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8429U - 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88429U CN207688429U CN201721862410.2U CN201721862410U CN207688429U CN 207688429 U CN207688429 U CN 207688429U CN 201721862410 U CN201721862410 U CN 201721862410U CN 207688429 U CN207688429 U CN 2076884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hell
- heat dissipation
- radiator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具有安装区域的第一壳体,其壁面上开设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安装区域外壁面上的散热通道;设置在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电气元件设置在安装区域内并与散热器相连接,安装区域与蒸发器隔离开,安装区域壁面上开设第一出风口,安装区域位于第一进风口与散热通道进口之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通孔。外界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口后,一部分风进入到安装区域内与电气元件直接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风进入到散热通道内与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两部分风共同实现散热功能,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好,能够满足电气元件的散热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降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应用了逆卡诺原理,利用压缩机消耗少量电能,就可将空气中的大量低温热源转移到水中,从而实现加热水的热水装置,它具有环保、比电加热节能2/3、安全可靠的特点。利用空气源热泵采暖,取代传统锅炉采暖,实现煤改电,是保护环境、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都对此予以大力支持,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采用变频技术的空气源热泵,可以在低环境温度下通过变频技术而提高压缩机转速,从而提供更高的制热量,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低温环境下采暖不足的问题。但由于采用变频技术,其电气元件发热量较大,导致一些电气元件处于过热状态,可能影响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而影响机组的可靠性,对于该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类似中国专利文献CN202521753U公开的变频空调的室外机的结构。
室外机的结构包括具有顶盖板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及风扇;还包括控制盒、散热片、散热风道;控制盒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开口处并位于顶盖板的下方,电气元件安装在控制盒内,控制盒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片,散热风道固定在控制盒侧壁上并将散热片包围在其内腔中;顶盖板上设置有格栅,将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散热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壳体内部并处于风扇的内侧。
在电气元件工作过程中,风扇运行将室外的空气经格栅引入到散热风道中,通过散射片的热交换将控制盒内部的热量带走,换热后的气体经风扇排向外界,以达到散热降温效果。但是,该室外机仅仅依靠散热片将控制盒内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风道中进行散热降温,难以满足控制盒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散热结构难以满足变频控制器的散热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具有安装区域,电气元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安装区域外壁面上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安装区域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蒸发器隔离开;
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
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区域外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之间形成引风风道,所述安装区域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所述引风风道上,所述引风风道远离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蒸发器,以将外界的风经所述引风风道引入所述散热通道内。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安装区域的外壁面上设有罩体,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散热器外,所述罩体的内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进风口靠近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设置并与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同侧,所述第一连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进口之间;
所述第二壳体外壁面上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避开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另一端向外延伸,通过所述挡板将所述引风风道与蒸发器隔离开。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二壳体分隔为并排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连通孔;
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至少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
所述电气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腔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面上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设有防水结构,用于将经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体的风所带的溶液收集在所述防水结构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防水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壁面上的板块,所述板块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下方,其顶部朝向上折弯并至少延伸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顶部,以使所述板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连通的引风口。
优选地,上述的散热装置,所述第一腔体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
上述的散热装置;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壁面与所述安装区域之间,并通过管路连接以形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出风口上的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内及所述安装区域内换热后的风抽出。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所述抽风装置靠近所述散热通道的出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具有一个安装区域;设置在安装区域外壁面上的散热通道;设置在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安装区域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与第一出风口。
电气元件安装在安装区域内并与散热器相连接,在电气元件工作发热时。外界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壳体内,一部分风通过第一连通孔进入到安装区域内,与电气元件直接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一出风口流出,以此来降低电气元件的温度;另一部分风进入到散热通道内,与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后从散热通道的出口流出,来实现降低电气元件温度的目的。
通过两部分风共同实现散热功能,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好,能够满足电气元件的散热需求;同时,第一进风口引入的是没有经过蒸发器的外界的风,风的湿度较低,能够避免湿度较高的风与电气元件接触而损坏电气元件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第二壳体的外壁面上设有挡板,通过挡板将引风风道与蒸发器隔离开,进一步地保证经过蒸发器的风不会通过第一连通孔进入到安装区域中,避免湿度较高的风与电气元件接触而损坏电气元件,提高散热装置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第二壳体内设有隔板,将第二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侧壁上开设第二进风口。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中都设有电气元件,从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风都会与第二腔体中的电气元件进行热交换从而加强降温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第二进风口处设有防水结构,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腔体的风因经过蒸发器而可能携带有水珠,防水结构能够防止这些水珠进入到第二腔体中,避免第二腔体中的电气元件遇水而损坏,保证了散热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防水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壳体;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安装腔体;13-第二安装腔体;
2-第二壳体;21-隔板;211-第二连通孔;22-罩体;23-散热器;24-第一腔体;241-第一连通孔;25-第二腔体;251-第二进风口;252-防水结构;261-散热通道进口;262-散热通道出口;27-安装板;271-第三连通孔;28-第一出风口;
3-挡板;
4-引风风道;
5-蒸发器;
6-抽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挡板3。
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第一进风口11由数个通孔竖直且相隔一定间距排列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壳体2包括罩体22、散热器23、隔板21以及安装板27,第二壳体2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并靠近第一进风口11设置;第二壳体2内具有适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安装区域,隔板21设置在安装区域内,将安装区域分割为第一腔体24与第二腔体25,第一腔体24为具有上盖的封闭腔体;隔板21上设有将第一腔体24与第二腔体25连通的第二连通孔211。
罩体22设置在第一腔体24靠近第一进风口11的侧壁上,罩体22的内部形成散热通道并且具有对应的散热通道进口261与散热通道出口262;散热通道进口261正对第一进风口11设置并与第一进风口11位于第一腔体24的同侧,第一进风口11与散热通道进口261之间形成引风风道4。
对应于引风风道4的第一腔体24侧壁面上设有第一连通孔241,第一连通孔241由三行均匀分布的竖向长腰孔组成,每行为五个长腰孔,通过第一连通孔241可以将由第一进风口11进入的风引入到第一腔体24内。
散热器23设置在第一腔体24的侧壁上对应散热通道的位置处,例如翅片式散热器23,散热器23的一端经第一腔体24侧壁与第一腔体24内部的电气元件相连,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散热通道内。
L型的安装板27设置在第一腔体24中,安装板27两侧适于安装电气元件,安装板27上开设有第三连通孔271,第三连通孔271可以将位于安装板27两侧的腔体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腔体25与散热通道同侧的壁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251,第二进风口251的内侧设有防水结构252;防水结构252为折弯的板块,其纵向截面为L形,板块底部水平设置在第二进风口251的底部,板块顶部沿竖直方向向上折弯并延伸至第二进风口251的顶部;例如,第二进风口251为四个长腰孔,每个长腰孔内侧都对应设置防水结构252。
第一腔体24与第二腔体25中都设有电气元件,从第一进风口11与第二进风口251进入的风都会与第二腔体25中的电气元件进行热交换从而加强第二腔体25的散热降温效果;另外,由第二进风口251进入第二腔体25的风因经过蒸发器5而可能携带有水珠,防水结构252能够防止这些水珠进入到第二腔体25中,避免第二腔体25中的电气元件遇水而损坏,保证了散热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第二腔体25顶部具有开口,作为第一出风口28,第二腔体25与第二进风口251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作为第一出风口28;在第一腔体24的底部也设有额外的第一出风口28。
挡板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腔体24外壁面上对应散热通道出口262处,并具有与散热通道出口262相对应的通孔,另一端连接在蒸发器5靠近引风风道4一端的端部,将蒸发器5与引风风道4完全隔离开,保证经过蒸发器5的风不会通过第一连通孔241进入到安装区域中,避免湿度较高的风与电气元件接触而损坏电气元件,提高散热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蒸发器5、节流装置、抽风装置6。
其中挡板3沿着第一腔体24的外壁面向外延伸到第一壳体1的内壁面上,挡板3与隔板21共同将第一壳体1分为第一安装腔体12与第二安装腔体13,第一安装腔体12位于第一腔体24一侧,第二安装腔体13位于第二腔体25一侧。
第二腔体25位于第二安装腔体13中;抽风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对应第二安装腔体13的侧壁上;蒸发器5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与抽风装置6相对的侧壁上,蒸发器5靠近第一安装腔体12的一端与挡板3相连。
第一腔体24与第二腔体25中均设有变频驱动模块等电气元件,其中变频驱动模块设置在第一腔体24中并通过第一腔体24侧壁面与翅片式散热器23相连接。
第一安装腔体12中设有变频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以及节流装置等部件,并与设有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以及第二安装腔体13中的蒸发器5以及抽风装置6共同构成变频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变频驱动模块等电气元件工作发热时,第一壳体1外界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口11进入到第一壳体1中的引风风道4内,一部分风通过第一连通孔241进入到第一腔体24内,再经第二连通孔211进入第二腔体25内,与两个腔体内的电气元件直接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一腔体24底部以及第二腔体25侧壁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28流出,以此来降低电气元件的温度;另一部分风进入到散热通道内,与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23进行热交换后从散热通道的出口流出,来实现降低第一腔体24中电气元件温度的目的;另外,还有第三部分风从第二腔体25上的第二进风口251进入,与第二腔体25中的电气元件直接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二腔体25侧壁与顶部的第一出风口28流出。
通过三部分风共同实现散热功能,使得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好,能够满足电气元件的散热需求,使电气元件不会因为过热而出现故障,保证了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和正常运行;同时,第一进风口11引入的是没有经过蒸发器5的外界的风,风的湿度较低,能够避免湿度较高的风进入到安装区域中与电气元件接触而损坏电气元件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相比,存在的区别仅在于,第一腔体24上可以不设置第一出风口2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与实施例1或2中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相比,存在的区别仅在于,第二腔体25上不设置第二进风口251,此时散热通道延伸至第二腔体25的侧壁上,散热通道内的散热器23也通过第二腔体25的侧壁面与第二腔体25中的电气元件相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与实施例1-3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相比,存在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壳体2中可以不设置隔板2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具有安装区域,电气元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所述安装区域外壁面上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安装区域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的蒸发器(5)隔离开;
散热器(23),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内;
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区域外的第一进风口(11),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散热通道进口(261)之间形成引风风道(4),所述安装区域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241)和第一出风口(28),所述第一连通孔(241)位于所述引风风道(4)上,所述引风风道(4)远离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的蒸发器(5),以将外界的风经所述引风风道(4)引入所述散热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的外壁面上设有罩体(22),所述罩体(22)罩设在所述散热器(23)外,所述罩体(22)的内腔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腔形成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散热器(2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进风口(11)靠近所述散热通道进口(261)设置并与所述散热通道进口(261)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同侧,所述第一连通孔(241)开设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散热通道进口(261)之间;
所述第二壳体(2)外壁面上还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上并避开所述散热通道出口(262),另一端向外延伸,通过所述挡板(3)将所述引风风道(4)与所述蒸发器(5)隔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将所述第二壳体(2)分隔为并排的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5),所述隔板(21)上开设有将所述第一腔体(24)与所述第二腔体(25)连通的第二连通孔(211);
所述第一腔体(24)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11),所述第一出风口(28)至少开设在所述第二腔体(25)的侧壁上;
所述电气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24)和第二腔体(2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腔体(24)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二腔体(25)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251);所述挡板(3)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251)与所述散热通道出口(26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25)的内壁面上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251)处设有防水结构(252),用于将经所述第二进风口(251)进入所述第二腔体(25)的风所带的溶液收集在所述防水结构(25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252)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25)内壁面上的板块,所述板块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25)的内壁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251)下方,其顶部朝向上折弯并至少延伸到所述第二进风口(251)的顶部,以使所述板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51)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腔体(25)内部连通的引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24)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壳体(2)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口(28)。
9.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面与所述安装区域之间,并通过管路连接以形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5);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出风口上的抽风装置(6),所述抽风装置(6)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1)内及所述安装区域内换热后的风抽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装置(6)靠近所述散热通道出口(262)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2410.2U CN207688429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62410.2U CN207688429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88429U true CN207688429U (zh) | 2018-08-03 |
Family
ID=6299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62410.2U Active CN207688429U (zh) | 2017-12-27 | 2017-12-27 | 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884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5619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浙江国创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装置 |
-
2017
- 2017-12-27 CN CN201721862410.2U patent/CN2076884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15619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浙江国创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52524B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7785783A (zh) | 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 | |
CN105423472B (zh) | 用于数据中心的热管式空调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 |
JP2013530372A (ja) | エアコンの室内機 | |
CN103490595A (zh) | 一种变流器柜 | |
CN206422181U (zh) | 一种电动方程式赛车的紧凑型强制风冷动力电池系统总成 | |
CN207688429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03177364U (zh) | 一种列式冷冻水空调及机柜冷却系统 | |
CN209558628U (zh) | 电控盒和空调器 | |
CN204853732U (zh) | 一种变频空调电器盒及变频空调 | |
CN209358425U (zh) | 变频器 | |
CN201995273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系统的散热装置 | |
CN208620456U (zh) | 一种新型模块散热器及空调系统 | |
CN204795998U (zh) | 具有热交换系统的机柜 | |
CN206743749U (zh) | 一种电控箱箱体及电控箱 | |
CN205987691U (zh) | 一种可独立扩展精准送风的封闭式集成热通道机柜 | |
CN100379332C (zh) | 一种户外型机柜 | |
CN211936282U (zh) | 一种顶出风工业型防爆除湿机 | |
CN204693762U (zh) | 一种落地式空调器 | |
CN115899845A (zh) | 空调 | |
CN203518153U (zh) | 地板嵌入式散热器 | |
CN207251025U (zh) | 一种暗装配电箱 | |
TW201508229A (zh) | 熱交換裝置 | |
CN219346637U (zh) | 一种左右接管可互换的风机盘管 | |
CN219367738U (zh) | 一种吊装浴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