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3178U -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13178U
CN207713178U CN201721902526.4U CN201721902526U CN207713178U CN 207713178 U CN207713178 U CN 207713178U CN 201721902526 U CN201721902526 U CN 201721902526U CN 207713178 U CN207713178 U CN 207713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webbing take
bracket
belt
swive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25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强
陈广印
魏加军
刘贤鹤
薛青松
李永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25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13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13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13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卷带装置,包括底座、托架、卷带机构和驱动机构,托架设于底座表面并用于支撑卷带机构;卷带机构包括旋转头、转轴和压板,旋转头与转轴连接并能够带动转轴旋转,转轴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螺纹孔,压板表面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通孔,两个螺栓通过通孔和所述螺纹孔将压板固定于转轴表面,两个螺栓之间的距离与皮带的宽度相等,皮带头能够穿过压板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并固定;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头旋转并带动转轴旋转卷带。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结构稳定性好、驱动力强,能够兼容多种规格尺寸的皮带,节省人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卷带过程稳定,卷带效果好,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生产工作中,会使用不同规格尺寸的皮带,也会有大量的废旧皮带产生,废旧皮带的规格尺寸多样,为保证废旧皮带的顺利升井,需将皮带打卷后统一装车升井存放。地面存放的部分废旧皮带未进行打卷,整体堆放在废料堆,影响现场美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差距巨大。为此,需将换下的废旧皮带进行打卷放置,以便于装车及存放。
矿井使用的皮带规格为:宽度800mm、宽度1000mm、宽度1200mm及宽度1400mm等类型。在以往的工作中,废旧皮带在打卷时,多采用人工打卷的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打卷难以实现重复卷带的一致性,卷带效果差,且皮带卷的直径较大时,人工卷曲困难,现场不好控制,存在皮带挤伤手指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卷带装置,但大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矿井生产工作中使用的卷带规格尺寸较大,能够卷曲大尺寸皮带的器械较少,即使能够完成大尺寸皮带卷带,卷带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卷带装置结构不稳定,卷带转轴易周向晃动,导致卷带装置故障、皮带偏移及对工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情况发生;且大多卷带装置不可移动或移动困难,增加了卷带装置和皮带运输的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皮带卷带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结构稳定性好、驱动力强,能够兼容多种规格尺寸的皮带,节省人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卷带过程稳定,卷带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维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皮带卷带装置,包括底座、托架、卷带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托架设于所述底座表面,所述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卷带机构;
所述卷带机构包括旋转头、转轴和压板,所述旋转头与所述转轴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轴旋转,所述转轴与所述压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压板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通孔,两个所述螺栓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纹孔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转轴表面,两个所述螺栓之间的距离与皮带的宽度相等,皮带头能够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并固定;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头旋转,所述旋转头带动所述转轴旋转并卷带。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转轴与所述压板配合,所述转轴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压板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通孔,使用两个螺栓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纹孔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转轴表面,根据要卷的皮带的宽度确定两个螺栓的固定位置,将皮带头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转轴之间的间隙,紧固两个螺栓从而使得皮带头夹紧于所述压板与所述转轴之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头旋转,所述旋转头带动所述转轴旋转并卷带。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能够兼容多种规格尺寸的皮带,皮带头能够固定于压板与转轴之间使得卷带操作更加便利,且两个螺栓位于皮带的两侧,对皮带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卷带时皮带发生偏移,使得卷带过程稳定,卷带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链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链轮连接,所述链轮与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与所述旋转头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链带动所述旋转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旋转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多个螺栓,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设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旋转头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托架设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托架靠近所述旋转头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托架侧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旋转头的支撑框。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托架侧壁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增加所述支撑板的支撑强度,避免所述支撑板断裂或弯折。
优选地,所述底座表面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托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孔配合连接;所述托架的顶端设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形夹环,两个所述夹环开口相对拼接成一个圆形通道,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环形支架的圆形通道并能够在所述圆形通道内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夹环包括第一夹环和第二夹环,所述第一夹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的另一端分别形成凸耳,所述凸耳处留有穿孔,所述第一夹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穿孔后旋紧螺母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便所述转轴的安装和拆卸。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链带动所述旋转头旋转,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共同支撑所述卷带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结构稳定性好且驱动力强,能够对大尺寸的皮带进行卷带操作。
所述托架顶端的环形支架支撑所述转轴的同时对所述转轴起到限位作用,两个所述环形支架共同支撑所述转轴,使得所述转轴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旋转头的旋转中心线重合,防止所述转轴周向晃动,有效避免因所述转轴周向晃动导致的卷带装置故障、皮带偏移及对工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情况发生,增强了所述卷带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了卷带效果。所述托架与所述底座、所述转轴与所述旋转头均为螺栓连接,便于所述卷带装置的拆卸维修。
优选地,所述卷带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驱动机构的基座,所述基座底部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孔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座表面。
优选地,所述卷带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包括电磁起动器和三联控制按钮。
具体的,所述卷带装置设有急停按钮,当发生意外情况时,所述急停按钮能够实现所述卷带装置的急停控制。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卷带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方便所述卷带装置的运输。
具体的,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所述轮子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轮子呈长方形分布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表面设有滑轨,所述第二托架的底部卡入所述滑轨内,所述第二托架能够沿所述滑轨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皮带进行卷带。
优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托架由工字钢焊接而成。
具体的,所述转轴表面的所述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为800mm-1400mm,即所述卷带装置能够卷曲的卷带宽度范围为800mm-14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卷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转轴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螺纹孔,压板与转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并固定皮带头,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头带动转轴旋转并卷带,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能够兼容多种规格尺寸的皮带,且卷带头能够固定于压板与转轴之间使得卷带操作更加便利,节省人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卷带过程稳定,卷带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驱动机构通过传动链带动旋转头旋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共同支撑所述卷带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结构稳定性好且驱动力强,能够对大尺寸的皮带进行卷带操作。
3.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托架顶端的环形支架支撑转轴的同时对转轴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所述转轴周向晃动,有效避免因所述转轴周向晃动导致的卷带装置故障、皮带偏移及对工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情况发生,增强了所述卷带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了卷带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结构简单,托架与底座、转轴与旋转头均为螺栓连接,便于所述卷带装置的拆卸维修,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方便所述卷带装置的移动和运输。
5.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还设有急停按钮,当发生意外情况时,所述急停按钮能够实现所述卷带装置的急停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的环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底座的俯视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底座,11-轮子,12-基座,13-固定孔,14-把手,15-滑轨,2-驱动机构,21-链轮,22-固定板,3-电控机构,4-传动链,51-第一托架,511-支撑板,512-支撑框,513-加强板,52-第二托架,53-环形支架,531-第一夹环,532-第二夹环,533-凸耳,6-旋转头,61-第一连接部,7-转轴,71-螺纹孔,72-第二连接部,8-压板,8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带卷带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底座1、托架、卷带机构和驱动机构2,所述托架设于所述底座1表面,所述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卷带机构;
所述卷带机构包括旋转头6、转轴7和压板8,所述旋转头6的一端与传动链4连接,所述旋转头6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61,所述第一连接部61沿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四个螺栓,所述转轴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72,所述第一连接部6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旋转头6能够带动所述转轴7旋转,所述转轴7与所述压板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7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螺纹孔71,所述压板8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71配合的通孔81,两个所述螺栓通过所述通孔81和所述螺纹孔71将所述压板8固定于所述转轴7表面,两个所述螺栓之间的距离与皮带的宽度相等,皮带头能够穿过所述压板8与所述转轴7之间的间隙并固定;较佳地,所述转轴7表面的所述螺纹孔71之间的间距为800mm-1400mm。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链轮21,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链轮21连接,所述链轮21与传动链4连接,所述传动链4与所述旋转头6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通过所述传动链4带动所述旋转头6旋转,所述旋转头6带动所述转轴7旋转并卷带。且链传动具有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作用于轴上的压力小及能在高温、潮湿、多尘、有污染等恶劣环境中工作的优点。
所述卷带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驱动机构2的基座12,所述基座12设于所述底座1表面,所述驱动机构2底部设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基座12表面。较佳地,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基座12表面之间设有缓冲垫(未图示),有效减小驱动机构2的震动对卷带装置的影响,并能够降低噪音。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转轴7与所述压板8配合,使用两个螺栓将所述压板8固定于所述转轴7表面,根据要卷的皮带的宽度确定两个螺栓的固定位置,将皮带头穿过所述压板8与所述转轴7之间的间隙,紧固两个螺栓从而使得皮带头夹紧于所述压板8与所述转轴7之间,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旋转头6旋转,所述旋转头6带动所述转轴7旋转并卷带。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能够兼容多种规格尺寸的皮带,皮带头能够固定于压板8与转轴7之间使得卷带操作更加便利,且两个螺栓位于皮带的两侧,对皮带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卷带时皮带发生偏移,使得卷带过程稳定,卷带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架51和第二托架52,所述第一托架51设于所述转轴7与所述旋转头6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托架52设于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托架51靠近所述旋转头6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托架51侧壁的支撑板511,所述支撑板511顶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旋转头6的支撑框512。所述支撑板51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托架51侧壁之间设有加强板513,所述加强板513用于增加所述支撑板511的支撑强度,避免所述支撑板511断裂或弯折。所述加强板5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513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51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托架51侧壁之间。较佳地,所述托架由工字钢焊接而成。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驱动机构2通过所述传动链4带动所述旋转头6旋转,所述第一托架51和所述第二托架52共同支撑所述卷带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卷带装置结构稳定性好且驱动力强,能够对大尺寸的皮带进行卷带操作,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底座1表面设有多个固定孔13,所述托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孔13配合连接;所述托架的顶端设有环形支架53,所述环形支架53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圆形夹环,两个所述夹环开口相对拼接成一个圆形通道,所述转轴7穿过所述环形支架53的圆形通道并能够在所述圆形通道内旋转。所述夹环包括第一夹环531和第二夹环532,所述第一夹环5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53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环5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532的另一端分别形成凸耳533,所述第一夹环5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53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凸耳533处的穿孔后旋紧螺母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便所述转轴7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托架顶端的环形支架53支撑所述转轴7的同时对所述转轴7起到限位作用,两个所述环形支架53共同支撑所述转轴7,使得所述转轴7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旋转头6的旋转中心线重合,防止所述转轴7周向晃动,有效避免因所述转轴7周向晃动导致的卷带装置故障、皮带偏移及对工作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等情况发生,增强了所述卷带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改善了卷带效果。
所述卷带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的电控机构3,所述电控机构3包括电磁起动器和三联控制按钮。所述卷带装置还设有急停按钮,当发生意外情况时,所述急停按钮能够实现所述卷带装置的急停控制。
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为轮子11,方便所述卷带装置的运输,所述轮子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轮子11呈长方形分布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轮子11上设有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轮子11,防止所述轮子11动静不受控制,较佳地,所述轮子11可以是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卷带装置的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确认所述卷带装置的各构件安装状态正确;根据需要卷曲的皮带的宽度确定所述压板8两端螺栓之间的距离,将所述压板8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所述转轴7上,螺栓不要拧紧,将皮带头插入所述压板8与所述转轴7之间的缝隙后拧紧两个所述螺栓,使得所述皮带头固定;启动所述驱动机构2,所述链轮21旋转并通过所述传动链4带动所述旋转头6旋转,所述旋转头6带动所述转轴7旋转并卷带;皮带卷带完成后,按动停止按钮,关闭所述驱动机构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皮带卷带装置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用于拉动所述底座1运动和转向的把手14,方便所述卷带装置的运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皮带卷带装置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底座1表面设有滑轨15,所述第二托架52的底部卡入所述滑轨15内并能够沿所述滑轨15移动,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托架51和所述第二托架5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皮带进行卷带。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二托架52与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改变距离时需要先拆下螺栓,再搬动所述第二托架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和省力。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托架、卷带机构和驱动机构(2),所述托架设于所述底座(1)表面,所述托架用于支撑所述卷带机构;
所述卷带机构包括旋转头(6)、转轴(7)和压板(8),所述旋转头(6)与所述转轴(7)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轴(7)旋转,所述转轴(7)与所述压板(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转轴(7)表面沿径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螺纹孔(71),所述压板(8)表面设有与所述螺纹孔(71)配合的通孔(81),两个所述螺栓通过所述通孔(81)和所述螺纹孔(71)将所述压板(8)固定于所述转轴(7)表面,两个所述螺栓之间的距离与皮带的宽度相等,皮带头能够穿过所述压板(8)与所述转轴(7)之间的间隙并固定;
所述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头(6)旋转,所述旋转头(6)带动所述转轴(7)旋转并卷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和链轮(21),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链轮(21)连接,所述链轮(21)与传动链(4)连接,所述传动链(4)与所述旋转头(6)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通过所述传动链(4)带动所述旋转头(6)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6)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链(4)连接,所述旋转头(6)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61),所述转轴(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6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72),所述第一连接部(6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2)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第一托架(51)和第二托架(52),所述第一托架(51)支撑于所述转轴(7)与所述旋转头(6)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托架(52)支撑于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托架(51)靠近所述旋转头(6)的一侧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托架(51) 侧壁的支撑板(511),所述支撑板(511)顶面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旋转头(6)的支撑框(5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1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托架(51)侧壁之间设有加强板(513),所述加强板(513)用于增加所述支撑板(511)的支撑强度,避免所述支撑板(511)断裂或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设有多个固定孔(13),所述托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孔(13)配合连接;所述托架的顶端设有环形支架(53),所述环形支架(53)包括两个半圆形夹环,两个所述夹环开口相对拼接成一个圆形通道,所述转轴(7)穿过所述环形支架(53)的圆形通道并能够在所述圆形通道内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环包括第一夹环(531)和第二夹环(532),所述第一夹环(5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53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环(5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532)的另一端分别形成凸耳(533),所述第一夹环(5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环(53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凸耳(533)处的穿孔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的电控机构(3),所述电控机构(3)包括电磁起动器、三联控制按钮和急停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便于所述卷带装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皮带卷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表面的所述螺纹孔(71)之间的间距为800mm-1400mm,即所述卷带装置能够卷曲的卷带宽度范围为800mm-1400mm。
CN201721902526.4U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Active CN207713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2526.4U CN207713178U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2526.4U CN207713178U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13178U true CN207713178U (zh) 2018-08-10

Family

ID=63053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2526.4U Active CN207713178U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13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1029A (zh) * 2022-08-17 2022-11-18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尺寸曝光机免擦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1029A (zh) * 2022-08-17 2022-11-18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尺寸曝光机免擦拭装置
CN115351029B (zh) * 2022-08-17 2024-03-01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尺寸曝光机免擦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0926B (zh) 电力线缆收线机
CN205500428U (zh) 一种可移动的电缆成圈机
CN209275852U (zh) 一种线缆理线器
CN207713178U (zh) 一种皮带卷带装置
CN104553006B (zh) 一种轮胎钢圈包布装置及方法
CN108892050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吊装设备
CN108689307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吊装方法
CN206869606U (zh) 一种玻璃砂带扫边机
CN2514963Y (zh) 升降-回转焊接变位机
CN104875412B (zh) 一种胎圈缠绕装置
CN207410193U (zh) 一种交流同步发电机转子全自动绕线机
CN113772153A (zh) 一种可满足不同钢管使用的自动均匀受力捆扎装置
CN210998589U (zh) 一种针板换针机构
CN107792600A (zh) 一种长距离皮带运输机更换皮带的方法
CN210286139U (zh) 一种吸油棉生产用成卷装置
CN210470350U (zh) 一种牵引式圆捆裹膜机用传动系统
CN204749311U (zh) 一种胎圈缠绕装置
CN207645671U (zh) 自动式搬运建筑材料装置
CN209743998U (zh) 一种便于前后移动的显示器挂架
CN103639333B (zh) 自动绕钉机
CN207121704U (zh) 单针机的调节机构
CN106313593B (zh) 一种自动包布缠绕装置
CN210621010U (zh) 化纤丝生产用缠绕收集设备
CN110153512A (zh) 可提高钢筋套丝机工作效率的方法及配套设备
CN201343372Y (zh) 输送工件用卷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