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1487U -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1487U
CN207631487U CN201721806562.0U CN201721806562U CN207631487U CN 207631487 U CN207631487 U CN 207631487U CN 201721806562 U CN201721806562 U CN 201721806562U CN 207631487 U CN207631487 U CN 207631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ttack
angle
propeller
paddle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65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翊涵
宋浩
陈鹏
黄宏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65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1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1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14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旋桨,包括可旋转以形成桨盘的桨叶(100),该所述桨叶(100)包括桨根(101)、的桨尖(102)、吸力面(103)、压力面(104)、前缘(105)、以及后缘(106);其中,压力面(104)和吸力面(103)为曲面;且该桨叶(100)在距离桨盘中心的50%至80%的范围内形成有延伸到前缘(105)以及后缘(106)的下凹部(107);下凹部(107)的下表面低于吸力面(103)的其他部分;且下凹部(107)与桨叶(100)的其他部分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能够减少桨叶的空气阻力,提高飞行效率和续航距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Description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旋翼式无人飞行器的重要部件,其用于将电机或发动机中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推力或升力以实现无人飞行器的起降、转向、悬停等。螺旋桨一般包括桨毂以及桨叶,桨毂通过传动部件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当电机带动输出轴旋转时,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的桨毂也跟随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在桨毂上的桨叶旋转形成桨盘,进而带动桨叶附近的空气流动,以产生旋翼式无人飞行器的升力或者推力。但是,当桨盘的直径比较小时,随着螺旋桨转速的升高,流过桨叶的气体由层流状态逐渐过渡到涡流状态,会造成螺旋桨的性能急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或其他潜在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桨,包括:桨叶,所述桨叶旋转形成桨盘;所述桨叶包括桨根以及背离所述桨根的桨尖;所述桨叶具有吸力面、压力面、连接吸力面和压力面一侧边的前缘、以及连接吸力面和压力面另一侧边的后缘;其中,所述压力面和吸力面为曲面;所述桨叶在距离所述桨盘中心的50%至80%的范围内形成有延伸到前缘以及后缘的下凹部;所述下凹部的下表面低于吸力面的其他部分;且,所述下凹部与桨叶的其他部分圆滑过渡。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5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8.00mm±5mm,攻角为15.29°±2.5°;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6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70mm±5mm,攻角为14.38°±2.5°;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7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5.57mm±5mm,攻角为12.39°±2.5°;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8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97mm±5mm,攻角为9.55°±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9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8.00mm,攻角为15.29°;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22.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70mm,攻角为14.38°;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26.6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5.57mm,攻角为12.39°;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0.4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97mm,攻角为9.5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9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47mm±5mm,攻角为7.68°±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4.2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47mm,攻角为7.68°。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0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18mm±5mm,攻角为6.49°±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18mm,攻角为6.49°。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4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16mm±5mm,攻角为18.05°±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5.2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16mm,攻角为18.0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90mm±5mm,攻角为18.31°±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1.4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90mm,攻角为18.31°。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2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30mm±5mm,攻角为18.33°±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7.6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30mm,攻角为18.33°。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19mm±5mm,攻角为18.36°±2.5°。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19mm,攻角为18.36°。
如上所述的螺旋桨,其中,所述螺旋桨的螺距为4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包括:驱动件、以及上述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桨毂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臂、以及上述动力组件;所述机臂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机臂的另一端用于安装所述动力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桨叶距离桨盘中心的50%至80%的范围内设置延伸到前缘和后缘的下凹部,可以减少空气流过桨叶时的阻力,使得当螺旋桨的转速提高时,降低流经螺旋桨的空气产生涡流的可能,从而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增加续航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a-图1e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f为图1c中E-E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螺旋桨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螺旋桨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螺旋桨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6为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4中C-C向剖视图;
图8为图4中D-D向剖视图;
图9为图4中H-H向剖视图;
图10为图4中I-I向剖视图;
图11为图4中J-J向剖视图;
图12为图4中K-K向剖视图;
图13为图4中L-L向剖视图;
图14为图4中M-M向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桨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桨叶; 101、桨根;
102、桨尖; 103、吸力面;
104、压力面; 105、前缘;
106、后缘; 107、下凹部;
200、桨毂; 201、第一连接部;
202、第二连接部; 203、第三连接部;
10、机架; 20、机臂;
30、动力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螺旋桨适宜于直径较小的旋翼式无人机,例如单轴或者多轴无人机。
图1a-图1e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f为图1c中E-E向剖视图;图2为图1中螺旋桨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螺旋桨的仰视图;图4为图1中螺旋桨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包括桨叶100,所述桨叶100在动力组件(例如电机或者发动机)的带动下旋转。桨叶100包括用于固定在轮毂上的桨根101以及背离该桨根101的桨尖102。当螺旋桨工作时,桨叶100围绕一旋转中心旋转从而形成桨盘,以扰动气流产生升力或者推力带动无人飞行器运动,例如飞艇或者旋翼式无人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旋桨的桨盘直径小于150mm,其桨叶10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的材质进行制造,包括但不限于钢材、铝合金、塑料、碳纤维等。在制造时,也可以采用包括模塑、冲压、锻造等各种现有技术的加工工艺。
桨叶100还具有吸力面103和压力面104、连接吸力面103和压力面104一侧边的前缘105、以及连接吸力面103和压力面104另一侧边的后缘106。其中,压力面104为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桨叶100朝上的一面;吸力面103为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桨叶100朝下(或者说朝向地面)的一面。
参考图1a至图1d,桨叶100在距离桨盘中心的50%至80%范围内形成有下凹部107(图中用四条线段示意了下凹部107在桨叶上的大致位置,其中,位于外侧、也即靠近桨根101和桨尖102的两条线段示意出了下凹部107上边沿的位置,位于内侧的两条线段示意出了下凹部107下边沿的位置。但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图示并非对于下凹部107的具体限制),该下凹部107的前侧边延伸到前缘105、后侧边延伸到后缘106。可选地,如图1f所示,下凹部107的下表面低于桨面的其他部分,也即,从图1f所示的剖视图看,下凹部107相对于桨叶100的其他部分更加往下突出,从而可以更好的引导气流,以降低流体阻力。在制作时,以金属桨叶为例,可以将桨叶100放在一个支撑台上,在支撑台上开设有凹槽,这个凹槽对应于桨叶需要形成下凹部107的位置,然后通过冲压,就可以形成下表面低于吸力面103其他部分的下凹部107。
继续参考图1f,可选地,下凹部107与桨叶100的其他部分圆滑过渡,从而能够使流经桨叶100的气体贴合在桨叶100的表面,避免其在离后缘106较近的距离就分开,从而提高桨叶100的气体动力性能。
可选地,如图1a至1f所示,当桨叶100整体处于水平状态时,在前缘至后缘方向,前缘105所处的位置比后缘106所处的位置低。换句话说,压力面104、吸力面103和下凹部107的表面形成完整的曲面,使得桨叶100没有急剧扭转之处,可以使桨叶100具有较小的应力,且强度较高不易折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继续参阅图2,桨叶100的厚度可选地为从桨根101到桨尖102逐渐减小,从而使桨叶100远离桨盘中心的一端为桨叶100最薄的部分,以降低空气阻力,提高螺旋桨的飞行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前缘105可选地设置有曲面状的拱起部,该拱起部与前缘105的其余部分为平滑过渡连接。具体的,图3示出了桨叶100的拱起部设置在靠近桨根101的位置、且位于上方的桨叶100的拱起部朝向左侧、位于下方的桨叶100的拱起部朝向右侧。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通过在桨叶100距离桨盘中心的50%至80%范围内形成延伸到后缘106的下凹部107,从而可以减少空气在流经桨叶100表面时的阻力,这样当桨叶100的转速增大时,可以降低桨叶100表面气流进入涡流状态的可能,以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增加续航距离。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6为图4中B-B向剖视图;图7为图4中C-C向剖视图;图8为图4中D-D向剖视图;图9为图4中H-H向剖视图;图10为图4中I-I向剖视图;图11为图4中J-J向剖视图;图12为图4中K-K向剖视图;图13为图4中L-L向剖视图;图14为图4中M-M向剖视图。
如图4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宜于旋翼式无人飞行器的桨叶100的尺寸改进实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以下描述,直接或者经过简单改变以后应用于其他无人飞行器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对旋翼式无人机的桨叶100中的十个截面处的尺寸进行改进,其中,在H-H截面、I-I截面、J-J截面和K-K截面处的尺寸所具有的改进具有最优的效果: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5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5的H-H截面处,如图9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5为8mm±5mm,攻角α5为15.29°±2.5°。其中,弦长指的是在该截面处,前缘105位于该截面上最左侧的端点与后缘106位于该截面上最右侧的端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攻角为前缘105位于该截面上最左侧的端点与后缘106位于该截面上最右侧的端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或者,攻角也可以理解为是桨叶100的弦翼与气体来流方向的夹角。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6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6的I-I截面处,如图10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6为6.70mm±5mm,攻角α6为14.38°±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7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7的J-J截面处,如图11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7为5.57mm±5mm,攻角α7为12.39°±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8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8的K-K截面处,如图12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8为4.97mm±5mm,攻角α8为9.55°±2.5°。
本实施例通过对桨叶100中上述四个截面的弦长和攻角进行设置,可以减少空气流过桨叶100时的阻力,使得当螺旋桨的转速提高时,流经螺旋桨的空气不会产生涡流,从而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增加续航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桨叶100中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L-L截面和M-M截面的弦长和攻角分别进行改进,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流过桨叶100时的阻力,以提高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增加续航距离。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1的A-A截面处,如图5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1为6.19mm±5mm,攻角α1为18.36°±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2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2的B-B截面处,如图6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2为9.30mm±5mm,攻角α2为18.33°±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3的C-C截面处,如图7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3为9.90mm±5mm,攻角α3为18.31°±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4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4的D-D截面处,如图8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4为9.16mm±5mm,攻角α4为18.05°±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9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9的L-L截面处,如图13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9为4.47mm±5mm,攻角α9为7.68°±2.5°。
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00%处,即:如图4所示的距离桨盘中心为H10的M-M截面处,如图14所示的桨叶100的弦长L10为4.18mm±5mm,攻角α10为6.49°±2.5°。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截面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L-L和截面M-M的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案,可略微变动。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螺旋桨,该螺旋桨的桨盘的半径为38±3.8mm,也即,桨盘的直径H为76±7.6mm。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9mm处,桨叶100的弦长具体为8mm,攻角为15.29°。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22.8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6.70mm,攻角为14.38°。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26.6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5.57mm,攻角为12.39°。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0.4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4.97mm,攻角为9.55°。
进一步的,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8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6.19mm,攻角为18.36°。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7.6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9.30mm,攻角为18.33°。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1.4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9.90mm,攻角为18.31°。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5.2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9.16mm,攻角为18.05°。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4.2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4.47mm,攻角为7.68°。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8mm处,桨叶100的弦长为4.18mm,攻角为6.49°。可以理解,因截面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L-L和截面M-M的位置可略微变动,故相应地,在截面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L-L和截面M-M处的攻角和弦长值也可相应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桨的螺距可以为44mm,即:桨叶100旋转一周,理论上升的距离为44mm。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螺旋桨,通过与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桨进行对比,当需要使螺旋桨产生20g、30g和40g的拉力时,本实施例的螺旋桨需要提供的轴上功率可以减小14.9%、14.3%和12.7%。例如,根据本实施例制造的一个螺旋桨样机经测试,当其分别提供20g、30g、40g和43g的拉力时,只需要分别提供1.53W、3.75W和4.12W的轴上功率即可,而现有的一种螺旋桨提供同样的拉力却需要分别提供2.00W、3.35W和5.10W的轴上功率。其中,轴上功率是指螺旋桨的输出功率,其与电调效率的比值即为电机的系统功率,也即系统功率=轴上功率/电调效率。
继续参考图1至图4,螺旋桨的桨毂200上可以连接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桨叶100。所述桨榖带动桨叶100转动形成桨盘。当然,桨毂200和桨叶10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将桨叶100单独安装在桨毂200上形成的分体式螺旋桨,例如,可以在桨叶100的桨根101上形成安装孔,从而通过安装孔将桨叶100安装到桨毂200上。
具体的,图15示出了一种桨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桨毂2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和第三连接部203。其中,第一连接部201与桨叶100连接,例如,使用紧固件穿过桨叶100的桨根101上开设的安装孔以将该桨叶100固定在第一连接部201上。第二连接部202与驱动件连接,例如第二连接部202套设在电机或者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以便通过电机或者发动机驱动轮毂带动桨叶100旋转,以形成桨盘,从而产生升力或者推力带动载人或者非载人无人飞行器运动。第三连接部20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用于连接该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
可选地,第三连接部203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上述多个第三连接部203可以均匀布置在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例如,可以在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设置三个均匀间隔的第三连接部203。
本实施例的螺旋桨,通过第三连接部203将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连接在一起,可以减轻螺旋桨的重量,提高螺旋桨的飞行性能。尤其是当桨毂200和桨叶100为一体结构的螺旋桨时,其飞行性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而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之间的第三连接部203不仅可以提高螺旋桨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螺旋桨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螺旋桨的飞行性能。另外,在具体制造桨毂200时,可以将第三连接部203和第一连接部201以及第二连接部202的连接位置处平滑过渡,从而减少连接位置的应力,提高桨毂2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旋桨可以是自紧桨,该自紧桨的桨毂200中形成有用于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连接孔。在本实施例中,自紧桨是指该螺旋桨的桨毂200上形成有与机身配套的自锁机构,当将桨毂200的连接孔套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启动无人飞行器时,机身和桨毂200设置的相互配合的自锁机构会将螺旋桨锁紧在机身上,从而避免飞桨或者炸机。例如,在桨毂200上开设凹槽,并在机身上设置由凸轮机构驱动的棘爪,从而在无人飞行器启动时,通过凸轮机构的转动转动来带动棘爪沿桨毂200的轴向运动以锁紧桨毂200。又如,在机身上安装由电磁铁控制的盘状结构,该盘状结构能够沿桨毂200的轴向方向运动,从而将轮毂压紧在盘状结构和机身之间以实现对桨毂200的锁紧。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旋桨也可以是折叠桨,这样就能够通过将多个桨叶100和机臂折叠到与机身平行或者贴靠在机身上,以减少整个无人飞行器的体积,从而方便运输和存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螺旋桨可以为正桨或反桨。其中,正桨是指从俯视无人飞行器的角度看,顺时针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螺旋桨;反桨是指从俯视无人飞行器的角度看,逆时针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螺旋桨。正桨的结构与反桨的结构为镜面对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如上述内容所提供的螺旋桨,该螺旋桨通过轮毂与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其中,驱动件具体可以为电机,例如空心杯电机。
本实施例的动力组件,通过在桨叶100距离桨盘中心的50%至80%范围内形成延伸到前缘105和后缘106的下凹部107,从而可以减少空气在流经桨叶100表面时的阻力,这样当桨叶100的转速增大时,可以降低桨叶100表面气流进入涡流状态的可能,以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增加续航距离。
图1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架10、机臂20、以及至少一个上述动力组件30,机臂20的一端与机架10连接,机臂20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动力组件30。如上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可以是飞艇或者旋翼式无人飞行器,例如四旋翼无人机。该无人飞行器的动力组件的螺旋桨,通过在桨叶100距离桨盘中心的50%至80%范围内形成延伸到后缘106的下凹部107,从而可以减少空气在流经桨叶100表面时的阻力,这样当桨叶100的转速增大时,可以降低桨叶100表面气流进入涡流状态的可能,以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增加续航距离。
可选地,机臂20可以固定在机架10上或者与机架10可转动连接。当机臂20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10上时,可以减小无人飞行器占用的体积,方便其存储与运输。
最后,尽管已经在这些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与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但是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包括这样的优点,并且并非所有实施例都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优点,由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所客观带来的优点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所述桨叶旋转形成桨盘;
所述桨叶包括桨根以及背离所述桨根的桨尖;
所述桨叶具有吸力面、压力面、连接吸力面和压力面一侧边的前缘、以及连接吸力面和压力面另一侧边的后缘;其中,所述压力面和吸力面为曲面;
所述桨叶在距离所述桨盘中心的50%至80%的范围内形成有延伸到前缘以及后缘的下凹部;
所述下凹部的下表面低于吸力面的其他部分;且,
所述下凹部与桨叶的其他部分圆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5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8.00mm±5mm,攻角为15.29°±2.5°;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6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70mm±5mm,攻角为14.38°±2.5°;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7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5.57mm±5mm,攻角为12.39°±2.5°;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8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97mm±5mm,攻角为9.55°±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9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8.00mm,攻角为15.29°;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22.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70mm,攻角为14.38°;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26.6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5.57mm,攻角为12.39°;
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0.4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97mm,攻角为9.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9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47mm±5mm,攻角为7.68°±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4.2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47mm,攻角为7.6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10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18mm±5mm,攻角为6.49°±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桨盘中心相距为3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4.18mm,攻角为6.49°。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4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16mm±5mm,攻角为18.05°±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5.2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16mm,攻角为18.0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90mm±5mm,攻角为18.31°±2.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1.4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90mm,攻角为18.31°。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2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30mm±5mm,攻角为18.33°±2.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7.6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9.30mm,攻角为18.3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10%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19mm±5mm,攻角为18.36°±2.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盘的半径为38±3.8mm,在与所述桨盘中心相距为3.8mm处,所述桨叶的弦长为6.19mm,攻角为18.36°。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的螺距为44mm。
17.一种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以及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桨毂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
18.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臂、以及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组件;
所述机臂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机臂的另一端用于安装所述动力组件。
CN201721806562.0U 2017-12-21 2017-12-21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1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6562.0U CN207631487U (zh) 2017-12-21 2017-12-21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6562.0U CN207631487U (zh) 2017-12-21 2017-12-21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1487U true CN207631487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65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1487U (zh) 2017-12-21 2017-12-21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14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8295A (zh) * 2018-10-24 2019-01-11 深圳市飞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桨叶、螺旋桨及飞行器
WO2020024488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WO2024093481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苏州览众科技有限公司 变转速旋翼桨叶、共轴无人直升机及单旋翼无人直升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4488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9178295A (zh) * 2018-10-24 2019-01-11 深圳市飞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桨叶、螺旋桨及飞行器
WO2024093481A1 (zh) * 2022-11-01 2024-05-10 苏州览众科技有限公司 变转速旋翼桨叶、共轴无人直升机及单旋翼无人直升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3516B2 (en) Blade rotary assembly with aerodynamic outer toroid spoiler for a shrouded propulsion rotary assembly
CN207631487U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9153449A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US8461713B2 (en) Adaptive control ducted compound wind turbine
CN205469778U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CN207565834U (zh) 螺旋桨和小型多旋翼式无人机
CN206202665U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CN206344995U (zh) 用于飞行器的涵道风扇
JPS5984697A (ja) 回転翼航空機の推力強化式尾部回転翼装置およびその推力強化装置
CN202642093U (zh) 螺旋桨及具有该螺旋桨的飞行器
CN205891216U (zh) 螺旋桨、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CN206503738U (zh) 涵道风扇
CN206141830U (zh) 螺旋桨、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CN206691356U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CN109982926A (zh) 具有后发动机的飞行器
CN205801500U (zh) 螺旋桨、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CN109996721A (zh) 具有后发动机的飞行器
CN208993923U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09789921A (zh) 桨叶、螺旋桨、动力套装及无人飞行器
CN208789929U (zh) 一种二级涵道动力组及具有其的三级或多级涵道动力组
CN110371287A (zh) 倾转翼机构以及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9176910U (zh) 伞翼飞行器
CN109505801A (zh) 不对称双侧进风叶轮、离心风机及油烟机
CN109923036A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飞行器
CN104773293B (zh) 一种带风球驱动风轮的旋翼升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