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4016U -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4016U
CN207654016U CN201720522691.0U CN201720522691U CN207654016U CN 207654016 U CN207654016 U CN 207654016U CN 201720522691 U CN201720522691 U CN 201720522691U CN 207654016 U CN207654016 U CN 207654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team
heat exchanger
water tank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226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uangy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uangy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uangy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uangy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226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4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4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4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涉及水箱技术领域。换热水箱包括外壳、燃气装置、排烟管和多个换热片。外壳的内部具有储水腔,外壳上开设有排蒸汽口,燃气装置设置在储水腔内。燃气装置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外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排烟管设置在外壳的外部,第二开口与排烟管连通。换热片的一端与第一开口连通,换热片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连通。换热水箱能源的利用率较高、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蒸汽将食物蒸熟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手段,现有的蒸柜中都会用到水箱,利用燃气加热水箱里的水产生蒸汽,但是现在使用的水箱中,燃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很大一部分会散失到周围空气中,很大一部分会随烟气由排烟管直接排除,从而损失大量热量,造成热量利用率较低,同时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目前对食物进行加热后的温度较高的蒸汽通常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热量损失。
总之,现在使用的水箱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水箱中燃气的利用效率不高,燃气燃烧后直接排放,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的浪费。
2、水箱产生的蒸汽不能重复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其旨在至少部分解决现有蒸柜中使用的水箱能源浪费较大和水资源浪费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换热水箱包括外壳、燃气装置、排烟管和多个换热片;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储水腔,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排蒸汽口,所述燃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所述燃气装置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换热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排烟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片包括底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换热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燃气装置的轴线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外壳轴线间隔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一对应;所述换热片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装置包括燃烧室、炉头和进气管;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燃烧室上;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气装置;所述炉头用于点燃燃气。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凸起围绕所述燃烧室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为弯曲回折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蒸柜设备包括蒸箱、排蒸汽管和上述换热水箱;所述蒸箱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的外部,所述排蒸汽管的一端与所述蒸箱连通,所述排蒸汽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蒸汽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柜设备还包括蒸汽回收管;所述蒸汽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蒸箱连通,所述蒸汽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用于将所述蒸箱内冷凝后的蒸汽输送至所述储水腔。
进一步地,所述蒸柜设备还包括冷凝循环管和冷凝循环器;所述冷凝循环器连接在所述蒸汽回收管上,所述冷凝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循环器连通,所述冷凝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蒸柜设备还包括尾气回收装置;所述尾气回收装置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相比现有的水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水箱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在换热水箱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片,换热片上的换热管的一端与燃气装置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与外壳连通,这样,通过换热管即可将燃气装置内产生的尾气排出,同时对储水腔内的水或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其次,换热片的数量为多个,能够较为充分地利用尾气的热量,并对储水腔充分加热,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对水的利用率。接着,在换热水箱内设置储水腔,并将燃气装置设置在储水腔内,燃气装置能够对储水腔内的水进行均匀加热、且加热效率较高,能够减少水的使用量。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水箱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效果良好。
相比现有的蒸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柜设备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换热水箱提高了蒸柜设备的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燃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换热水箱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蒸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换热水箱;110-外壳;111-第二开口;112-排蒸汽口;120-燃气装置;121-燃烧室;1211-凸起;122-炉头;123-进气管;130-换热片;131-底板;132-换热管;1321-压槽;200-储水腔;300-蒸柜设备;310-蒸箱;320-排蒸汽管;330-蒸汽回收管;340-冷凝循环管;350-冷凝循环器;360-排烟管;370-尾气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水箱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需要说明的是,所有附图中带箭头的附图标记是指代虚体结构,例如孔、槽、腔等,不带箭头的附图标记是指代实体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水箱100。换热水箱100包括外壳110、燃气装置120、排烟管360和多个换热片130。燃气装置120和换热片130均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外壳110的内部具有储水腔200,外壳110上开设有排蒸汽口112,排蒸汽口112开设在外壳110的上部。燃气装置120设置在储水腔200内。燃气装置120的内部用于燃烧燃气、并通过燃气装置120加热储水腔200内的水,产生水蒸汽。水蒸汽通过排蒸汽口112排出,用于加热食品。
燃气装置1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外壳110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111。换热片130的一端与第一开口连通,换热片130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111连通。排烟管360设置在外壳110的外部,第二开口111与排烟管360连通。这样,燃气装置120内燃气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依次经过第一开口、换热片130、第二开口111以及排烟管360排出换热水箱100。尾气经过换热片130的过程中,尾气的热量能够通过换热片130传递到储水腔200内的水或水蒸汽中,用于对水或水蒸汽再次加热。
多个第一开口沿燃气装置120的轴线间隔排列,第二开口111沿外壳110轴线间隔排列、且与第一开口一一对应。换热片130层叠设置。一个换热片130的一端连接在与其对应的一个第一开口中,一个换热片130的另一端连接在与其对应的一个第二开口111中。
换热片130的数量可以为6至15个,换热片130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储水腔200的空间大小灵活设定。本实施例中,换热片130的数量为10个,10个换热片130间隔均匀设置。这样,储水腔200内的水和水蒸汽都能够被换热片130中的尾气再次充分加热,不仅提高了对水和水蒸汽的加热效率,还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
图2为图1中换热片1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
换热片130包括底板131和换热管132,换热管132设置在底板131上。换热管132的两端从底板131上伸出。换热管132的一端与第一开口连通,换热管132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口111连通。换热管132为弯曲回折形状。换热管132的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压槽1321,压槽1321间隔设置。
尾气从第一开口流入换热管132中后,尾气从换热管132的管壁传递至底板131,底板131的表面积较大,能够增加热量扩散的效率,提高对储水腔200内的水和水蒸汽的加热效率。换热管132的表面的压槽1321增大了换热管132的表面积,进一步增加了热量扩散的效率,加大加热效率。
图3为图1中燃气装置12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
燃气装置120包括燃烧室121、炉头122和进气管123。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开设在燃烧室121上。炉头122设置在燃烧室121的底部。炉头122用于点燃燃气。进气管123的一端与炉头122连通,进气管12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气装置。
燃烧室12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1211。凸起1211为螺旋形结构,凸起1211的内表面为凹槽。也就是说,燃烧室121的部分外壁向外突出形成凸起1211。凸起1211围绕燃烧室121的外表面。容易理解的是,凸起1211也可以设计成环形结构,多个凸起1211沿燃烧室121的轴线间隔设置。
在燃烧室121的外表面设置凸起1211的作用在于,增加燃烧室121的表面积,使燃烧室121内部的热量向外扩散的效率提高,提高对储水腔200内的水或水蒸汽的加热效率。
图4为图1中换热水箱100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
换热片130设置在储水腔200内,燃烧室121与换热管132的一端连通,换热管132的另一端连接在外壳110上。换热水箱100在工作过程中,储水腔200的底部装有水。燃气在燃烧室121内燃烧,燃烧室121的侧壁不断加热储水腔200内的水,水逐渐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将弥漫在燃烧室121的顶部、并通过排蒸汽口112排出。燃气在燃烧室121内燃烧后将产生尾气,尾气具有较高的温度、含有大量的热量,尾气经过换热管132排出到换热水箱100的外部。尾气经过换热管132的过程中,通过换热管132的外壁和底板131不断向储水腔200内扩散热量,对储水腔200内的水和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水箱100,首先,在换热水箱100内设置有多个换热片130,换热片130上的换热管132的一端与燃气装置120连通,换热管132的另一端与外壳110连通,这样,通过换热管132即可将燃气装置120内产生的尾气排出,同时对储水腔200内的水或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其次,换热片130的数量为多个,能够较为充分地利用尾气的热量,并对储水腔200充分加热,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对水的利用率。最后,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水箱1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效果良好。
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蒸柜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柜设备300。蒸柜设备300包括蒸箱310、排蒸汽管320、蒸汽回收管330、冷凝循环管340、冷凝循环器350、尾气回收装置370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水箱100。
蒸箱310设置在换热水箱100的外部,排蒸汽管320的一端与蒸箱310连通,排蒸汽管320的另一端与储水腔200连通。蒸箱310内用于放置需要加热的食品,食品可在蒸箱310内蒸熟。蒸汽回收管330的一端与蒸箱310连通,蒸汽回收管330的另一端与储水腔200连通,用于将蒸箱310内冷凝后的蒸汽输送至储水腔200。这样,使蒸箱310内使用过的蒸汽能够被重复利用,减少热量的损失,提供对能源的利用率。
冷凝循环器350连接在蒸汽回收管330上、且位于蒸箱310与换热水箱100之间。冷凝循环管340的一端与冷凝循环器350连通,冷凝循环管340的另一端与蒸箱310连通。这样,换热水箱100排出的蒸汽先进入蒸箱310内加热食品,然后使用过的蒸汽进入到冷凝循环器350中,温度较高的蒸汽经冷凝循环管340回流到蒸箱310内、实现循环利用,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大大减少了能耗,这样热效率可达到96%,温度较低的蒸汽则经过蒸汽回收管330回流至储水腔200内,以便循环利用。
排烟管360的一端与第二开口111连通,排烟管360的另一端与尾气回收装置370连通。从第二开口111排出的尾气经排烟管360运动至尾气回收装置370内,能够减少CO等有害气体排放,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柜设备300,首先采用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水箱100,实现了对尾气的热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其次,采用了蒸汽回收管330、冷凝循环管340和冷凝循环器350,实现了对蒸汽的二次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水的使用量。最后,采用了尾气回收装置370,避免了将尾气直接排入大气中,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柜设备300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柜设备300还可以不采用冷凝循环器350和冷凝循环管340,同样能够解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包括外壳、燃气装置、排烟管和多个换热片;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储水腔,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排蒸汽口,所述燃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水腔内;所述燃气装置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换热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排烟管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包括底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燃气装置的轴线间隔排列,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外壳轴线间隔排列、且与所述第一开口一一对应;所述换热片层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装置包括燃烧室、炉头和进气管;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燃烧室上;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供气装置;所述炉头用于点燃燃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凸起围绕所述燃烧室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弯曲回折形状。
7.一种蒸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柜设备包括蒸箱、排蒸汽管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水箱;所述蒸箱设置在所述换热水箱的外部,所述排蒸汽管的一端与所述蒸箱连通,所述排蒸汽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蒸汽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柜设备还包括蒸汽回收管;所述蒸汽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蒸箱连通,所述蒸汽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用于将所述蒸箱内冷凝后的蒸汽输送至所述储水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柜设备还包括冷凝循环管和冷凝循环器;所述冷凝循环器连接在所述蒸汽回收管上,所述冷凝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凝循环器连通,所述冷凝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箱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柜设备还包括尾气回收装置;所述尾气回收装置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CN201720522691.0U 2017-05-11 2017-05-11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Active CN207654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2691.0U CN207654016U (zh) 2017-05-11 2017-05-11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22691.0U CN207654016U (zh) 2017-05-11 2017-05-11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4016U true CN207654016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22691.0U Active CN207654016U (zh) 2017-05-11 2017-05-11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4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3956U (zh) 一种节能灶
CN204005997U (zh) 蜂窝式辐射管
CN207654016U (zh)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CN206904942U (zh) 换热水箱和蒸柜设备
CN209763601U (zh) 一种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流化床
CN204495082U (zh) 马赛克陶瓷窑炉余热发电综合利用系统
CN207741602U (zh) 一种节能型加热器
CN208952418U (zh) 一种燃气导热油炉
CN210107729U (zh) 一种烟气再利用燃气容积式热水器
CN206440006U (zh) 一种节能锅炉
CN207493989U (zh) 一种燃烧机烘箱
CN207716659U (zh) 立式冷凝热水锅炉
CN208333103U (zh) 一种铝棒热剪炉
CN208205811U (zh) 一种多层炉墙高效节能加热炉
CN207455889U (zh) 一种新型壁挂炉
CN105757643B (zh) 一种使用强化传热件的锅炉
CN205299452U (zh) 环保节能型蒸汽机
CN106136841A (zh) 燃气内燃加热器具
CN208333060U (zh) 一种节能高效加热炉的多层炉墙结构
CN205156331U (zh) 高效节能环保燃气、燃油锅炉
CN207778430U (zh) 一种加热器
CN214620072U (zh) 一种新型节能相变蓄热锅炉
CN103604216A (zh) 一种导热油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9415963U (zh) 烘箱传热装置
CN204005895U (zh) 纳米理化蒸汽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