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4357U -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4357U
CN207644357U CN201721855255.1U CN201721855255U CN207644357U CN 207644357 U CN207644357 U CN 207644357U CN 201721855255 U CN201721855255 U CN 201721855255U CN 207644357 U CN207644357 U CN 207644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echanism
vehicle
pair
wheel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52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8552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4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4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4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插接框架,在插接框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滚筒轮;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一个驱动轮轮胎下并将该驱动轮架起,第二、第三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两个非驱动轮轮胎下并将它们架起。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机构将车辆的一个驱动轮与地面隔离架起,同时产生与原驱动轮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效果;第二、第三支撑机构将车辆的两个非驱动轮架起并提供水平方向的任意自由度。这样,两个驱动轮相对地面异向转动,两个非驱动轮即可自然摆动,完成原地掉头。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也逐渐增多。车辆掉头需要的空间较大,在道路狭窄或拥挤的停车场地,车辆原地掉头比较困难,需要辅助设备帮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一些汽车原地掉头装置,但目前的汽车掉头装置结构过于复杂、笨重不便于携带且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原地掉头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插接框架,在所述插接框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滚筒轮,所述滚筒轮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一个驱动轮轮胎下并将该驱动轮架起,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两个非驱动轮轮胎下并将它们架起。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框架包括一对连接杆和一对插接杆,一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轴接所述一个滚筒轮,一对连接杆的另一端对应的设置多组插接孔;一对所述插接杆的一端轴接所述另一个滚筒轮,一对插接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接头,在一根插接杆上设置有扳手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多个万向轮座,每个万向轮座下端均连接所述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根横杆、一对斜杆和一对滚筒;两个滚筒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杆两端活动式连接,两个滚筒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根所述斜杆,两根所述斜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两个滚筒与横杆的连接点、两根所述斜杆的连接点位置均设置所述万向轮座,每个万向轮座下设置连接所述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根U形弯管和一对滚筒,所述U形弯管包括两根的竖直段和竖直段之间的弯弧段,在两根竖直段上对应的设置有多组插接孔;所述滚筒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所述一个滚筒固定设置在两根竖直段之间,另一个滚筒可活动的设置在两根竖直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由司机一个人完成掉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第三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第三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轮,2-万向轮,3-连接杆,4-插接杆,5-插接孔,6-插接头,7-扳手杆,8-万向轮座,9-横杆,10-斜杆,11-滚筒,12-U形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第一支撑机构将车辆的一个驱动轮与地面隔离架起,同时产生与原驱动轮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效果;第二、第三支撑机构将车辆的两个非驱动轮架起并提供水平方向的任意自由度。这样,两个驱动轮相对地面异向转动,两个非驱动轮即可自然摆动,完成原地掉头。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3和图4所述的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插接框架,在所述插接框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滚筒轮1,所述滚筒轮1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一个驱动轮轮胎下并将该驱动轮架起,在该驱动轮转动时,第一支撑机构的一对滚筒轮1提供与该驱动轮相反的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两个非驱动轮轮胎下并将它们架起。
插接框架包括一对连接杆3和一对插接杆4,一对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轴接所述一个滚筒轮1,一对连接杆3的另一端对应的设置多组插接孔5;一对所述插接杆4的一端轴接所述另一个滚筒轮1,一对插接杆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接头6,在一根插接杆4上设置有扳手杆7。
第二支撑机构或第三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多个万向轮座8,每个万向轮座8下端均连接所述的万向轮2。
支撑架包括一根横杆9、一对斜杆10和一对滚筒11,所述滚筒11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两个滚筒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杆9两端活动式连接,两个滚筒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根所述斜杆10,两根所述斜杆10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两个滚筒11与横杆9的连接点、两根所述斜杆10的连接点位置均设置所述万向轮座8,每个万向轮座下设置连接所述的万向轮2。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一根U形弯管12和一对滚筒11,所述U形弯管12包括两根的竖直段和两根竖直段之间的弯弧段,在两根竖直段上对应的设置有多组插接孔5;所述滚筒11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一个滚筒11固定设置在两根竖直段之间,另一个滚筒11通过其插接头和插接孔5可活动的设置在两根竖直段之间,具体的说,该滚筒11和第一支撑机构的翻转式滚筒轮1结构相同,使用方法也一样。在U形弯管12的两根竖直段末端均设置有一个万向轮座8,在弯弧段的弯弧段中央下端设置有一个万向轮座8,每个万向轮座下设置连接所述的万向轮2。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首先将第一支撑机构的两个滚筒轮1放置于车辆的一个驱动轮轮胎下并通过一对连接杆3和一对插接杆4连接在一起,然后向下扳动扳手杆7,扳手杆带动该侧滚筒轮1绕插接头6转动,该侧滚筒轮1翻转于连接杆3下部,将这个驱动轮架起,参见图2;
然后将第二、第三支撑机构安置于两个非驱动轮下,通过两个滚筒11的与横杆9的位置调整,架起非驱动轮。
最后启动车辆,两个驱动轮相对地面异向转动,两个非驱动轮即可自然摆动,完成原地掉头。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或者后轮驱动的汽车,同时也可以拓展使用于四驱汽车。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5)

1.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插接框架,在所述插接框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滚筒轮(1),所述滚筒轮(1)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下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一个驱动轮轮胎下并将该驱动轮架起,在该驱动轮转动时,第一支撑机构的一对滚筒轮(1)提供与该驱动轮相反的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设置在车辆的两个非驱动轮轮胎下并将它们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框架包括一对连接杆(3)和一对插接杆(4),一对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轴接所述一个滚筒轮(1),一对连接杆(3)的另一端对应的设置多组插接孔(5);一对所述插接杆(4)的一端轴接所述另一个滚筒轮(1),一对插接杆(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插接头(6),在一根插接杆(4)上设置有扳手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或第三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多个万向轮座(8),每个万向轮座(8)下端均连接所述的万向轮(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根横杆(9)、一对斜杆(10)和一对滚筒(11),所述滚筒(11)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两个滚筒(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横杆(9)两端活动式连接,两个滚筒(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根所述斜杆(10),两根所述斜杆(10)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两个滚筒(11)与横杆(9)的连接点、两根所述斜杆(10)的连接点位置均设置所述万向轮座(8),每个万向轮座下设置连接所述的万向轮(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原地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一根U形弯管(12)和一对滚筒(11),所述U形弯管(12)包括两根的竖直段和竖直段之间的弯弧段,在两根竖直段上对应的设置有多组插接孔(5);所述滚筒(11)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宽度,所述一个滚筒(11)固定设置在两根竖直段之间,另一个滚筒(11)可活动的设置在两根竖直段之间。
CN201721855255.1U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Active CN207644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5255.1U CN207644357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5255.1U CN207644357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4357U true CN207644357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7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5255.1U Active CN207644357U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43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90113U (zh) 一种升降折叠电动轮椅
CN207106575U (zh) 一种儿童助力推车
WO2017041487A1 (zh) 折叠式高尔夫球车
CN102923102A (zh) 辅助泊车装置及方法
CN207644357U (zh) 一种车辆原地掉头装置
CN201261454Y (zh) 一种瘪胎应急器
CN106218601A (zh) 汽车用掉头装置
CN209274272U (zh) 一种轮胎换装用辅助装置
CN203996512U (zh) 一种宽通道的电动公交车
CN104149611B (zh) 一种四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CN206914477U (zh) 车体自动升降支撑装置及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
CN206243338U (zh)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CN110654449A (zh) 四轮方向机动车架
SE0003457D0 (sv) A trolley for partially raising a vehicle
CN103802926B (zh) 一种可以轻易举起竖停放自行车的停车架
CN207377606U (zh) 一种隧道用平行作业车
CN104259344A (zh) 一种钢筋折弯机
CN103637889A (zh) 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CN204618622U (zh) 折叠车架及具备该车架的轮椅
CN208918373U (zh) 一种智能传送带式搬运器
CN204055364U (zh) 一种四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CN106394762A (zh) 一种新型倒三轮电动车
CN105858530A (zh) 一种液压的三折拉伸桥式救援设备的施救方法
CN203844921U (zh) 陪护型分开折叠双人电动代步车
CN203486071U (zh) 便携式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