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6135U -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 Google Patents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6135U
CN207686135U CN201721893541.7U CN201721893541U CN207686135U CN 207686135 U CN207686135 U CN 207686135U CN 201721893541 U CN201721893541 U CN 201721893541U CN 207686135 U CN207686135 U CN 207686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n liang
joint bar
capping beam
pouring concrete
subway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935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树伟
雷崇
王鹏
王家磊
赵飞阳
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935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6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6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6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包括先浇混凝土冠梁和后浇混凝土压顶梁,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的冠梁箍筋上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后浇混凝土压顶梁浇筑为整体的压顶梁插筋。与现有的压顶梁后期植筋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可以在后浇混凝土压顶梁浇筑时避免后期植筋,设计理论清晰,结构受力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设计简单、施工便捷、保证结构安全等优点,在地下工程盖挖逆作业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车站深埋于地下,底板往往置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在地铁车站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承载力设计,还要考虑抗浮验算。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抗浮压顶梁,在车站顶板上方沿围护结构后浇筑设置一圈压顶梁,利用围护结构的自重及其土层侧摩阻力来达到抗浮目的,这种方法是地铁车站抗浮设计中经济适用且最常用的方法。
明挖地铁车站时常用的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压顶梁可结合围护结构的冠梁统一设置,也可单独设置;当现状地面比规划地面低较多,冠梁的位置接近顶板,导致无法利用冠梁作为压顶梁,需要单独设置压顶梁。常用的做法是在围护结构和冠梁内预留钢筋接驳器,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接驳器经常失效,从而导致后期大量植筋,既不经济也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包括先浇混凝土冠梁和后浇混凝土压顶梁,在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的冠梁箍筋上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后浇混凝土压顶梁浇筑为整体的压顶梁插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还包括剪力槽,所述剪力槽设置在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靠所述后浇混凝土压顶梁的一侧,且沿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纵向贯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剪力槽内还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剪力槽外侧通过直径为4mm的钢筋网片与所述冠梁箍筋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剪力槽的横截面大小为100mm×2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压顶梁插筋位于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外侧的部分在基坑内侧斜方向弯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压顶梁插筋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与所述冠梁箍筋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压顶梁插筋的规格为且所述压顶梁插筋在水平方向的间距为300-4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压顶梁插筋与所述冠梁箍筋通过焊接或绑接成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压顶梁后期植筋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可以在后浇混凝土压顶梁浇筑时避免后期植筋,设计理论清晰,结构受力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设计简单、施工便捷、保证结构安全等优点,在地下工程盖挖逆作业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的后期浇筑示意图;
图中:
先浇混凝土冠梁1,冠梁箍筋11,剪力槽12,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压顶梁插筋21,围护结构3,车站侧墙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包括先浇混凝土冠梁1和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在先浇混凝土冠梁1内,均匀设置有多个冠梁箍筋11,此外,在每个冠梁箍筋11上固定设置有多根压顶梁插筋21,且上述压顶梁插筋21在后期与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浇筑为一体结构。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压顶梁插筋21位于先浇混凝土冠梁1外侧的部分在基坑内侧斜方向弯折。
此外,压顶梁插筋21为的螺纹钢,压顶梁插筋21在垂直方向的距离与先浇混凝土冠梁1内相邻冠梁箍筋11的垂直方向距离相等,具体为180-240mm;在水平方向上,相邻压顶梁插筋21的间距为300-400mm。
具体地,压顶梁插筋21与先浇混凝土冠梁1内的冠梁箍筋11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焊接或采用扎丝绑接成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先浇混凝土冠梁1靠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一侧侧面的剪力槽12,且剪力槽12沿先浇混凝土冠梁1纵向贯通。
具体地,剪力槽12内填充有泡沫塑料,剪力槽12的外侧通过直径为4mm的钢筋网片与冠梁箍筋11固定连接。
此外,剪力槽12的横截面大小为100mm×200mm。
如图3所示,在实际施工中,现在围护结构3的上方,浇筑先浇混凝土冠梁1,且在浇筑时,将压顶梁插筋21与先浇混凝土冠梁1的冠梁箍筋11绑扎后浇筑预埋在先浇混凝土冠梁1,并将压顶梁插筋21在基坑内侧斜方向弯折;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为了提高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的抗承载力,在先浇混凝土冠梁1的侧面沿先浇混凝土冠梁1纵向预留贯通先浇混凝土冠梁1的剪力槽12,待主体顶板封顶后,凿除先浇混凝土冠梁1的表面混凝土,并将压顶梁插筋21拉直,再在车站侧墙上浇筑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从而彻底避免了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时需要植筋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的压顶梁后期植筋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可以在后浇混凝土压顶梁浇筑时避免后期植筋,设计理论清晰,结构受力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设计简单、施工便捷、保证结构安全等优点,在地下工程盖挖逆作业工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本说明书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最后,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包括先浇混凝土冠梁(1)和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1)的冠梁箍筋(11)上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浇筑为整体的压顶梁插筋(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力槽(12),所述剪力槽(12)设置在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1)靠所述后浇混凝土压顶梁(2)的一侧,且沿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1)纵向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槽(12)内还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剪力槽(12)外侧通过直径为4mm的钢筋网片与所述冠梁箍筋(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槽(12)的横截面大小为100mm×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插筋(21)位于所述先浇混凝土冠梁(1)外侧的部分在基坑内侧斜方向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插筋(21)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与所述冠梁箍筋(11)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插筋(21)的规格为且所述压顶梁插筋(21)在水平方向的间距为300-4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插筋(21)与所述冠梁箍筋(11)焊接或绑接。
CN201721893541.7U 2017-12-28 2017-12-28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Active CN207686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3541.7U CN207686135U (zh) 2017-12-28 2017-12-28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3541.7U CN207686135U (zh) 2017-12-28 2017-12-28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6135U true CN207686135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2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93541.7U Active CN207686135U (zh) 2017-12-28 2017-12-28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61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778A (zh) * 2022-06-16 2022-08-30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支护结构的地下室抗浮节点及其施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778A (zh) * 2022-06-16 2022-08-30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支护结构的地下室抗浮节点及其施工工艺
CN114960778B (zh) * 2022-06-16 2024-05-28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支护结构的地下室抗浮节点及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9751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楼承板连接节点
CN204023411U (zh) 新型组装式托架牛腿施工装置
CN203782684U (zh) 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
CN107574930A (zh) 一种设置h型钢和u形钢的再生块体混凝土连接节点
CN109779012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CN102071747A (zh) 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及制作方法
CN203614107U (zh) 马头门复合支护结构
CN103628571B (zh) 一种逆作法用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9972519A (zh) 预制空心墩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8201914U (zh) 一种永临结合盖挖逆作结构
CN106759858A (zh) 一种h型钢梁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及制作方法
CN201943086U (zh) 一种地下建筑墙体
CN207686135U (zh) 地铁车站冠梁预留插筋结构
CN206486819U (zh) 一种保证连续梁悬浇施工的稳定支撑体系
CN214883827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悬挑基础支撑体系装置
CN104594358B (zh) 异型平面深基坑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106087698A (zh) 一种钻孔桩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
CN107965139A (zh) 板面降板高低差易拆复合式吊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KR101628223B1 (ko) 수직갱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직갱 시공방법
CN202280152U (zh) 一种在钢筋混凝土板底设置预埋件的结构
CN104746791B (zh) 半刚性框架—内填再生混凝土墙板及制作方法
CN209066594U (zh) 逆作法基坑施工中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结构
CN203782984U (zh) 可控制板面标高及平整度的马凳筋
CN207419779U (zh) 核电厂多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03061444B (zh) 自承式异形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