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9192U -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9192U
CN207719192U CN201721741106.2U CN201721741106U CN207719192U CN 207719192 U CN207719192 U CN 207719192U CN 201721741106 U CN201721741106 U CN 201721741106U CN 207719192 U CN207719192 U CN 207719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e
pin
pin plate
left end
righ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411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nghai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ghai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ghai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ghai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411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9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9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91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3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layer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芯粒,芯粒上表面焊接于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下表面,芯粒下表面焊接于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上表面,第一引脚片右端、第二引脚片左端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一锥体,所述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二锥体,在第一引脚片左端开设有贯穿第一引脚片上表面与第一锥体下端面的第一通孔,在第二引脚片右端开设有贯穿第二引脚片下表面与第二锥体上端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为0.2—0.4mm;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第二引脚片右端以及二者之间的芯粒通过塑封件进行塑封。本实用新型具有尺寸小、结构牢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使用环境比一般的消费电子严酷,包括了温度、湿度、振动、雨水、电压波动以及电压冲击等因素。因此,汽车电子的可靠性要求比普通消费电子高,一般会高出一个甚至两三个数量级。实现车用二极管的高可靠性,关键在于芯片的高可靠性,以及二极管的结构,提高装配精度,减少封装过程中的芯片应力。但是目前的常用二极管结构具有尺寸较大且结构不牢固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尺寸小且结构牢固的整流二极管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以及焊接于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之间的芯粒,所述芯粒上表面焊接于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下表面,芯粒下表面焊接于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上表面,第一引脚片右端、第二引脚片左端向外侧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的厚度为0.2—0.3mm,第一引脚片的左端、第二引脚片的右端宽度为1.1—1.3mm,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一锥体,第一锥体的上端面与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体的上端面宽度为0.9—1.3mm,第一锥体的下端面宽度为0.5—0.9mm,所述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二锥体,第二锥体的下端面与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锥体的上端面宽度为0.5—0.9mm,第二锥体的下端面宽度为0.9—1.3mm,所述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的高度为0.6—0.8mm,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的锥度为45°;在第一引脚片左端开设有贯穿第一引脚片上表面与第一锥体下端面的第一通孔,在第二引脚片右端开设有贯穿第二引脚片下表面与第二锥体上端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为0.2—0.4mm;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第二引脚片右端以及二者之间的芯粒通过塑封件进行塑封;所述塑封件的长为4—4.5mm,宽为3.3mm—3.9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沉的第一锥形槽,第一通孔与第一锥形槽连通且处于第一锥形槽槽底的中间位置,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下表面开设有下沉的第二锥形槽,第二通孔与第二锥形槽连通且处于第二锥形槽槽底的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锥形槽、第二锥形槽为正方形,第一锥形槽、第二锥形槽的深度为1—1.2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体外表面与芯粒上表面,第二锥形体外表面与芯粒下表面采用锡膏焊接,锡膏不超过芯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片的右端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连接孔,第二引脚片的左端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二连接孔,第一引脚片的中部、第二引脚片的中部宽度为14—1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片的左端与中部,第二引脚片的右端与中部之间分别采用弯折连接部形成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该产品能够完全满足AEC-Q101可靠性实验标准,能够满足汽车电子长时间、复杂环境的使用要求,具有较高的设计开发价值。通过增加料片通孔面积,降低台面高度,使用方形锥体,在锥体上开孔等新结构设计,有效地降低了封装过程中芯片受到的应力,提高二极管使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尺寸小、结构牢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引脚片1、第二引脚片2、以及焊接于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之间的芯粒3,芯粒的厚度A为2.8mm—3mm,边长B为14-15mm的正方形,芯粒上表面焊接于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下表面,芯粒下表面焊接于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上表面,第一引脚片右端、第二引脚片左端向外侧延伸,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的厚度C为0.2mm或0.25mm或0.3mm,第一引脚片的左端、第二引脚片的右端宽度D为1.1mm或1.2mm或1.3mm,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设置(一体成型)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一锥体4,第一锥体的上端面与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体的上端面宽度为0.9mm或1mm或1.1mm或1.2mm或1.3mm,第一锥体的下端面宽度为0.5mm或0.6mm或0.7mm或0.9mm,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二锥体5,第二锥体的下端面与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一体成型),第二锥体的上端面宽度为0.5mm或0.6mm或0.7mm或0.9mm,第二锥体的下端面宽度为0.9mm或1mm或1.1mm或1.2mm或1.3mm,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的高度为0.6mm或0.7mm或0.8mm,在高精度装配、避免芯片倾斜、侧翘的基础上,降低锥体的高度至0.6-0.8mm,从而增加黑胶注塑厚度,增强内部结构支撑强度。引脚片与硅芯粒热膨胀系数不同,降低锥体高度,即可降低波峰焊/回流焊时台面膨胀量,减少芯粒受到的热应力。方形锥体与芯粒形状相同,提高装配精度,芯粒不易产生翘起或偏移。
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的锥度G为45°,以增加焊接过程中锡膏6的与锥体的接触面,以提升连接牢固性;在第一引脚片左端开设有贯穿第一引脚片上表面与第一锥体下端面的第一通孔7,在第二引脚片右端开设有贯穿第二引脚片下表面与第二锥体上端面的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H为0.2mm或0.3mm或0.4mm;第一引脚片左端、第二引脚片右端以及二者之间的芯粒通过塑封件9进行塑封;塑封件的长为4mm或4.4mm或4.3mm或4.5mm,宽为3.3mm或3.5mm或3.7mm或3.9mm。当锡膏较多时引导其进入通孔,避免锡膏流至芯粒边缘和侧面。
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沉的第一锥形槽10,第一通孔与第一锥形槽连通且处于第一锥形槽槽底的的中间位置,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下表面开设有下沉的第二锥形槽11,第二通孔与第二锥形槽连通且处于第二锥形槽槽底的中间位置,第一锥形槽、第二锥形槽为正方形,第一锥形槽、第二锥形槽的深度J为1mm或1.1mm或1.2mm。第一锥体外表面与芯粒上表面,第二锥形体外表面与芯粒下表面采用锡膏焊接,锡膏不超过芯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注塑成型时黑胶进入锥形槽、通孔,以增强内部结构支撑强度,提升牢固性。
第一引脚片的右端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连接孔12,第二引脚片的左端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二连接孔13,第一引脚片的中部、第二引脚片的中部宽度K为14mm或15mm或16mm。第一引脚片的左端与中部,第二引脚片的右端与中部之间分别采用弯折连接部14形成连接,且在弯折连接部上开有椭圆形通孔15,在不影响引脚片通孔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椭圆通孔增大面积,在注塑成型时更多的黑胶通过椭圆通孔上下贯通,增强内部结构支撑强度,减少切脚弯脚、波峰焊/回流焊时料片的位移量,降低芯粒所受结构应力。

Claims (5)

1.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包括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以及焊接于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之间的芯粒,所述芯粒上表面焊接于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下表面,芯粒下表面焊接于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上表面,第一引脚片右端、第二引脚片左端向外侧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片、第二引脚片的厚度为0.2—0.3mm,第一引脚片的左端、第二引脚片的右端宽度为1.1—1.3mm,
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一锥体,第一锥体的上端面与第一引脚片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锥体的上端面宽度为0.9—1.3mm,第一锥体的下端面宽度为0.5—0.9mm,
所述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二锥体,第二锥体的下端面与第二引脚片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锥体的上端面宽度为0.5—0.9mm,第二锥体的下端面宽度为0.9—1.3mm,
所述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的高度为0.6—0.8mm,第一锥体、第二锥体的锥度为45°;
在第一引脚片左端开设有贯穿第一引脚片上表面与第一锥体下端面的第一通孔,在第二引脚片右端开设有贯穿第二引脚片下表面与第二锥体上端面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为0.2—0.4mm;
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第二引脚片右端以及二者之间的芯粒通过塑封件进行塑封;所述塑封件的长为4—4.5mm,宽为3.3mm—3.9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片左端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沉的第一锥形槽,第一通孔与第一锥形槽连通且处于第一锥形槽槽底的中间位置,第二引脚片右端的下表面开设有下沉的第二锥形槽,第二通孔与第二锥形槽连通且处于第二锥形槽槽底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锥形槽、第二锥形槽为正方形,第一锥形槽、第二锥形槽的深度为1—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体外表面与芯粒上表面,第二锥形体外表面与芯粒下表面采用锡膏焊接,锡膏不超过芯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片的右端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一连接孔,第二引脚片的左端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二连接孔,第一引脚片的中部、第二引脚片的中部宽度为14—1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片的左端与中部,第二引脚片的右端与中部之间分别采用弯折连接部形成连接。
CN201721741106.2U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19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1106.2U CN207719192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1106.2U CN207719192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9192U true CN207719192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4110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19192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91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9983A (zh) * 2017-12-14 2018-06-01 常州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9983A (zh) * 2017-12-14 2018-06-01 常州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CN108109983B (zh) * 2017-12-14 2024-05-10 常州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503154A (ja) 電子装置の区分を結合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7719192U (zh)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US20090226703A1 (en) Adhesive bond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980638B (zh) 一种摄像模组
CN108109983A (zh) 一种汽车专用整流二极管结构
CN212365971U (zh) 一种具有防溢框架的贴片式二极管
CN209512285U (zh) 一种防溢胶的新型结构及热水器
CN210089668U (zh) 一种电子节气门的角度传感器与塑料盖组件
CN201829487U (zh) 一种三极管引线框架
CN111244249A (zh) 一种发光组件的密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发光组件
CN203721720U (zh) 一种双二极管串联连接的器件
CN212848608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1309468U (zh) 一种带有角度传感器的塑料盖装置
CN210247155U (zh) 一种反贴式数码管
CN209964413U (zh) 一种特制波峰焊载具
CN108389854B (zh) 一种超薄微型桥堆整流器
CN207612290U (zh) 包覆式手机中框支架
CN208463327U (zh) 人造石英石台面
CN205984662U (zh) 超级电容器低内阻盖板
CN211828752U (zh) Smpc二极管引线框架
CN212183837U (zh) Smd类上下盖安装连接结构
CN205810787U (zh) 一种防止表面溢塑封料的封装件围坝结构
CN207354747U (zh) 壳体和移动终端
CN214203677U (zh) 一种高密度节材型弯折引线式二极管用引线框架
CN215731663U (zh) 封装散热盖和bga封装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