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00693U -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00693U
CN207700693U CN201721788193.7U CN201721788193U CN207700693U CN 207700693 U CN207700693 U CN 207700693U CN 201721788193 U CN201721788193 U CN 201721788193U CN 207700693 U CN207700693 U CN 207700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bar
upright bar
form bracing
conver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881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茅兵
倪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n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n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n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Nant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Co
Priority to CN2017217881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00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00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006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钢管组件和支撑组件,钢管组件支承于支撑组件顶部;钢管组件包括横钢管和垂直于横钢管设置的纵钢管,横钢管和纵钢管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匀分布;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杆和竖直设置的立杆,水平杆均匀分布于立杆的长度方向上;立杆包括多根均匀分布的梁支撑杆和多根均匀分布的楼板支撑杆,梁支撑杆的间距小于楼板支撑杆的间距;通过设置钢管组件和支撑组件,达到了提高支撑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层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目前的超高层建筑多是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结构;在低层商用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转换层内设有转换梁和转换楼板。
一般超高层建筑的基础相对较大,为了利用下部空间并同时达到部分承重的效果,超高层建筑具有多层地下室,将多层地下室统称为地下层,地下层内设有地下楼板、支撑梁和支撑柱;而位于地下层和转换层之间的则称为中间层,中间层内设有中间楼板、中间梁和中间柱。
授权公告号为CN201924600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8月1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梁式转换层现浇大梁施工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支承大梁模板的横梁,设在转换层柱上的预埋件,斜支撑杆一端连接横梁,一端连接预埋件,斜支撑杆是钢管;横梁是由纵横交错的钢管通过扣件连接组成的多组平行弦桁架,平行弦桁架的竖向杆件直接延伸支承到其下方的楼板上。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技术利用了斜支撑杆将转换层的模板上的力传递到下层楼板上,但是斜向传力对斜支撑杆的强度要求过高,容易造成斜支撑杆的受剪破坏,导致无法提供给转换层的模板足够的支撑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通过设置钢管组件和支撑组件,达到了提高支撑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钢管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钢管组件支承于所述支撑组件顶部;所述钢管组件包括横钢管和垂直于横钢管设置的纵钢管,所述横钢管和纵钢管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杆和竖直设置的立杆,所述水平杆均匀分布于所述立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立杆包括多根均匀分布的梁支撑杆和多根均匀分布的楼板支撑杆,所述梁支撑杆的间距小于所述楼板支撑杆的间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钢管组件紧贴转换楼板的模板底部,转换层的模板上的力通过模板传递给钢管组件。钢管组件再将作用力传递给支撑组件中的立杆,立杆将作用力依次传递给与之相连的水平杆,将作用力进行均化,减少集中力的出现。接着作用力通过竖直的立杆传递给中间楼板,中间楼板通过中间梁和中间柱将作用力传递到地下层,地下层将作用力通过地梁和支撑柱传递给基础,如此路径的传力给予了模板足够的支撑。同时,位于模板底部的垂直设置的横钢管和纵钢管能够有效且均匀地将模板上的作用力传递到下方的支撑组件中,提高了传力的效率,减少了因转换层施工过程中模板局部弯曲而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梁支撑杆和楼板支撑杆之间增设有加强竖杆,所述加强竖杆竖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支撑杆和楼板支撑杆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转换楼板和转换梁的连接处,这个位置的模板是承受转换楼板荷载和转换梁荷载的转换处,属于应力集中的位置,所以需要对这个位置进行加固设计。加强竖杆能够将转换楼板和转换梁连接处的作用力有效地进行传递,减少这个位置的模板的形变,同时加强竖杆与立杆配合工作能够提高支撑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立杆上增设有多根水平设置的加强横杆,多根所述加强横杆中部截断形成放置区,所述放置区沿水平设置;所述立杆上对应放置区位置增设有梁底钢管,所述梁底钢管位于放置区的下方并支承于梁支撑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放置区用于放置转换梁,加强横杆的截断位置相对的两端分别抵紧于转换梁两侧的模板上,能够加强转换梁侧壁上的模板的强度,减少浇筑混凝土时因改位置而导致模板向外鼓起的情况。同时加强横杆与水平杆配合工作,能够提高整个支撑组件的传力性能。由于转换梁底部的模板承受的作用力较大,梁底钢管能够有效的将这部分作用力传递到立杆上,减少转换梁底部的模板挠曲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管组件上增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剪刀撑,所述水平剪刀撑连接于所述钢管组件上,所述水平剪刀撑以放置区的中轴线为对称轴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刀撑是由类似剪刀的X形杆组成的斜向支撑,水平剪刀撑能够加强钢管组件的整体结构性能;由于水平剪刀撑呈斜向设置,所以能够承受模板传递给钢管组件的斜向剪力,提高钢管组件的强度。同时,水平剪刀撑以放置区的中轴线也就是以转换梁为对称轴设置,使得转换梁两侧的支撑强度一致,减少由于受力不均导致支撑组件倾覆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组件上增设有竖向设置的竖直剪刀撑,所述竖直剪刀撑以放置区的中轴线为对称轴设置;所述竖直剪刀撑的底部与立杆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竖直剪刀撑连接于立杆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剪刀撑能够承受模板传递给支撑组件的斜向剪力,提高支撑组件的整体受力性能,同时竖向剪刀和立杆配合工作,将模板上的作用力传递到中间楼板上,提高传力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竖直剪刀撑对应放置区下方位置的部分交汇设置,且交汇位置位于放置区中轴线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剪刀撑对梁底支撑杆起到分担作用力以及支撑作用,提高支撑组件的整体结构性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立杆上增设有水平设置的扫地杆,所述立杆底部到扫地杆的垂直距离小于水平杆之间的间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立杆需要将模板上的作用力传递到中间楼板上,所以立杆的底部会抵紧于中间楼板上,且由于立杆的长细比较大,从而会导致立杆底部弯曲。将扫地杆连接于立杆上并且靠近中间楼板设置,能够加强立杆在底部的整体受力性能,将每一根独立的立杆在底部进行一定强度的连接,使得立杆的整体稳定性得以提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立杆和竖向剪刀撑的底部均垫有竹胶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胶板属于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它是以毛竹材料作主要架构和填充材料,经高压成坯的建材,它具有高硬度、强抗折、强抗压等优点。立杆通过竹胶板再将作用力传递到中间楼板上,其一能够将立杆上的集中力均匀分布上竹胶板上再进行传递,减少中间楼板的损坏;其二能够对立杆的底部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每根所述立杆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木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楞能够加强模板的结构强度,同时立杆的顶部位于两根相邻的木楞之间,能够对立杆的顶部进行限位,减少立杆受力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横钢管和纵钢管之间、水平杆和立杆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连接;所述水平杆和立杆之间的十字扣件下方增设有用于加强水平杆和立杆的连接强度的加固扣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字扣件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够将横钢管和纵钢管以及水平杆和立杆更好地进行连接,其次十字扣件拆装方便,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加固扣件能够进一步加强水平杆和立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水平杆和立杆相对滑移的情况,提高支撑组件的传力性能。其次,采用十字扣件这种机械连接减少了连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不会产生焊接等连接方式中废弃材料和污染性气体,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钢管组件和支撑组件,达到了将模板上的作用力传递到基础上的效果;
2、通过设置水平剪刀撑和竖直剪刀撑,达到了提高钢管组件和支撑组件的承力性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去除木楞后的转换层的模板底部视图,主要示出了钢管组件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正视图,主要示出了支撑组件的结构;
图3是转换层、中间层和地下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中间加固支撑体系和地下加固支撑体系。
图中,1、转换层;11、转换梁;111、梁底钢管;1111、梁底横钢管;1112、梁底纵钢管;12、转换楼板;2、中间层;21、中间梁;22、中间楼板;3、地下层;31、支撑梁;32、地下楼板;4、模板;41、木楞;5、钢管组件;51、横钢管;52、纵钢管;6、支撑组件;61、水平杆;62、立杆;621、梁支撑杆;622、楼板支撑杆;7、加强竖杆;8、竹胶板;9、加强横杆;91、放置区;10、扫地杆;13、竖直剪刀撑;14、十字扣件;15、加固扣件;16、水平剪刀撑;17、中间加固支撑体系;18、地下加固支撑体系;181、可调丝杆U型顶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紧贴转换层1的模板4底部的钢管组件5和支撑于钢管组件5下方的支撑组件6。使用时,转换层1的模板4上的作用力通过钢管组件5传递给支撑组件6,支撑组件6将作用力进行重分配后,再将作用力传递到中间楼板22上。
参照图1,钢管组件5包括平行转换梁11长度方向设置的横钢管51和垂直于横钢管51设置的纵钢管52,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均布于转换楼板12和转换梁11的模板4底部,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在转换楼板12的模板底部的分布间距相同。对应转换梁11的模板4底部的位置设有梁底钢管111,梁底钢管111包括平行于横钢管51设置的梁底横钢管1111和垂直于梁底横钢管1111设置的梁底纵钢管1112,且梁底横钢管1111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横钢管51的间距,梁底纵钢管1112之间的间距与纵钢管52的间距一致。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梁底横钢管1111和梁底纵钢管1112之间通过十字扣件14连接,十字扣件14为搭建脚手架时常用的连接器具,在此不做赘述。为了提高钢管组件5的传力性能以及整体强度,钢管组件5上连接有水平剪刀撑16,水平剪刀撑16设于转换梁11的两侧并以转换梁11为对称轴设置。
参照图2,支撑组件6包括垂直于转换层1的模板4下表面设置的立杆62,立杆62上通过十字扣件14连接有水平杆61,水平杆61垂直于立杆62设置。为了加强水平杆61与立杆62的连接强度,减少两者的偏移,在连接水平杆61与立杆62的十字扣件14下方增设有加固扣件15,加固扣件15可选用十字扣件14等扣件。其中,立杆62包括设于转换梁11的模板4下方的梁支撑杆621和设于转换楼板12的模板4下方的楼板支撑杆622,梁支撑杆621和楼板支撑杆622分别均布于转换梁11底部和转换楼板12底部设置。
参照图2,为了提高支撑组件6对转换梁11和转换楼板12连接处的模板4的支撑作用,在转换梁11和转换楼板12连接处的模板4底部增设有加强竖杆7,加强竖杆7平行于立杆62设置,加强竖杆7之间的间距小于立杆62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2,为了限制立杆62和加强竖杆7顶部的位置,转换层1的模板4底部设有木楞41,木楞41平行于转换梁11设置,安装时,钢管组件5(见图1)安装于木楞41下表面(图中未示出钢管组件5和木楞41的相对位置)。支撑立杆62和加强竖杆7时,立杆62和加强竖杆7的顶部位于相邻的两根木楞41之间,限制立杆62和加强竖杆7顶部的位置,减少立杆62和加强竖杆7由于承受作用力而移位的情况。为了减少立杆62和加强竖杆7支承的中间楼板22顶部的损坏,立杆62和加强竖杆7的底部垫有竹胶板8,用于均匀传力以及缓冲中间楼板22受到的作用力。
参照图2,为了提高支撑组件6的整体强度,立杆62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加强横杆9和扫地杆10。其中,加强横杆9中部截断设有放置区91,加强横杆9上靠近放置区91的两端抵紧于转换梁11侧面的模板4上;扫地杆10靠近立杆62底部设置,且扫地杆10距离立杆62底部的距离小于水平杆61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6的稳定性和强度,支撑组件6上设有竖直剪刀撑13。竖直剪刀撑13通过十字扣件14固定于水平杆61和立杆62的连接处,提高了三者的连接强度。竖直剪刀撑13以转换梁1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位于转换梁11两侧的竖直剪刀撑13在转换梁11的交汇,交汇点位于转换梁11轴线的正下方,同时交汇点通过十字扣件14固定于水平杆61和立杆62的连接处,且竖直剪刀撑13的底部支承于竹胶板8上。
结合图3,为了提高传力的连续性和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强度,在中间层2的中间楼板22和地下层3的地下楼板32的模板4底部分别增设有中间加固支撑体系17和地下加固支撑体系18,且中间加固支撑体系17和地下加固支撑体系18的结构与转换层的模板加固体系一致。同时中间加固支撑体系17和地下加固支撑体系18中的立杆62对应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的立杆62设置,以达到提高传力连续性的效果。
其中地下加固支撑体系18的立杆62顶部增设有可调丝杆U型顶托181,用以调节地下层3的立杆62的高度,以适应施工需求,减少地下楼板32挠曲的情况。
其中,在附图中,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立杆62与水平杆61交汇处均设置十字扣件14进行连接上,且水平剪刀撑16与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三者、竖直剪刀撑13与立杆62和水平杆61三者的交汇处也设置十字扣件14进行连接,为了附图的可观性,不在所有设置十字扣件14的位置进行示出,仅在部分区域(见图1和图2)做标记示出。
使用时,转换楼板12的模板4上的作用力通过钢管组件5、转换梁11的模板4上的作用力通过梁底钢管111均将作用力传递给支撑组件6,通过支撑组件6中的水平杆61和立杆62的重分配再将作用力传递到中间层2的中间楼板22上。中间楼板22通过中间加固支撑体系17将作用力传递到地下楼板上,最后通过接着通过地下加固支撑体系18将作用力传递到基础(图中未示出)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组件(5)和支撑组件(6),所述钢管组件(5)支承于所述支撑组件(6)顶部;所述钢管组件(5)包括横钢管(51)和垂直于横钢管(51)设置的纵钢管(52),所述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杆(61)和竖直设置的立杆(62),所述水平杆(61)均匀分布于所述立杆(6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立杆(62)包括多根均匀分布的梁支撑杆(621)和多根均匀分布的楼板支撑杆(622),所述梁支撑杆(621)的间距小于所述楼板支撑杆(622)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支撑杆(621)和楼板支撑杆(622)之间增设有加强竖杆(7),所述加强竖杆(7)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2)上增设有多根水平设置的加强横杆(9),多根所述加强横杆(9)中部截断形成放置区(91),所述放置区(91)沿水平设置;所述立杆(62)上对应放置区(91)位置增设有梁底钢管(111),所述梁底钢管(111)位于放置区(91)的下方并支承于梁支撑杆(6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组件(5)上增设有水平设置的水平剪刀撑(16),所述水平剪刀撑(16)连接于所述钢管组件(5)上,所述水平剪刀撑(16)以放置区(9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上增设有竖向设置的竖直剪刀撑(13),所述竖直剪刀撑(13)以放置区(9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设置;所述竖直剪刀撑(13)的底部与立杆(62)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竖直剪刀撑(13)连接于立杆(6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剪刀撑(13)对应放置区(91)下方位置的部分交汇设置,且交汇位置位于放置区(91)中轴线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2)上增设有水平设置的扫地杆(10),所述立杆(62)底部到扫地杆(10)的垂直距离小于水平杆(61)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2)和竖直剪刀撑(13)的底部均垫有竹胶板(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立杆(62)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木楞(4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钢管(51)和纵钢管(52)之间、水平杆(61)和立杆(62)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14)连接;所述水平杆(61)和立杆(62)之间的十字扣件(14)下方增设有用于加强水平杆(61)和立杆(62)的连接强度的加固扣件(15)。
CN201721788193.7U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0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8193.7U CN207700693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8193.7U CN207700693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00693U true CN207700693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8819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00693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006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758A (zh) * 2020-05-28 2020-11-03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下层结构超荷承受上层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7758A (zh) * 2020-05-28 2020-11-03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下层结构超荷承受上层结构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2071B (zh) 钢筋直立式混凝土构件-屈曲约束支撑连接节点
CN103104092B (zh) 一种梁板支撑组合结构
CN107419824A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086535B (zh) 一种装配式方钢管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08086592A (zh) 一种独立柱及施工方法
CN105464399A (zh) 预制花纹板钢桁架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及加固方法
CN203201140U (zh) 一种梁板支撑
CN207017483U (zh)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
CN207944630U (zh) 一种独立柱
CN207700693U (zh) 一种超高层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
CN205875394U (zh) 一种干法连接的抗震混凝土梁柱
CN206189702U (zh) 一种屋面板与墙板的连接节点
CN204960300U (zh) 钢筋桁架楼板及现场绑扎楼板的钢筋桁架模板
CN208830464U (zh) 一种钢梁与混凝土小圆柱刚接节点
CN104631644B (zh) 一种连接节点结构
CN207314664U (zh) 一种可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及装配式混合框架建筑体系
CN109518861A (zh) 一种与现浇墙体组合使用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0370010U (zh) 用于格构式支撑架的桁架式靴脚
CN213268892U (zh) 一种套管柱支撑后浇带连接结构
CN202023257U (zh) 框架柱与组合网架楼板间的连接节点
CN202767518U (zh) 用于支撑混凝土剪力墙模板的单榀空间桁架及组装结构
KR101148546B1 (ko) 장스팬용 조립 철골 보 및 그를 이용한 철골 골조
CN209779457U (zh) 一种箱梁侧模板支撑装置
CN208950125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楼板体系
CN208763450U (zh) 多跨门架式支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