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0947U - 自冲铆压铆扣件 - Google Patents

自冲铆压铆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0947U
CN207660947U CN201820009638.5U CN201820009638U CN207660947U CN 207660947 U CN207660947 U CN 207660947U CN 201820009638 U CN201820009638 U CN 201820009638U CN 207660947 U CN207660947 U CN 207660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fastener
presses
bar portion
pierce riv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96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明
孙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M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M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M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M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96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0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0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0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冲铆压铆扣件,包括头部、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的头部上的杆部,所述的杆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自扣紧部,所述的自扣紧部从所述的杆部外周面的一端分布至另一端;所述的杆部的另一端部形成有自冲孔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所需连接金属钣金件的高效、可靠连接,使连接后的组件承受优异的推、拉、扭、剪等机械载荷,并且大大提高对于薄钣金件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自冲铆压铆扣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冲铆压铆扣件。
背景技术
点焊是空调钣金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点焊过程中由于点焊电流、点焊时间、电极压力、电极直径以及钣金件表面清洁程度的影响,常出现如下质量缺陷:1)、深的压痕;2)、焊点表面发黑;3)、局部钣金表面烧穿;4)、未焊透;5)、钣金件之间有金属喷溅;6)、熔核内部有缩孔及裂纹;7)、熔核尺寸过小或过大;8)、热影响造成的焊接强度下降等等。
因此越来越多的板件连接采用压铆连接。参见公开号为US6527490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压铆钉,如图1所示:该铆钉包括头部1’、连接在头部1’上的杆部2’,在杆部2’上设置有沟槽3’,连接时通过沟槽3’实现两块板件50’、51’的自扣紧。但是,其沟槽3’从杆部2’的中部开设设置,留出了上部一段光滑部分2a。当铆钉连接较厚的板件时,板件的厚度超过杆部2’上光滑部分2a的厚度,此时连接自然没有问题;但连接较薄的板件时,板件的厚度小于杆部2’上光滑部分2a的厚度时,靠近铆钉头部1’侧的板件由于没有沟槽3’的咬合就可能存在连接强度问题。此外参见公开号为US3909913、US4978270以及US5678970的美国专利,其也都存在连接较薄板件时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
因此,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款能满足各种连接需求,实现高效、可靠连接的机械连接扣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冲铆压铆扣件,适用于家用电器的薄钣金件的连接,如空调钣金件等,特别是适用于薄钣金件、表面具有镀、涂覆层的薄钣金件的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冲铆压铆扣件,包括头部、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的头部上的杆部,所述的杆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自扣紧部,所述的自扣紧部从所述的杆部外周面的一端分布至另一端;所述的杆部的另一端部形成有自冲孔部。
优选地,所述的自扣紧部包括多条开设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的沟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沟槽为环形沟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环形沟槽水平开设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自扣紧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的螺纹或滚花。
优选地,所述的头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所述的杆部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的头部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自扣紧部包括多条水平开设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的环形沟槽,且第一条所述的环形沟槽位于所述的头部下表面下方所述的杆部上。
优选地,所述的压铆扣件的硬度大于待连接板件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的压铆扣件采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或者具有塑性、延展性的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压铆扣件为实心体,且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综合被连接钣金件金属材料本身的机械特性和金属材料冲压加工工艺,巧妙地把在需连接的金属板材上冲孔和所述自冲铆压铆扣件与金属板材的自扣紧通过自冲铆压铆扣件在一次压铆过程中完成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是:连接过程利用自冲铆压铆扣件给所需连接的钣金件施加压力,迫使其进入所需连接的钣金件,同时利用自冲铆压铆扣件头下设计以及安装模具使所需连接的金属钣金件在这一过程中加工出所需的安装孔以及钣金件局部产生塑性变形实现连接所需的自扣紧特征,实现所需连接金属钣金件的高效、可靠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所需连接金属钣金件的高效、可靠连接,使连接后的组件承受优异的推、拉、扭、剪等机械载荷,并且大大提高对于薄钣金件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冲压铆钉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一;
附图4为本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二;
附图5为本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三。
其中:1、头部;10、上表面;11、下表面;2、杆部;3、环形沟槽;4、自冲孔部;50、板件;51、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的一种自冲铆压铆扣件,包括头部1、一端连接在头部1上的杆部2,杆部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自扣紧部,自扣紧部从杆部2外周面的一端分布至另一端,也就是说自扣紧部覆盖杆部2的所有外周面;杆部2的另一端部形成有自冲孔部4。具体的说:
头部1包括上表面10、下表面11,且上表面10的面积大于下表面11的面积,使得头部1呈上大下小的几何特征。杆部2呈圆柱形,杆部2的一端连接在头部1的下表面11上。
在本实施例中:自扣紧部包括多条水平开设在杆部2外周面上的环形沟槽3,第一条环形沟槽3位于头部1的下表面11下方杆部2上,即环形沟槽3从杆部2的一端已经开设,并未在杆部2的外周面上留出任何的光滑部分。
自冲铆压铆扣件可以采用有色金属、碳钢、不锈钢等材质一体成型,通常为实心体,其材质的选择上一般选择硬度大于待连接板件硬度的材质。
自冲孔部4呈圆锥台形,其横截面的面积向远离杆部3方向逐渐减小。
如图3-5所示:当进行连接时,将压铆扣件冲入待连接的两块板件50、51中,由于其自身的硬度大于连接板件50、51的硬度,在冲压的过程中通过自冲孔部4完成自冲孔,同时使板件50、51冲出孔的部分产生塑性变形,并与压铆扣件上的环形沟槽3进行咬合,实现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与两块板件50、51的自扣紧。而针对较薄的板件连接时,由于杆部2几何特征的设置使得板件50、51各自分别与自冲铆压铆扣件间分别产生自扣紧特征,从而实现所需连接的金属钣金件高效、可靠,使连接后的组件承受优异的推、拉、扭、剪等机械载荷,并且大大提高对于薄钣金件的连接强度。
针对自扣紧部: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水平的环形沟槽3,也可以采用如倾斜的环形沟槽,或者是沿杆部的延伸方向开设的直线沟槽,又或者是螺纹、滚花,甚至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采用本申请结构的压铆扣件在连接时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工艺简单、高效,一步完成且不需要预先打孔。
2、连接快速,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3、适合于许多不同原料间的连接(包括不同材料和不同厚度)。
4、对于有镀、涂覆层的材料无损害或损害极小。
5、连接时不散发烟雾和热量,噪音低。
6、所使用的工具寿命长。
7、能量消耗低。
8、可用过程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9、优异的连接性能可以和其他工艺如粘接结合形成混合连接。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冲铆压铆扣件,包括头部、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的头部上的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自扣紧部,所述的自扣紧部从所述的杆部外周面的一端分布至另一端;所述的杆部的另一端部形成有自冲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扣紧部包括多条开设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的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为环形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沟槽水平开设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扣紧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的螺纹或滚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所述的杆部的一端部连接在所述的头部的下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扣紧部包括多条水平开设在所述的杆部外周面上的环形沟槽,且第一条所述的环形沟槽位于所述的头部下表面下方所述的杆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铆扣件的硬度大于待连接板件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铆扣件采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或者具有塑性、延展性的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冲铆压铆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铆扣件为实心体,且一体成型。
CN201820009638.5U 2018-01-04 2018-01-04 自冲铆压铆扣件 Active CN207660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9638.5U CN207660947U (zh) 2018-01-04 2018-01-04 自冲铆压铆扣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9638.5U CN207660947U (zh) 2018-01-04 2018-01-04 自冲铆压铆扣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0947U true CN207660947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9638.5U Active CN207660947U (zh) 2018-01-04 2018-01-04 自冲铆压铆扣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09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3640A1 (de) * 2018-06-08 2019-12-12 Psa Automobiles Sa Stanzniet und verfahren zum stanznieten zweier bauteile
CN114033776A (zh) * 2021-12-01 2022-02-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连接元件及连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33640A1 (de) * 2018-06-08 2019-12-12 Psa Automobiles Sa Stanzniet und verfahren zum stanznieten zweier bauteile
CN114033776A (zh) * 2021-12-01 2022-02-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连接元件及连接方法
CN114033776B (zh) * 2021-12-01 2022-08-0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连接元件及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0162B (zh) 用于接合至少两个构件的方法的接合辅助元件
CN203702802U (zh) 用于电阻元件焊接的自冲的接合件和具有至少一个这种接合件的部件复合结构
CN207660947U (zh) 自冲铆压铆扣件
CA2308916C (en) Punch-stamp rivet
EP2165782A1 (en) Slag rise preventing method, and punch mold
TW201346145A (zh) 穿透形螺帽
CN109433988B (zh) 一种锥形沉头孔连续冲锻成形工艺及模具
CN109175194A (zh) 一种多层异种或同种材质的平面自冲铆冷挤压连接工艺
CN104959476A (zh) 异质和大厚度差板料间的无凸点带孔冲压连接方法
CN105414437B (zh) 一种使用软质铆柱的预压孔与铆压复合的板材连接方法
CN201851471U (zh) 四方压铆螺母
CN210733789U (zh) 一种汽车门里板
CN110552943B (zh) 自穿孔铆钉元件,包括铆钉元件和组件的组件装配件,组件装配件制造方法,以及冲模母模
CN208131798U (zh) 一种连接件的冲压模具
CN20864384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铆接模具
CN211330939U (zh) 一种五金冲床用冲头
CN105666051A (zh) 一种离合器线圈壳体组件及线圈壳体零件的生产工艺
KR200352251Y1 (ko) 표면처리강판의접합장치
CN208427607U (zh) 一种无铆钉铆接模具
CN206936146U (zh) 中前板钣金件自动化模具
CN213235751U (zh) 拉铆螺母及其固定连接机构
CN211614654U (zh) 一种光伏串焊机压头
CN216288016U (zh) 一种铆钉型电触头及铆接结构
CN211866328U (zh) 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过线板的冲头
CN210523603U (zh) 一种马口铁罐盖生产用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