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8528U -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 Google Patents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8528U
CN207658528U CN201721880446.3U CN201721880446U CN207658528U CN 207658528 U CN207658528 U CN 207658528U CN 201721880446 U CN201721880446 U CN 201721880446U CN 207658528 U CN207658528 U CN 207658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elt
axis
rolling
fixing groove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804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GLA COUNTY TIANYE RUBBER MARKE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GLA COUNTY TIANYE RUBBER MARKE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LA COUNTY TIANYE RUBBER MARKE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GLA COUNTY TIANYE RUBBER MARKE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804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8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8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8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属一种输送线结构,包括滚动轴以及环绕于滚动轴上的传输带,所述滚动轴中部附近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两侧的滚动轴上均设有螺纹,所述传输带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吻合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长度与传输带的整体长度相一致。通过在滚动轴上增设固定槽,并在传输带的下部设置与前述滚动轴相吻合的条形凸起,使得传输带在运行过程中,其条形凸起始终卡合在固定槽中,结合滚动轴上的轴承,可形成朝向于固定槽的力,从而有效防止传输带在运行时发生跑偏,避免传输的物料发生掉落,提升物料的传输效率,且不影响传输带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线结构,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机械的不断普及,输送线装置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其作用是将生产线上的半成品输送至下一工位,或者将成品输输送至收集工位;但由于目前此类输送线装置上的输送带及滚动轴结构单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环绕于滚动轴上的输送带容易发生跑偏,进而导致物料掉落,影响物料的输送效率,然而输送线装置本身的结构也较为简单,对于前述的跑偏现象,在不影响输送带运行的情况下难以为其增加阻挡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优化难度;因而有必要针对这类输送线装置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输送线装置上的输送带在运行中易发生跑偏现象,影响物料的输送效率,存在较大的结构优化难度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包括滚动轴以及环绕于滚动轴上的传输带,所述滚动轴中部附近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两侧的滚动轴上均设有螺纹,所述传输带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槽相吻合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长度与传输带的整体长度相一致。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滚动轴上的螺纹的方向以固定槽为基准相互对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滚动轴包括主动轴与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上均设有固定槽,且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分别置于输送线的两端上,所述传输带环绕于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还安装有至少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置于环绕的传输带上层与下层之间;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上的固定槽在同一条直线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的端部与机架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动轴的端部与减速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也安装在机架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输带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滚动轴上增设固定槽,并在传输带的下部设置与前述滚动轴相吻合的条形凸起,使得传输带在运行过程中,其条形凸起始终卡合在固定槽中,结合滚动轴上的轴承,可形成朝向于固定槽的力,从而有效防止传输带在运行时发生跑偏,避免传输的物料发生掉落,提升物料的传输效率,且不影响传输带的运行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结构简单,适于安装在各类输送线上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滚动轴、11为主动轴、12为从动轴、2为传输带、3为固定槽、4为条形凸起、5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包括滚动轴1以及环绕于滚动轴1上的传输带2,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图2所示,在滚动轴1中部附近设有固定槽3,且该固定槽3两侧的滚动轴1上均设有螺纹,并且前述传输带2的下部还需设置与固定槽3相吻合的条形凸起4,并且条形凸起4的长度与传输带2的整体长度相一致;为避免条形凸起4嵌入固定槽3中影响传输带2的正常运行,前述条形凸起4的宽度应略小于固定槽3的宽度,使两者之间保持间隙为宜,进而避免条形凸起4与固定槽3之间的产生过大的摩擦力;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前述的传输带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滚动轴1上增设固定槽3,并在传输带2的下部设置与前述滚动轴1相吻合的条形凸起4,使得传输带2在运行过程中,其条形凸起4始终卡合在固定槽3中,结合滚动轴1上的轴承,可形成朝向于固定槽3的力,从而有效防止传输带在运行时发生跑偏,避免传输的物料发生掉落,提升物料的传输效率,且不影响传输带的运行效率。
正如图2所示出的,为保证滚动轴1在转动的过程中形成上述朝向于固定槽3的力,即聚向力,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可将上述滚动轴1上的螺纹的方向以固定槽3为基准相互对称;即固定槽3两者滚动轴1上的螺纹方向正好相反,即利用其与传输带2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前述的聚向力。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滚动轴1可设置为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组成,在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上均设有固定槽3,并且与现有技术相类似,前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分别置于输送线的两端上,再将传输带2环绕于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之间;优选的是,前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上的固定槽3在同一条直线上,以避免固定槽3给传输带2运行造成影响。
再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的而距离较远时,为保证传输带2运行的稳定性,还可在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之间在至少一个用于辅助的转轴,该转轴置于环绕的传输带2上层与下层之间,前述转轴的数量可根据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结合图3所示,与现有技术中的传输线装置相类似,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线总成在使用时,将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均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的端部与机架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同时以减速电机作为装置的动力源,将前述主动轴11的端部与减速电机动力连接,并且该减速电机也安装在机架5上。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机架5上的减速电机带动主动轴11转动,带动环绕于主动轴11上的传输带2运行,在传输带2的带动作用下,从动轴12也随之转动,在此过程中,传输带2下部的条形凸起4嵌入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上的固定槽3,由固定槽3对传输带2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在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转动的过程中,其上部的螺纹朝向于固定槽3转动,进而形成由轴两端到中间的聚向力,以减少传输带2在条形凸起4与固定槽3之间的间隙范围内的左右偏移,在防止传输带2运行跑偏的同时,亦可提升传输带2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输送线装置上物料输送的效率。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包括滚动轴(1)以及环绕于滚动轴(1)上的传输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1)中部附近设有固定槽(3),且所述固定槽(3)两侧的滚动轴(1)上均设有螺纹,所述传输带(2)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槽(3)相吻合的条形凸起(4),所述条形凸起(4)的长度与传输带(2)的整体长度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1)上的螺纹的方向以固定槽(3)为基准相互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1)包括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所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上均设有固定槽(3),且所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分别置于输送线的两端上,所述传输带(2)环绕于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之间还安装有至少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置于环绕的传输带(2)上层与下层之间;所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上的固定槽(3)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主动轴(11)与从动轴(12)的端部与机架之间安装有滚动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1)的端部与减速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也安装在机架(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
CN201721880446.3U 2017-12-28 2017-12-28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Active CN207658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0446.3U CN207658528U (zh) 2017-12-28 2017-12-28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80446.3U CN207658528U (zh) 2017-12-28 2017-12-28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8528U true CN207658528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80446.3U Active CN207658528U (zh) 2017-12-28 2017-12-28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8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06064U (zh) 工程机械及其软管导向装置
CN203473748U (zh) 一种茶机送料输送带定位装置
CN207658528U (zh) 可防止跑偏的传输带总成
CN205602537U (zh) 皮带输送机过渡机构
CN104876017A (zh) 万向摆动式输送带纠偏装置
CN207746092U (zh) 一种泥石分离装置传动机构
CN205771680U (zh) 智能纠偏托辊
CN202508660U (zh) 织物错边卷装机构
CN204057083U (zh) 一种滚筒式液压全自动胶带调偏装置
CN103658270A (zh) 分层辊轮
CN204056969U (zh) 一种滑移式强力自动调心托辊
CN206464898U (zh) 一种锚杆剪切送料滚轮装置
CN202130829U (zh) 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横向自定位带式输送装置
CN204484499U (zh) 一种环腰直转位轮
CN206054633U (zh) 一种导轨式链条
CN203199521U (zh) 一种全自动理盒机传动机构
CN208560716U (zh) 复合材料托辊
CN205873170U (zh) 皮带输送机防跑偏机构
CN103195823B (zh) 轮毂
CN207494213U (zh) 一种冷轧机偏导辊
CN206813135U (zh) 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
CN207145551U (zh) 可快速拆卸的圆带传动装置及传输设备
CN203666250U (zh) 一种复合导向轮
CN201050552Y (zh) 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
CN107310899A (zh) 滚轮式胶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