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1793U -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1793U
CN207661793U CN201721652675.XU CN201721652675U CN207661793U CN 207661793 U CN207661793 U CN 207661793U CN 201721652675 U CN201721652675 U CN 201721652675U CN 207661793 U CN207661793 U CN 207661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door
furnace body
firing chamber
dual firing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26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un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徐际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际华 filed Critical 徐际华
Priority to CN2017216526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1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1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1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涉及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焚烧炉本体;焚烧炉本体包括主燃室和二燃室;主燃室内设置有炉排;主燃室内设置有与炉排位置相配合对应的炉渣小车;二燃室内设置有排风风机和辅助风机;二燃室内固定有燃烧器;二燃室内设置有与辅助风机相配合对应的阀门;焚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二燃室的排烟管道相连通的升降烟囱;第四炉门上设置有热电偶。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助风机实现二燃室内气流的涡旋,增加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烟气通过连通管道进入二燃室,在二燃室内进行高温分解烟气,提高烟气在焚烧炉中的停留时间,使垃圾在焚烧炉中焚烧充分,降低焚烧垃圾过程中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技术基本上分为焚烧、卫生填埋、堆肥、废品回收等。
在垃圾处理常规技术中:
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垃圾,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长期污染,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垃圾,一般是在城市固定地点建立集中垃圾焚烧场,而在旅游点、厂矿、码头等场所没有垃圾处理所,会造成垃圾堆积,影响环境,焚烧处理具有减量效果明显,无害化彻底,占地量小,余热能得到利用,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符合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垃圾焚烧法已成为目前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重要途径。垃圾在垃圾焚烧炉中燃烧,灰烬从出料口排出,落在炉体内,目前,垃圾焚烧炉的灰烬通过人工从炉体内铲出,耗时耗力,垃圾在垃圾焚烧炉中燃烧不充分,焚烧炉排烟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提供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通过主燃室和二燃室相结合的焚烧炉,配合设置有升降烟囱,在二燃室内设置有排风风机和辅助风机,提高烟气在焚烧炉中的停留时间,解决了现有垃圾在焚烧炉中焚烧不充分,烟气分解不充分,炉渣清理不便以及垃圾燃烧不均匀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所述焚烧炉本体包括主燃室和二燃室;所述焚烧炉本体内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耐火水泥层;所述主燃室内设置有炉排;所述主燃室内设置有与炉排位置相配合对应的炉渣小车;所述焚烧炉本体的一端侧设置有与主燃室相配合对应的炉门;所述二燃室内设置有排风风机和辅助风机;所述二燃室内固定有燃烧器;所述二燃室内设置有与辅助风机相配合对应的阀门;所述焚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二燃室的排烟管道相连通的升降烟囱;所述焚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二燃室相连通的透气窗;所述焚烧炉本体上设置有与二燃室相配合对应的第四炉门;所述第四炉门上设置有热电偶。
进一步地,所述炉门包括第一炉门、第三炉门、炉门边框;所述炉门边框内设置有炉门加强板;所述第一炉门通过第二铰座铰接在焚烧炉本体上;所述第一炉门的位置与炉排的位置相配合对应;所述第一炉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手轮;所述第一炉门上铰接有第二炉门;所述第三炉门通过第一铰座铰接在焚烧炉本体上;所述第三炉门的位置与炉渣小车的位置相配合对应,所述第三炉门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手轮;所述第一炉门和第三炉门分别通过第一手轮旋紧在炉门边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风机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第三进风管和辅助风机排风管;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一进风管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二进风管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二进风管相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风机包括排风机排风管;所述排风机排风管的位置与排烟管道的位置相配合对应;所述主燃室和二燃室通过一连通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炉门铰接在焚烧炉本体上;所述第四炉门通过第二手轮旋紧在焚烧炉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本体的外侧面上均匀的固定有若干吊环;所述吊环与焚烧炉本体相配合处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焚烧炉本体的炉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通过法兰固定在二燃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炉渣小车包括车箱;所述车箱的一端侧设置有拉手;所述车箱的底面设置有车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烟囱固定在焚烧炉本体上;所述焚烧炉本体上固定有与升降烟囱相配合对应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装置;所述升降烟囱上方设置有烟囱盖板;所述烟囱盖板设置在垃圾焚烧车上;所述烟囱盖板的位置与升降烟囱的位置相配合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水泥层通过第二加强筋固定在焚烧炉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燃室和二燃室组合构成垃圾焚烧炉,垃圾焚烧炉内配合设置有升降烟囱,在二燃室内设置有排风风机、辅助风机、燃烧器,通过辅助风机实现二燃室内气流的涡旋,增加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烟气通过连通管道进入二燃室,在二燃室内进行高温分解烟气,提高烟气在焚烧炉中的停留时间,使垃圾在焚烧炉中焚烧充分,烟气分解充分,垃圾得到均匀燃烧,降低焚烧垃圾过程中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燃室内设置有炉排、炉渣小车,炉排、炉渣小车分别与第一炉门、第三炉门相配合对应,便于垃圾和废渣的输出,节约人力物力,通过热电偶,对炉膛内的温度感应并输出温度,便于炉膛内温度的控制,烟气由升降烟囱排出,通过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的设置,实现对风量的控制,烟气在排烟管道中在要求的环境下停留一段时间后排放,实现无污染排放。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炉渣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E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F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烟囱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焚烧炉本体,2-第一铰座,3-第一炉门,4-吊环,5-炉排,6-第四炉门,7-升降烟囱,8-第一进风管,9-排烟管道,10-排风风机,11-辅助风机,12-燃烧器,13-耐火水泥层,14-连通管道,15-第一阀门,16-炉渣小车,17-排风机排风管,18-第一加强筋,19-辅助风机排风管,101-主燃室,102-二燃室,301-炉门加强板,302-第二炉门,303-第三炉门,304-第一手轮,305-第二铰座,306-炉门边框,401-加强板,601-热电偶,602-第二手轮,701-升降机构,702-烟囱盖板,703-透气窗,801-第二进风管,802-第三进风管,1301-第二加强筋,1501-第二阀门,1502-第三阀门,1601-车箱,1602-拉手,1603-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1;焚烧炉本体1包括主燃室101和二燃室102;焚烧炉本体1内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耐火水泥层13,耐火水泥层13通过第二加强筋1301固定在焚烧炉本体1上;主燃室101内设置有炉排5;主燃室101内设置有与炉排5位置相配合对应的炉渣小车16;炉渣小车16包括车箱1601;车箱1601的一端侧设置有拉手1602;车箱1601的底面设置有车轮1603,焚烧炉本体1的一端侧设置有与主燃室101相配合对应的炉门;二燃室102内设置有排风风机10和辅助风机11;通过辅助风机11实现二燃室内气流的涡旋,增加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二燃室102内固定有燃烧器12;燃烧器12通过法兰固定在二燃室102内,二燃室102内设置有与辅助风机11相配合对应的阀门;焚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二燃室102的排烟管道9相连通的升降烟囱7;焚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二燃室102相连通的透气窗703;焚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二燃室102相配合对应的第四炉门6;第四炉门6上设置有热电偶601,提高烟气在焚烧炉中的停留时间,使垃圾在焚烧炉中焚烧充分,烟气分解充分,垃圾得到均匀燃烧,降低焚烧垃圾过程中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如图5、7所示,炉门包括第一炉门3、第三炉门303、炉门边框306;炉门边框306内设置有炉门加强板301;第一炉门3通过第二铰座305铰接在焚烧炉本体1上;第一炉门3的位置与炉排5的位置相配合对应;第一炉门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手轮304;第一炉门3上铰接有第二炉门302;第三炉门303通过第一铰座2铰接在焚烧炉本体1上;第三炉门303的位置与炉渣小车16的位置相配合对应,第三炉门30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手轮304;第一炉门3和第三炉门303分别通过第一手轮304旋紧在炉门边框306上,便于垃圾和废渣的进出,节约焚烧垃圾时的人力物力。
其中如图1、9所示,辅助风机11包括第一进风管8、第二进风管801、第三进风管802和辅助风机排风管19;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501和第三阀门1502;第一阀门15与第一进风管8相配合设置;第二阀门1501与第二进风管801相配合设置;第二阀门1501与第二进风管801相配合设置,通过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501和第三阀门1502的设置,第一进风管8、第二进风管801、第三进风管802在空间内互成一定的夹角,实现对风量的控制,烟气在排烟管道9中在要求的环境下停留一段时间后排放,实现无污染排放。
其中如图1、4所示,排风风机10包括排风机排风管17;排风机排风管17的位置与排烟管道9的位置相配合对应;主燃室101和二燃室102通过一连通管道14相连通,通过排风风机10排风,并形成主燃室和二燃室炉内压力差。
其中如图1-3所示,第四炉门6铰接在焚烧炉本体1上;第四炉门6通过第二手轮602旋紧在焚烧炉本体1上,焚烧炉本体1的外侧面上均匀的固定有若干吊环4;吊环4与焚烧炉本体1相配合处设置有加强板401;焚烧炉本体1的炉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8,通过吊环4将垃圾焚烧炉吊起,便于垃圾级焚烧炉的安装、维修。
其中如图4、8所示,升降烟囱7固定在焚烧炉本体1上;焚烧炉本体1上固定有与升降烟囱7相配合对应的升降机构701;升降机构701为剪叉式升降装置;升降烟囱7上方设置有烟囱盖板702;烟囱盖板702设置在垃圾焚烧车上;烟囱盖板702的位置与升降烟囱7的位置相配合对应,烟气由升降烟囱7排出,烟气在排烟管道中在要求的环境下停留一段时间后排放,实现无污染排放,节约烟囱的占用空间。
具体实施例一:
将垃圾由第一炉门3放入主燃室101的炉排5上,关紧炉门,当炉内温度达到600-650℃时,通过燃烧器12点火焚烧烟气,温度可达1200-1300℃,通过辅助风机11实现二燃室内气流的涡旋,增加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排风风机10排风,形成主燃室101与二燃室102之间的压力差,炉渣通过炉渣小车16运出垃圾焚烧炉,如图10所示,通过升降机构701将升降烟囱7升起,烟气由升降烟囱7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包括焚烧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焚烧炉本体(1)包括主燃室(101)和二燃室(102);所述焚烧炉本体(1)内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耐火水泥层(13);
所述主燃室(101)内设置有炉排(5);所述主燃室(101)内设置有与炉排(5)位置相配合对应的炉渣小车(16);
所述焚烧炉本体(1)的一端侧设置有与主燃室(101)相配合对应的炉门;
所述二燃室(102)内设置有排风风机(10)和辅助风机(11);所述二燃室(102)内固定有燃烧器(12);所述二燃室(102)内设置有与辅助风机(11)相配合对应的阀门;
所述焚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二燃室(102)的排烟管道(9)相连通的升降烟囱(7);所述焚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二燃室(102)相连通的透气窗(703);
所述焚烧炉本体(1)上设置有与二燃室(102)相配合对应的第四炉门(6);所述第四炉门(6)上设置有热电偶(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门包括第一炉门(3)、第三炉门(303)、炉门边框(306);所述炉门边框(306)内设置有炉门加强板(301);
所述第一炉门(3)通过第二铰座(305)铰接在焚烧炉本体(1)上;所述第一炉门(3)的位置与炉排(5)的位置相配合对应;所述第一炉门(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手轮(304);所述第一炉门(3)上铰接有第二炉门(302);
所述第三炉门(303)通过第一铰座(2)铰接在焚烧炉本体(1)上;所述第三炉门(303)的位置与炉渣小车(16)的位置相配合对应,所述第三炉门(303)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手轮(304);
所述第一炉门(3)和第三炉门(303)分别通过第一手轮(304)旋紧在炉门边框(30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风机(11)包括第一进风管(8)、第二进风管(801)、第三进风管(802)和辅助风机排风管(19);
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501)和第三阀门(1502);
所述第一阀门(15)与第一进风管(8)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二阀门(1501)与第二进风管(801)相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风风机(10)包括排风机排风管(17);所述排风机排风管(17)的位置与排烟管道(9)的位置相配合对应;
所述主燃室(101)和二燃室(102)通过一连通管道(1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炉门(6)铰接在焚烧炉本体(1)上;所述第四炉门(6)通过第二手轮(602)旋紧在焚烧炉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焚烧炉本体(1)的外侧面上均匀的固定有若干吊环(4);所述吊环(4)与焚烧炉本体(1)相配合处设置有加强板(401);
所述焚烧炉本体(1)的炉壁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2)通过法兰固定在二燃室(1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小车(16)包括车箱(1601);所述车箱(1601)的一端侧设置有拉手(1602);所述车箱(1601)的底面设置有车轮(16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烟囱(7)固定在焚烧炉本体(1)上;所述焚烧炉本体(1)上固定有与升降烟囱(7)相配合对应的升降机构(701);
所述升降机构(701)为剪叉式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烟囱(7)上方设置有烟囱盖板(702);所述烟囱盖板(702)设置在垃圾焚烧车上;所述烟囱盖板(702)的位置与升降烟囱(7)的位置相配合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水泥层(13)通过第二加强筋(1301)固定在焚烧炉本体(1)上。
CN201721652675.XU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Active CN207661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2675.XU CN207661793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2675.XU CN207661793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1793U true CN207661793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9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2675.XU Active CN207661793U (zh) 2017-12-01 2017-12-01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17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8254U (zh) 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CN106196088A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垃圾焚烧炉
CN100432532C (zh) 一种垃圾组合焚烧处理方法及专用立式富氧连续焚烧风火炉
CN205746860U (zh) 一种废渣等离子处理设备
CN109708123A (zh) 一种热解气化炉及低热值污泥菌渣热解气化设备
CN107062252A (zh) 一种底部进风的环保回转窑式焚烧炉
CN207661793U (zh)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CN101639222A (zh) 一种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04296147B (zh) 环保垃圾焚烧炉
CN105698183A (zh) 用于处理垃圾的焚烧炉
CN203671618U (zh) 一种热解气可回用的医疗垃圾热解处理装置
CN207778462U (zh) 一种废物焚烧装置
CN206875440U (zh) 一种底部进风的环保回转窑式焚烧炉
CN105698182A (zh) 用于处理垃圾的焚烧系统
CN204629502U (zh) 一种焚烧炉及移动式焚烧站
CN209672350U (zh) 一种焚烧处理系统
CN108036335A (zh) 一种垃圾焚烧车用固体垃圾焚烧炉
CN104930517B (zh) 一种垃圾热解旋流燃烧装置
CN207514916U (zh) 生活垃圾无烟热解气化炉
CN202432525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39155C (zh) 双炉排热解式垃圾焚烧炉
CN201513895U (zh) 一种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装置
CN204962777U (zh) 多功能高速焚烧炉
CN2076617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循环风系统
CN206055634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垃圾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No.1 Bianshan Road, Huashan Industrial Park, Chao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o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unh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591 Ginza street, Luqiao street,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Xu Ji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