工程门式起重机
CN103332615B (zh) 张紧装置及具有该张紧装置的起重机
CN202671067U (zh) 起吊装置及起重机
CN219174024U (zh) 一种卡车换电站电池吊具
CN205772783U (zh) 钢构件起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