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0826U -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0826U
CN207680826U CN201721693079.6U CN201721693079U CN207680826U CN 207680826 U CN207680826 U CN 207680826U CN 201721693079 U CN201721693079 U CN 201721693079U CN 207680826 U CN207680826 U CN 20768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let pipe
air inlet
dust laden
solid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930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岩
孔祥瑞
王焕旭
刘凯强
冯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ld Changshu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ld Changshu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ld Changshu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ld Changshu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930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08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包括锥形壳体,锥形壳体的上部安装混合壳体,混合壳体的底部与锥形壳体的上部连接,混合壳体的内部与锥形壳体的内部连通,锥形壳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和一个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本实用新型在锥形壳体上部增加了混合壳体,混合壳体具有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由于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的轴心轴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共面,同时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不共线,这样能够使两股气体产生交错流动的效果。

Description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用于气固体系或者液固体系的分离的一种设备。工作原理为靠气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转运动,使具有较大惯性离心力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甩向外壁面分开。旋风分离器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效率较高、管理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用于捕集直径5~10μm以上的粉尘,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特别适合粉尘颗粒较粗,含尘浓度较大,高温、高压条件下,也常作为流化床反应器的内分离装置,或作为预分离器使用,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一种分离设备。现有的旋风分离器大多只是单侧导入含尘气体,这种方式会使进入锥形壳体的气体流速过慢,不能起到很好地固体气体分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包括锥形壳体,锥形壳体的上部安装混合壳体,混合壳体的底部与锥形壳体的上部连接,混合壳体的内部与锥形壳体的内部连通,锥形壳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和一个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的轴心轴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共面,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内径相同,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不共线,混合壳体的顶部连接第二支撑板,锥形壳体的底部连接固体颗粒斗,固体颗粒斗的内部与锥形壳体的内部连通,固体颗粒斗的中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上连接漩涡罩。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固体颗粒斗的一侧安装辅助泄压装置,所述辅助泄压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内部与固体颗粒斗的内部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辅助泄压壳体,辅助泄压壳体的内部安装弹性布袋装置,所述弹性布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与辅助泄压壳体的内壁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弹簧和布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布袋的内部连通,辅助泄压壳体的一侧设置排气口。
所述固体颗粒斗为底部开口的壳体,固体颗粒斗的底部安装旋转板,旋转板的一侧连接转轴,固体颗粒斗的外侧连接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固体颗粒斗连接,轴承的内圈连接转轴,旋转板能封挡住固体颗粒斗的下部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锥形壳体上部增加了混合壳体,混合壳体具有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由于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的轴心轴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共面,同时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的中心轴不共线,这样能够使两股气体产生交错流动的效果,从而能够在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内部气体同时进入到混合壳体时产生高速涡流,从而加大锥形壳体内部气流的流速,提高固体气体分离速度,使叫小颗粒的固体物也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提高了固体气体分离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固体颗粒斗能够承接掉过的固体颗粒。本市用新型的漩涡罩与固体颗粒斗的侧壁有间隙,既能够方便固体颗粒进入固体颗粒斗的底部,同时能够避免上部的分离过多的影响到积聚在固体颗粒斗底部的固体颗粒。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锥形壳体4,锥形壳体4的上部安装混合壳体1,混合壳体1的底部与锥形壳体4的上部连接,混合壳体1的内部与锥形壳体4的内部连通,锥形壳体4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和一个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的轴心轴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中心轴共面,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内径相同,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的中心轴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中心轴不共线,混合壳体1的顶部连接第二支撑板15,锥形壳体4的底部连接固体颗粒斗5,固体颗粒斗5的内部与锥形壳体4的内部连通,固体颗粒斗5的中部连接支撑杆7,支撑杆7上连接漩涡罩6。
本实用新型在锥形壳体4上部增加了混合壳体1,混合壳体1具有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由于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的轴心轴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中心轴共面,同时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的中心轴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中心轴不共线,这样能够使两股气体产生交错流动的效果,从而能够在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内部气体同时进入到混合壳体1时产生高速涡流,从而加大锥形壳体4内部气流的流速,提高固体气体分离速度,使叫小颗粒的固体物也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提高了固体气体分离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固体颗粒斗5能够承接掉过的固体颗粒。本市用新型的漩涡罩6与固体颗粒斗5的侧壁有间隙,既能够方便固体颗粒进入固体颗粒斗5的底部,同时能够避免上部的分离过多的影响到积聚在固体颗粒斗5底部的固体颗粒。
所述固体颗粒斗5的一侧安装辅助泄压装置,所述辅助泄压装置包括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一端内部与固体颗粒斗5的内部连通,连接管11的另一端连接辅助泄压壳体12,辅助泄压壳体12的内部安装弹性布袋装置,所述弹性布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5的一侧与辅助泄压壳体12的内壁连接,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安装弹簧13和布袋16,连接管11的另一端与布袋16的内部连通,辅助泄压壳体12的一侧设置排气口17。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泄压装置能够在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输入空气气压过大时为固体颗粒斗5起到泄压作用,避免由于固体颗粒斗5和锥形壳体4的气压瞬时增大造成的含尘空气未经处理就从排风管18内逸出。本实用新型的布袋16处于收缩状态,当输入空气气压过大时布袋16能够逐渐膨胀泻出固体颗粒斗5内的气压,同时,布袋16能够对经过的气流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含尘空气直接逸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13能够在布袋16膨胀时通过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对布袋16的膨胀速度进行缓冲,从而使布袋16能够逐步泻出固体颗粒斗5内的气压,本实用新型经过布袋16处理后由辅助泄压壳体12和排气口17导向排出集中收集。
所述固体颗粒斗5为底部开口的壳体,固体颗粒斗5的底部安装旋转板10,旋转板10的一侧连接转轴9,固体颗粒斗5的外侧连接轴承8,轴承8的外圈与固体颗粒斗5连接,轴承8的内圈连接转轴9,旋转板10能封挡住固体颗粒斗5的下部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8与转轴9配合,既能够使旋转板10封挡住固体颗粒斗5的下部开口,又能够使旋转板10能够旋转打开,方便泻出堆积的固体颗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壳体(4),锥形壳体(4)的上部安装混合壳体(1),混合壳体(1)的底部与锥形壳体(4)的上部连接,混合壳体(1)的内部与锥形壳体(4)的内部连通,锥形壳体(4)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和一个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的轴心轴和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中心轴共面,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内径相同,第一含尘空气进气管(2)的中心轴与第二含尘空气进气管(3)的中心轴不共线,混合壳体(1)的顶部连接第二支撑板(15),锥形壳体(4)的底部连接固体颗粒斗(5),固体颗粒斗(5)的内部与锥形壳体(4)的内部连通,固体颗粒斗(5)的中部连接支撑杆(7),支撑杆(7)上连接漩涡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斗(5)的一侧安装辅助泄压装置,所述辅助泄压装置包括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一端内部与固体颗粒斗(5)的内部连通,连接管(11)的另一端连接辅助泄压壳体(12),辅助泄压壳体(12)的内部安装弹性布袋装置,所述弹性布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第二支撑板(15)的一侧与辅助泄压壳体(12)的内壁连接,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5)之间安装弹簧(13)和布袋(16),连接管(11)的另一端与布袋(16)的内部连通,辅助泄压壳体(12)的一侧设置排气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斗(5)为底部开口的壳体,固体颗粒斗(5)的底部安装旋转板(10),旋转板(10)的一侧连接转轴(9),固体颗粒斗(5)的外侧连接轴承(8),轴承(8)的外圈与固体颗粒斗(5)连接,轴承(8)的内圈连接转轴(9),旋转板(10)能封挡住固体颗粒斗(5)的下部开口。
CN201721693079.6U 2017-12-08 2017-12-08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8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3079.6U CN207680826U (zh) 2017-12-08 2017-12-08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93079.6U CN207680826U (zh) 2017-12-08 2017-12-08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0826U true CN207680826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6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930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80826U (zh) 2017-12-08 2017-12-08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0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1165B (zh) 一种螺旋式气固分离装置
CN104226068A (zh) 一种双级旋流除尘设备
CN204746643U (zh) 双层旋风分离器旋转并联除尘装置
CN208466198U (zh) 一种导入式旋风分离器
CN104307647A (zh) 一种内旋旋风分离器
CN211069531U (zh) 一种多管旋风除尘器
CN207680826U (zh) 稳定剂旋风分离装置
CN104907191B (zh) 旋风分离器旋转并联除尘装置
CN203852978U (zh) 一种喷雾干燥系统尾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CN208553555U (zh) 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CN207951756U (zh) 停车旋风分离器
CN103055648B (zh) 粉体集中收料装置
CN101912828B (zh) 一种粉粒物料输送用的旋风式分离装置
CN201791605U (zh) 一种双级高效旋风除尘器
CN204220315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12309892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分离装置及生产线
CN203678148U (zh) 环保高效型集尘塔
CN208627570U (zh) 玻璃旋风分离器
CN208320348U (zh) 一种旋风分离除尘器的环保型过滤机构
CN207786839U (zh) 一种用于喷砂机的旋风分离器
CN206152503U (zh) 基于旋流流场的轻质尘埃除尘装置
CN208275128U (zh) 一种双级分离系统
CN206215389U (zh) 旋风收尘器
CN205462791U (zh) 自调节式旋风分离器
CN217569202U (zh) 一种用于旋风分离器组的防积灰分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