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1749U - 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 Google Patents
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11749U CN207711749U CN201721831157.4U CN201721831157U CN207711749U CN 207711749 U CN207711749 U CN 207711749U CN 201721831157 U CN201721831157 U CN 201721831157U CN 207711749 U CN207711749 U CN 2077117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litter
- feed liquor
- header
- micro
- parallel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液集流管、出液集流管以及连接所述进液集流管和所述出液集流管的多根微通道扁管,所述进液集流管顶端开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出液集流管底端开设有制冷剂出口,所述进液集流管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分流片,所述分流片的两侧边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壁上,各所述分流片的底端由所述制冷剂入口至所述进液集流管内部依次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板上,各所述分流片将进液集流管分为至少两条进液通道,各进液通道均连通有微通道扁管。该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具有设计科学、流量分配均匀、换热性能好、结构紧凑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空调系统中,气冷器多采用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由集流管、扁管和安装在扁管间的散热带组成,集流管中的隔板使制冷剂在两个集流管中来回流动,形成多个回路。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在管带式气冷器的基础上,减薄了管子厚度,减小了扁管宽度尺寸和微通道管径,结构更为紧凑,换热性能更高;散热带结构紧凑,能够相对增加空气侧的换热面积,形成流体剥离,增强空气扰动,显著提高空气侧的传热系数。
在传统的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中,由于第一根扁管靠近气冷器集液管的流体进口位置,所以其压力相比较大,在流体流入集液管后受到第一根微通道扁管的截流,流通面积突然缩小,此时液体以较大的速度流向集液管下部,导致第一根微通道扁管流量过小;由于第一根微通道扁管产生的流体扰流,使得第一、二根扁管之间,流体流速较小,接下来的几根扁管,扰流逐渐减小,流速增加,在最后一根微通道扁管流体遇到管壁的阻挡不再向下流动,此时,流体主要通过扁管流到集液管的出口,所以最后一个扁管流量较大,整体流量分配不均匀,严重影响气冷器的换热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流量分配均匀、换热性能好、结构紧凑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液集流管、出液集流管以及连接所述进液集流管和所述出液集流管的多根微通道扁管,所述进液集流管顶端开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出液集流管底端开设有制冷剂出口,所述进液集流管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分流片,所述分流片的两侧边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壁上,各所述分流片的底端由所述制冷剂入口至所述进液集流管内部依次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板上,各所述分流片将进液集流管分为至少两条进液通道,各进液通道均连通有微通道扁管。
基于上述,各所述分流片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方。
基于上述,所述分流片的两侧边与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壁通过钎焊焊接,所述分流片的底端与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板通过钎焊焊接。
基于上述,所述分流片的片数为1-4片。
基于上述,每片所述分流片对应2-5根所述微通道扁管。
基于上述,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流体通道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王”字形。
基于上述,每相邻两根所述微通道扁管之间均安装有散热带。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的基础上,在所述进液集流管内增设了所述分流片,所述分流片将所述制冷剂入口分割成多个进液通道,进入所述进液集流管的制冷剂被所述分流片分流向不同的进液通道,保证了各进液通道的制冷剂流量与其供应的微通道扁管数量相协调,减小了截流作用的影响,大大缩小了第一根所述微通道扁管与最后一根微通道扁管之间的流量差距,使其整体流量均匀,提高了换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片的两侧边和底端与所述进液集流管采用钎焊焊接的方式,钎焊过程温度低,减小了所述进液集流管和所述分流片的变形量,接头光滑美观,提高了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将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流体通道截面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提高了耐压性能,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流体通道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可使冷却液流动更加顺畅,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流体通道截面的形状为“王”字形,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带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换热面积和换热效果。
其具有设计科学、流量分配均匀、换热性能好、结构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制冷剂入口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制冷剂入口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3中微通道扁管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中微通道扁管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5中微通道扁管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冷剂入口;2.微通道扁管;3.散热带;4.制冷剂出口;5.进液集流管;6分流片;7. 出液集流管;8. 管板;21. 圆形流体通道;22. 矩形流体通道;23. “王”字形流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液集流管5、出液集流管7以及连接所述进液集流管5和所述出液集流管7的八根微通道扁管2,所述进液集流管5顶端开设有制冷剂入口1,所述出液集流管7底端开设有制冷剂出口4,所述进液集流管5内设置有一分流片6,所述分流片6的两侧边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5的管壁上,所述分流片6的底端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5的管板8上,所述分流片6将进制冷剂入口1分为两条进液通道,各进液通道均连通有微通道扁管2。各进液通道均对应四根微通道扁管2设置,所述分流片6的顶端延伸至微通道扁管2的上方;每相邻两根所述微通道扁管2之间均安装有散热带3。所述分流片6将所述制冷剂入口1分为两个通道,上面的四根微通道扁管2共用一个通道,下面的四根微通道扁管2共用另一个通道,保证了两组微通道扁管2的总体流量相同,减轻了截流效应的影响,拉近了第一根微通道扁管2和最后一根微通道扁管2的流量差距。
具体使用时,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1进入进液集流管5中,经过分流片6的分流后,进入两条进液通道中,截流效应的影响仅限于与各条进液通道对应的四根微通道扁管2,从而使整体流量更加平均,提高了换热效果,随后,制冷剂流经微通道扁管2,在散热带3的共同作用下,与外界环境进行大量的热交换,最后,制冷剂进入出液集流管7,从制冷剂出口4流出,完成换热。
为了提高分流片6与进液集流管5连接质量,所述分流片6的两侧边与所述进液集流管5的管壁通过钎焊焊接,所述分流片6底端与进液集流管5的管板8通过钎焊焊接;由于钎焊过程温度低,减小了所述进液集流管5和所述分流片6的变形量,接头光滑美观,提高了产品质量。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进液集流管5内设置有两片分流片6,其中一片分流片6形成的进液通道对应最上面的两根微通道扁管2设置,另一片分流片6形成的进液通道对应中间的三根微通道扁管2设置,从而将制冷剂入口1分为三个流体通道,进一步削弱了截流效应的影响,整体制冷剂流量更为平均。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各分流片6的顶端只需延伸到与其相对应的微通道扁管2上方即可,均能够实现分流的目的,可将所述分流片6的片数设置为3-4片,每片分流片6对应2-5根所述微通道扁管2,均能够实现本用新型的目的。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其它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2内开设有圆形流体通道21,圆形流体通道21可提高扁管的耐压性能。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其它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2内开设有矩形流体通道22,矩形流体通道22可使冷却液流动更加顺畅。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其它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2内开设有“王”字形流体通道23, “王”字形流体通道23散热效果更好,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异形孔,由于制冷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均可提高散热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液集流管、出液集流管以及连接所述进液集流管和所述出液集流管的多根微通道扁管,所述进液集流管顶端开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出液集流管底端开设有制冷剂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集流管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分流片,所述分流片的两侧边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壁上,各所述分流片的底端由所述制冷剂入口至所述进液集流管内部依次密封在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板上,各所述分流片将进液集流管分为至少两条进液通道,各进液通道均连通有微通道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流片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的两侧边与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壁通过钎焊焊接,所述分流片的底端与所述进液集流管的管板通过钎焊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片的片数为1-4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分流片对应2-5根所述微通道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任一项所述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扁管上流体通道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王”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根所述微通道扁管之间均安装有散热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31157.4U CN207711749U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31157.4U CN207711749U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11749U true CN207711749U (zh) | 2018-08-10 |
Family
ID=6304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3115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11749U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1174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7195A (zh) * | 2019-09-04 | 2019-12-13 |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156836A (zh) * | 2020-01-10 | 2020-05-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 |
-
2017
- 2017-12-25 CN CN201721831157.4U patent/CN20771174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67195A (zh) * | 2019-09-04 | 2019-12-13 |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567195B (zh) * | 2019-09-04 | 2023-09-26 |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156836A (zh) * | 2020-01-10 | 2020-05-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5180661A1 (zh) | 换热器 | |
CN104990433B (zh) | 板翅式换热器 | |
CN204665753U (zh) | 一种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变径扁管 | |
CN207711749U (zh) | 分流片式微通道平行流气冷器 | |
CN108592663A (zh) | 一种气液热交换装置 | |
CN103913019A (zh) |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高性能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6679468A (zh) | 一种带双干度分流折流板的管壳式蒸发器 | |
WO2024060347A1 (zh) | 板式换热器 | |
CN106440915B (zh) | 一种热交换板片 | |
CN101261093B (zh) | 三通道板式换热器 | |
CN201876019U (zh) | 用于窗式空调的平行流蒸发器 | |
CN201100787Y (zh) | 新型平行流式蒸发器 | |
CN105423649B (zh) |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5066240U (zh) |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3808180A (zh) | 热管冷却装置 | |
CN208205842U (zh) | 一种管壳式冷凝器 | |
CN207622587U (zh) | 气液热交换装置 | |
CN206626991U (zh) | 一种紧凑式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6440522A (zh) | 一种抽气式板翅式换热器 | |
CN202719907U (zh) | 组合式换热器 | |
CN105737647A (zh) | 一种用于汽水分离的板式换热器 | |
CN102679632A (zh) | 板式换热器 | |
CN101922826A (zh) | 一种能使热交换性能最大化的平行流蒸发器 | |
CN209263737U (zh) | 高粘度油用板翅式换热器 | |
CN205593230U (zh) | 一种空调用微通管道蒸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