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8148U -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8148U
CN207658148U CN201721503535.6U CN201721503535U CN207658148U CN 207658148 U CN207658148 U CN 207658148U CN 201721503535 U CN201721503535 U CN 201721503535U CN 207658148 U CN207658148 U CN 207658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ick
guide rail
draw frame
automatic bo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3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龙
袁静
马友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ILI JIE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ILI JIE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ILI JIE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ILI JIET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03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8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8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8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水平设置的导轨、与导轨滑动连接的至少一对吸取组件、驱动吸取组件沿导轨滑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与吸取组件相连通的抽气系统,吸取组件之间通过拉绳串联,驱动机构为带动靠近导轨端部的吸取组件沿导轨滑动的气压缸,气压缸的数量具有两个,可分别朝导轨两端推动吸取组件相互分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适应不同尺寸产品的抓取。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装箱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背景技术
装箱机主要用来对大批量的产品进行装箱,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
装箱机装箱过程中一般分为夹取、转运和释放三大步骤,其中,夹取产品的难度比较高,因为不同的产品尺寸不同,通常的做法是定制对应尺寸的夹取机构,但是成本高且灵活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优点是可以适应不同尺寸产品的抓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导轨、与导轨滑动连接的至少一对吸取组件、驱动吸取组件沿导轨滑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与吸取组件相连通的抽气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抽气系统可以对吸取组件进行抽气,使吸取组件吸取产品,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吸取组件沿导轨滑动以调节相邻吸取组件之间的间距,改变吸取机构能够通过吸取组件吸取的产品的最大尺寸,使吸取机构适应不同尺寸产品的抓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取组件包括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板、与滑板固定连接的吸杆以及与吸杆下端固定连接并通过吸杆与抽气系统相连通的吸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杆可以通过滑板在导轨上平稳地滑动,吸杆的上端可以与外部的抽气系统连通,吸取机构向下运动至吸盘与产品相抵接时,抽气系统开始抽气,吸盘内部的气压减小至小于大气气压,大气气压将产品挤压在吸盘上,达到吸取产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导轨下面且中空的导向管路以及与导向管路相连通的气管连接组件,气管连接组件用于与外部抽气系统相连通,导向管路通过输气管与吸杆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部抽气系统抽气时,导向管路内部的气压减小至小于大气气压,外部的空气通过各吸杆和输气管进入导向管路,导向管路与各输气管相连通位置的气压比较近均匀,外部空气进入各吸杆的速度比较均匀,因此,各吸盘内部的气压比价均匀,对产品产生的吸取力比较平衡,可以更加平稳地吸取产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压缸,气压缸的固定座与所述导向管路固定连接,气压缸与所述导轨相平行,活塞杆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压缸伸缩时可以带动吸杆沿导轨滑动,以自动改变吸取组件之间的间隔,以适应吸取不同尺寸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一对与所述导向管路固定连接的固定吸取组件,固定吸取组件以及与其同侧的吸取组件通过拉绳相串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靠近导轨一端的吸取组件朝远离固定吸取组件的方向运动时,可以通过拉绳带动各吸取组件沿导轨滑动,各吸取组件逐渐相互分离,间距逐渐增大,拉绳使各吸取组件可以联动改变间隔,通过预先设定好相邻吸取组件之间的拉绳的长度,可以确定相距最远的吸取组件在拉绳被拉直后的间距,从而预先设定吸取机构能够抓取的产品的最大尺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压缸的数量具有两个,朝向相反,活塞杆分别与靠近导轨两端位置的所述滑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拉绳带动吸取组件滑动时具有非等距性,即靠近导轨端部的吸取组件与相邻吸取组件最先被逐渐分离,待该处的吸取组件之间的拉绳被拉直后,靠近导轨中心的吸取组件才会被逐渐拉动。所有拉绳不一定会全部处于拉直状态,因此,吸取组件可能处于在导轨两端分布稀疏而在导轨中心位置分布密集的状态;两个气压缸可以分别朝导轨两端推动吸取组件沿导轨滑动并相互分离,导轨两端的气压缸关于导轨中心对称,对产品产生的吸取力在靠近两端位置更加平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吸杆之间的所述拉绳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丝压紧连接在吸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松压紧螺栓可以抽动拉绳,以改变相邻吸杆之间的拉绳长度,调节好拉绳长度后,旋紧锁紧螺丝,可以将拉绳压紧在吸杆上,调节拉绳长度过程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与滑板之间通过浮动接头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和气压缸的底座装配位置之间可能存在装配误差,且滑板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加工误差,滑板与气压缸的活塞杆之间的实际形位关系可能与计算的形位关系不一致,浮动接头可以消除这些误差,气压缸工作时可以更平稳做伸缩运动,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更小,可以减小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滑板受到的推力或拉力方向与导轨之间的平行度更高,滑板滑动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将所述导轨和吸取组件滑动端罩在内部的护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罩可以对导轨和吸取组件的滑动部位进行防护,还可以避免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与吸取组件的滑动部位相接触,以免被夹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吸盘与产品相挤压并被压缩后,限位杆的底面可与产品相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取机构向下运动过程中,吸盘逐渐与下方的产品相互抵接,然后逐渐相互挤压,吸盘具有一定的塑性,吸盘受到挤压后逐渐发生塑性变形缩短,吸盘缩短至一定程度后,限位杆与产品相互抵接,可限制吸取机构继续向下运动,以免吸盘被压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两个以上的吸取组件沿导轨相对滑动,可以改变吸取组件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尺寸产品的抓取;
2、拉绳可以使靠近导轨端部的吸取组件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时可以带动其他吸取组件一起运动,实现联动的功能;
3、两个气压缸可以分别朝相反的方向推动吸取组件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沿导轨滑动,导轨两端的吸取组件关于导轨中心对称,可以在导轨两端位置对产品施加更均匀的吸取力,使产品受力更加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体现气压缸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4是体现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吸取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体现拉绳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吸取组件之间在被气压缸推开后和未被气压缸推开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体现浮动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体现气管连接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体现护罩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框架;11、导向管路;12、连接条;13、侧板;14、连接板;15、导轨;2、护罩;3、气管连接组件;31、宝塔接头;32、弯头;33、法兰板;4、吸取组件;41、滑板;42、吸杆;43、吸盘;44、滑块;45、限位杆;5、固定吸取组件;6、气压缸;61、固定座;7、浮动接头;8、拉绳;9、调节块;10、锁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1、护罩2、气管连接组件3和吸取组件4,外部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可与框架1相连接以带动吸取机构整体运动,以便于夹取特定位置的产品或将产品转运至相应位置的包装箱中;抽气系统(图中未画出)可与气管连接组件3连接并通过输气管(图中未画出)与吸取组件4相连通,对吸取组件4进行抽气以便于吸取组件4吸取产品。
如图2所示,护罩2将吸取组件4的上部罩在内部以免外部物体与吸取组件4相接触影响吸取组件4的正常运作。
如图2和图3所示,吸取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框架1内侧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吸取组件4沿框架1的长度方向运动,以适应吸取沿框架1长度方向尺寸不同的产品。
如图4所示,框架1包括导向管路11、连接条12、侧板13和连接板14,一对导向管路1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条12分别固定连接于导向管路11的两端以对导向管路11进行支撑固定。两个侧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管路11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连接板14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3之间,外部驱动装置可通过连接板14与框架1相连接,因此,吸取机构可连接到不同设备上使用,拆装或更换比较方便,通用性比较高。侧板13和连接板14还可以对导向管路11两侧进行支撑加固,使导向管路11之间的相互平行关系更加稳定。
如图5所示,吸取组件4包括滑板41、固定连接在滑板41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且竖直的吸杆42和固定连接在吸杆42下端的吸盘43,滑板41两端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4,结合图6,两导向管路11(见图4)上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相互平行的导轨15,导轨15水平设置,滑块44与导轨15滑动连接,吸取组件4可以沿导轨15滑动。吸杆42为中空结构,上端通过输气管与抽气系统(图中未画出)相连通,吸盘43的上端与吸杆42下端相连通,吸取机构向下运动,吸盘43与位于其下方的产品表面相抵触,抽气系统通过吸杆42从吸盘43内抽气,吸盘43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气压,大气气压将产品压在吸盘43上,达到吸取产品的目的。
如图5所示,吸杆42下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5,吸取机构向下运动过程中,吸盘43逐渐与下方的产品相互抵接,然后逐渐相互挤压,吸盘43具有一定的塑性,吸盘43受到挤压后逐渐发生塑性变形缩短,吸盘43缩短至一定程度后,限位杆45与产品相互抵接,可限制吸取机构继续向下运动,以免吸盘43被压坏。
如图6和图7所示,吸取组件4的数量具有多个,均通过滑块44于导轨15滑动连接,结合图3,其中,包括两个固定吸取组件5,固定吸取组件5的结构和吸取组件4的结构相同,固定吸取组件5的滑板41与导向管路11固定连接并位于导向管路11两端之间的中间位置,其余吸取组件4等数量地分别位于两固定吸取组件5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吸取组件5以及与其位于导向管路11同一端的各吸取组件4之间均通过拉绳8相串联,远离固定吸取组件5的吸取组件4朝远离固定吸取组件5运动时可以通过拉绳8拉动其他吸取组件4相互分离,使吸盘43沿导向管路11的方向相互远离,以适应吸取尺寸更大的产品;远离固定吸取组件5的吸取组件4朝靠近固定吸取组件5运动时可以推动其他吸取组件4相互靠近,吸盘43沿导向管路11的方向相互靠近,以适应吸取尺寸更小的产品。吸杆4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丝10,锁紧螺丝10上套有调节块9,拉绳8夹在调节块9和吸杆42之间,旋松锁紧螺丝10后,可以调节相邻吸杆42之间拉绳8的长度,调节吸杆42相互远离后能够达到的最大间距,从而调节吸取机构能够抓取的产品的最大尺寸。
如图3和图8所示,驱动机构可以是与导向管路11相平行设置的气压缸6,气压缸6位于滑板41下方,气压缸6具有两个且朝向相反,气压缸6的固定座61与导向管路11固定连接,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浮动接头7,靠近导向管路11一端的滑板41下表面与浮动接头7固定连接,气压缸6伸缩时可以带动吸取组件4沿导轨15滑动以调节吸取组件4之间的距离;浮动接头7可以弥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滑板41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对气压缸6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9所示,气管连接组件3包括宝塔接头31、弯头32和法兰板33,宝塔接头31与弯头32固定连通,弯头32与法兰板33固定连接,结合图2,法兰板33与导向管路11固定连接,弯头32与导向管路11上面开设的通孔相对齐,宝塔接头31与外部的抽气系统相连接,导向管路11内部为中空结构,抽气系统抽气时,导向管路11内部的气压减小,可通过分别与各吸取组件4和固定吸取组件5相连通的输气管从吸盘43抽气,从而达到吸取产品的目的。
工作过程:先根据预期需要抓取产品的最大尺寸调节好拉绳8的长度,使拉绳8被拉直后,靠近导向管路11两端的吸盘43之间的距离与产品的最大尺寸相当,然后使气压缸6收缩并通过拉绳8带动各吸取组件4相互靠近,当产品的尺寸比较大时,启动气压缸6,气压缸6伸长带动各吸取组件4相互分离,增大吸取的尺寸范围;外部驱动装置带动吸取机构运动至产品的上方,然后再向下运动至限位杆45与产品相抵触,外部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抽气系统通过气管连接组件3从导向管路11内抽气,导向管路11内部的气压降低,各吸盘43内的气体依次从吸杆42和输气管进入导向管路11,吸盘43内的气压逐渐降低至小于大气气压,大气气压将产品挤压在吸盘43上,达到吸取产品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水平设置的导轨(15)、与导轨(15)滑动连接的至少一对吸取组件(4)、驱动吸取组件(4)沿导轨(15)滑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与吸取组件相连通的抽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取组件(4)包括与导轨(15)滑动连接的滑板(41)、与滑板(41)固定连接的吸杆(42)以及与吸杆(42)下端固定连接并通过吸杆(42)与抽气系统相连通的吸盘(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导轨(15)下面且中空的导向管路(11)以及与导向管路(11)相连通的气管连接组件(3),气管连接组件(3)用于与外部抽气系统相连通,导向管路(11)通过输气管与吸杆(4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为气压缸(6),气压缸(6)的固定座(61)与所述导向管路(11)固定连接,气压缸(6)与所述导轨(15)相平行,活塞杆与所述滑板(4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一对与所述导向管路(11)固定连接的固定吸取组件(5),固定吸取组件(5)以及与其同侧的吸取组件(4)通过拉绳(8)相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气压缸(6)的数量具有两个,朝向相反,活塞杆分别与靠近导轨(15)两端位置的所述滑板(4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相邻所述吸杆(42)之间的所述拉绳(8)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丝(10)压紧连接在吸杆(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气压缸(6)的活塞杆与滑板(41)之间通过浮动接头(7)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将所述导轨(15)和吸取组件(4)滑动端罩在内部的护罩(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吸杆(42)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5),所述吸盘(43)与产品相挤压并被压缩后,限位杆(45)的底面可与产品相抵接。
CN201721503535.6U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Active CN207658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3535.6U CN207658148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3535.6U CN207658148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8148U true CN207658148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8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3535.6U Active CN207658148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81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9028A (zh) * 2018-10-26 2019-01-11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门幅针刺吸盘取布框及控制方法
CN112830002A (zh) * 2021-01-20 2021-05-25 黄晓达 一种中药饮片装箱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9028A (zh) * 2018-10-26 2019-01-11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门幅针刺吸盘取布框及控制方法
CN112830002A (zh) * 2021-01-20 2021-05-25 黄晓达 一种中药饮片装箱装置
CN112830002B (zh) * 2021-01-20 2022-12-30 安徽百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装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8148U (zh) 一种自动装箱机的吸取机构
CN105129151A (zh) 机器人装箱机
CN208344609U (zh) 一种阳离子染料包装用封装机
CN205105716U (zh) 菌棒装袋扎口装置
CN205438537U (zh) 变距柔性机器人工夹具
CN207158114U (zh) 一种酒盒包装定位压紧进给机构
CN108887093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袋自动上袋装置
CN206869525U (zh) 桌椅管材旋切用逐个上料装置
CN208307889U (zh) 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砖坯夹运用夹具装置
CN105035772B (zh) 挡箱装置
CN205854637U (zh) 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的自封袋开袋装置
CN206984485U (zh) 一种玻璃管分管机构
CN208696730U (zh) 一种新型的连杆螺栓拧紧设备
CN211998670U (zh) 一种农机维修用升降架
CN207885328U (zh) 一种食用菌全自动双工位扎口机
CN209057686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袋自动上袋装置
CN209795991U (zh) 一种升降式撑袋杆夹袋器
CN209110968U (zh) 一种用于套装橡胶导管金属卡套的装置
CN207997114U (zh) 一种三极管螺丝锁付检测机构
CN207192168U (zh) 一种真空室用新型片架移载机构
CN111337196A (zh) 一种液压阀密封性自动检测设备
CN206760145U (zh) 一种抓取间距可调节的食用菌菌袋抓取机构
CN206794874U (zh) 一种轴盘生产用压刨机
CN205240049U (zh) 一种全自动套袋装置
CN205418246U (zh) 食用菌袋取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2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