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5657U - 空箱式桥台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箱式桥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5657U
CN207685657U CN201721718336.7U CN201721718336U CN207685657U CN 207685657 U CN207685657 U CN 207685657U CN 201721718336 U CN201721718336 U CN 201721718336U CN 207685657 U CN207685657 U CN 207685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arricade
empty van
abutment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183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宝忠
蒋文龙
李经纬
王波
徐娟娟
黄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17217183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5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5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565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箱式桥台结构,包括一空箱式结构的挡墙,挡墙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间还设有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位于挡墙的临水侧,第二墙体位于挡墙的挡土侧,挡墙内还设有一容腔,第一墙体上设有多个将容腔与外界连通的水孔;顶板上还设有墩墙。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桥台自身的重量,降低了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临水侧非直立的斜坡墙体坡度可以自行调整,与桥台两侧的河道岸坡相协调一致,使得桥台不阻水,不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且外观好。临水侧墙体上设有多个水孔,空腔内可填充土料及石块,不仅有利于整个空箱挡墙的安全稳固,使得桥台具有一定的生态性。

Description

空箱式桥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空箱式桥台结构。
背景技术
桥台较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桩柱式桥台、轻型桥台、重力式桥台、组合式桥台等。桥台的主要功能为:支承主梁,隔挡台后填上及承受侧向土压力,路堤与桥梁之间的衔接等。
在中小河流的桥梁设计中,为了降低桥梁的高度,减小跨度,便于与两侧现有道路的衔接,减少占地,桥台往往需要兼作河道的护岸挡墙,即桥台需与挡土墙结合。与挡土墙结合的桥台一般采用重力式或者“L”型挡墙结构,迎水侧通常是直立的。而河道岸坡一般是斜坡式的。因此设计出的桥台结构,既能桥台与挡土墙结合,又能外形与桥台上下游岸坡相协调,不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箱式桥台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箱式桥台结构,包括一空箱式结构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间还设有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位于所述挡墙的临水侧且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墙体位于所述挡墙的挡土侧,所述挡墙内还设有一容腔,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多个将容腔与外界连通的水孔;所述顶板上还设有墩墙。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墙体竖直布置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多个水孔沿所述第一墙体由下至上排列成多排,且随水孔位置高度的增高,水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容腔填充有土料层和石块层,所述土料层位于所述石块层下方。
优选地,所述土料层的高程低于位于最底部的水孔的高程。
优选地,所述石块层由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石块堆设而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空箱式桥台结构减小了桥台自身的重量,降低了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更重要的是位于所述挡墙临水侧的第一墙体的坡度可以调整,与桥台两侧的河道岸坡相协调一致,使得桥台的存在不阻水,不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且外观好。第一墙体上设有多个水孔,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容腔内,容腔以及容腔内的土料层及石块层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容腔内填充土料及石块,不仅有利于整个挡墙的安全稳固,而且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使得桥台具有一定的生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挡墙
100 临水侧
101 挡土侧
11 底板
12 顶板
13 第一墙体
131 水孔
132 下排水孔
133 中排水孔
134 上排水孔
14 第二墙体
15 容腔
2 墩墙
3 土料层
4 石块层
5 桥面板梁
6 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箱式桥台结构,包括一空箱式结构的挡墙1,所述挡墙1包括底板11和顶板12,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间还设有分别第一墙体13和第二墙体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墙1与水体相接的一侧为临水侧100,即图1中的左侧,所述挡墙1阻挡填土的一侧为挡土侧101,即图1中的右侧,挡墙1的前后两侧还设有墙体(图中未示出),从而组成空箱式结构,所述挡墙1的内部形成一容腔15,所述第一墙体13上设有多个将容腔15与外界连通的水孔131,且位于最底部的水孔131距底板11具有一定距离。所述顶板12上还设有墩墙2,墩墙2的临水侧设置有桥面板梁5,墩墙2的挡土侧设置有搭板6。
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容腔15填充有土料层3和石块层4,所述土料层3位于所述石块层4下方,所述石块层4由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石块堆设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水孔131将容腔15与外界相通,使河道内的水可进入容腔15内,保证了容腔15内的水体可以与河道的水体进行正常交换且始终保证空腔内有一定深度的水体,同时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131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容腔15内,容腔15以及容腔15内的土料以及石块之间的空隙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容腔15内填充土料以及石块,不仅有利于整个空箱挡墙的安全稳固,而且使得空箱具有一定的生态性。
如图1所示,优选地,多个水孔131沿所述第一墙体13由下至上排列成多排,可以为三排、四排或更多排,且随水孔131位置高度的增高,水孔131的孔径逐渐减小,孔径的设置使其符合水中生物的特性。例如,在图1中,多个水孔131沿所述第一墙体13由下至上排列为三排,下排水孔132的孔径大于中排水孔133的孔径,中排水孔133的孔径大于下排水孔134的孔径,不同排水孔131的孔径便于不同大小的鱼进入。优选地,所述土料层3的高程低于位于最底部的水孔131的高程,所述石块层4的石块尺寸设置需确保不会从所述水孔131中出去,从而避免水流将容腔15内的土料、石块带走,以确保土料、石块在空腔内保留,使其为水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场所。
优选地,第一墙体13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11上,第一墙体13的坡度可以自行调整,与桥台两侧的河道岸坡相协调一致,使得桥台的存在不阻水,不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且外观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桥台上下游两侧河道护岸为直立挡墙,第一墙体13可以调整为直立挡墙。优选地,所述第二墙体14竖直布置在所述底板11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根据需要和稳定、应力结构计算,所述第二墙体14也可以调整为非直立的斜坡墙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根据需要和结构计算,如地基较差,可以在底板11下增加桩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减小了桥台自身的重量,降低了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更重要的是位于所述挡墙临水侧的第一墙体的坡度可以调整,与桥台两侧的河道岸坡相协调一致,使得桥台的存在不阻水,不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且外观好。第一墙体上设有多个水孔,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容腔内,容腔以及容腔内的土料层及石块层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容腔内填充土料及石块,不仅有利于整个挡墙的安全稳固,而且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使得桥台具有一定的生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箱式结构的挡墙(1),所述挡墙(1)包括底板(11)和顶板(12),所述底板(11)和所述顶板(12)间还设有第一墙体(13)和第二墙体(14),所述第一墙体(13)位于所述挡墙(1)的临水侧(100),所述第二墙体(14)位于所述挡墙(1)的挡土侧(101),所述挡墙(1)内还设有一容腔(15),所述第一墙体(13)上设有多个将容腔(15)与外界连通的水孔(131);所述顶板(12)上还设有墩墙(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13)倾斜布置在所述底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14)竖直布置在所述底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水孔(131)沿所述第一墙体(13)由下至上排列成多排,且随水孔(131)位置高度的增高,水孔(131)的孔径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5)填充有土料层(3)和石块层(4),所述土料层(3)位于所述石块层(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料层(3)的高程低于位于最底部的水孔(131)的高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箱式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块层(4)由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石块堆设而成。
CN201721718336.7U 2017-12-11 2017-12-11 空箱式桥台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85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8336.7U CN207685657U (zh) 2017-12-11 2017-12-11 空箱式桥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8336.7U CN207685657U (zh) 2017-12-11 2017-12-11 空箱式桥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5657U true CN207685657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1833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85657U (zh) 2017-12-11 2017-12-11 空箱式桥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56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00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箱式挡土墙
CN110284518A (zh) * 2019-07-17 2019-09-27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式空箱挡墙
CN112853943A (zh) * 2021-01-18 2021-05-2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软土地区桩承式空箱桥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001A (zh) * 2018-08-08 2018-10-19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箱式挡土墙
CN110284518A (zh) * 2019-07-17 2019-09-27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倾斜式空箱挡墙
CN112853943A (zh) * 2021-01-18 2021-05-2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软土地区桩承式空箱桥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85657U (zh) 空箱式桥台结构
RU2738412C1 (ru) Плавуч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разведения рыбы и водных экзоскелетных животных
US20160044899A1 (en) Artificial reef
CN205894023U (zh) 一种景观型生态护岸结构
CN106320271A (zh) 生态景观挡墙
KR101126341B1 (ko) 케이슨과 이를 포함한 항만 구조물
CN201952778U (zh) 防波堤
CN203160213U (zh) 一种外洲开沟沥水灭螺的沟渠结构
CN106320266A (zh) 空箱挡墙结构
CN103061310A (zh) 新型生态栖息地护岸
CN206512669U (zh) 空箱挡墙结构
JP5065527B2 (ja) 擁壁構造及び植栽可能な擁壁構築法
CN207582412U (zh) 一种生态驳岸
TWI457488B (zh) A caudal - type breakwater with a circular arc
JP5322068B1 (ja) 潜堤の構築方法
CN206680945U (zh) 一种扶壁与沉箱结合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CN206157657U (zh) 复合式生态景观挡墙
CN110313428B (zh) 大型成品鱼养殖网箱
CN114382048A (zh) 一种贝藻礁型生态海堤结构
CN109778782A (zh) 一种生态护岸圆筒型构件及采用该构件的护岸结构
CN108193652A (zh) 涧流式鱼道
CN107653833A (zh) 箱式生态景观挡墙
CN206157665U (zh) 生态景观挡墙
KR101841956B1 (ko) 터널형 강제어초
KR101362918B1 (ko) 육상측 토압 분산 및 저면마찰 증대형 케이슨 및 이를 이용한 항만 시설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2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