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4321U -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4321U
CN207634321U CN201721479622.2U CN201721479622U CN207634321U CN 207634321 U CN207634321 U CN 207634321U CN 201721479622 U CN201721479622 U CN 201721479622U CN 207634321 U CN207634321 U CN 207634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iquid storage
copper
storage cylinder
roto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962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Languhing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Languhing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Languhing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Languhing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7962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4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4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4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包括与转子压缩机的密闭筒体(1)焊接的筒体连接管(5)、气缸插管(3)、连接储液筒(2)的储液筒出气弯管(4)和连接转子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吸气孔(6),气缸插管(3)为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的铜铁复合板,铜铁复合板由内层的冷轧低碳钢板层(8)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板层(8)外的紫铜板层(7)复合构成,气缸插管(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筒体连接管(5)间隙配合,筒体连接管(5)为铜管,第一端的紫铜板层(7)经由磷铜焊环与筒体连接管(5)高频感应焊接,储液筒出气弯管(4)插入第一端,第一端的冷轧低碳钢层(8)经由黄铜焊环与储液筒出气弯管(4)高频感应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转子式压缩机主要由密闭筒体与储液筒组成,密闭筒体内装有气缸等零件构成地压缩机泵体组件等,现有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包括与转子压缩机的密闭筒体焊接的筒体连接管、气缸插管、连接储液筒的储液筒出气弯管和连接所述转子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吸气孔,所述筒体连接管内腔中套设所述气缸插管,钢制的气缸插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第一端过盈配合的紫铜套管经由高温铜基焊料与第一端焊接,所述第二端过盈配合地插入所述气缸吸气孔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筒体连接管间隙配合,所述筒体连接管为铜管,所述第一端的紫铜套管经由磷铜焊环与所述筒体连接管高频感应焊接,所述储液筒出气弯管为钢管,储液筒出气弯管插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经由黄铜焊环与储液筒出气弯管高频感应焊接。
上述气缸插管结构复杂,紫铜套管与钢制气缸插管采用炉中焊焊接而成,生产效率较低,不环保。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研制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且环保。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了一种经由铜铁复合板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的气缸插管结构,便于加工和加工成本低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包括与转子压缩机的密闭筒体焊接的筒体连接管、气缸插管、连接储液筒的储液筒出气弯管和连接所述转子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吸气孔,气缸插管为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的铜铁复合板,铜铁复合板由内层的冷轧低碳钢板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冷轧低碳钢板层外的紫铜板层复合构成,气缸插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筒体连接管间隙配合,筒体连接管为铜管,第一端的紫铜板层经由磷铜焊环与筒体连接管高频感应焊接,储液筒出气弯管为钢管,储液筒出气弯管插入第一端,第一端的冷轧低碳钢层经由黄铜焊环与储液筒出气弯管高频感应焊接,所述第二端的外径部分为直管。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所述气缸插管经由管件加工工艺成型为铜铁复合管,所述铜铁复合管由内部的冷轧低碳钢管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管外的铜管复合构成。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所述气缸插管第二端的外径部分是莫氏锥度管。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气缸插管由第一端和第二端焊接形成,第一端为铜铁复合板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铜铁复合板由内层的冷轧低碳钢板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冷轧低碳钢板层外的紫铜板层复合构成,第二端为钢管。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第一端经由管件加工工艺成型为铜铁复合管,所述铜铁复合管由内部的冷轧低碳钢管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管外的铜管复合构成。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第二端外径部分是直管。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第二端外径部分是高精度直管。
在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中,第二端外径部分是是莫氏锥度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钢两两焊接,以及铜铜两两焊接,进一步节省成本,由于铜铁复合材料通过长时间高温退火渗透,原子作用力结合,铜铁附着力强,无脱落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更加清楚明白,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的程度,并且为了能够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结合图1-2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包括与转子压缩机的密闭筒体1焊接的筒体连接管5、气缸插管3、连接储液筒2的储液筒出气弯管4和连接所述转子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吸气孔6,气缸插管3为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的铜铁复合板,铜铁复合板由内层的冷轧低碳钢板层8以及设置于所述冷轧低碳钢板层8外的紫铜板层7复合构成,气缸插管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筒体连接管5间隙配合,筒体连接管5为铜管,第一端的紫铜板层7经由磷铜焊环与筒体连接管5高频感应焊接,储液筒出气弯管4为钢管,储液筒出气弯管4插入第一端,第一端的冷轧低碳钢层8经由黄铜焊环与储液筒出气弯管4高频感应焊接,所述第二端的外径部分为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钢两两焊接,以及铜铜两两焊接,进一步节省成本,由于铜铁复合材料通过长时间高温退火渗透,原子作用力结合,铜铁附着力强,无脱落风险。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环保。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插管3经由管件加工工艺成型为铜铁复合管,所述铜铁复合管由内部的冷轧低碳钢管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管外的铜管复合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插管3第二端的外径部分是莫氏锥度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气缸插管3由第一端和第二端焊接形成,第一端为铜铁复合板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铜铁复合板由内层的冷轧低碳钢板层8以及设置于所述冷轧低碳钢板层8外的紫铜板层7复合构成,第二端为钢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端经由管件加工工艺成型为铜铁复合管,所述铜铁复合管由内部的冷轧低碳钢管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管外的铜管复合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端外径部分是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端外径部分是高精度直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端外径部分是是莫氏锥度管。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Claims (7)

1.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与转子压缩机的密闭筒体(1)焊接的筒体连接管(5)、气缸插管(3)、连接储液筒(2)的储液筒出气弯管(4)和连接所述转子压缩机气缸的气缸吸气孔(6),其特征在于:气缸插管(3)为连续多级冲压拉伸成型的铜铁复合板,铜铁复合板由内层的冷轧低碳钢板层(8)以及设置于所述冷轧低碳钢板层(8)外的紫铜板层(7)复合构成,气缸插管(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筒体连接管(5)间隙配合,筒体连接管(5)为铜管,第一端的紫铜板层(7)经由磷铜焊环与筒体连接管(5)高频感应焊接,储液筒出气弯管(4)为钢管,储液筒出气弯管(4)插入第一端,第一端的冷轧低碳钢板层(8)经由黄铜焊环与储液筒出气弯管(4)高频感应焊接,所述第二端的外径部分为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插管(3)经由管件加工工艺成型为铜铁复合管,所述铜铁复合管由内部的冷轧低碳钢管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管外的铜管复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插管(3)第二端的外径部分是莫氏锥度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经由管件加工工艺成型为铜铁复合管,所述铜铁复合管由内部的冷轧低碳钢管以及设置于冷轧低碳钢管外的铜管复合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端外径部分是高精度直管。
CN201721479622.2U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Active CN207634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9622.2U CN207634321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9622.2U CN207634321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4321U true CN207634321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6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9622.2U Active CN207634321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4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03037B1 (de) Verpressbarer Fitting
AU2018206739B2 (en) Pipe end fitting with improved venting
US20150027413A1 (en) Terminal structure of high-pressure fuel pipe for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CN201407423Y (zh) 两端冶金结合中间机械结合的双金属复合管
CN207634321U (zh)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CN211667336U (zh) 一种整体内撑式全金属包覆防脱连接结构
CN204093866U (zh) 一种钢管内孔整形装置
CN103411072B (zh) 过渡圆弧内堆焊的耐蚀合金内衬复合三通及其制造方法
CN207569396U (zh) 具有复合卡环的金属管道连接结构
CN204300573U (zh) 一种双金属复合异径转换接头
CN206487622U (zh) 一种用于连接转子压缩机和储液筒的连接器
CN207599202U (zh) 带有高强度防腐涂层的金属管道连接结构
CN208348026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排气管组件
CN210343654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气缸插管
CN104482693B (zh) 分液器及其生产方法
CN206175378U (zh) 一种用于挤压机的穿孔缸
CN107654740B (zh) 一种三层冶金复合管及其加工方法
CN204187899U (zh) 一种压缩机储液器
CN201028063Y (zh) 一种空调器用单向阀
CN207297157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回油管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4675794A (zh) 气缸装置
CN205270488U (zh) 一种发动机水管弯形辅助芯棒
CN219176518U (zh) 一种带有配管组件的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CN211573729U (zh) 压缩机排气管以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CN110735981B (zh) 一种改进型钢管衔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