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5314U -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5314U
CN207725314U CN201721923240.4U CN201721923240U CN207725314U CN 207725314 U CN207725314 U CN 207725314U CN 201721923240 U CN201721923240 U CN 201721923240U CN 207725314 U CN207725314 U CN 20772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view mirror
sound
drive dynamic
control device
dynam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32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东辉
蔡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232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5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配置发声器,以便于实用。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辆包括: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以电动车辆为主,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其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辆具有清洁污染小、噪音低等诸多优势。
也正是因为电动车辆具有本较小的噪声的特点,其在低速行驶当中几乎没有噪声,因此行人往往容易忽略低速行驶的电动车辆,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美国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出台了相关规定规定,所有市场本土售卖的电动车辆在时速低于18.6英里(约合30千米/小时)的情况下,必须自动发出噪声以提醒行人。然而,如何配置发声器,使其适于应用,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配置发声器,以便于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
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扩音孔。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扩音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
可选的,前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中防护装置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上述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车速读取装置;
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还包括:
激活开关,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换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的启动状态与停止状态。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激活开关为按键开关或触控屏开关或旋钮开关或拨动开关。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还包括:
重置装置,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在断电重启后,控制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调整至启动状态。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车身内设置有:
后视镜操控区;
驱动器,用于调节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在所述外壳上的角度;
方向控制键,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向所述驱动器输入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的角度调整信号;
所述方向控制键及所述激活开关布置于所述后视镜操控区。
可选的,前述的电动车辆,其中所述激活开关布置在所述方向控制键上方或下方或侧方。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设置在了后视镜的外壳中,发声装置在发生中,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电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后视镜操控区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在后视镜的外壳中安装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可以使后视镜具备发出提示音的功能,适于实现电动车辆低速提示音功能,且实用性较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外壳10、发声装置20以及后视反光镜片30。外壳10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2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30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将发声装置20扣合在容纳空间中。
车身侧向的后视镜中的发声装置可以和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从而使发声装置可以发出提示音,适用于噪声较低的电动车辆,以提醒周围的路人。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设置在了后视镜的外壳中,发声装置在发生中,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
通常外壳容纳空间的开口和反光镜片之间的扣合较为严密,发声装置发出的声音难以向容纳空间外部扩散,在外壳10外壁上开设扩音孔11,可便于发声装置向容纳空间外发射声波。考虑到周围环境的雨水、灰尘等容易从空中向下飘落,其中扩音孔11可开在外壳的底部,那么,周围的杂物不易从扩音孔进入容纳空间内。容易理解的是,外壳的底部可以理解为:后视镜在安装在车辆车身后,面向地面一侧的部分为外壳的底部。为了提高其防水性,进一步的,在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可防止杂物、灰尘进入扩音孔。例如刷洗车辆中,水从扩音孔的底部进入。在具体的实施中,防护装置可采用支撑于所述扩音孔上方的挡水板,挡水板可支撑在外壳的内壁上。或者,防护装置可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
在不同的车速、周围环境等参数下,还可配置发声装置输出不同音量的提示音,为了增强发声装置的适应性,发声装置可包括至少两个不同功率的扬声器,例如,在较低速行驶、或较为安静的环境下行驶,可开启低功率扬声器发生,在较高速行驶、或较为嘈杂的环境下行驶,可开启高功率扬声器发生,可增强其环境的适应性。
基于同一构思,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在后视镜的外壳中安装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可以使后视镜具备发出提示音的功能,适于实现电动车辆低速提示音功能,且实用性较高。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辆一实施例,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电动车辆包括:车身侧向的后视镜、车速读取装置41以及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
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发声装置43,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43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41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41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
具体工作过程可以为:通过设定开启发生的阈值车速,使得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在检测到从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低于阈值车速,则输出提示音信号,以使发声装置根据提示音信号发生。实际中,还可按照实时车速的不同,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输出不同级别的提示音信号,例如,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根据4个级别的车速可输出4个级别的提示音信号,来模拟传统内燃机车辆的行驶噪音,降低驾驶员和行人对模拟噪声的不适感,减少扰民。将用于输出提示音的发声装置设置在了后视镜的外壳中,发声装置在发生中,由于后视镜位于车辆车身的两侧,有利于声音在车辆两侧的扩散传播,同时后视镜的外壳也对发声装置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很好的防护,不易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车辆车身内设置有:后视镜操控区;驱动器用于调节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在所述外壳上的角度;方向控制键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向所述驱动器输入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的角度调整信号;所述方向控制键及所述激活开关布置于所述后视镜操控区。方向控制键由镜片左转调节键、镜片右转调节键、镜片上转调节键、镜片下转调节键;方向控制键由镜片左转调节键、镜片右转调节键、镜片上转调节键、镜片下转调节键,设置在后视镜操控区中,通常后视镜操控区位于驾驶位的前方操控面板上,便于驾驶员操控。
在不同的驾驶环境中,例如非道路场景中,电动车辆低速行驶中不需要开启提示音,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如图2所示,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电连接有激活开关44,激活开关44用于切换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的启动状态与停止状态。激活开关44可为按键开关或触控屏开关或旋钮开关或拨动开关等。通过对激活开关的第一操控,控制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处于启动状态中,控制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根据监测的车速来输出提示音信号。通过对激活开关的第二操控,控制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处于停止状态中,控制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停止输出提示音信号。具体的,其中对应按键开关的第一操作可是第一次按压操作,对应按键开关的第二操作可是第二次按压操作;其中对应触控屏开关的第一操作可是第一次触控操作,对应触控屏开关的第二操作可是第二次触控操作;其中对应旋钮开关的第一操作可是第一方向旋拧的操作,对应旋钮开关的第二操作可是第二方向旋拧的操作;其中对应拨动开关的第一操作可是第一方向拨动的操作,对应拨动开关的第二操作可是第二方向拨动的操作;进一步的,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电连接还电连接有重置装置45,重置装置45控制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在断电重启后,控制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42调整至启动状态。即,电动车辆在停车断电前,若控制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处于停止状态,在电动车辆在停车断电重启后,重置装置对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重置,使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处于启动状态,避免了驾驶人员遗忘切换其工作状态的问题。
如图3所示,激活开关44可布置在后视镜操控区,位于方向控制键46旁边,例如在所述方向控制键上方或下方或侧方。有利于驾驶员在正常驾驶状态下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身侧向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
发声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后视反光镜片,扣合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扩音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音孔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扩音孔位置的防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
防护装置包括有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活动板在第一位置,活动板将所述扩音孔遮挡,活动板在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板从扩音孔的遮挡位置移走,使所述扩音孔显露透声。
6.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车速读取装置;
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发声装置电连接,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车速读取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车速读取装置读取的车速输出提示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激活开关,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切换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的启动状态与停止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活开关为按键开关或触控屏开关或旋钮开关或拨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重置装置,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在断电重启后,控制所述提示音驱动控制装置调整至启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车身内设置有:
后视镜操控区;
驱动器,用于调节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在所述外壳上的角度;
方向控制键,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向所述驱动器输入所述后视镜反光镜片的角度调整信号;
所述方向控制键及所述激活开关布置于所述后视镜操控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活开关布置在所述方向控制键上方或下方或侧方。
CN201721923240.4U 2017-12-29 2017-12-29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Active CN20772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3240.4U CN207725314U (zh) 2017-12-29 2017-12-29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3240.4U CN207725314U (zh) 2017-12-29 2017-12-29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5314U true CN207725314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8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3240.4U Active CN207725314U (zh) 2017-12-29 2017-12-29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5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4565797A (en) Vehicle loudspeakers
CN207773055U (zh) 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USD524208S1 (en) Surface configuration of an instrument panel for a vehicle
USD516482S1 (en) Surface configuration of an instrument panel for a vehicle
WO2002029332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temperature detector
CN202608664U (zh) 记忆存储式车外后视镜调节控制器
CN207725314U (zh) 电动车辆及车身侧向的后视镜
CN208827749U (zh) 车载语音控制装置及系统
KR20130058275A (ko) 스마트 avn 웰컴 시스템
CN203995933U (zh) 一种汽车开门提示器
CN103700175A (zh) 暗码遥控钥匙
CN201745687U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后备箱
USD539786S1 (en) Remote control unit for an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RU2008126319A (ru) Панель двери со встроенной функцией блока зеркала заднего обзора
CN203157841U (zh) 一种汽车智能关门提醒器
CN202208336U (zh)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音乐尾箱
CN201116146Y (zh) 一种摩托车音响装置
CN219618880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的汽车遮阳板
CN217705489U (zh) 一种电动调节机构
CN20492332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112251U (zh) 新能源观光车方向盘总成
WO2005018965A8 (en) Arrangement in a vehicle with air suspension
CN207978071U (zh) 音箱
CN208112920U (zh) 多级式汽车电子喇叭系统
USD491107S1 (en) Luxury vehicle bo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7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107, building 1, courtyard 4, Hengxing Road, Gaoliyi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nctional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8 / F, building 3, No.10 courtyard,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J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