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5002U -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5002U
CN207675002U CN201721779287.8U CN201721779287U CN207675002U CN 207675002 U CN207675002 U CN 207675002U CN 201721779287 U CN201721779287 U CN 201721779287U CN 207675002 U CN207675002 U CN 207675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plate
oil pipe
oi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92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瑞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u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u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u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uf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792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5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5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5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包括壳体结构、冷水系统和热油系统;壳体结构包括第一筒节、第二筒节、膨胀节、第一封头、第二封头、蒸汽出口和鞍座;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管板、第二油管板、换热管、支撑板和隔板;冷水系统包括进水口、水管板、喷淋管、喷头。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喷淋蒸发器,通过位于蒸发器中间的喷淋管和喷头喷洒冷水,热油从蒸发器的同一端流进和流出,使热油在蒸发器内的换热时间更长,热油的热能利用率更高,冷水通过喷淋与换热管内的热油进行多次热交换,使蒸发器的传热效率更好,传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蒸发器大多是利用浸泡的方式,把换热管浸泡在冷溶液中,再通过热流体在换热管内流动,热流体与冷溶液之间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传递,但此换热方式的热传递效率低,传热效果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卧式喷淋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包括壳体结构、冷水系统和热油系统;
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一筒节、第二筒节、膨胀节、第一封头、第二封头、蒸汽出口和鞍座;所述第一筒节和第二筒节为直径相同的圆筒体,并通过膨胀节连接;第一筒节的一端与膨胀节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筒节的另一端与第一封头密封连接;第二筒节的一端与膨胀节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第二筒节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为椭圆形封头或碟形封头;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一筒节或第二筒节的上方,并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所述鞍座设置为两个,两个鞍座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筒节的下方和第二筒节的下方;
所述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管板、第二油管板、换热管、支撑板和隔板;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对称地设置在第二封头处,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与第二封头密封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油管板垂直设置在第一封头与第一筒节的连接处,第二油管板垂直设置在第二封头与第二筒节的连接处,第一油管板和第二油管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适配的换热管孔,且第一油管板上的换热管孔与第二油管板上的换热管孔一一对应,换热管孔与换热管紧密配合,两两相邻的四个换热管孔围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油管板连接,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管板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壳体结构内,并与壳体结构的轴线垂直,支撑板的边缘与第一筒节或第二筒节的内表面适配,各支撑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适配的支撑板孔,且每块支撑板上的支撑板孔一一对应;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二封头与第二油管板之间,并与第二油管板垂直,隔板与第二封头、第二油管板密封连接,所述进油口位于隔板的一侧,出油口位于隔板的另一侧;
所述冷水系统包括进水口、水管板、喷淋管、喷头;在第二油管板的圆心处设有进水口孔,进水口孔与进水口适配,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进水口孔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封头与水管连接;所述水管板设置在进水口的一端,第一油管板和水管板上均设有与喷淋管适配的水管孔,且第一油管板上的水管孔与水管板上的水管孔一一对应;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水管板连接并相通,另一端与第一油管板固定连接,在喷淋管上均布有喷头。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从第一油管板至第二油管板依次均布在壳体结构内。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热油系统还包括定距结构,所述定距结构的一端与第二油管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定距结构包括定距管、拉杆和螺母,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第二油管板固定连接,并依次穿过各支撑板的支撑板孔,在拉杆穿过最后一块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螺母连接,所述定距管套在拉杆外,每个定距管的长度为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定距管的外径大于支撑板孔的直径。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喷淋管设置为多条,在第一油管板和水管板上均设置与喷淋管数量相同的水管孔。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喷头向喷头的下方空间喷洒。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蒸汽出口设置为两个,一个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一筒节上方,另一个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二筒节上方。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在蒸汽出口与壳体结构内部之间设有汽液分离板。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安全阀口和压力表口,所述安全阀口和压力表口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上方。
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中,所述冷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污口和疏水口,所述第一排污口和疏水口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下方,且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卧式喷淋蒸发器,通过位于蒸发器中间的喷淋管和喷头喷洒冷水,热油从蒸发器的同一端流进和流出,使热油在蒸发器内的换热时间更长,热油的热能利用率更高,冷水通过喷淋与换热管内的热油进行多次热交换,使蒸发器的传热效率更好,传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卧式喷淋蒸发器的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卧式喷淋蒸发器的一种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卧式喷淋蒸发器的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油管板的一种结构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筒节;102、第二筒节;103、膨胀节;104、第一封头105、第二封头;106、鞍座;107、蒸汽出口;108、安全阀口;109、压力表口;110、汽液分离板;121、圆弧形支撑面;122、斜支撑杆;123、底座;201、进油口;202、出油口;203、第一油管板;204、换热管;205、第二油管板;206、隔板;207、第一支撑板;208、第二支撑板;209、第三支撑板;210、第四支撑板;211、换热管孔;221、定距管;222、拉杆;223、螺母;301、进水口;303、喷淋管;304、喷头;305、水管板;307、第一排污口;308、疏水口;309、进水口孔;310、第二排污口;311、第三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包括壳体结构、冷水系统和热油系统。
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一筒节101、第二筒节102、膨胀节103、第一封头104、第二封头105、蒸汽出口107和鞍座106。第一筒节101和第二筒节102为直径相同的圆筒体,并通过膨胀节103连接;第一筒节101的一端与膨胀节103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筒节101的另一端与第一封头104密封连接;第二筒节102的一端与膨胀节103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第二筒节102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105密封连接;第一封头104和第二封头105为椭圆形封头或碟形封头。蒸汽出口107设置在第一筒节101或第二筒节102的上方,并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为了使壳体结构内的蒸汽能及时输送,避免壳体结构内的蒸汽浓度过高,蒸汽出口107设置为两个,一个蒸汽出口107设置在第一筒节101上方,另一个蒸汽出口107设置在第二筒节102上方。鞍座106设置为两个,两个鞍座106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筒节101的下方和第二筒节102的下方。
所述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201、出油口202、第一油管板203、第二油管板205、换热管204、支撑板和隔板206。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对称地设置在第二封头105处,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与第二封头105密封连接,进油口201和出油口202均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第一油管板203垂直设置在第一封头104与第一筒节101的连接处,第二油管板205垂直设置在第二封头105与第二筒节102的连接处,第一油管板203和第二油管板205上均布有与换热管204适配的换热管孔211,且第一油管板203上的换热管孔211与第二油管板205上的换热管孔211一一对应,换热管孔211与换热管204紧密配合,两两相邻的四个换热管孔211围成一平行四边形;换热管204的一端与第一油管板203连接,换热管204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管板205连接。支撑板设置壳体结构内,并与壳体结构的轴线垂直,支撑板的边缘与第一筒节101或第二筒节102的内表面适配,各支撑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204适配的支撑板孔,且每块支撑板上的支撑板孔一一对应;所述隔板206设置在第二封头105与第二油管板205之间,并与第二油管板205垂直,隔板206与第二封头105、第二油管板205密封连接,进油口201位于隔板206的一侧,出油口202位于隔板206的另一侧。
所述冷水系统包括进水口301、喷淋管303、喷头304。在第二油管板205的圆心处设有进水口孔309,进水口孔309与进水口301适配;进水口301的一端与进水口孔309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封头105与水管连接;水管板305设置在进水口301的一端;水管板305和第一油管板203上均设有与喷淋管303适配的水管孔,且水管板305上的水管孔与第一油管板203上的水管孔一一对应;喷淋管303的一端与水管板305连接且相通,另一端与第一油管板203固定连接,在喷淋管303上均布有喷头304。
具体地,为了使蒸发器内的换热管204能获得较好的支撑,不会因重力而下垂,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207、第二支撑板208、第三支撑板209和第四支撑板210,第一支撑板207、第二支撑板208、第三支撑板209和第四支撑板210从第一油管板203至第二油管板205依次均布在壳体结构内。四块支撑板的设置不仅使具有一定长度的换热管204得到可靠的支撑,也使每根换热管204平均分布,水雾能更均匀更多地进入换热管204之间,使换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热油系统还包括定距结构,定距结构的一端与第二油管板205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定距结构包括定距管221、拉杆222和螺母223,拉杆222的一端与第二油管板205固定连接,并依次穿过各支撑板的支撑板孔,在拉杆222穿过最后一块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螺母223连接,定距管221套在拉杆222外,每个定距管221的长度为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定距管221的外径大于支撑板孔的直径。定距结构的设置使每块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相同,每块支撑板的受力均衡,支撑效果更可靠。
进一步地,喷淋管303可以设置为多条,在第一油管板203和水管板305上均设置与喷淋管303数量相同的水管孔。喷淋管303上的喷头304向喷头304的下方空间喷洒,使从喷头304喷出的水雾与喷头304下方的换热管204接触,瞬间吸热形成蒸汽,蒸汽向上输送,再次与喷头304上方的换热管204接触,进一步进行热交换,形成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蒸汽出口107往外输送。
进一步地,在蒸汽出口107与壳体结构内部之间设有汽液分离板110,汽液分离板110上均布有细孔。汽液分离板110滤去液态水,使从蒸汽出口107输出的蒸汽不含液态水,避免液态水对后续设备造成损害。
具体地,壳体结构还包括安全阀口108和压力表口109,所述安全阀口108和压力表口109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上方。安全阀口108上连接有安全阀,当壳体结构内的气压超过预设值时,安全阀打开,保证壳体结构内的气压在安全值内。
具体地,冷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污口307和疏水口308,第一排污口307和疏水口308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下方,且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进一步地,在第一封口的下方设有第二排污口310,在第二封口的下方设有第三排污口311,第二排污口310和第三排污口311用于排出热油在第一封口和第二封口内残留的杂质。
具体地,鞍座106包括圆弧形支撑面121、两侧的斜支撑杆122、中间的加强杆和底座123,圆弧形支撑面121与壳体结构的外表面适配,两侧的斜支撑杆122与壳体结构的外壁相切,一端与壳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23连接,底座123设置在地面上,在两侧斜支撑杆122之间还设有加强杆,加强杆竖直设置,一端与壳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23连接。鞍座106的设置使壳体结构的重量均布在两个鞍座106上,使壳体结构受到的压强减小,支撑更可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结构、冷水系统和热油系统;
所述壳体结构包括第一筒节、第二筒节、膨胀节、第一封头、第二封头、蒸汽出口和鞍座;所述第一筒节和第二筒节为直径相同的圆筒体,并通过膨胀节连接;第一筒节的一端与膨胀节的一端密封连接,第一筒节的另一端与第一封头密封连接;第二筒节的一端与膨胀节的另一端密封连接,第二筒节的另一端与第二封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为椭圆形封头或碟形封头;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一筒节或第二筒节的上方,并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所述鞍座设置为两个,两个鞍座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筒节的下方和第二筒节的下方;
所述热油系统包括进油口、出油口、第一油管板、第二油管板、换热管、支撑板和隔板;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对称地设置在第二封头处,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与第二封头密封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油管板垂直设置在第一封头与第一筒节的连接处,第二油管板垂直设置在第二封头与第二筒节的连接处,第一油管板和第二油管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适配的换热管孔,且第一油管板上的换热管孔与第二油管板上的换热管孔一一对应,换热管孔与换热管紧密配合,两两相邻的四个换热管孔围成一平行四边形;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油管板连接,换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管板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壳体结构内,并与壳体结构的轴线垂直,支撑板的边缘与第一筒节或第二筒节的内表面适配,各支撑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适配的支撑板孔,且每块支撑板上的支撑板孔一一对应;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二封头与第二油管板之间,并与第二油管板垂直,隔板与第二封头、第二油管板密封连接,所述进油口位于隔板的一侧,出油口位于隔板的另一侧;
所述冷水系统包括进水口、水管板、喷淋管、喷头;在第二油管板的圆心处设有进水口孔,进水口孔与进水口适配,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进水口孔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封头与水管连接;所述水管板设置在进水口的一端,第一油管板和水管板上均设有与喷淋管适配的水管孔,且第一油管板上的水管孔与水管板上的水管孔一一对应;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水管板连接并相通,另一端与第一油管板固定连接,在喷淋管上均布有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从第一油管板至第二油管板依次均布在壳体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系统还包括定距结构,所述定距结构的一端与第二油管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定距结构包括定距管、拉杆和螺母,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第二油管板固定连接,并依次穿过各支撑板的支撑板孔,在拉杆穿过最后一块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螺母连接,所述定距管套在拉杆外,每个定距管的长度为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定距管的外径大于支撑板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设置为多条,在第一油管板和水管板上均设置与喷淋管数量相同的水管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向喷头的下方空间喷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设置为两个,一个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一筒节上方,另一个蒸汽出口设置在第二筒节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蒸汽出口与壳体结构内部之间设有汽液分离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安全阀口和压力表口,所述安全阀口和压力表口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喷淋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污口和疏水口,所述第一排污口和疏水口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下方,且与壳体结构的内部相通。
CN201721779287.8U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Active CN207675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9287.8U CN207675002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9287.8U CN207675002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5002U true CN207675002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9287.8U Active CN207675002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50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3187A (zh) * 2020-08-21 2020-12-04 上海一冷特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112524973A (zh) * 2020-11-10 2021-03-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喷淋式变压控温换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3187A (zh) * 2020-08-21 2020-12-04 上海一冷特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112033187B (zh) * 2020-08-21 2022-02-11 上海一冷特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112524973A (zh) * 2020-11-10 2021-03-1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喷淋式变压控温换热器
CN112524973B (zh) * 2020-11-10 2022-03-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液态二氧化碳喷淋式变压控温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75002U (zh) 一种卧式喷淋蒸发器
CN201244370Y (zh) 板式自由降膜真空浓缩器
JPH08100901A (ja) 気化熱伝達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3368548A (en) High capacity submerged hot gas heat exchanger
CN207688671U (zh) 一种直接接触式冷凝器
CN205505842U (zh) 一种气化器除霜装置
CN207055997U (zh) 一种可控布水器及使用其的降膜浓缩机
CN210922267U (zh) Ybn逆流式闭式冷却塔
JPS5952152A (ja) 熱交換器
CN209188147U (zh) 多效竖直管蒸发器
CN207649433U (zh) 一种热管蒸发冷凝式换热器
CN206771755U (zh) 油气锅炉用烟气回收装置
CN207385484U (zh) 一种湿分解塔
CN205897630U (zh) 内外组合水喷淋少耗水无垢节能冷凝器
CN105333749B (zh) 基于太阳能辅助冷却塔的高效冷却系统
CN216986312U (zh) 一种异形降膜式蒸发管
CN208920888U (zh) 一种高效再生气蒸汽加热器
CN110173780A (zh) 一种利用景观喷泉强化换热的冷却水系统
CN220524747U (zh) 一种冷却塔的喷淋模块
CN213220980U (zh) 结构紧凑的降膜蒸发器
CN109631392A (zh) 一种立式降膜吸收器及第二类双级吸收式热泵
CN104075598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6695410U (zh) 一种平放式太阳能装置
CN215653860U (zh) 一种高效的薄膜蒸发分离器
CN216192178U (zh) 一种白酒蒸馏用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