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12669U - 空箱挡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箱挡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12669U
CN206512669U CN201621116353.9U CN201621116353U CN206512669U CN 206512669 U CN206512669 U CN 206512669U CN 201621116353 U CN201621116353 U CN 201621116353U CN 206512669 U CN206512669 U CN 206512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empty van
wall structure
barri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63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宝忠
张俊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16211163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12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12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1266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箱挡墙结构,其包括沿水岸设置的挡墙本体,所述挡墙本体内为空腔,挡墙本体的临水侧墙体上设有多个将所述空腔与外界相通的水孔,且最底层的水孔距挡墙本体底部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空腔内由下而上填充有土料和石块,石块之间的空隙比最低层的水孔孔径大。空腔顶部盖板上设置有圆孔。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结构保证了空腔内的水体可以与河道的水体进行正常交换且始终保证空腔内有一定深度的水体,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空腔内,空腔以及空腔内的土料及石块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

Description

空箱挡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景观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空箱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护岸结构中,直立式挡墙护岸主要用于征地拆迁难度较大的区域(如城镇段)或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而空箱挡墙作为直立式护岸通常用于挡土高度较高的堤段。
传统的空箱挡墙为钢筋混凝土硬质护岸,空箱为封闭结构,使动物失去了栖息地,阻断了河道、堤岸原有的生态链,缺乏生态性,景观性也差。因此,空箱挡墙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能同时具有生态环保、美化环境,既满足行洪安全又具有生态景观功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箱挡墙,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立式挡墙护岸生态性、景观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箱挡墙结构,其包括沿水岸设置的挡墙本体,所述挡墙本体内为空腔,挡墙本体的临水侧墙体上设有多个将所述空腔与外界相通的水孔,且最底层的水孔距挡墙本体底部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空腔内由下而上填充有土料和石块。优选的,所有所述水孔沿所述挡墙本体由下到上层层分布,且随水孔位置高度的增高,水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填充的石块之间的空隙比所述最底层的水孔的孔径大。
优选的,所述最底层的水孔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土料的顶部高度。
优选的,所述挡墙本体的空腔顶部盖板的顶部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种植土,种植土上种植有花草绿化。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具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通道。
优选的,所述挡墙本体的顶部临水侧设置有由悬挑板构成的亲水平台。
优选的,所述亲水平台的外侧设置有通透景观式栏杆。
优选的,所述挡墙本体的背水侧设有回填土,回填土上种植地面绿化。
优选的,所述挡墙顶部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植草砖。
优选的,所述挡墙本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采用在临水侧墙体上设有多个水孔,将空腔与外界相通,使河道内的水可进入空腔内,保证了空腔内的水体可以与河道的水体进行正常交换且始终保证空腔内有一定深度的水体,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空腔内,空腔以及空腔内的土料及石块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空腔内填充土料及石块,不仅有利于整个空箱挡墙的安全稳固,而且使得空箱具有生态性。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相比传统空箱挡墙结构,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生态性好,同时具有景观性和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结构的临水侧墙体立面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结构的顶部平面布置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底板
2 挡墙本体
21 临水侧墙体
22 顶部盖板
3 空腔
4 土料
5 石块
6 水孔
61 最高层的水孔
62 中间层的水孔
63 最底层的水孔
7 通道
8 凹槽
9 种植土
10 花草绿化
11 亲水平台
12 通透景观式栏杆
13 回填土
14 地面绿化
15 植草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箱挡墙结构,其包括沿水岸设置的挡墙本体2,挡墙本体2内为空腔3,本实施例中空腔由临水侧墙体21、背水侧墙体、底板1(底板面积较大,以增强整个挡墙本体的稳定性)以及顶部盖板22围成,挡墙本体2的临水侧墙体21上设有多个将空腔3与外界相通的水孔6,见图2所示,且最底层的水孔63距挡墙本体底部具有一定距离(即图2中最底层的水孔的高度H1);空腔3内由下而上填充有土料4和石块5。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临水侧墙体21上设有多个水孔6,将空腔3与外界相通,使河道内的水可通过水孔6进入空腔内,保证了空腔3内的水体可以与河道的水体进行正常交换且始终保证空腔内有一定深度的水体,同时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6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空腔3内,空腔3以及空腔3内的土料4以及石块5之间的空隙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空腔3内填充土料4以及石块5,不仅有利于整个空箱挡墙的安全稳固,而且使得空箱具有生态性。
为更好地符合生态要求,上述所有水孔6沿挡墙本体2由下到上层层分布,且随水孔位置高度的增高,水孔的孔径逐渐减小,孔径的设置使其符合水中生物的特性,生存于相对底部的生物个体较大,因此位于底部的水孔的孔径大,而随着水面的增高,水中生物个体减小,所以水孔的孔径也随之减小。具体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在临水侧墙体21上由下而上分布三层水孔,最底层的水孔63,中间层的水孔62以及最高层的水孔61,最底层的水孔63 的孔径最大,最高层的水孔61的孔径最小,即随着层高的增长孔径逐渐减小,这只是简单的示意,临水侧墙体21上水孔的层数根据水深以及水中生物特性等来设置。
上述最底层的水孔63的位置高度高于上述空腔3内的回填土4的顶部高度,见图2所示,即最底层的水孔63的高度H1大于土料4的顶部高度H2,由此避免水流将空腔内的土料冲走,以确保土料在空腔内保留使其为水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场所。
如图1、图3所示,为提高生态性和景观性,上述挡墙本体2的顶部盖板22上部设置有凹槽8。凹槽8中设置有种植土9,在种植土上种植花草绿化10。本实施例在上述凹槽8内具有与空腔3相通的通道7,即在顶部盖板22上设置通道7,该通道可为圆孔,在保证石块 5之间的空隙比最底层的水孔的孔径大的情况下,可以给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提供了岸上、水下活动通道。实施时,圆孔需穿过种植土9至地面的花草绿化10。经过一段时间生长,花草绿化10从外观上看会遮盖住圆孔。
上述挡墙本体2的顶部临水侧设置有由悬挑板构成的亲水平台11,亲水平台11的外侧设置有通透景观式栏杆12,亲水平台表面可以铺设有木板,形成自然、舒适、美观的结构,达到良好的亲水性。
上述挡墙本体2的背水侧墙体后方设有回填土13,回填土13上种植地面绿化14。见图 3所示,在挡墙本体的顶部每隔一段距离,在凹槽8、地面绿化14中设置植草砖15,植草砖15形成地面至亲水平台11的交通道路。使整个空箱挡墙结构更加具有生态性、景观性和亲水性。
为增强整个空箱挡墙结构的稳定性,上述挡墙本体2以及亲水平台1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挡墙本体2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调整;在挡土高度较高时,挡墙本体2的背水侧设有钢筋混凝土扶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箱挡墙结构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其采用在临水侧墙体上设有多个水孔,将空腔与外界相通,使河道内的水可进入空腔内,保证了空腔内的水体可以与河道的水体进行正常交换且始终保证空腔内有一定深度的水体,河道内的鱼虾等水生动物可通过水孔可以自由随意往来游动进入空腔内,空腔以及空腔内的土料及石块给鱼虾或其他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空腔内填充土料及石块,不仅有利于整个空箱挡墙的安全稳固,而且使得空箱具有生态性。空腔顶部的圆孔以及石块之间的较大空隙,给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提供了岸上、水下活动的通道。整个挡墙生态性好,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景观性和亲水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箱挡墙结构包括沿水岸设置的挡墙本体,所述挡墙本体内具有空腔,挡墙本体的临水侧墙体上设有多个将所述空腔与外界相通的水孔,且最底层的水孔距挡墙本体底部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空腔内由下而上填充有土料和石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水孔沿所述挡墙本体由下到上层层分布,且随水孔位置高度的增高,水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填充的石块之间的空隙比所述最底层的水孔的孔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底层的水孔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土料的顶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种植土,种植土上种植有花草绿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具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本体的顶部临水侧设置有由悬挑板构成的亲水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平台的外侧设置有通透景观式栏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本体的背水侧设有回填土,回填土上种植地面绿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顶部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有植草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箱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本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CN201621116353.9U 2016-10-12 2016-10-12 空箱挡墙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12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6353.9U CN206512669U (zh) 2016-10-12 2016-10-12 空箱挡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6353.9U CN206512669U (zh) 2016-10-12 2016-10-12 空箱挡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12669U true CN206512669U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6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635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12669U (zh) 2016-10-12 2016-10-12 空箱挡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126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0266A (zh) * 2016-10-12 2017-01-1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箱挡墙结构
CN109469013A (zh) * 2018-12-14 2019-03-15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化河道挡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0266A (zh) * 2016-10-12 2017-01-11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箱挡墙结构
CN109469013A (zh) * 2018-12-14 2019-03-15 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化河道挡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4203A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201794056U (zh) 生态型护坡砌块
CN110284461B (zh) 一种面向中小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改善的生态丁坝
CN205894023U (zh) 一种景观型生态护岸结构
CN105839592B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6320271B (zh) 生态景观挡墙
CN206512669U (zh) 空箱挡墙结构
CN206251751U (zh) 组合式人工鱼礁
CN103061310B (zh) 生态栖息地护岸
CN106320266A (zh) 空箱挡墙结构
CN106284203B (zh) 复合式生态景观挡墙
CN206157657U (zh) 复合式生态景观挡墙
CN209339089U (zh) 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
CN208055994U (zh) 一种带植生槽的自嵌式生态水工挡土墙砖块
CN107751071B (zh) 一种圆台型滩涂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CN110627219A (zh) 一种自动升降水生植物生态浮岛
CN202509450U (zh) 一种生态护坡装置
CN209162751U (zh) 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9292965U (zh) 单侧翼墙式生态型丁坝
CN108193652A (zh) 涧流式鱼道
KR100838311B1 (ko) 계단형 인공어초
CN206157665U (zh) 生态景观挡墙
CN109338988B (zh) 单侧翼墙式生态型丁坝
CN209711137U (zh) 一种幼鱼保护礁
CN206173881U (zh) 装配式生态网箱及由该生态网箱形成的生态挡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