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0229U -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0229U
CN207750229U CN201820036108.XU CN201820036108U CN207750229U CN 207750229 U CN207750229 U CN 207750229U CN 201820036108 U CN201820036108 U CN 201820036108U CN 207750229 U CN207750229 U CN 207750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outer rotor
deep gouge
circle
sw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361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东明
姚灿钧
王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 An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 An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 An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 An Zheji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361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0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0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0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动空气压缩机的双向摆线油泵,通过在柱状沉槽与外转子之间增加外转子定位盘,且外转子定位盘包括用于与柱状沉槽间隙配合的外定位圈和用于与外转子间隙配合的内定位圈,所述内定位圈的圆心相对外定位圈的圆心偏心设置;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可自由旋转。实现了双向摆线油泵的自由换向,取消了转向限制,与现有技术的单向油泵相比,与不具有旋向要求的电动空压机更加适配,且在安装、维修等过程中无需考虑接错线的情况。具有不受转向限制,适应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零件少,运动平稳,噪声低,容积效率较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动空气压缩机的双向摆线油泵。
背景技术
摆线油泵广泛应用机械工业中,由于应用领域的特殊性,主要以单向摆线油泵为主。近年来在往复活塞式电动空气压缩机上应用比较多,由于往复活塞式电动空气压缩机没有旋向要求,单向摆线油泵需要按照指定的旋向才能工作,所以在安装、维修时接线要按照指定的接法。接线错误会导致单向油泵旋向不对,不能提供润滑油,造成空气压缩机缺油烧瓦、拉缸等故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单向摆线油泵进行改进,以适应电动空气压缩机没有旋向要求的技术趋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摆线油泵为单向供油,与没有旋向要求的电动空气压缩机的匹配过程中对接线要求较高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摆线油泵,至少包括:
泵体,所述泵体的中心安装有与泵体旋转活动连接的泵轴,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与泵轴同轴的柱状沉槽,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底设有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进油槽内设有进油孔,所述出油槽内设有排油孔;
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位于柱状沉槽内并与泵轴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的外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外啮合齿;
外转子,所述外转子位于柱状沉槽内并套设于内转子上,所述外转子的内圈均布设有多个与外啮合齿匹配啮合的内啮合齿,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比外啮合齿的数量至少多一个;
泵盖,所述泵盖与泵体的柱状沉槽一侧固定连接;
外转子定位盘,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包括用于与柱状沉槽间隙配合的外定位圈和用于与外转子间隙配合的内定位圈,所述内定位圈的圆心相对外定位圈的圆心偏心设置;所述外转子定位盘与泵体或泵盖之间设有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可自由旋转。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比外啮合齿的数量多一个。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为7个,所述外啮合齿的数量为6个。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泵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油槽对应的沉槽一和与出油槽对应的沉槽二。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泵盖的中心设有与泵轴的自由端匹配的中心定位孔。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沉槽一内设有与中心定位孔连通的轴端润滑孔。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进油槽内还设有溢流孔,所述出油槽内还设有润滑油孔。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的自由旋转角度为180°。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外转子定位盘靠近柱状沉槽槽底的一侧或靠近泵盖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底或泵盖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定位销。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底或泵盖靠近柱状沉槽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外转子定位盘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定位销。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壁与外转子定位盘的外定位圈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弧形槽和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摆线油泵,通过在柱状沉槽与外转子之间增加外转子定位盘,且外转子定位盘包括用于与柱状沉槽间隙配合的外定位圈和用于与外转子间隙配合的内定位圈,所述内定位圈的圆心相对外定位圈的圆心偏心设置;外转子定位盘与泵体或泵盖之间设有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可自由旋转。实现了双向摆线油泵的自由换向,取消了转向限制,与现有技术的单向油泵相比,与不具有旋向要求的电动空压机更加适配,且在安装、维修等过程中无需考虑接错线的情况。具有不受转向限制,适应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零件少,运动平稳,噪声低,容积效率较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揭开泵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中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中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中外转子定位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中外转子定位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在顺时针方向(正向)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双向摆线油泵在逆时针方向(反向)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将双向摆线油泵的泵轴顺时针方向旋转定义为正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定义为反向旋转。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向摆线油泵,至少包括泵体10、内转子30、外转子40、与泵体固定连接的泵盖20以及外转子定位盘50。其中泵体10的中心设有轴孔12,该轴孔12内安装有与泵体旋转活动连接的泵轴60。在泵体的一侧设有与泵轴60同轴的柱状沉槽11,该柱状沉槽11的槽底设有进油槽13和出油槽16。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进油槽13内设有进油孔14和溢流孔18,其中进油槽中的油液过多时,通过溢流孔流出。出油槽16内设有排油孔18,与进油孔14形成油液循环。此外,作为优选,出油槽内还设有润滑油孔17,润滑油可经由该润滑油孔17润滑轴承等其他部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内转子30位于柱状沉槽11内并与泵轴60固定连接,该内转子30的外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外啮合齿。外转子40位于柱状沉槽11内并套设于内转子30上,该外转子40的内圈均布设有多个与外啮合齿匹配啮合的内啮合齿,且内啮合齿的数量比外啮合齿的数量至少多一个。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内啮合齿的数量比外啮合齿的数量多一个。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为7个,所述外啮合齿的数量为6个。
作为本实施例最大的改进,在柱状沉槽11的槽壁与外转子40之间还设置有外转子定位盘50。如图5、图6所示,该外转子定位盘50包括用于与柱状沉槽11的槽壁间隙配合的外定位圈51和用于与外转子40间隙配合的内定位圈52,且内定位圈的圆心57相对外定位圈的圆心56偏心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外转子定位盘50与泵体10或泵盖20之间设有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且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可自由旋转。作为优选,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的自由旋转角度为180°。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所述外转子定位盘50靠近泵盖的一侧设有弧形槽53,图4所示的泵盖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槽53对应的定位销70。其中弧形槽53的两端分别为用于限位定位销的正向限位端54和反向限位端55,其中正向限位端54与定位销70构成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反向限位端55与定位销70构成反向旋转限位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的优选方式,并非唯一限制。其他等同的方式还应当包括:弧形槽设于外转子定位盘靠近柱状沉槽槽底的一侧,定位销设于柱状沉槽的槽底;弧形槽设于柱状沉槽的槽底或泵盖靠近柱状沉槽的一侧,定位销设于外转子定位盘的相应侧;弧形槽设于柱状沉槽的槽壁上,定位销设于外转子定位盘的外定位圈上;弧形槽设于外转子定位盘的外定位圈上,定位销设于柱状沉槽的槽壁上,等形式。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泵盖20上设有与所述进油槽对应的沉槽一22和与出油槽对应的沉槽23二,泵盖的中心设有与泵轴的自由端匹配的中心定位孔21。作为优选,沉槽一22内设有与中心定位孔21连通的轴端润滑孔24。进油腔内的润滑油通过轴端润滑孔流至泵轴与中心定位孔之间,实现泵轴的轴端润滑。
本实施例的双向摆线油泵,内转子的外啮合齿为六齿,外转子的内啮合齿为七齿,内、外转子相差一齿,由于内外转子是多齿啮合,这就形成了若干密封容积。当内转子围绕泵轴中心旋转时,带动外转子绕外转子中心同向旋转。这时,由外啮合齿齿顶和内啮合齿齿谷间形成的密封腔,随着转子的转动密封容积就逐渐扩大,于是就形成局部真空,油液从进油槽被吸入密封腔。当转子继续旋转时,充满油液的密封腔便逐渐减小,油液受挤压,于是通过出油槽将油排出,内转子每转一周,由外啮合齿齿顶和内啮合齿齿谷间所构成的每个密封腔,完成吸、压油各一次,当内转子连续转动时,即完成了液压泵的吸排油工作。
如图7所示,当驱动电机正向旋转(顺时针旋转)时,正向限位端54与定位销70构成正向旋转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外转子定位盘旋转,于进油孔14处形成进油腔80,于溢流孔18处形成排油腔90。当驱动电机反向旋转(逆时针旋转)时,由于内定位圈的圆心57相对外定位圈的圆心56偏心设置,由内转子带动外转子反向旋转,外转子带动外转子定位盘反向旋转至图8所示的状态,即反向限位端55与定位销70构成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于溢流孔18处形成进油腔80,排油孔18处形成排油腔90。
即本实施例的双向摆线油泵,正转、反转均可以实现泵油,无旋向要求,且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之间可以自由切换。与现有技术的单向油泵相比,与不具有旋向要求的电动空压机更加适配,且在安装、维修等过程中无需考虑接错线的情况。具有不受转向限制,适应性强,结构紧凑,体积小,零件少,运动平稳,噪声低,容积效率较高等优点。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摆线油泵,至少包括:
泵体,所述泵体的中心安装有与泵体旋转活动连接的泵轴,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与泵轴同轴的柱状沉槽,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底设有进油槽和出油槽,所述进油槽内设有进油孔,所述出油槽内设有排油孔;
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位于柱状沉槽内并与泵轴固定连接,所述内转子的外周面上均布设有多个外啮合齿;
外转子,所述外转子位于柱状沉槽内并套设于内转子上,所述外转子的内圈均布设有多个与外啮合齿匹配啮合的内啮合齿,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比外啮合齿的数量至少多一个;
泵盖,所述泵盖与泵体的柱状沉槽一侧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转子定位盘,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包括用于与柱状沉槽间隙配合的外定位圈和用于与外转子间隙配合的内定位圈,所述内定位圈的圆心相对外定位圈的圆心偏心设置;所述外转子定位盘与泵体或泵盖之间设有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可自由旋转。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比外啮合齿的数量多一个。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啮合齿的数量为7个,所述外啮合齿的数量为6个。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油槽对应的沉槽一和与出油槽对应的沉槽二。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的中心设有与泵轴的自由端匹配的中心定位孔,所述沉槽一内设有与中心定位孔连通的轴端润滑孔。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内还设有溢流孔,所述出油槽内还设有润滑油孔。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定位盘在正向旋转限位机构和反向旋转限位机构之间的自由旋转角度为180°。
8.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定位盘靠近柱状沉槽槽底的一侧或靠近泵盖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底或泵盖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定位销。
9.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底或泵盖靠近柱状沉槽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外转子定位盘上设有与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定位销。
10.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双向摆线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沉槽的槽壁与外转子定位盘的外定位圈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弧形槽和定位销。
CN201820036108.XU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Active CN207750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6108.XU CN207750229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36108.XU CN207750229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0229U true CN207750229U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52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36108.XU Active CN207750229U (zh) 2018-01-10 2018-01-10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0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084A (zh) * 2018-01-10 2018-06-01 浙江万安其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084A (zh) * 2018-01-10 2018-06-01 浙江万安其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03646B2 (en) Oil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CN108105084A (zh)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CN108591152B (zh) 一种自主耦合的液压马达转阀一体机
US20050089414A1 (en) Screw rotor and screw rotor compressor
CN207750229U (zh) 一种双向摆线油泵
US20060263228A1 (en) Rotating piston machine
CN100430191C (zh) 一种强作业水下机器人用水下机械手腕部结构
WO2015074440A1 (zh) 一种摆线液压马达输出轴及轴阀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CN2786320Y (zh) 磁驱式无轴封泵
CN112879283B (zh) 一种三角转子泵
CN207315656U (zh) 一种三腔室凸轮压缩机
CN109000141A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转子式机油泵
CN101737322A (zh) 一种双旋体内旋恒压泵的设计方法
CN108662424A (zh) 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9553463U (zh) 一种新型auv的喷水推进器
JP2016200095A (ja) 流体ポンプ
CN208719808U (zh) 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8718912U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外转子
CN208901053U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7297226U (zh) 一种大径向力支撑轴配流摆线液压马达
CN201288671Y (zh) 双旋体内旋恒压泵
CN216342826U (zh) 一种长寿命节能离心泵
CN109827059A (zh) 一种双向供油的摆线齿轮泵
CN210398346U (zh) 一种同端面进出油电子机油泵
CN2761876Y (zh) 齿轮式电动燃油泵泵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