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8298U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8298U
CN207688298U CN201721655051.3U CN201721655051U CN207688298U CN 207688298 U CN207688298 U CN 207688298U CN 201721655051 U CN201721655051 U CN 201721655051U CN 207688298 U CN207688298 U CN 207688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lexible piece
air
outdoor unit
conditioner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50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550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8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8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8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面具有通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竖立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和所述壳体的顶板之间以封闭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第一柔性件呈沿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以驱动气流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通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换热器的上端面上设置第一柔性件,并利用顶板压住第一柔性件,由此,第一柔性件不仅可以在换热器与顶板之间起到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以防止水进入空调室外机内。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机壳振动和噪音较大,且由于空调室外机暴露在外,外部雨水等容易进入机器内,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可以密封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面具有通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竖立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和所述壳体的顶板之间以封闭所述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第一柔性件呈沿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以驱动气流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通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换热器的上端面上设置第一柔性件,并利用顶板压住第一柔性件,由此,第一柔性件不仅可以在换热器与顶板之间起到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以防止水进入空调室外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邻近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端部短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一端短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另一端短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个端部长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所述第一柔性件伸出所述换热器的侧边缘的部分粘接于所述换热器的铜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柔性支撑块,所述柔性支撑块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或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有所述柔性支撑块,且所述柔性支撑块双面加胶以粘接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顶部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卡住所述换热器的上端,所述第一柔性件设于所述卡爪之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爪内侧设有隔开所述卡爪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柔性件,所述卡爪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在所述通孔处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层叠布置的多层,且所述卡爪卡箍所述换热器的多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包括沿所述换热器的延伸方向和/或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布置的多段,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多段拼接或搭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宽度尺寸不小于所述换热器的宽度尺寸;或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换热器的宽度尺寸;或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各处宽度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投影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换热器上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的侧边沿;或在水平投影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完全位于所述换热器上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水平投影为L型或C型,所述第一柔性件为在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上沿着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形状,其中,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在所述换热器的拐角处的部分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内边沿和外边沿之间、一部分向外偏移出所述换热器的外边沿或一部分向内偏移出所述换热器的内边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折边,所述换热器的上端设于所述折边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驱动件包括风机和与所述风机相连的电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通风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被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顶板挤压的压缩量不小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厚度的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所述翅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翅片在围绕所述气流驱动件的方向上间隔设置;铜管,所述铜管包括多个水平段和和连接段,所述水平段贯穿多个所述翅片,且多个所述水平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段将多个所述水平段串接形成液流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在1毫米到2毫米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中隔板在所述壳体内间隔出位于左侧的换热空间和位于右侧的电控空间,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换热空间,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换热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空间的后侧敞开并由所述换热器封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三柔性件,所述第三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和所述壳体的顶板之间以封闭所述中隔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第三柔性件为沿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柔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件搭接并在搭接处的上方设置柔性支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件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空调室外机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空调室外机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空调室外机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外机100,换热空间101,电控空间102,通风口103,
换热器1,第一柔性件2,顶板3,折边31,柔性支撑块4,卡爪5,第二柔性件6,中隔板7,第三柔性件8,壳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包括:壳体9、换热器1、第一柔性件2和气流驱动件(图未示出),其中,换热器1可以为空调室外机100内的冷凝器。
具体地,壳体9的前面具有通风口103;壳体9具有顶板,换热器1竖立设置于壳体9内;顶板3设在换热器1的上方,第一柔性件2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和壳体9的顶板3之间,以封闭换热器1和顶板3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第一柔性件2可以部分设置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和顶板之间,第一柔性件2也可以完全设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与顶板之间,且第一柔性件用于封闭换热器1的上端面和顶板之间的间隙。由此,可以防止外部水从换热器1的上端面和顶板之间的间隙进入空调室外机的换热空间内。
优选地,壳体9的顶板3压住第一柔性件2。此时,第一柔性件2压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和顶板3的下表面之间,由此,第一柔性件2不仅可以避免顶板3与换热器1直接刚性接触,起到减震和缓冲的效果,同时第一柔性件2还可以起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外部的水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保证空调室外机100内各部件具有安全的工作环境。
第一柔性件2呈沿换热器1延伸的长条形;例如,第一柔性件2粘接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上,且第一柔性件2呈沿换热器1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
优选地,第一柔性件2可以为海绵。
气流驱动件设于壳体9内,气流驱动件用于驱动气流经过换热器1和通风口103,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其中,可选地,气流驱动件可以包括:风机和与风机相连的电机,电机用于驱动风机转动,且风机设于换热器和通风口103之间,用于驱动换热器与通风口103位置的气流流动。由此,可以提高换热器表面的空气的流速,提高空气与换热器内冷媒的换热速率。
如图2所示,空调室外机100包括机壳和换热器1,机壳包括本体和顶板3,其中,本体呈顶部敞开的方形盒体形状,顶板3盖设在本体的顶部。换热器1设在本体内并沿本体的高度方向竖立设置,换热器1沿本体的内壁面延伸,换热器1的上端面上粘接有第一柔性件2,第一柔性件2为海绵,海绵呈沿换热器1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状,顶板3盖设在本体的顶部且抵压在第一柔性件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外机100,通过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上设置第一柔性件2,并利用顶板3压住第一柔性件2,由此,第一柔性件2不仅可以在换热器1与顶板3之间起到减震和缓冲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以防止水进入空调室外机100内,进而在避免水影响气流驱动件工作的同时,也保证了换热器内外侧气流的流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被换热器和顶板挤压的压缩量不小于第一柔性件的厚度的0.1。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一柔性件在换热器上端面和顶板之间的密封防水效果,同时还可以保证空气在换热器上端面和顶板之间的间隙流通。
例如,第一柔性件的初始厚度可以为H0,受顶板和换热器的上端面挤压后的第一柔性件的厚度为H1,则H0和H1满足:H0-H1≥0.1H0。
优选地,第一柔性件的初始厚度H0与第一柔性件受顶板和换热器的上端面挤压后的厚度H1之间进一步满足:H0≥1.2H1。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器可以包括:多个翅片和铜管,其中,翅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翅片在围绕气流驱动件的方向上间隔设置;铜管包括多个水平段和和连接段,水平段贯穿多个翅片,且多个水平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连接段将多个水平段串接形成液流回路。当冷媒在换热器的铜管中流动时,冷媒的热量可以通过铜管以及翅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在1毫米到2毫米的范围内。由此,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由于翅片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当空调室外机的外部有水泼向冷凝器时,翅片还具有梳理功能,即,翅片能够有效地阻挡水穿过换热器而影响换热器内侧的气流驱动部件(例如风机和电机等),从而保证了风机和电机可以可靠运行。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大于2mm或者小于1mm,例如,相邻翅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8mm、1.2mm、1.5mm、1.8mm、2.2mm或2.5mm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2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邻近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端部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也就是说,第一柔性件2的一个端部可以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个端部也可以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柔性件2的一端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端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柔性件2的一端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端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柔性件2的一端对齐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端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例如,第一柔性件2的一个端部可以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个端部短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又如,第一柔性件2的一个端部可以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个端部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再如,第一柔性件2的一个端部可以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的另一个端部对齐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等。
如图2所示,空调室外机100的机壳为方形盒体状,换热器1包括相连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沿机壳后壁内表面延伸,第二换热部与第一换热部的左端相连并沿机壳左壁内表面向前延伸,且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之间圆弧过度,此时,在水平投影平面上换热器1呈L型状。其中,第一柔性件2设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上并沿换热器1的上端面延伸,且第一柔性件2的左前端延伸至邻近换热器1的左前端边缘,此时,第一柔性件2的左前端可以长于、短于或对齐换热器1的左前端边缘,第一柔性件2的右端延伸至邻近换热器1的右侧边缘,此时,第一柔性件2的右端可以长于、短于或对齐换热器1的右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柔性件2的至少一个端部长于换热器1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第一柔性件2伸出换热器1的侧边缘的部分粘接于换热器1的铜管上。例如,当第一柔性件2仅其左前端长于换热器1的左前端边缘时,第一柔性件2的伸出换热器1左前端边缘的部分粘接在换热器1铜管上;当第一柔性件2仅其右端长于换热器1的右侧边缘时,第一柔性件2的伸出换热器1右边缘的部分粘接在换热器1的铜管上,当第一柔性件2的两端均长于换热器1的侧边缘时,第一柔性件2的两端的伸出换热器1的部分均粘接在换热器1的铜管上。由此,可以进一步保护换热器1且提高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柔性件2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柔性支撑块4,其中,柔性支撑块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于第一柔性件2与换热器1之间,当然,柔性支撑块4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设于第一柔性件2的上表面。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柔性支撑块4,可以提高第一柔性件2端部的弹性,提高对换热器1端部与顶板3之间的减震和密封效果。其中,柔性支撑块4可以为海绵。
优选地,第一柔性件2与换热器1之间设有柔性支撑块4,且柔性支撑块4双面加胶以粘接第一柔性件2和换热器1。由此,可以方便连接,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换热器1的顶部设有卡爪5,卡爪5卡住换热器1的上端,第一柔性件2设于卡爪5之上。由此,第一柔性件2可以避免卡爪5与顶板3刚性接触,以实现其减震和密封效果。其中,第一柔性件2可以双面加胶以粘接在卡爪5和顶板3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2-图5所示,卡爪5内侧设有隔开卡爪5和换热器1的第二柔性件6,第二柔性件6可以避免卡爪5与换热器1直接刚性接触,起到保护换热器1翅片的作用,同时第二柔性件6还可以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其中,第二柔性件6可以双面加胶粘接在卡爪5和换热器1之间。优选地,第二柔性件6为海绵。
优选地,卡爪5上可以设有通孔,第一柔性件2和第二柔性件6在通孔处粘接。由此,可以提高换热器1、第一柔性件2、卡爪5、第二柔性件6之间粘接的整体性,提高连接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器1可以包括层叠布置的多层,且卡爪5卡箍换热器1的多层。通过利用卡爪5卡住多层换热器1,可以保证不同层之间的换热器1紧密靠在一起而不会出现分离。其中,换热器1的顶部可以间隔布置至少两个卡爪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2可以包括沿换热器1的延伸方向和/或换热器1的厚度方向布置的多段,例如,第一柔性件2可以包括沿换热器1的延伸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布置的多段,第一柔性件2也可以包括沿换热器1的厚度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布置的多段,第一柔性件2还可以在换热器1的延伸方向和厚度方向均布置多段。
其中,第一柔性件2的多段拼接或搭接,即当第一柔性件2包括多段时,若相邻的两段第一柔性件2之间有重合段,则该相邻的两段第一柔性件2之间搭接;若相邻的两段第一柔性件2之间没有重合段时,则该相邻的两段第一柔性件2之间拼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柔性件2的宽度尺寸不小于换热器1的宽度尺寸;或第一柔性件2的宽度尺寸小于换热器1的宽度尺寸;或第一柔性件2的各处宽度不同。也就是说,在第一柔性件2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柔性件2的各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柔性件2的各处宽度相同时,第一柔性件2的宽度可以等同于换热器1的宽度,第一柔性件2的宽度也可以比换热器1的宽度更宽,第一柔性件2的宽度还可以比换热器1的宽度窄。当第一柔性件2的各处宽度不同时,第一柔性件2的一部分宽度可以大于第一换热器1的宽度、一部分宽度可以等同于第一换热器1的宽度、一部分宽度可以小于第一换热器1的宽度,或第一柔性件2的最大宽度不大于第一换热器1的宽度,或第一柔性件2的最小宽度不小于第一换热器1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投影中第一柔性件2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换热器1上沿换热器1的厚度方向的侧边缘。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投影中第一柔性件2也可以完全位于换热器1上沿换热器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1的水平投影为L型或C型,第一柔性件2为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上沿着换热器1延伸的形状,其中,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第一柔性件2在换热器1的拐角处的部分位于换热器1的内边缘和外边缘之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第一柔性件2在换热器1的拐角处的一部分向外偏移出换热器1的外边缘,或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第一柔性件2在换热器1的拐角处的一部分向内偏移出换热器1的内边缘。
例如,换热器1的水平投影为L型,第一柔性件2沿换热器1的上端面延伸,且第一柔性件2的宽度与换热器1的宽度相等,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柔性件2在拐角处的部分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均与换热器1的内边缘和外边缘平齐,第一柔性件2粘贴在换热器1的上端面上;又如图3所示,第一柔性件2在拐角处的部分向外偏移出换热器1的外边缘,且在拐角位置第一柔性件2仅部分粘贴在换热器1上;再如图4所示,第一柔性件2在拐角处的部分向内偏移出换热器1的内外边缘,且在拐角位置第一柔性件2仅部分粘贴在换热器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的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折边31,换热器的上端设于折边31内侧。这样,顶板的折边31可以将换热器的上端包覆在内,以进一步减小提高顶板与换热器上端之间间隙,避免水流入换热器的内侧。
优选地,换热器的上端与折边31之间具有间隙。由此,可以表面换热器与折边31之间刚性接触,提高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100还包括:中隔板7,中隔板7设在壳体9内,且中隔板在壳体9内间隔出位于左侧的换热空间101和位于右侧的电控空间102,其中,换热器1和气流驱动件设在换热空间101内,通风口103连通换热空间,电控空间102设电控盒等电器元件。
优选地,换热空间的后侧敞开并由换热器封闭。
进一步地,中隔板7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三柔性件8,第三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中隔板的上端面和壳体9的顶板之间,以封闭中隔板和顶板之间的间隙,且第三柔性件为沿中隔板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
优选地,第三柔性件8为海绵。第三柔性件8不仅可以防止中隔板7与顶板3直接刚性接触,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换热空间101内的水汽进入电控空间102内。
优选地,如图2-图5所示,第三柔性件8的一端(例如图4中所示的第三柔性件8的后端)与第一柔性件2搭接,且第一柔性件2和第三柔性件8的搭接处的上方设置柔性支撑块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前面具有通风口;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竖立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第一柔性件,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和所述壳体的顶板之间以封闭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第一柔性件呈沿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
气流驱动件,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以驱动气流经过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邻近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端部短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一端短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另一端短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长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或对齐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个端部长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的侧边缘,且所述第一柔性件伸出所述换热器的侧边缘的部分粘接于所述换热器的铜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柔性支撑块,所述柔性支撑块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或所述第一柔性件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有所述柔性支撑块,且所述柔性支撑块双面加胶以粘接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顶部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卡住所述换热器的上端,所述第一柔性件设于所述卡爪之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内侧设有隔开所述卡爪和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柔性件,所述卡爪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柔性件和所述第二柔性件在所述通孔处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层叠布置的多层,且所述卡爪卡箍所述换热器的多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包括沿所述换热器的延伸方向和/或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布置的多段,且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多段拼接或搭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宽度尺寸不小于所述换热器的宽度尺寸;或
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换热器的宽度尺寸;或
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各处宽度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在水平投影中所述第一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换热器上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的侧边沿;或
在水平投影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完全位于所述换热器上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水平投影为L型或C型,所述第一柔性件为在所述换热器的上端面上沿着所述换热器延伸的形状,
其中,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所述第一柔性件在所述换热器的拐角处的部分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内边沿和外边沿之间、一部分向外偏移出所述换热器的外边沿或一部分向内偏移出所述换热器的内边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周沿设有向下延伸的折边,所述换热器的上端设于所述折边内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折边之间具有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驱动件包括风机和与所述风机相连的电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通风口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被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顶板挤压的压缩量不小于所述第一柔性件的厚度的0.1。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多个翅片,所述翅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翅片在围绕所述气流驱动件的方向上间隔设置;
铜管,所述铜管包括多个水平段和连接段,所述水平段贯穿多个所述翅片,且多个所述水平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段将多个所述水平段串接形成液流回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在1毫米到2毫米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
中隔板,所述中隔板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中隔板在所述壳体内间隔出位于左侧的换热空间和位于右侧的电控空间,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换热空间,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换热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的后侧敞开并由所述换热器封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三柔性件,所述第三柔性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和所述壳体的顶板之间以封闭所述中隔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第三柔性件为沿所述中隔板的上端面延伸的长条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柔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件搭接并在搭接处的上方设置柔性支撑块。
2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件为海绵。
CN201721655051.3U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207688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5051.3U CN207688298U (zh)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5051.3U CN207688298U (zh)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8298U true CN207688298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9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5051.3U Active CN207688298U (zh)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8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6673A (zh) * 2017-11-30 2018-03-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6673A (zh) * 2017-11-30 2018-03-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6673A (zh) 空调室外机
CN101821557B (zh) 空气调节器用室内机
CN105008809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CN106337269B (zh) 烘干系统及衣物干燥装置
CN105378389A (zh) 空调器
CN207688298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6885309A (zh) 一种组合式蒸发器及空调器
CN107110528A (zh) 空调机的室外单元
CN20675534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055765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9622957U (zh) 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WO2016080463A1 (ja) ヒートポンプ
CN106918083A (zh) 穿墙式空调器
JP2009103431A (ja) 室内ユニット
JP6430089B1 (ja) 熱交換素子、熱交換換気装置及び熱交換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5953403B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201298980Y (zh) 热交换器式户外电力控制柜
CN209181124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8758811B (zh) 三管制风管式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
CN10558819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10366663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7570038U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JP201013368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5878398U (zh) 一种平行流室外机中冷凝器与边板的防漏风安装结构
JP2020076552A (ja) アルミプレート空気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