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8323U - 一种紊流三通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紊流三通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8323U
CN207648323U CN201720412008.8U CN201720412008U CN207648323U CN 207648323 U CN207648323 U CN 207648323U CN 201720412008 U CN201720412008 U CN 201720412008U CN 207648323 U CN207648323 U CN 207648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ranch
supervisor
flow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20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建
覃曼青
李兴华
曹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4120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8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8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8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紊流三通管,用于核电厂管道系统,包括:主管,两端分别和两主流管道固定连接,用于导通两所述主流管道使热介质通过;支管,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管一侧且与所述主管连通,用于改变所述主管内的热介质流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连接于所述支管与支流管道之间,用于导通所述支管和所述支流管道以使冷介质通过,同时降低所述主管和支管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紊流三通管有效减小三通局部区域热波动,从而降低三通的热冲击或热疲劳效应,保证核电厂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紊流三通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防热冲击和防疲劳的紊流三通管。
背景技术
核电厂中,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三通处混合,会发生热波动现象,三通管道内冷热流体温差达到300℃,这导致三通局部区域的热波动非常剧烈,极可能造成热冲击或热疲劳失效,而且三通处的流动是非常复杂的紊流,其热波动不能由热电偶完全监测并数值方法准确模拟。
传统三通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三通管10的两互相垂直的端口分别和主管20及支管30直接连接,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在三通处混合,会发生热波动现象,热波动使三通管壁产生随机的热应力,诱发管道穿透裂纹,造成管道热冲击或热疲劳失效,从而导致重大事故。
因此,制造一种能够减小热冲击和热疲劳效应并且热波动非常小的三通管是目前核电厂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紊流三通管,用于核电厂管道系统,包括:主管,两端分别和两主流管道固定连接,用于导通两所述主流管道使热介质通过;支管,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管一侧且与所述主管连通,用于改变所述主管内的热介质流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连接于所述支管与支流管道之间,用于导通所述支管和所述支流管道以使冷介质通过,同时降低所述主管和支管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优选地,所述套管包括:
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管和所述支流管道之间;
嵌入部,由部分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主管方向延伸形成并与所述支管内壁间隔形成环腔,所述嵌入部和所述环腔均用于降低所述主管和支管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优选地,所述支流管道的直径小于所述支管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
第一端部,可适配地与所述支流管道固定连接;
第二端部,可适配地与所述支管固定连接;
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并由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方向渐变缩径形成。
优选地,所述嵌入部包括:
嵌入管,由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主管方向延伸形成并呈管状;
若干流通孔,均匀环形分布于所述嵌入管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侧壁上,用于使部分所述支流管道内的冷介质分流进入所述环腔;
凸台,由所述嵌入管远离所述第一端部部分环向向外凸起形成,用于半封闭所述环腔。
优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支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供部分所述主管内的热介质分流进入所述环腔的流通间隙。
优选地,所述嵌入管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端口位于所述主管和所述支管的交界处。
优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端口之间设置有间隔距离。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支管以及所述支流管道焊接连接,所述主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流管道焊接连接。
优选地,每两个相邻所述流通孔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紊流三通管能够解决现有三通管存在的极可能造成热冲击或热疲劳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紊流三通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核电厂防热冲击和防疲劳的紊流三通管,其能够解决现有三通管存在的极可能造成热冲击或热疲劳失效的问题。
如图1所示,紊流三通管包括:主管1,两端分别和两主流管道2固定连接,用于导通两主流管道2使热介质通过;支管3,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管1一侧且与所述主管1连通,用于改变所述主管1内的热介质流向;本发明提供的紊流三通管还包括套管4,连接于支管3与支流管道5之间,用于导通支管3和所述支流管道5以使冷介质通过,主管1和支管3内的冷热介质温差达到300℃,这导致主管1和支管3交界区域的热波动非常剧烈,极可能造成热冲击或热疲劳失效,套管4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主管1和支管3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具体地,套管4包括:连接部41,固定连接于支管2和支流管道5之间;嵌入部42,由部分连接部41朝向所述主管1方向延伸形成并与支管3内壁间隔形成环腔6,主管1中的热介质和支管3中的冷介质在环腔6内进行热交换,整个环腔温度趋于平衡,从而降低主管1和支管3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具体地,连接部41包括:第一端部411,可适配地与所述支流管道5固定连接;第二端部412,可适配地与支管3固定连接;弯折部413,位于所述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之间,由于支流管道5的直径小于所述支管3的直径,因此弯折部413由第二端部412朝向第一端部411方向渐变缩径形成。
具体地,嵌入部42包括:嵌入管421,由第一端部411朝向主管1方向延伸形成并呈管状;若干流通孔422,均匀环形分布于嵌入管421靠近第二端部412的侧壁上,用于使部分支流管道5内的冷介质分流进入所述环腔6,在本实施例中,每两个相邻流通孔422之间的夹角为45度,既能使适当的冷介质从支流管道5分流进入环腔6,又能保证环腔6的强度;凸台423,由嵌入管421远离所述第一端部411部分环向向外凸起形成,用于半封闭环腔6,凸台423与支管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供部分主管1内的热介质分流进入环腔6的流通间隙,设置凸台423能够维持环腔6内冷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稳定性,凸台423与支管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则能使主管1内的热介质适当进入环腔6,整个环腔温度趋于平衡,从而降低主管1和支管3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具体地,嵌入管421远离第一端部411的端口4211位于主管1和支管3的交界处,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主管1内的热介质适当进入环腔6,与凸台423附近低压区的冷介质进行混合换热,温度趋于局部平衡,然后与环腔6上部低压区进行混合换热,整个环腔6温度趋于平衡,凸台423与端口4211之间设置有间隔距离,避免了主管1内介质流速过大造成对凸台423冲击过大,间隔设置保证了套管4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各个连接部位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连接部41分别与支管3以及支流管道5焊接连接,主管1两端分别与主流管道2焊接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厂防热冲击和防疲劳的紊流三通管有效减小三通局部区域(最危险区域)热波动,从而降低三通的热冲击或热疲劳效应,保证核电厂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紊流三通管,用于核电厂管道系统,包括:
主管(1),两端分别和两主流管道(2)固定连接,用于导通两所述主流管道(2)使热介质通过;
支管(3),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管(1)一侧且与所述主管(1)连通,用于改变所述主管(1)内的热介质流向;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4),连接于所述支管(3)与支流管道(5)之间,用于导通所述支管(3)和所述支流管道(5)以使冷介质通过,同时降低所述主管(1)和支管(3)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包括:
连接部(4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管(3)和所述支流管道(5)之间;
嵌入部(42),由部分所述连接部(41)朝向所述主管(1)方向延伸形成并与所述支管(3)内壁间隔形成环腔(6),所述嵌入部(42)和所述环腔(6)均用于降低所述主管(1)和支管(3)连接处的热冲击或热疲劳应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道(5)的直径小于所述支管(3)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包括:
第一端部(411),可适配地与所述支流管道(5)固定连接;
第二端部(412),可适配地与所述支管(3)固定连接;
弯折部(413),位于所述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之间并由所述第二端部(412)朝向所述第一端部(411)方向渐变缩径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42)包括:
嵌入管(421),由所述第一端部(411)朝向所述主管(1)方向延伸形成并呈管状;
若干流通孔(422),均匀环形分布于所述嵌入管(421)靠近所述第二端部(412)的侧壁上,用于使部分所述支流管道(5)内的冷介质分流进入所述环腔(6);
凸台(423),由所述嵌入管(421)远离所述第一端部(411)部分环向向外凸起形成,用于半封闭所述环腔(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23)与所述支管(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供部分所述主管(1)内的热介质分流进入所述环腔(6)的流通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管(421)远离所述第一端部(411)的端口(4211)位于所述主管(1)和所述支管(3)的交界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23)与所述端口(4211)之间设置有间隔距离。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分别与所述支管(3)以及所述支流管道(5)焊接连接,所述主管(1)两端分别与所述主流管道(2)焊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紊流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所述流通孔(422)之间的夹角为45度。
CN201720412008.8U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紊流三通管 Active CN207648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2008.8U CN207648323U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紊流三通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2008.8U CN207648323U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紊流三通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8323U true CN207648323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2008.8U Active CN207648323U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紊流三通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83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096A (zh) * 2019-12-30 2020-04-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疲劳损伤的枝型通道结构
CN112747256A (zh) * 2019-10-30 2021-05-04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交汇结构及核电站余热排出管道系统
CN114198583A (zh) * 2021-11-05 2022-03-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交汇管热疲劳缓解系统及热疲劳缓解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7256A (zh) * 2019-10-30 2021-05-04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交汇结构及核电站余热排出管道系统
CN111006096A (zh) * 2019-12-30 2020-04-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疲劳损伤的枝型通道结构
CN111006096B (zh) * 2019-12-30 2021-03-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疲劳损伤的枝型通道结构
CN114198583A (zh) * 2021-11-05 2022-03-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交汇管热疲劳缓解系统及热疲劳缓解控制方法
CN114198583B (zh) * 2021-11-05 2023-06-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交汇管热疲劳缓解系统及热疲劳缓解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48323U (zh) 一种紊流三通管
CN202048292U (zh) 45度弯头
CN103207052A (zh) 核电站管道泄漏试验中模拟管道泄漏的试验段装置
CN104849310B (zh) 一种测量管内多孔材料与气流高温换热的实验装置
CN103453242A (zh) 双层对流保温水管
CN103047487A (zh) 双孔同心热力管
CN209399041U (zh) 一种双层管道
CN204852752U (zh) 一种管道伴热结构
CN207975347U (zh) 一种直埋式夹套管
CN208124934U (zh) 一种新型管道汽液混合加热器
CN104236363A (zh) 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
CN204154167U (zh) 空冷器入口管道结构
CN112747256B (zh) 一种管道交汇结构及核电站余热排出管道系统
CN209141432U (zh) 一种塑料管材定径套
CN102155206B (zh) 一种用于气液两相流的均相分流装置
CN210665042U (zh) 阀门测试台定位用伸缩机构
CN203820831U (zh) 一种四通道转变为六通道的转炉耳轴
CN207830825U (zh) 一种聚氨酯保温跨越三通
CN208720893U (zh) 水蓄冷蓄热装置及其布水组件
CN106525155A (zh) 一种夹片式计量装置
Yu et 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amped Tees Stress in Directly Buried Heating Pipeline
CN206175909U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再热器换热管的三通管
CN105465867A (zh) 一种热交换增强地暖
CN204628923U (zh) 一种管道用膨胀器
JP2017133871A (ja) 混合促進構造及び混合促進構造を用いた高温ガス炉プラ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