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6630U - 电池夹具 - Google Patents

电池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6630U
CN207636630U CN201721604362.7U CN201721604362U CN207636630U CN 207636630 U CN207636630 U CN 207636630U CN 201721604362 U CN201721604362 U CN 201721604362U CN 207636630 U CN207636630 U CN 207636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post
battery
spring
sliding blo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43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腾
吴志杰
谭力盛
刘少华
肖顺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43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6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6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6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夹具,包括上压板、底座、支撑柱、调节螺母和接线模块,两根所述支撑柱沿上下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调节螺母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母来调节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上下距离,两个所述接线模块均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用于将所述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压紧弹簧将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并且能够调整压紧力,即能保证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良好接触,又防止过大的压紧力损坏电池。

Description

电池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夹具。
背景技术
当前电池单体试验一般需要使用专用的电池夹具把电池正负极端子与充放电设备相连。传统的治具一般通过螺栓螺母或者机械压紧的形式连接治具接线柱与电池正负极端子,而且多采用二线制接法,把电压采集线与充放电电缆线均接至夹具的2个接线柱上。
如图1-2所示,图1-2为传统的一种电池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夹具包括:上调节螺母1′、上压板2′、支撑柱3′、下压板4′、下调节螺母5′、方形电池6′、电池正极7′、电池负极8′、滑槽9′和接线模块10′,接线模块10′包括接线柱10A′。
其中,接线模块10′可以在上压板2′内部的滑槽9′上自由滑动;左右滑动两个接线模块10′使之与方向电池6′的电池正极7′、电池负极8′分别对准后,通过调节上调节螺母1′以及下调节螺母5′,从而使上压板2′和下压板4′靠近,从而使得接线模块10′与电池正极7′、电池负极8′压紧;充放电设备的电压采集线以及电缆线则通过螺栓与上端嵌有螺纹孔的接线柱10A′连接。
这样会导致以下问题:
1、接线柱10A′采用的机械压紧的形式与电池单体电极相连,该压紧力不好控制导致接触电阻不稳定,而且过大的压紧力会损坏电池极柱;
2、二线制接法,充放电装置的电缆线以及电压采集线均接至接线柱 10A′上,当电流过大时,接触电阻会产生较大电压降,影响充放电设备的电压采集控制精度。
3、传统的电池夹具一般只适用于一定尺寸的电池单体,如需对应不同尺寸的电池单体则需要设计相应的电池夹具,这无疑会增加成本。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防止过大的压紧力损坏电池、提高电压采集控制精度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单体的电池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过大的压紧力损坏电池、提高电压采集控制精度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单体的电池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夹具,包括上压板、底座、支撑柱、调节螺母和接线模块,两根所述支撑柱沿上下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调节螺母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母来调节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上下距离,两个所述接线模块均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用于将所述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接线模块的所述接线柱均包括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均用于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柱为电缆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为电压采集接线柱。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接线模块均包括滑块,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底端均穿过所述滑块并用于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接触,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上压板的滑槽左右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接线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接线柱与所述滑块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接线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滑块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每块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大通孔、大阶梯孔、小通孔和小阶梯孔,所述大阶梯孔位于所述大通孔的下方,所述小阶梯孔位于所述小通孔的下方,所述大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大通孔的直径,所述小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小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抵靠在所述大阶梯孔上,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抵靠在所述小阶梯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所述电池前后面的前挡板和后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的长槽,使得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能够沿前后方向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的横截面均为L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压紧弹簧将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并且能够调整压紧力,即能保证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良好接触,又防止过大的压紧力损坏电池。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传统的电池夹具的主视图;
图2是传统的电池夹具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夹具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夹具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夹具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接线模块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块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截面图;
图9是传统的电池试验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试验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上调节螺母 2′-上压板 3′-支撑柱
4′-下压板 5′-下调节螺母 6′-方形电池
7′-电池正极 8′-电池负极 9′-滑槽
10′-接线模块 10A′-接线柱
10-电池夹具 20-电池
1-上压板 2-底座 3-支撑柱
4-调节螺母 5-接线模块 6-前挡板
7-后挡板 11-滑槽 51-第一接线柱
52-第二接线柱 53A-上滑块 53B-下滑块
54-第一弹簧 55-第二弹簧 61-长槽
62-螺栓 201-正极 202-负极
531-大通孔 532-大阶梯孔 533-小通孔
534-小阶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电池夹具10,包括上压板1、底座2、支撑柱3、调节螺母4和接线模块5,两根支撑柱3沿上下方向连接在上压板1与底座2之间,调节螺母4套设在支撑柱3上并通过调节螺母4 来调节上压板1与底座2之间的上下距离,两个接线模块5均包括接线柱,接线柱上套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用于将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具体为,上压板1为矩形平板,底座2也为矩形平板。上压板1 和底座2均沿水平方向。两根支撑柱3沿上下方向布置,支撑柱3的底端与底座2固定连接,支撑柱3的顶端穿过上压板1上的孔,并通过调节螺母4与上压板1连接。当松开调节螺母4时,上压板1可以沿支撑柱3上下移动并调节与底座2之间的距离。当调节上压板1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锁紧调节螺母4,将上压板1定位在该位置上。此时,接线模块5正好与电池20的正极201、负极202压紧接触。
电池20的底面放置在底座2的上表面上,电池20的正极201、负极 202安装在电池20的顶面,当上压板1向下移动时,使得接线模块5与电池20的正极201、负极202压紧接触。
本实施例中通过压紧弹簧将接线柱与电池20的正负极压紧,并且能够调整压紧力,即能保证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良好接触,又防止过大的压紧力损坏电池。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两个接线模块5均包括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均用于与电池20的正极 201、负极202压紧接触。
其中,接线模块5有两个,如图6所示,每个接线模块5均包括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柱51为电缆接线柱,第二接线柱52为电压采集接线柱。
电池的正极201与其中一组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接触,负极202与另一组的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接触。
本实施例中将传统的二线制接法变为四线制接法,即在两个接线模块5上均设置了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用于分别与电缆线和电压采集线连接,避免了二线制接法中的电压检测误差,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精度。
如图9所示,传统的二线制接法,将充放电设备的电缆线和电压采集线的正极或负极均连接同一个接线柱。充放电设备检测到的电压值实际上为:U=E0-I*(R1+R2)。
当从电池20的正负极到充放电设备之间的接触电阻R1和R2的值过大,或者充放电电流I过大时,充放电设备检测到的电压值U与电池此时的工作电压E0相差会过大,用此电压检测值U来控制充放电程序时,试验误差也会偏高。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四线制接法,将充放电设备的电缆线和电压采集线的正极或负极分别连接不同的接线柱,即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充放电设备检测到的电压值:U=E0,即等于测试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因此,避免了二线制接法中的电压检测误差,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6-8所示,两个接线模块5均包括滑块,滑块又包括上滑块53A和下滑块53B,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的底端穿过滑块(53A和53B)并用于与电池20的正极201、负极202压紧接触,滑块(53A和53B)能够沿上压板1的滑槽11(参见图3)左右滑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滑块(53A和53B)的横截面为工字形。即滑块的前后侧面上开设有凹槽,该凹槽插入到滑槽11的前后侧边上,能够沿滑槽11左右滑动。接线模块5通过沿滑槽11左右滑动,能够调节每个接线柱与电池20的正极201、负极202对准。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接线柱5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54,第一弹簧54位于滑块与第一接线柱51的底端之间,第一接线柱51与滑块之间间隙配合;
第二接线柱5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位于滑块53与第二接线柱52的底端之间,第二接线柱52与滑块53之间间隙配合。
在不使用的状态下,第一弹簧54和第二弹簧55处于自然状态,不被压缩,也不被拉伸。
在使用状态时,即通过调节上压板1,使接线柱逐渐与电池20的正极201、负极202压紧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 与滑块之间是间隙配合,当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刚接触到正极201、负极202时,第一弹簧54和第二弹簧55开始被压缩。随着上压板1继续下移,第一弹簧54和第二弹簧55的压缩量增加,产生一定的回弹力,该回弹力将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压紧到正极201和负极202上,保证接线柱与正负极贴合紧密。并且通过调节弹簧的压缩量可以调节压紧力。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每块滑块上均开设有大通孔531、大阶梯孔 532、小通孔533和小阶梯孔534,大阶梯孔532位于大通孔531的下方,小阶梯孔534位于小通孔533的下方,大阶梯孔532的直径大于大通孔 531的直径,小阶梯孔534的直径大于小通孔533的直径,第一弹簧54 的顶端抵靠在大阶梯孔532上,第二弹簧55的顶端抵靠在小阶梯孔534 上。
这样当上压板1向下移动,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接触到电池20时,第一接线柱51和第二接线柱52向上移动。由于第一弹簧54 的顶端抵靠在大阶梯孔532上,第二弹簧55的顶端抵靠在小阶梯孔534 上,使得第一弹簧54和第二弹簧55被压缩。
可选地,上滑块53A和下滑块53B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如图3-5所示,底座2上安装有用于夹持电池20前后面的前挡板6和后挡板7。
前挡板6和后挡板7能够将电池20夹持在中间,便于定位电池20。使得调节上压板1的过程中,电池20不会发生窜动。
进一步地,前挡板6和后挡板7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的长槽61,使得前挡板6和后挡板7能够沿前后方向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
具体为,底座2上也开设有孔或槽,螺栓62穿过长槽61和底座2 上的孔或槽,将前挡板6和后挡板7与底座2连接。松开螺栓62时,可以沿长槽61调节前挡板6的前后位置。同理,也可以调节后挡板7的前后位置。使得电池夹具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具有通用性,便于节省试验成本。
可选地,也可以在底座2上开设长槽,前挡板6和后挡板7上开设孔,也能实现沿前后方向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前挡板6和后挡板7均的横截面均为L型。其中一面夹紧电池20,另一面与底座2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池夹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1)把电池20放到底座2上,通过前挡板6和后挡板7使之固定在夹具中心位置上;
(2)在上压板1的滑槽11上移动接线模块5,使之对准电池20的正极201和负极202;
(3)通过调节螺母4使上压板1下移,带动接线模块5下移,使4 个接线柱刚好贴至电池正、负极;
(4)继续调节上压板1下移量从而控制弹簧的压缩量,以保证合适的压紧力,以在减小接线柱与正负极表面的接触电阻的同时,也防止压坏电池极柱;
(5)在夹具安装调试完毕后,把充放电设备的正负电缆线接至两个第一接线柱,把电压采集线接至两个第二接线柱上(四线制接法)。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传统的二线制接法变为四线制接法:避免了二线制接法中的电压检测误差,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精度;
(2)将传统的接线柱与正负极之间的压紧方式,从机械压紧变为压簧式压紧:使接线柱与电池正、负极之间的压紧力变得可调,可以选择合适的压紧力,在保证接触电阻在允许范围内,抗外界干扰的同时,也不会压坏电池正、负极极柱;
(3)通过前后压板的自由调整,可固定不同尺寸的方形电池单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夹具,包括上压板、底座、支撑柱、调节螺母和接线模块,两根所述支撑柱沿上下方向连接在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调节螺母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母来调节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底座之间的上下距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线模块均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上套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用于将所述接线柱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线模块的所述接线柱均包括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均用于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柱为电缆接线柱,所述第二接线柱为电压采集接线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线模块均包括滑块,所述第一接线柱和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底端均穿过所述滑块并用于与电池的正负极压紧接触,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上压板的滑槽左右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弹簧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接线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接线柱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接线柱与所述滑块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接线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接线柱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二接线柱与所述滑块之间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大通孔、大阶梯孔、小通孔和小阶梯孔,所述大阶梯孔位于所述大通孔的下方,所述小阶梯孔位于所述小通孔的下方,所述大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大通孔的直径,所述小阶梯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小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抵靠在所述大阶梯孔上,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抵靠在所述小阶梯孔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工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所述电池前后面的前挡板和后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的长槽,使得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能够沿前后方向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均的横截面均为L型。
CN201721604362.7U 2017-11-27 2017-11-27 电池夹具 Active CN207636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4362.7U CN207636630U (zh) 2017-11-27 2017-11-27 电池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4362.7U CN207636630U (zh) 2017-11-27 2017-11-27 电池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6630U true CN207636630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4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4362.7U Active CN207636630U (zh) 2017-11-27 2017-11-27 电池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66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618A (zh) * 2018-10-17 2019-02-05 阜阳市卓创科技服务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门窗性能检测设备
CN109541265A (zh) * 2018-12-05 2019-03-29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
CN111469586A (zh) * 2019-01-24 2020-07-31 安徽华安六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木工雕花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618A (zh) * 2018-10-17 2019-02-05 阜阳市卓创科技服务生产力促进中心 一种门窗性能检测设备
CN109541265A (zh) * 2018-12-05 2019-03-29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壳动力电池测试夹具
CN111469586A (zh) * 2019-01-24 2020-07-31 安徽华安六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木工雕花机
CN111469586B (zh) * 2019-01-24 2022-04-01 安徽华安六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木工雕花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36630U (zh) 电池夹具
CN205786905U (zh) 一种均压板检测装置
CN201773164U (zh) 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组短路测试装置
CN107069244B (zh) 簧片式夹具
CN203242710U (zh) 加压夹具
CN202794237U (zh) 用于贴装电容元件老化试验的夹具
CN110794309A (zh) 一种软包电池单体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207473059U (zh) 方形锂电池电性能测试工装以及电性能测试柜
CN207301267U (zh) 一种功能测试治具
CN201590462U (zh) 一种电池夹具
CN102072975A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性能测试夹具
CN109802065A (zh) 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夹紧装置
CN21987169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充放电测试设备
CN217332763U (zh) 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用电量检测装置
CN113777472B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的高效率生产测试装置
CN214507002U (zh) 一种测试光伏组件稳定性的设备
CN209691872U (zh) 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夹紧装置
CN206074645U (zh) 一种多电池共用的电池充放电测试夹具
CN207615977U (zh) 一种电池组焊接夹具
CN20748981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耐压与el测试工装
CN112147520A (zh) 一种软包电池边电压检测装置及边电压检测方法
CN206849890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锂电池安装盒
CN208767390U (zh) 一种储能蓄电池
CN201126522Y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测试夹具
CN204464401U (zh) 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