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1137U - 一种幼鱼保护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幼鱼保护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1137U
CN209711137U CN201822091885.7U CN201822091885U CN209711137U CN 209711137 U CN209711137 U CN 209711137U CN 201822091885 U CN201822091885 U CN 201822091885U CN 209711137 U CN209711137 U CN 209711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paring
grid branch
storeroom
fish re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18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超杰
郭仁顺
唐婷婷
潘梦珍
杜良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0918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1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1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1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幼鱼保护礁,包括框架和保护结构,框架为空心圆柱状,框架的侧壁上设置通过孔,保护结构设置于框架内,保护结构包括储藏室和栅格分支,栅格分支连接储藏室和框架的内壁,储藏室能够储存物品;栅格分支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相邻分隔片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设置栅格分支,栅格分支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能够为幼鱼提供隐蔽、避敌和栖息的场所,改善海域的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同时栅格分支可利用废旧暖气片制成,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框架中设置了储藏室,可存储酒或骨灰盒等,从而发挥水下存储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幼鱼保护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幼鱼保护礁。
背景技术
鱼礁是适合鱼类群集栖息、生长繁殖的海底礁石或其他隆起物。其周围海流将海底的有机物和近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中上层,促进各种饵料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繁殖场所,使鱼类聚集而形成渔场。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我国海洋渔业长期采用底拖网作业,其不仅带来渔业资源衰退的结果,更使得近海海底的自然鱼礁、海底突起部分和海沟夷为平地,长期遭受底拖网作业区域的海底往往呈平脱化、荒漠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工鱼礁的引入不仅可以阻止底拖网作业,而且兼具改善渔场的底质环境的功能,可变鱼种较少的沙泥底质环境为生产力较高、鱼种较多的岩礁环境。
不同材料的人工鱼礁的种类很多,水泥礁、轮胎礁、石料礁、钢材礁等,能够为鱼类提供避敌和栖息的场所,但是现有人工鱼礁的功能单一,鱼礁利用率不高。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人工鱼礁功能单一、鱼礁利用率较低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幼鱼保护礁,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保护幼鱼的同时,提高鱼礁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幼鱼保护礁,包括框架和保护结构,所述框架为空心圆柱状,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通过孔,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储藏室和栅格分支,所述栅格分支连接所述储藏室和所述框架的内壁,所述储藏室能够储存物品;所述栅格分支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相邻所述分隔片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栅格分支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栅格分支周向均布。
优选地,所述储藏室为中空柱状,所述储藏室的横截面为正五边形,所述储藏室与所述框架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储藏室包括仓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仓体铰接,所述盖体与所述仓体之间还设置能够卡紧所述盖体的卡扣;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仓体的顶部,所述栅格分支与所述仓体相连。
优选地,多个所述分隔片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杆相连。
优选地,多个所述分隔片等间距均布。
优选地,所述通过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过孔周向均布。
优选地,所述通过孔正对相邻所述栅格分支之间的空隙设置。
优选地,所述栅格分支的顶部与所述框架的顶部相平齐,所述框架的高度较所述栅格分支的高度高。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包括框架和保护结构,框架为空心圆柱状,框架的侧壁上设置通过孔,保护结构设置于框架内,保护结构包括储藏室和栅格分支,栅格分支连接储藏室和框架的内壁,储藏室能够储存物品;栅格分支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相邻分隔片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设置栅格分支,栅格分支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能够为幼鱼提供隐蔽、避敌和栖息的场所,改善海域的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同时栅格分支可利用废旧暖气片制成,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框架中设置了储藏室,可存储酒或骨灰盒等,从而发挥水下存储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框架,2为栅格分支,3为储藏室,4为分隔片,5为通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幼鱼保护礁,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保护幼鱼的同时,提高鱼礁利用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幼鱼保护礁,包括框架1和保护结构,框架1为空心圆柱状,框架1的侧壁上设置通过孔5,保护结构设置于框架1内,保护结构包括储藏室3和栅格分支2,栅格分支2连接储藏室3和框架1的内壁,储藏室3能够储存物品;栅格分支2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4,相邻分隔片4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设置栅格分支2,栅格分支2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4,能够为幼鱼提供隐蔽、避敌和栖息的场所,改善海域的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同时栅格分支2可利用废旧暖气片制成,减少资源的浪费,框架1为圆柱状,不用考虑摆放位置,无论海流来自哪个方向所形成的涌升流都是一样的,框架1上的通过孔5能够形成阴影效应,鱼类喜欢栖息于遮蔽物形成的阴影区,产生阴影效应能够诱集大量鱼类前往鱼礁区栖息,起到聚集鱼类效果,通过孔5还能够令鱼类通过;与此同时,在框架1中设置了储藏室3,可存储酒或骨灰盒等,储存骨灰盒能够有效减少土地资源占用,从而发挥水下存储作用,提高幼鱼保护礁利用率。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栅格分支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栅格分支2周向均布,增加幼鱼避敌和栖息场所。为了有效保护幼鱼,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将分隔片4设置为可调整分隔片4,通过调整分隔片4位置,调整分隔片4之间的间隙大小,有针对性地为幼鱼提供栖息场所,避免幼鱼被大型鱼类攻击。
具体地,储藏室3为中空柱状,储藏室3的横截面为正五边形,储藏室3与框架1同轴设置。当设置五个栅格分支2时,相应地将储藏室3设置为五棱柱状,增强幼鱼保护礁对称性,提高结构稳定性。
为了避免储藏室3中的物品被冲走,储藏室3包括仓体和盖体,盖体与仓体铰接,便于开合,盖体与仓体之间还设置能够卡紧盖体的卡扣,放置好物品后利用卡扣将盖体盖紧在仓体上;盖体设置于仓体的顶部,栅格分支2与仓体相连。
更具体地,多个分隔片4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杆相连,幼鱼可以由分隔片4之间的间隙通过。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分隔片4等间距均布,在实际生产中,栅格分支2可采用废旧暖气片制作,这时,暖气片相当于间隔片,相邻的暖气片之间间隙相同,供幼鱼通过。暖气片是北方冬季常用的供暖工具,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其散热效果降低,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暖气片,而废旧的暖气片回收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利用废旧暖气片支座栅格分支2,实现废旧暖气片回收利用,同时降低幼鱼保护礁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孔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过孔5周向均布,鱼类可以由各个方向进入,通过孔5正对相邻栅格分支2之间的空隙设置,避免通过孔5与栅格分支2产生干涉,同时提高幼鱼保护礁整体结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栅格分支2的顶部与框架1的顶部相平齐,框架1的高度较栅格分支2的高度高,当保护礁放置于海底时,框架1与海底形成的空间为幼鱼提供了躲避较大海浪的场所;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框架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幼鱼保护礁,在框架1中设置栅格分支2和储藏室3,栅格分支2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4,能够为幼鱼提供隐蔽、避敌和栖息的场所,改善海域的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同时栅格分支2可利用废旧暖气片制成,减少资源的浪费,框架1为圆柱状,不用考虑摆放位置,无论海流来自哪个方向所形成的涌升流都是一样的,框架1上的通过孔5能够形成阴影效应,鱼类喜欢栖息于遮蔽物形成的阴影区,产生阴影效应能够诱集大量鱼类前往鱼礁区栖息,起到聚集鱼类效果,通过孔5还能够令鱼类通过;与此同时,在框架1中设置了储藏室3,可存储酒或骨灰盒等,储存骨灰盒能够有效减少土地资源占用,从而发挥水下存储作用,提高幼鱼保护礁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保护结构,所述框架为空心圆柱状,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通过孔,所述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储藏室和栅格分支,所述栅格分支连接所述储藏室和所述框架的内壁,所述储藏室能够储存物品;所述栅格分支包括多个相连的分隔片,相邻所述分隔片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分支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栅格分支周向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室为中空柱状,所述储藏室的横截面为正五边形,所述储藏室与所述框架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室包括仓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仓体铰接,所述盖体与所述仓体之间还设置能够卡紧所述盖体的卡扣;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仓体的顶部,所述栅格分支与所述仓体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隔片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连接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隔片等间距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过孔周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正对相邻所述栅格分支之间的空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鱼保护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分支的顶部与所述框架的顶部相平齐,所述框架的高度较所述栅格分支的高度高。
CN201822091885.7U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幼鱼保护礁 Active CN209711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1885.7U CN209711137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幼鱼保护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1885.7U CN209711137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幼鱼保护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1137U true CN209711137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6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1885.7U Active CN209711137U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幼鱼保护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11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062A (zh) * 2020-06-29 2020-10-2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自由组合式人工鱼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9062A (zh) * 2020-06-29 2020-10-2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自由组合式人工鱼礁
CN111789062B (zh) * 2020-06-29 2022-04-26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自由组合式人工鱼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72655U (zh) 一种适于贝藻附着的生态型人工鱼礁
CN201894116U (zh) 饵料培养型贝壳混凝土礁
KR100762820B1 (ko) 석탑형 다기능 인공어초
CN203884433U (zh) 一种三角柱状人工鱼礁
CN202603390U (zh) 十字插板型多功能人工鱼礁
CN104521839A (zh) 一种上升流式人工鱼礁
KR101120922B1 (ko) 삼곡면 해중림 어초
KR101104776B1 (ko) 바다 생물의 서식 및 은신용 구조물
CN107372264A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
CN209711137U (zh) 一种幼鱼保护礁
CN110521657A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及其使用方法
KR102026032B1 (ko) 바다숲 조성장치
CN207760808U (zh) 一种多生境的生态驳岸
CN204560622U (zh) 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
CN203087270U (zh) 一种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
CN103250664B (zh) 一种鱼礁结构
KR101400497B1 (ko) 파군형 다층 해삼인공어초
KR101868222B1 (ko) 벤치형 어초
CN103651208A (zh) 牡蛎养殖方法
CN204560621U (zh) 一种卍字型人工鱼礁
CN207151625U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JP2007231543A (ja) 人工干潟の造成方法及び人工干潟
KR200395739Y1 (ko) 아파트형 목제어초
CN107751071B (zh) 一种圆台型滩涂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KR102495749B1 (ko) 인공 조수 웅덩이 및 그를 사용한 연안 생물 서식지 조성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