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4419U -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4419U
CN207734419U CN201720326116.3U CN201720326116U CN207734419U CN 207734419 U CN207734419 U CN 207734419U CN 201720326116 U CN201720326116 U CN 201720326116U CN 207734419 U CN207734419 U CN 207734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ealing
sealing shell
cylindrical enclosure
protective cap
proxim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261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林元
俞云龙
杭永林
吴以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261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4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4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4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能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所述保护帽包括实心的圆柱形封闭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其近端为与预充式注射器相互连接的鲁尔接头,其远端为一封管外壳,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共轴,所述封管外壳的远端包括一端面,从所述端面向近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阻菌帽或消毒件,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处由一铝箔覆膜进行密封,所述铝箔覆膜贴设与所述端面上。本实用新型为现有普通的阻菌帽增加了新的功能,改变了医护人员现有的操作习惯。将阻菌帽或消毒件设置在显著的位置,起到一个提醒作用,确保医护人员在完成冲管动作后进行消毒/阻菌步骤。

Description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预充式注射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如中国专利CN201080065717.4、CN201080028000.2、CN200820027626.1、CN201310630705所揭示的,它一般包括套筒、活塞、保护帽和芯杆,活塞与芯杆连在一起装在套筒的筒体内,通过推动芯杆进而推动活塞将预充在套管中的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推出注射器进行管路冲洗。预充式注射器,其优点是注射时无需进行药液抽吸,可以直接使用,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降低了交叉感染机会。
预充式注射器之所以走俏主要由于产品本身具有的优势。医药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生物技术疗法以及仅能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候选药物数量增多,它们涉及的治疗领域非常广泛,如多发性硬化、不孕、骨质疏松、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贫血及血友病等。一些生物技术药物需要患者本人频繁注射给药,他们从预充式注射器的便利中受益最深,因为预充式注射器省却了一些操作步骤,让使用更快捷、更简便。
患者的需要是推动预充式注射器发展的真正动力。目前来说,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已经非常广泛,如中国专利CN201410216802.6所揭示的,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进输液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使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入该导管中,以防在导管中回血进行形成血栓。鉴于此,预充式注射器中可以预先封闭有生理盐水,形成特有的预充式冲管注射器。现有技术中,预充式注射器的套筒出口处一般会套有保护帽。但是现有的保护帽功能都比较单一,仅仅起到保护套管内预充的药液或生理盐水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包括实心的圆柱形封闭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其近端为与预充式注射器相互连接的鲁尔接头,其远端为一封管外壳,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共轴,所述封管外壳的远端包括一端面,从所述端面向近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阻菌帽或消毒件,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处由一铝箔覆膜进行密封,所述铝箔覆膜贴设与所述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阻菌帽包括封管套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吸附有阻菌或杀菌用药液;所述消毒件为消毒棉球或消毒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为一体化结构或两者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优选的,当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中与之配合的凸圈,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远端伸入到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时,所述凸圈与所述凹槽卡接。
优选的,当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中与之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当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勾连接结构,所述卡勾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外周面上的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的孔壁上的与所述凸起匹配滑动的L型槽。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使用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包括套筒,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芯杆和活塞,所述芯杆的近端是施力端,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芯杆的远端并将所述套筒的开口封闭,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封闭所述套筒出口的保护帽,所述活塞与所述保护帽将液体封闭在所述套筒内部,所述保护帽包括实心的圆柱形封闭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其近端为与预充式注射器相互连接的鲁尔接头,其远端为一封管外壳,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共轴,所述封管外壳的远端包括一端面,从所述端面向近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有阻菌帽或消毒件,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处由一铝箔覆膜进行密封,所述铝箔覆膜贴设与所述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预充式注射器为预充式冲管注射器,所述液体为生理盐水。
优选的,所述阻菌帽包括封管套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吸附有阻菌或杀菌用药液;所述消毒件为消毒棉球或消毒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为一体化结构或两者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优选的,当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外周面上的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中与之配合的凸圈,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远端伸入到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时,所述凸圈与所述凹槽卡接。
优选的,当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中与之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当所述封管外壳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勾连接结构,所述卡勾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的外周面上的凸起,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近端的内孔的孔壁上的与所述凸起匹配滑动的L型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为现有普通的阻菌帽增加了新的功能,改变了医护人员现有的操作习惯。将阻菌帽或消毒件设置在显著的位置,起到一个提醒作用,确保医护人员在完成冲管动作后进行消毒/阻菌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或图2中的保护帽的应用到预充式注射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三实施例应用到预充式注射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四实施例应用到预充式注射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五实施例应用到预充式注射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帽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保护帽,如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实心的圆柱形封闭体1,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其近端为与预充式注射器相互连接的鲁尔接头2,其远端为一封管外壳3,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共轴,所述封管外壳3的远端包括一端面30,从所述端面30向近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31,所述收容空间31内设有阻菌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菌帽包括封管套5和弹性体6,所述弹性体6吸附有阻菌或杀菌用药液,并被固定在所述封管套5内。所述收容空间34的开口处由一铝箔覆膜7进行密封,所述铝箔覆膜7贴设与所述端面30上。撕开铝箔覆膜7后,该封管套5可以从所述封管外壳3的收容空间31中移出,并且封管套5的开口一侧可以与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连接,通过弹性体6对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起到阻菌作用。该阻菌帽的具体作用和使用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为一体化结构。封管外壳和铝箔膜盖设置在显著的位置,起到一个提醒作用,确保医护人员在完成冲管动作后进行消毒/阻菌步骤,防止遗漏。
如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收容空间31内设有消毒件60,所述消毒件60为消毒棉球或消毒无纺布。本实施例的保护帽的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亦为一体化结构。
如图3所示,将图1中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帽或图2中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帽连接到预充式注射器的出口上,结合图4所示,预充式注射器包括套筒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10内的芯杆11和活塞12,所述活塞2由包括聚合材料或硅酮材料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所述芯杆11的近端是施力端13,所述活塞12设置在所述芯杆11的远端并将所述套筒10的开口封闭,所述套筒10的另一端则是鲁尔接头,与所述保护帽的鲁尔接头2配接。当两者相互配接后,则保护帽的圆柱形封闭体1就能将所述套筒10的出口封闭住。所述活塞12与所述保护帽将液体封闭在所述套筒10内部。
当然,所述预充式注射器也可以为预充式冲管注射器,所述液体为生理盐水。当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保护帽应用到预充式冲管注射器上时,医护人员首先将保护帽从套筒10的鲁尔接头上取下,然后医护人员按照正常的手法进行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冲洗。等冲洗完毕后,将保护帽上的铝箔覆膜7撕下,然后将封管套5对准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转动封管外壳3,封管外壳3内部有凸起的轴向花键,与所述封管套5的外壁上的凸起的轴向花键相配合,可以使封管外壳3的转动带动封管套5的转动,这样封管套5就能跟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相互连接。当两者连接好后,向后拉动封管外壳3,这样封管套5就从所述封管外壳3中脱出并被固定在所述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上,起到一个阻菌的作用。
当医护人员有单独的阻菌帽时,则可以采用应用到预充式冲管注射器上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保护帽。医护人员首先将保护帽从套筒10的鲁尔接头上取下,然后将保护帽上的铝箔覆膜7撕下,继而将消毒件60对准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医护人员随即紧握所述封管外壳3往复转动,这样所述消毒件60就能对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然后医护人员按照正常的手法进行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按照正常的手法使用另外的阻菌帽对所述静脉留置针的鲁尔接头进行阻菌。
当然,如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以同时在一个医疗操作中使用。
图5和图6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两者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凹槽81和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中与之配合的凸圈82,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远端伸入到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时,所述凸圈82与所述凹槽81卡接。
图7和图8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两者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84,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中与之配合的内螺纹85。
图9和图10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两者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为卡勾连接结构,所述卡勾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凸起86,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的孔壁上的与所述凸起86匹配滑动的L型槽87。
图3、图4、图5所揭示的实施例为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两者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这样可以使一些医护人员在还不清楚新型保护帽的情况下,分解后仍然采用原先正常的手法进行医护工作。当然,图3、图4、图5所揭示的实施例中的阻菌帽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揭示的消毒件60来代替,形成新的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消毒件60和阻菌帽的弹性体6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起一个消毒/阻菌的作用,均吸附有阻菌或杀菌用药液,具体如下介绍。
阻菌或杀菌用药液可以是包含抗微生物剂例如归类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β -内酰胺、喹诺酮或氟喹诺酮、大环内酯、磺酰胺、四环素、链阳霉素、唑烷酮类(例如利奈唑胺)、氯林可霉素、林肯霉素、利福霉素、糖肽、多粘菌素、多肽族抗生素的那些抗微生物剂、以及药用钠盐、药用钙盐、药用钾盐、脂质配方、以上物质的衍生物和/或类似物。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阿米卡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或奈替米星。合适的内酰胺选自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类。大多数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属于盘尼西林族(青霉烷)或头孢菌素(头孢烯)族。β -内酰胺还包括碳青霉烯(例如亚胺硫霉素)以及单酰胺菌素(例如噻肟单酰胺菌素),在该类别中还包含诸如克拉维酸及其衍生物的内酰胺的抑制剂。
除了这些以外,在制备所述的阻菌或杀菌用药液时可以采用诸如原始霉素、氯霉素、甲氧苄啶、夫西地酸、甲硝唑、杆菌肽、大观霉素、呋喃妥因、达托霉素或其它庚肽、奥利万星、达巴霉素、雷莫拉宁、酮内酯等的抗生素制剂。本实用新型阻菌或杀菌用药液还可以为例如氯福克酚、氯二甲苯酚或三氯生的酚盐抗菌剂;也可使用抑胃肽,例如防御素(dermacidine)等;也可使用原子团,例如活性氧簇、NO释放系统或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亚硝酸盐。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远近的定义是指: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为近端,反之为远端。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实心的圆柱形封闭体(1),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其近端为与预充式注射器相互连接的鲁尔接头(2),其远端为一封管外壳(3),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共轴,所述封管外壳(3)的远端包括一端面(30),从所述端面(30)向近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31),所述收容空间(31)内设有阻菌帽或消毒件(60),所述收容空间(34)的开口处由一铝箔覆膜(7)进行密封,所述铝箔覆膜(7)贴设与所述端面(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菌帽包括封管套(5)和弹性体(6),所述弹性体(6)吸附有阻菌或杀菌用药液;所述消毒件(60)为消毒棉球或消毒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为一体化结构或两者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凹槽(81)和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中与之配合的凸圈(82),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远端伸入到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时,所述凸圈(82)与所述凹槽(81)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84),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中与之配合的内螺纹(8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勾连接结构,所述卡勾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凸起(86),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的孔壁上的与所述凸起(86)匹配滑动的L型槽(87)。
7.一种使用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包括套筒(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10)内的芯杆(11)和活塞(12),所述芯杆(11)的近端是施力端(13),所述活塞(12)设置在所述芯杆(11)的远端并将所述套筒(10)的开口封闭,所述套筒(10)的另一端设置有封闭所述套筒(10)出口的保护帽,所述活塞(12)与所述保护帽将液体封闭在所述套筒(10)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包括实心的圆柱形封闭体(1),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包括一近端和一远端,其近端为与预充式注射器相互连接的鲁尔接头(2),其远端为一封管外壳(3),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共轴,所述封管外壳(3)的远端包括一端面(30),从所述端面(30)向近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31),所述收容空间(31)内设有阻菌帽或消毒件(60),所述收容空间(34)的开口处由一铝箔覆膜(7)进行密封,所述铝箔覆膜(7)贴设与所述端面(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式注射器为预充式冲管注射器,所述液体为生理盐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菌帽包括封管套(5)和弹性体(6),所述弹性体(6)吸附有阻菌或杀菌用药液;所述消毒件(60)为消毒棉球或消毒无纺布;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为一体化结构或两者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封管外壳(3)与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时,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所述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凹槽(81)和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中与之配合的凸圈(82),当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远端伸入到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时,所述凸圈(82)与所述凹槽(81)卡接;
或所述可拆卸结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84),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中与之配合的内螺纹(85);
或所述可拆卸结构为卡勾连接结构,所述卡勾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封闭体(1)的外周面上的凸起(86),以及设置在所述封管外壳(3)近端的内孔(83)的孔壁上的与所述凸起(86)匹配滑动的L型槽(87)。
CN201720326116.3U 2017-03-30 2017-03-30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Active CN207734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6116.3U CN207734419U (zh) 2017-03-30 2017-03-30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26116.3U CN207734419U (zh) 2017-03-30 2017-03-30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4419U true CN207734419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13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26116.3U Active CN207734419U (zh) 2017-03-30 2017-03-30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4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7194A (zh) * 2020-10-16 2021-02-05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水雾喷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7194A (zh) * 2020-10-16 2021-02-05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新型水雾喷管
CN112317194B (zh) * 2020-10-16 2022-04-15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与加压装置配合的水雾喷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67823B2 (ja) 消毒用チップフィーチャーを備えるシリンジ
JP6546988B2 (ja) 防腐キャップのためのストリップパッケージ
US629960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hibiting infection of subcutaneously implanted devices
JP2562536B2 (ja) 感染予防されたカテーテル装置
JP5278548B2 (ja) 医療用液体連通装置
US20050147525A1 (en) Sanitized tubing termination method and assembly
JP2003530945A (ja) 殺菌医療手続装置及び実施方法
US7150739B2 (en) Cathe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medication to the bladder
AU2005253911B2 (en) Applicator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lock solution in a catheter
CN207734419U (zh) 自带阻菌功能的保护帽及使用该保护帽的预充式注射器
US643608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subcutaneously implanted devices
US8703739B2 (en) Intravascular indwelling catheter lock solution containing weak acid and container containing the same
CN207575509U (zh) 预充式注射器及套筒
US6299610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subcutaneously implanted devices
CN204745198U (zh) 一种输液接头的自消毒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留置针
CN101461982B (zh) 克服植入器具周围的组织袋中的感染的装置
EP3427781A2 (en) Drug and device system for pressurized aerosol therapies into a mammalian hollow space
CN106924841A (zh) 预充式注射器及套筒
JP2009242347A (ja) 酸性ヘパリン水溶液を調製し、保存するための容器、および酸性ヘパリン水溶液の調製方法
JP2004503336A (ja) 液体をカテーテル内へ注入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Nussaume et al. False aneurysm infected by Aspergillus fumigatus: an unusual complication of aortofemoral bypass graft
CN105498077B (zh) 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US20190015606A1 (en) Drug and Device System for Pressurized Aerosol Therapies into a Mammalian Hollow Space
RU2154997C1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ного перитонита
CN207532632U (zh) 前列腺给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