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3037U -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3037U
CN207703037U CN201820014848.3U CN201820014848U CN207703037U CN 207703037 U CN207703037 U CN 207703037U CN 201820014848 U CN201820014848 U CN 201820014848U CN 207703037 U CN207703037 U CN 207703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heater cores
fixed
concurrent flow
aluminium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48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148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3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3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30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之间通过平行流铝扁管相连通,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表面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平行流铝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PTC发热管和散热翅片分别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暖风芯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两端的金属散热壳,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分别固定于所述金属散热壳内,所述金属散热壳之间还通过加强筋板相连接。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PTC发热管全部替换散热翅片,改装成一种应用在煤改电领域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单纯的液体加热器,也可以利用PTC发热管部分代替散热翅片时,改装成一种水电一体的暖风芯体。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和新能源煤改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背景技术
常见的暖风水箱包含上下水室,进出水管、扁管、散热翅片。所述暖风水箱是应用在传统燃油汽车,通过发动机的余热加热防冻液,防冻液流经进出水管、上下水室、扁管,热量通过与扁管焊接在一起的散热翅片散放出来。然而传统的暖风水箱并不能作为水电一体的暖风水箱,装在用在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总成中;也不可以作为纯电的PTC水加热器串联在水路中,通过传统的散热水箱进行散热,应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利用PTC发热管全部替换散热翅片,从而改装成一种应用在煤改电领域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单纯的液体加热器,也可以利用PTC发热管部分代替散热翅片,改装成一种水电一体的暖风芯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之间通过平行流铝扁管相连通,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表面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平行流铝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PTC发热管和散热翅片分别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暖风芯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两端的金属散热壳,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分别固定于所述金属散热壳内,所述金属散热壳之间还通过加强筋板相连接,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加强筋板上。
优选地,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平行流铝扁管的长度方向。
优选地,所述上水室上连通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至少部分固定在靠近所述上水室的所述金属散热壳上;
所述下水室上连通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至少部分固定在靠近所述下水室的所述金属散热壳上。
优选地,所述上水室内部固定有水流隔板,所述水流隔板将所述上水室内部分割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平行流铝扁管中靠近所述上水室的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靠近所述上水室的所述金属散热壳上还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和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中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出水管中与所述第二腔体相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PTC发热管和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表面都涂覆有硅胶。
优选地,所述金属散热壳上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暖风芯体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或灌胶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之间通过平行流铝扁管相连通,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表面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平行流铝扁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PTC发热管和散热翅片分别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暖风芯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两端的金属散热壳,所述上水室和下水室分别固定于所述金属散热壳内,所述金属散热壳之间还通过加强筋板相连接,所述平行流铝扁管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加强筋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流动效率高,热损耗低,增大了芯体水流量,通过金属散热块提高了散热效果,使空调或电池管理系统达到优良的制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PTC发热管全部替换散热翅片,改装成一种应用在煤改电领域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单纯的液体加热器,也可以利用PTC发热管部分代替散热翅片时,改装成一种水电一体的暖风芯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热损耗低,防漏水,提高热效率,适用于煤改电领域或地暖,北方寒冷地区集中供暖的需求,配合PWM控制实现无级调节,或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完成空调或电池管理系统达到制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平行流铝扁管 101-上水室
102-下水室 12-金属散热壳
13-水流隔板 14-进水管
15-出水管 16-第二密封圈
17-第一密封圈 121-安装孔
21-PTC发热管 22-导线
3-加强筋板 4-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第一方向”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包括上水室101和下水室102,所述上水室101和所述下水室102之间通过平行流铝扁管11相连通(这里的平行流铝扁管11为铝合金多孔微通道扁管,内部形成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的通槽),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表面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PTC发热管21和散热翅片4分别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PTC发热管21包括与其电连接的导线22,PTC发热管21通过导线22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暖风芯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两端的金属散热壳12,所述上水室101和下水室102分别固定于所述金属散热壳12内,所述金属散热壳12之间还通过加强筋板3相连接,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加强筋板3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流动效率高,热损耗低,增大了芯体水流量,通过金属散热块提高了散热效果,使空调或电池管理系统达到优良的制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PTC发热管全部替换散热翅片,改装成一种应用在煤改电领域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单纯的液体加热器,也可以利用PTC发热管部分代替散热翅片时,改装成一种水电一体的暖风芯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暖风芯体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热损耗低,防漏水,提高热效率,适用于煤改电领域或地暖,北方寒冷地区集中供暖的需求,配合PWM控制实现无级调节,或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完成空调或电池管理系统达到制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的长度方向。即该暖风芯体可改装为水电一体的暖风芯体,即当使用燃油或其他方式(如电加热、燃气加热等)加热防冻液时,可以通过该暖风芯体散热;当热量不足或者单纯依靠电力取暖时,可启动PTC发热管,实现纯电加热或电辅热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内部液体的进入和排出,如图1所示,所述上水室101上连通有进水管14,且所述进水管14至少部分固定在靠近所述上水室101的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
所述下水室102上连通有出水管15,且所述出水管15至少部分固定在靠近所述下水室102的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液体在内部流动的行程,如图2所示,所述上水室101内部固定有水流隔板13,所述水流隔板13将所述上水室101内部分割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中靠近所述上水室101的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靠近所述上水室101的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还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14和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出水管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密封性,所述进水管14中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第一密封圈17;
所述出水管15中与所述第二腔体相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第二密封圈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平行流铝扁管11与PTC发热管21和/或散热翅片之间的传热效果,所述PTC发热管21和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表面都涂覆有硅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在金属散热壳12上安装IGBT/mos等功率元件,利于散热,增强控制线路板的可靠性,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1,这里的安装孔121也可以安装水温传感器,进行感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暖风芯体全部组装完成后,需要增加表面绝缘层或整体灌胶封装,提高可靠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芯体包括上水室(101)和下水室(102),所述上水室(101)和所述下水室(102)之间通过平行流铝扁管(11)相连通,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表面固定有多个沿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槽,PTC发热管(21)和散热翅片(4)分别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暖风芯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两端的金属散热壳(12),所述上水室(101)和下水室(102)分别固定于所述金属散热壳(12)内,所述金属散热壳(12)之间还通过加强筋板(3)相连接,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至少部分固定在所述加强筋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01)上连通有进水管(14),且所述进水管(14)至少部分固定在靠近所述上水室(101)的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
所述下水室(102)上连通有出水管(15),且所述出水管(15)至少部分固定在靠近所述下水室(102)的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室(101)内部固定有水流隔板(13),所述水流隔板(13)将所述上水室(101)内部分割成相对封闭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中靠近所述上水室(101)的端面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靠近所述上水室(101)的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还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进水管(14)和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出水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4)中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第一密封圈(17);
所述出水管(15)中与所述第二腔体相接触的面上固定有第二密封圈(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发热管(21)和所述平行流铝扁管(11)表面都涂覆有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壳(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芯体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或灌胶层。
CN201820014848.3U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3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4848.3U CN207703037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4848.3U CN207703037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3037U true CN207703037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3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484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3037U (zh) 2018-01-05 2018-01-05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30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658A (zh) * 2018-12-26 2019-05-24 浙江琦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功率的暖风机机芯组件
CN110435385A (zh) * 2019-07-10 2019-11-12 芜湖汉特威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的混合式加热器暖风芯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658A (zh) * 2018-12-26 2019-05-24 浙江琦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功率的暖风机机芯组件
CN110435385A (zh) * 2019-07-10 2019-11-12 芜湖汉特威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的混合式加热器暖风芯体
CN110435385B (zh) * 2019-07-10 2024-05-10 芜湖汉特威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的混合式加热器暖风芯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0170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热电发生器的具有热交换器的装置
CN110197935A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水冷板
CN103528035B (zh) 大功率led用整体式热管散热方法及装置
CN106972218A (zh) 一种圆柱型动力电池组的冷却装置与方法
CN207703037U (zh) 一种改进的暖风芯体
CN103517467B (zh) 一种ptc电热元件、电加热装置以及电动车
KR20130020977A (ko) 냉각수 히터
CN104676545A (zh) 吸热装置、散热装置和led工矿灯散热系统
CN205792308U (zh) 冷凝器热源温差发电装置
CN108278581A (zh) 一种led阵列模块的冷却结构
CN218181999U (zh) 热传递结构、dcdc转换器、电力分配模块和电力分配单元
CN207896888U (zh) 一种紧凑式温差发电装置
CN115884452A (zh) 一种电加热器、储热装置及储换热系统
CN109003954A (zh) 散热器
CN101761380B (zh) 一种基于振荡流热管的汽车发动机散热装置
US4014713A (en)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CN105370352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车载脉动热管热电转化系统
CN209365928U (zh) 设有散热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06370814U (zh) 一种光伏用自然对流热管散热器
CN20594649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电瓶车
CN219679115U (zh) 一种ecu散热保护套壳
CN219889905U (zh) 制冷组件及制冷系统
CN215342169U (zh) 一种功率电阻模拟组件
CN108775827A (zh) 振荡热管及利用振荡热管实现高电荷载电缆散热的方法
CN110491643A (zh) 一种变压器的散热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