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9219U - 滴液夹具 - Google Patents

滴液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9219U
CN207759219U CN201721668242.3U CN201721668242U CN207759219U CN 207759219 U CN207759219 U CN 207759219U CN 201721668242 U CN201721668242 U CN 201721668242U CN 207759219 U CN207759219 U CN 207759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able
dropping liquid
container body
clamping piece
liquid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82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留刚
森安义
斋藤信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ke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ike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ke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iken Chem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9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9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滴液夹具,简便地进行从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的滴液容器向回收容器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的内容液的作业,减轻作业者的负担。滴液夹具(1)安装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C11)的滴液容器(C10),并用于从这种滴液容器(C10)向回收容器(C20)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C11)的内容液,其中,具备:回收容器保持部(2),其能够保持回收容器(C20);支柱部(3),其在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背面侧立起;以及一对夹持片,其从支柱部(3)伸出到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上方,且能够以挤压了容器主体(C10)的状态夹持容器主体(C10)。

Description

滴液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的滴液容器、并用于从这种滴液容器向回收容器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的内容液的滴液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在以传染病诊断为代表的各种领域中利用基因检查。
在基因检查中,为了检测检体所含的微量的目标基因而需要扩增这样的基因,但以往的基因扩增法存在工序多、操作繁杂且成本也高等问题。因此,本申请人研发了将包含想要扩增的目标基因的样本与规定的试剂一起在规定温度下培养,由此能够仅有效地扩增目标基因,扩增后的目标基因的检测也容易的基因扩增法(LAMP法)(参照非专利文献1)。
另外,本申请人为了能够适用于这样的基因扩增法并且能够简易且安全地进行基因检查而提出了如下的复式容器:在一个容器中进行在处理液中加热检体而使菌非活性化并从菌体溶出核酸的处理、以及夹杂物的去除处理,由此能够一边维持与外部环境隔绝的状态一边制备检体制备液(DNA提取液)(参照专利文献1),这样的复式容器例如作为结核诊断试剂盒等而被广泛应用(参照非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日本病毒学会杂志 病毒 第54卷 第一号,pp.107-112,2004
非专利文献2:公益财团法人结核预防会机关杂志 双十字 No.339,pp.11-13,7/201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32891号公报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式容器中,将检体的加热处理液与收容在容器主体内的吸附剂搅拌、混合,利用吸附剂吸附检体的加热处理液中的夹杂物而将其去除,并且,利用安装于注出构件的过滤器过滤该浆状的悬浊液,并将检体制备液从注出构件的注出口向回收容器滴下。然后,将注入了检体制备液的回收容器放置于扩增装置,在规定温度下加热规定的时间,判定其扩增反应的结果,由此进行基因检查。
当如此进行基因检查时,作业者用手指捏住容器主体并进行挤压,对容器主体内的悬浊液作用背压,由此进行将检体制备液向回收容器滴下的作业。此时,滴液需要至少10~30秒程度的时间,在此期间,作业者必须在手指用力的状态下持续挤压容器主体,因此,作业者的负担不容忽视。而且,也反复进行几次与检查的次数相应的相同滴液操作,检查对象越多则作业越苛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进行从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式容器等那样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的滴液容器向回收容器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的内容液的作业,并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的滴液夹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所涉及的滴液夹具构成为,用于从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的滴液容器向回收容器滴下收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夹具具备:回收容器保持部,其能够保持所述回收容器;支柱部,其在所述回收容器保持部的背面侧立起;以及一对夹持片,其从所述支柱部伸出到所述回收容器保持部的上方,且能够以挤压了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夹持所述容器主体。
在第二方案中,在第一方案所述的滴液夹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保持部具有朝正面侧突出的基台部,并且,在所述基台部的横向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保留底板部地凹陷而成的横截面为U字状的凹陷部,且在所述凹陷部的对置的两个侧面形成有保持爪,该保持爪沿着包含所述凹陷部的曲面部分的圆筒面从所述侧面弯曲地突出。
在第三方案中,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所述的滴液夹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部在与所述回收容器的高度对应的规定位置具有搁板部,所述支柱部的位于比所述搁板部靠上方的部位成为正面侧开口的中空结构。
在第四方案中,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滴液夹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片的前端侧设置有将所述容器主体朝所述夹持片之间引导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引导部,并且设置有使所述夹持片的分开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引导部而逐渐缩窄的倾斜部。
在第五方案中,在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滴液夹具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液夹具具备包含所述支柱部的侧面且平行地立起的一对侧壁部,在一方的侧壁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嵌合凸部,并且在另一方的侧壁部的与所述嵌合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凹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滴液夹具,通过从以容器主体被挤压了的状态夹持于夹持片之间的滴液容器朝回收容器保持部所保持的回收容器滴液,能够简便地进行将收容于滴液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内容液向回收容器滴下的作业,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安装滴液容器和回收容器的例子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连结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滴液夹具;
2:回收容器保持部;
20:基台部;
21:底板部;
22:凹陷部;
22a:侧面;
22b:曲面部分;
22c:保持爪;
3:支柱部;
30:侧壁部;
30a:嵌合凸部;
30b:嵌合凹部;
31:搁板部;
4:夹持片;
40:引导部;
41:倾斜部;
C10:滴液容器;
C11:容器主体;
C20:回收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滴液夹具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的(a)是从正面斜左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的(b)是从正面斜右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这些图所示的滴液夹具1安装有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C11的滴液容器C10,用于从该滴液容器C10向回收容器C20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C11的内容液,其中,所述滴液夹具1具备:回收容器保持部2;支柱部3,其在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背面侧立起;以及一对夹持片4,其从支柱部3伸出到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上方。
回收容器保持部2是能够保持回收容器C20的部位,能够根据所使用的回收容器C20的形态适当设计,以便能够在立起回收容器C20的状态下保持该回收容器C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回收容器C20使用微型管,回收容器保持部2具有朝正面侧突出的基台部20,并且,在该基台部20的横向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保留底板部21地凹陷而成的横截面为U字状的凹陷部22。并且,在凹陷部22的对置的两侧面22a形成有保持爪22c,该保持爪22c沿着包含凹陷部22的曲面部分22b的圆筒面从该侧面22a弯曲地突出。
由此,圆筒状的微型管C20的底部支承于底板部21,并由凹陷部22的曲面部分22b和保持爪22c以间隙配合的方式保持该圆筒状的微型管C20,由此能够以立起的状态保持该圆筒状的微型管C20。
支柱部3被设置成,当在滴液夹具1安装滴液容器C10时,以不妨碍作业的方式并且以成为此时的把持部的方式在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背面侧立起,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与回收容器C20的高度对应的规定位置具有搁板部31。另外,支柱部3的位于比搁板部31靠上方的部位成为正面侧开口的中空结构。
通常,在微型管C20的开口部周缘经由铰接部连接有能够相对于该开口部拆装的盖体。通过将搁板部31的位置设定于比回收容器保持部2所保持的微型管C20的开口部稍低的位置而形成上述结构,由此,当在盖体从开口部脱离的状态下使回收容器保持部2保持微型管C20时,能够将盖体恰当地保存在搁板部31上,并且能够降低盖体被污染的风险(参照图8的(a))。
从支柱部3伸出的一对夹持片4设置为以能够在挤压了滴液容器C10的容器主体C11的状态下进行夹持的方式分开规定间隔(参照图6)。能够根据滴液容器C10的容器主体C11的直径、所收容的内容液的量、所期望的滴液量等诸项条件适当设计夹持片4的分开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图6是示出作为滴液容器C10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式容器、且作为回收容器C20使用微型管,并将它们安装于滴液夹具1的例子的主视图。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柱部3的上端部侧形成为搁板承接件状,伸出到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上方的夹持片4与支柱部3的上端部一体地连接。
能够根据滴液容器C10、回收容器C20的尺寸等适当设计伸出到回收容器保持部2的上方的夹持片4的高度,以便无障碍地从容器主体C11夹持于夹持片4之间的滴液容器C10向回收容器保持部2所保持的回收容器C20进行滴液。在图示的例子中,将夹持片4的高度设计成,在滴液容器C10的注出口C12被插入到回收容器C20内而回收容器C20的开口部由滴液容器C10封堵的状态下,将它们安装于滴液夹具1(参照图6),由此,能够有效地避免滴落液的飞散、污染。
当在滴液夹具1安装滴液容器C10时,滴液容器C10的容器主体C11被从正面侧压入夹持片4之间而弹性变形,在被挤压了的状态下夹持于夹持片4之间(参照图8的(b)、图8的(c))。因此,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夹持片4的前端侧设置有将滴液容器C10的容器主体C11朝夹持片4之间引导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引导部40,并且,设置有使夹持片4的分开距离随着远离引导部40而逐渐缩窄的倾斜部41,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滴液容器C10的容器主体C11压入到夹持片4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例子中,在除了引导部40以及倾斜部41以外的部位,夹持片4的分开距离为恒定。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滴液夹具1具备包含支柱部3的侧面且平行地立起的一对侧壁部30,在一方的侧壁部30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五个)嵌合凸部30a。与此同时,在另一方的侧壁部30的与上述嵌合凸部30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上述嵌合凸部30a嵌合的嵌合凹部30b。由此,如图7所示,能够连结多个滴液夹具1,将多个滴液容器C10安装于被连结在一起的各个滴液夹具1,从而能够同时进行它们的滴液操作。
接着,对于滴液夹具1的使用例,示出作为滴液容器C10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复式容器并且作为回收容器C20使用微型管进行滴液操作的步骤来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示出该步骤的概要。
首先,以使回收容器C20的盖体保存在支柱部3的搁板部31上的方式,使回收容器保持部2将该回收容器C20以立起的状态保持(参照图8的(a))。
接着,将滴液容器C10的注出口C12插入到回收容器C20内,并将容器主体C11抵靠于夹持片4的引导部40,并在完成该滴液容器C10的定位后,逐渐将容器主体C11压入夹持片4之间,容器主体C11在被挤压了的状态下夹持在夹持片4之间(参照图8的(b)、(c))。此时,作业者根据需要把持支柱部3,由此能够克服将容器主体C11压入夹持片4之间的力而预先进行按压以免滴液夹具1活动。
如图8的(c)所示,在以使滴液容器C10与回收容器C20在铅垂方向上同轴、且回收容器C20的开口部由滴液容器C10封堵的方式将它们安装于滴液夹具1后,原封不动地静置。然后,等待来自滴液容器C10的滴落液朝回收容器C20滴落规定量,在结束滴液后,作业者一边根据需要把持支柱部3一边将滴液容器C10朝近前侧拉拽而将其从滴液夹具1卸下(参照图8的(d))。接下来,从回收容器保持部2取出回收容器C20,并且,在该回收容器C20的开口部装配盖体来密封回收容器C20,由此完成滴液操作。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简便地进行从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C11的滴液容器C10向回收容器C20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C11的内容液的作业,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在等待滴液结束的期间,作业者不会被束缚于该作业而能够进行其他的作业。尤其是,能够连结多个滴液夹具1,将多个滴液容器C10安装于被连结在一起的各个滴液夹具1,能够同时进行它们的滴液操作,如果在等待滴液结束的期间进行其他的滴液容器C10的安装或卸下的作业,则能够削减作业者徒然地束缚于滴液操作的时间,能够简便且有效地进行滴液操作。
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示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滴液夹具能够应用于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的各种滴液容器,能够作为用于从这种滴液容器向回收容器滴下收容于该容器主体的内容液的夹具而广泛利用。

Claims (8)

1.一种滴液夹具,用于从具有能够挤压的容器主体的滴液容器向回收容器滴下收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容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液夹具具备:
回收容器保持部,其能够保持所述回收容器;
支柱部,其在所述回收容器保持部的背面侧立起;以及
一对夹持片,其从所述支柱部伸出到所述回收容器保持部的上方,且能够以挤压了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夹持所述容器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容器保持部具有朝正面侧突出的基台部,并且,在所述基台部的横向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保留底板部地凹陷而成的横截面为U字状的凹陷部,且在所述凹陷部的对置的两个侧面形成有保持爪,该保持爪沿着包含所述凹陷部的曲面部分的圆筒面从所述侧面弯曲地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部在与所述回收容器的高度对应的规定位置具有搁板部,所述支柱部的位于比所述搁板部靠上方的部位成为正面侧开口的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持片的前端侧设置有将所述容器主体朝所述夹持片之间引导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引导部,并且设置有使所述夹持片的分开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引导部而逐渐缩窄的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液夹具具备包含所述支柱部的侧面且平行地立起的一对侧壁部,
在一方的侧壁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嵌合凸部,并且
在另一方的侧壁部的与所述嵌合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夹持片的前端侧设置有将所述容器主体朝所述夹持片之间引导的横截面为圆弧状的引导部,并且设置有使所述夹持片的分开距离随着远离所述引导部而逐渐缩窄的倾斜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液夹具具备包含所述支柱部的侧面且平行地立起的一对侧壁部,
在一方的侧壁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嵌合凸部,并且
在另一方的侧壁部的与所述嵌合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滴液夹具具备包含所述支柱部的侧面且平行地立起的一对侧壁部,
在一方的侧壁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嵌合凸部,并且
在另一方的侧壁部的与所述嵌合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嵌合凸部嵌合的嵌合凹部。
CN201721668242.3U 2016-12-05 2017-12-04 滴液夹具 Active CN20775921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5807 2016-01-15
JP2016005807U JP3209010U (ja) 2016-12-05 2016-12-05 滴下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9219U true CN207759219U (zh) 2018-08-24

Family

ID=58185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8242.3U Active CN207759219U (zh) 2016-12-05 2017-12-04 滴液夹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09010U (zh)
CN (1) CN20775921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09010U (ja)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3894B2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actions
TWI475230B (zh) 開放平台自動化樣品處理系統
TWI579050B (zh) 樣品檯架系統
JP6234683B2 (ja) フィルタバイアル
CN105392445B9 (zh) Ivf卵收集室
EP2891887A1 (en) Dispensing tip with built-in deforming element, dispensing device with built-in deforming element and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built-in deforming element dispensing
US20220315916A1 (en) Sample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device
WO2006015014A3 (en) Automated fluid handling cartridge, fluid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s
JP2019534449A (ja) サンプルを調製するシステム
CN207759219U (zh) 滴液夹具
US20070048194A1 (en) Use of a disposable container,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olecules
KR20200012027A (ko) 자성 비드 이송 모듈, 상기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자동화 시스템 및 상기 모듈을 이용한 핵산 추출 방법
CN104169412A (zh) 袋锁定机构
JP4965572B2 (ja) キャップ及びダイアフラムを有する液体分配デバイス
AU2009245854A1 (en) A Container
CN105792759A (zh) 受控转移生物样本收集装置及使用此类装置的方法
ES2746567T3 (es)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de extracción magnética de componentes en una muestra líquida
EP24124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ensing fluid from a container and into a fluid receptacle
EP3560898A1 (en) Apparatus for holding glass articles during ion-exchange processing
KR101880575B1 (ko) 스트립 튜브 개폐장치
CN215534407U (zh)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管
CN213553763U (zh) 一种封闭式细胞制剂分装装置
CN111921470A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110787511A (zh) 一种过滤盒
EP3245955A1 (en) Tissue sample recepta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