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2492U - 盖板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盖板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2492U
CN207652492U CN201721499891.5U CN201721499891U CN207652492U CN 207652492 U CN207652492 U CN 207652492U CN 201721499891 U CN201721499891 U CN 201721499891U CN 207652492 U CN207652492 U CN 207652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ard
bending part
edge
lay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998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998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2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2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2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及终端,所述盖板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盖板边缘,所述盖板还包括用于触摸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第一膜层,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弯折部边缘设油墨层,所述第一膜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油墨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端部设油墨层,并设置第一膜层部分覆盖油墨层,以对光线进行有效遮挡,使盖板边缘不会产生漏光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盖板边缘出现白边的问题。

Description

盖板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计算机之类的智能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学习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智能终端视窗或后盖的盖板也从平面发展到了曲面。
目前曲面玻璃的外观成型主要有油墨喷涂搭配曝光显影技术、移印、打印、贴合炫光膜四种方式。针对油墨喷涂搭配曝光显影技术、移印、打印三种方式,只能实现比较简单的颜色效果,复杂的纹理效果只能采用贴合炫光膜的工艺。由于曲面玻璃的结构特性,炫光膜贴合不能比玻璃大,考虑到贴合偏差,一般炫光膜会比玻璃要小一定的尺寸,贴合后玻璃边缘缺少炫光膜的部分看起来就会有一条白边(如图3中标号119所示),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白边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盖板边缘,所述盖板还包括用于触摸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第一膜层,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弯折部边缘设油墨层,所述第一膜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油墨层。
通过在弯折部边缘设油墨层,并设置第一膜层部分覆盖油墨层,以对光线进行有效遮挡,使盖板边缘不会产生漏光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盖板边缘出现白边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折部包括沿所述盖板主体部长边边缘弯曲的第一弯折部和沿所述盖板主体部短边边缘弯曲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盖板边角处相交,所述油墨层在所述第一弯折部边缘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边缘的尺寸相同。
通过设置盖板边缘的油墨层的尺寸,以进一步完善的对光线的遮挡,解决盖板边缘漏光造成白边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折部边缘还设有第三膜层,所述第三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油墨层共同覆盖所述第三膜层。
通过第三膜层的设置,使面板的边缘呈现多种纹理和颜色,便于制造造型时尚的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膜层覆盖所述盖板主体部,以对所述盖板主体部进行全面覆盖,所述盖板用于制作终端后盖。
通过第一膜层覆盖盖板中部,使盖板除了边缘位置外均为第一膜层,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盖板为后盖的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膜层覆盖部分所述弯折部,并在所述盖板主体部和部分所述弯折部之间形成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用于覆盖终端显示面板,所述盖板用于制作终端前盖。
通过第一膜层部分覆盖弯折部,并形成镂空部,此实现方式适用于盖板为前盖的终端,镂空部可用于显示终端屏幕画面。
结合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弧面,所述弧面包括用于与终端边框配合的第一平面和覆盖所述油墨层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平面设于所述端部边缘并垂直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弧面在所述盖板边缘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以使所述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盖板的方向均被所述油墨层遮挡。
通过在端部的弧面上分出第一平面和第一弧面,并在第一弧面上覆盖油墨层,以区分用于安装盖板的区域和遮挡光的区域,便于制作该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白边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盖板,所述盖板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盖板边缘,所述盖板还包括用于触摸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
S2: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喷涂油墨,所述油墨覆盖所述盖板主体部和所述弯折部;
S3:曝光显影所述油墨,以使所述油墨形成覆盖所述弯折部边缘的油墨层;
S4:将第一膜层贴合至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膜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油墨层。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S1步骤中,将所述弯折部分解为沿所述盖板长边边缘弯曲的第一弯折部和沿所述盖板短边边缘弯曲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盖板边角处相交;
在所述S3步骤中,曝光显影所述油墨时,所述油墨层在所述第一弯折部边缘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边缘的尺寸相同;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S2步骤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第三膜层,将所述第三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弯折部边缘,再执行S2步骤,使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油墨层共同覆盖所述第三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法中任一所述的盖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盖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横截面E-E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在端部未设油墨层;
图4是图2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盖板边缘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盖板长边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中盖板长边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盖板边缘的爆炸图;
图9是图1中的横截面F-F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盖板100短边边缘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盖板曝光显影油墨后形成的油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盖板贴合第一膜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盖板,可应用于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等终端,以作为所述终端的视窗盖板或后盖板,为方便描述,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的终端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即可得到对应的盖板,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盖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横截面E-E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智能手机的盖板100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例如以手机屏幕为2.5D甚至3D为代表的新型手机,所采用的盖板100也需设计对应的形状,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请参考图3,图3是图2中盖板100的边缘A处的局部放大图,目前常规设计中,对于曲面盖板100的外观成型所采用的贴合第一膜层200的方案,第一膜层200的尺寸比盖板100小,在盖板边缘部分110处出现盖板没有被第一膜层200覆盖的情况,造成在盖板边缘119处产生漏光,从盖板外侧看,在盖板边缘部分119处形成一条白边,影响产品的外观。
请参考图4,图4是图2中盖板100的边缘A处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盖板100,所述盖板100包括主体部100和自所述主体部100延伸的弯折部(图中未标号),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盖板边缘,所述盖板还包括用于触摸的第一表面110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110设置的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二表面120设第一膜层200,所述第二表面120的所述弯折部边缘设油墨层300,所述第一膜层20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油墨层300。
本实施方式中仅以盖板100的横截面E-E的边缘A处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的,在盖板100的其他边缘区域与A处类似,其技术方案均可参照A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盖板100为透明玻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透明树脂、塑料等。盖板100的尺寸以及弯曲部101的弯曲程度,由预先设定的参数输入玻璃裁切设备、玻璃加热设备和弯曲设备等设备进行加工而得到。盖板第一表面110为平面,盖板100的弯折部包括弯曲部101和端部102,弯曲部 101为由盖板100主体部向盖板边缘弯曲,并延伸至盖板边缘端部102,弯曲部 101的弯曲半径由大变小,呈现出的效果为弯曲由缓转急,触摸盖板第一表面 110可明显感觉到在盖板100边缘位置具有弧面,也即2.5D屏幕效果,当然,盖板第一表面110在主体部和弯折部也可同时设计为弧面,并且第二表面120 在弯折部区域设计为弧面,这就是3D屏幕效果,使盖板100的触感更好,可以满足人们对时尚智能手机的需求。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膜层200为炫光膜,眩光膜的纹理和颜色可以选择多种,使盖板100具有多种不同的外观。第一膜层200覆盖一部分油墨层300,使第一膜层200与油墨层300无缝结合,使第一膜层200和油墨层300之间也不会有光透过,不会有白边。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膜层200也可以完全覆盖油墨层300,以进一步增强遮光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和图12,所述第一膜层200覆盖部分所述弯曲部101,并在所述盖板100中部和部分所述弯曲部101之间形成镂空部150,所述镂空部150用于覆盖终端显示面板,所述盖板100用于制作终端前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层200覆盖所述盖板100中部,以对所述盖板100 进行全面覆盖,所述盖板100用于制作终端后盖。
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所述端部102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0和所述第二表面120的弧面(图中未标号),所述弧面包括用于与终端边框配合的第一平面1023和覆盖所述油墨层300的第一弧面1024,所述第一平面1023设于所述弯折部边缘并垂直于所述盖板100,所述第一弧面1024在所述盖板边缘与所述第一平面1023相交,以使所述端部102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的方向均被所述油墨层300遮挡。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图6至图12,所述弯折部包括沿所述盖板 100主体部长边边缘弯曲的第一弯折部和沿所述盖板主体部短边边缘弯曲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盖板边角处相交,所述油墨层300在所述第一弯折部边缘的尺寸L1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边缘的尺寸L12 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的所述弯曲部101包括沿所述盖板100长边边缘弯曲的第一弯曲部1011和沿所述盖板100短边边缘弯曲的第二弯曲部1012,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端部102包括位于所述盖板100长边边缘的第一端部1021和位于所述盖板100短边边缘的第二端部1022,所述第一弯曲部1011由所述盖板 100主体部向所述第一端部1021延伸,所述第二弯曲部1012由所述盖板100主体部向所述第二端部1022延伸,所述第一弯曲部1011和所述第二弯曲部1012 相交,所述第一端部1021和所述第二端部1022相交,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 边缘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端部1021上的所述第一膜层200的尺寸L21与所述第二端部1022上的所述第一膜层200的尺寸L22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部1012与第一弯曲部1011采用相同的尺寸和弯曲半径,以形成盖板四周平滑的触感;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部 1012也可以与第一弯曲部1011采用不同的尺寸和弯曲半径,以突出其中一种弯曲部的独特设计,具有个性。第二弯曲部1012和第一弯曲部1011在盖板100 的边角处相交,并形成一棱角(未图示),进一步的,在相交处进行圆滑处理,以使盖板四周形成圆弧形的边角,使相交处触感平滑。第二端部1022和第一端部1012也在盖板100的边角处相交,以形成完整的盖板100的四角。
本实施方式中,油墨层300采用喷涂工艺制作,油墨层300在垂直于盖板 100的长边边缘和短边边缘方向的尺寸相同,即L11与L12相同,该尺寸包括宽度,此技术方案适用于盖板四周漏光造成白边的区域的尺寸(宽度)相同的情况;当然,特殊的情况下,由于漏光区域的尺寸不同,油墨层300在垂直于盖板100的长边边缘和短边边缘方向的尺寸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膜层300在垂直于所述盖板100边缘的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即L21与L22不同,该尺寸包括宽度,用于实现在盖板100长边边缘和短边边缘呈现不同尺寸的纹理和颜色,进一步的,由于盖板100短边边缘通常会设置有摄像孔等功能孔,所贴合的第一膜层300的尺寸比盖板100长边边缘的尺寸更大,宽度更宽,也即L21大于L22,以覆盖功能孔区域,呈现出第一膜层300的纹理和颜色,遮盖盖板100内部安装的终端元器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所述弯折部边缘的端部102还设有第三膜层 400,所述第三膜层400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一膜层200和所述油墨层300共同覆盖所述第三膜层40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膜层400与第一膜层200的材质可以不同,第三膜层 400可具有多种颜色,以使盖板100弯折部边缘,即端部102呈现不同的纹理和颜色效果。第三膜层400位于端部102的圆弧过渡区域,其在连接盖板100的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的弧面区域的覆盖面积可以大于此处油墨层300 的覆盖面积;第三膜层400位于端部102向弯曲部101过渡区域的覆盖面积可以大于油墨层300的覆盖面积,并使超出油墨层300区域的第三膜层400被第一膜层200覆盖。
下面给出盖板的制作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
一种盖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盖板100,所述盖板100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盖板100边缘,所述盖板100还包括用于触摸的第一表面110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110设置的第二表面120;
S2:在所述第二表面120上喷涂油墨,所述油墨覆盖所述盖板100主体部和所述弯折部;
S3:曝光显影所述油墨,以使所述油墨形成覆盖所述弯折部的油墨层300;
S4:将第一膜层200贴合至所述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一膜层200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油墨层300。
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S1步骤中,将所述弯折部分解为沿所述盖板100长边边缘弯曲的第一弯折部和沿所述盖板100短边边缘弯曲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盖板边角处相交;
在所述S3步骤中,曝光显影所述油墨时,所述油墨层300在所述第一弯折部边缘的尺寸L1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边缘的尺寸L12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在S2步骤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第三膜层400,将所述第三膜层400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120的所述弯折部边缘,再执行S2步骤,使所述第一膜层200和所述油墨层300共同覆盖所述第三膜层400。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盖板边缘,所述盖板还包括用于触摸的第一表面和背对所述第一表面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第一膜层,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弯折部边缘设油墨层,所述第一膜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油墨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沿所述盖板主体部长边边缘弯曲的第一弯折部和沿所述盖板主体部短边边缘弯曲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盖板边角处相交,所述油墨层在所述第一弯折部边缘的尺寸和所述第二弯折部边缘的尺寸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边缘还设有第三膜层,所述第三膜层贴合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油墨层共同覆盖所述第三膜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覆盖所述盖板主体部,以对所述盖板主体部进行全面覆盖,所述盖板用于制作终端后盖。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覆盖部分所述弯折部,并在所述盖板主体部和部分所述弯折部之间形成镂空部,所述镂空部用于覆盖终端显示面板,所述盖板用于制作终端前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弧面,所述弧面包括用于与终端边框配合的第一平面和覆盖所述油墨层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平面设于所述弯折部边缘并垂直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弧面在所述盖板边缘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为炫光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和第一弯折部在所述盖板边角处相交,并在所述相交处进行圆滑处理,以使盖板四周形成圆弧形的边角,使所述相交处触感平滑。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膜层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圆弧过渡区域,所述第三膜层在连接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弧面区域的覆盖面积大于此处所述油墨层的覆盖面积。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盖板。
CN201721499891.5U 2017-11-10 2017-11-10 盖板及终端 Active CN207652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9891.5U CN207652492U (zh) 2017-11-10 2017-11-10 盖板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99891.5U CN207652492U (zh) 2017-11-10 2017-11-10 盖板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2492U true CN207652492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99891.5U Active CN207652492U (zh) 2017-11-10 2017-11-10 盖板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2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2502U (zh) 盖板及终端
US9116664B2 (en) Electronic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717844B1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205983430U (zh) 一种曲面玻璃触摸屏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12628103U (zh) 电子设备
CN204256625U (zh) 透光显示结构件及终端
CN205961205U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509422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9788084A (zh) 盖板、盖板的制作方法及终端
CN209265409U (zh) 一种电容式3d双曲面玻璃触摸屏
CN110474162A (zh) 自带天线的盖板及其制作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08184000A (zh) 全面屏和智能终端
CN207652492U (zh) 盖板及终端
CN103208326A (zh) 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导电膜的触摸屏
CN208411256U (zh) 一种装饰膜片及电子产品盖体
CN205281446U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204695276U (zh) 具有纹理外观的透明结构
CN207820080U (zh) 一种灯光指示、logo和触摸按键一体化集成结构
CN207603714U (zh) 电子设备
TWI590123B (zh) 觸控面板及用於觸控面板之印刷方法
CN111243431B (zh) 可折叠设备
CN209728371U (zh) 防止组装破损的液晶显示屏模组
CN206807498U (zh) 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7240362A (zh) 具有多功能后盖的移动电子设备
CN211005222U (zh) 一种防窥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0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Chang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uying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