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1478U -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1478U
CN207631478U CN201721232620.3U CN201721232620U CN207631478U CN 207631478 U CN207631478 U CN 207631478U CN 201721232620 U CN201721232620 U CN 201721232620U CN 207631478 U CN207631478 U CN 207631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amping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rotor unmanne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26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存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 Che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 Che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 Che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 Che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26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1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1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14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解决现有多旋翼无人机垂直下降时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若干旋臂,所述旋臂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包括连接在机体底部上的若干减震片,还设置有减震条,所述减震片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减震条。所述减震片为弧形减震片,所述减震片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所述减震片中部还连接有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另一端与减震条连接。所述减震副片为弧形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片的凸起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无人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其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可通过地面站或飞手操作跟踪、定位飞行设备。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
无人机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固定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等。由于操控简单、可靠性高,并且不需要跑道便可以垂直起降,起飞后可以在空中悬停,因此相对于固定翼无人机和扑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在垂直下降时,存在减震效果差的问题,长期遭受震动会对多旋翼无人机内部组件造成损坏。因此,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多旋翼无人机,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解决现有多旋翼无人机垂直下降时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若干旋臂,所述旋臂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包括连接在机体底部上的若干减震片,还设置有减震条,所述减震片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减震条。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片为弧形减震片,所述减震片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片中部还连接有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另一端与减震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副片为弧形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片的凸起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包括第一储物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储物组件右侧的第二储物组件,第一储物组件的右侧开设有右卡槽,并在相邻两右卡槽之间形成右栏栅;第二储物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右栏栅相适配的左卡槽,并在相邻两左卡槽之间形成与右卡槽相适配的左栏栅,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部与机体底部相连,连接条下部分别与第一储物组件、第二储物组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尾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端与机体尾部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连接架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蜗杆上还设置有T型固定杆,T型固定杆的下端套设于蜗杆上,T型固定杆的左端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二,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三,连杆三的另一端与T型固定杆的右端铰接于铰接点A,且在铰接点A还铰接有蜗轮,所述铰接点A位于蜗轮中心,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包括三个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叶片斜面和叶片平面,所述叶片斜面与叶片平面夹角为171°至173°。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包括连接在机体底部上的若干减震片,还设置有减震条,所述减震片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减震条。通过该设置,当多旋翼无人机垂直下降遇到路上的凸起物体,减震条受到挤压,对应的减震片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多旋翼无人机下降更平稳。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片为弧形减震片,所述减震片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片遇到凸起物体时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片中部还连接有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另一端与减震条连接。通过该设置,减震片与减震副片配合减震,能够有效的防止减震片因单独受到的力过大使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减震片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副片为弧形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片的凸起方向一致。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副片遇到凸起物体时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包括第一储物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储物组件右侧的第二储物组件,第一储物组件的右侧开设有右卡槽,并在相邻两右卡槽之间形成右栏栅;第二储物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右栏栅相适配的左卡槽,并在相邻两左卡槽之间形成与右卡槽相适配的左栏栅,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部与机体底部相连,连接条下部分别与第一储物组件、第二储物组件相连。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多旋翼无人机装载物品。当装载量较多,储物盒空间不够使用时,可以将一个储物盒拆分为两个储物组件,从而增加装载量。当装载量较少,可以将两个储物组件组合为储物盒,减小装载装置体积。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体尾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端与机体尾部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连接架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蜗杆上还设置有T型固定杆,T型固定杆的下端套设于蜗杆上,T型固定杆的左端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二,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三,连杆三的另一端与T型固定杆的右端铰接于铰接点A,且在铰接点A还铰接有蜗轮,所述铰接点A位于蜗轮中心,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通过该设置,能够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散热。当蜗杆带动散热片旋转时,通过蜗杆与蜗轮啮合,还可以同时带动蜗轮旋转。蜗轮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杆三旋转,连杆三带动连杆二旋转,连杆二旋转的同时带动T型固定杆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整个散热器在散热片旋转散热的同时,可以自动的上下移动,增加了散热范围,使散热更充分。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片包括三个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叶片斜面和叶片平面,所述叶片斜面与叶片平面夹角为171°至173°。通过该设置,可以提高散热效果,使散热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支架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储物盒的形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储物组件的形状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体、2-散热装置、21-连接架、22-电机、23-蜗杆、24-散热片、241-叶片、242-叶片平面、243-叶片斜面、25-T型固定杆、26-连杆一、27-连杆二、28-连杆三、29-蜗轮、3-减震支架、31-减震片、32-减震副片、33-减震条、4-储物盒、41-右卡槽、42-右栏栅、5-旋臂、6-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若干旋臂5,所述旋臂5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6,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支架3,所述减震支架3包括连接在机体1底部上的若干减震片31,还设置有减震条33,所述减震片31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减震条33。所述减震片31为弧形减震片31,所述减震片31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所述减震片31中部还连接有减震副片32,所述减震副片32的另一端与减震条33连接。所述减震副片32为弧形减震副片32,所述减震副片32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片31的凸起方向一致。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储物盒4,所述储物盒4包括第一储物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储物组件右侧的第二储物组件,第一储物组件的右侧开设有右卡槽41,并在相邻两右卡槽41之间形成右栏栅42;第二储物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右栏栅42相适配的左卡槽,并在相邻两左卡槽之间形成与右卡槽41相适配的左栏栅,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部与机体1底部相连,连接条下部分别与第一储物组件、第二储物组件相连。所述机体1尾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一端与机体1尾部连接,所述连接架21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22,所述电机22与连接架21连接,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23,蜗杆23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24,蜗杆23上还设置有T型固定杆25,T型固定杆25的下端套设于蜗杆23上,T型固定杆25的左端铰接有连杆一26,连杆一26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二27,连杆二27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三28,连杆三28的另一端与T型固定杆25的右端铰接于铰接点A,且在铰接点A还铰接有蜗轮29,所述铰接点A位于蜗轮29中心,所述蜗轮29与蜗杆23啮合。所述散热片24包括三个叶片241,所述叶片241包括叶片斜面243和叶片平面242,所述叶片斜面243与叶片平面242夹角为171°至17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多旋翼无人机要降落时,减震条33与路上的凸起物体接触,减震条33受到挤压,对应的弧形减震片31与弧形减震副片32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多旋翼无人机下降更平稳。多旋翼无人机的机体1上还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储物盒4,所述储物盒4包括第一储物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储物组件右侧的第二储物组件,第一储物组件的右侧开设有右卡槽41,并在相邻两右卡槽41之间形成右栏栅42;第二储物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右栏栅42相适配的左卡槽,并在相邻两左卡槽之间形成与右卡槽41相适配的左栏栅,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部与机体1底部相连,连接条下部分别与第一储物组件、第二储物组件相连。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多旋翼无人机装载物品。当装载量较多,储物盒4空间不够使用时,可以将一个储物盒4拆分为两个储物组件,从而增加装载量。当装载量较少,可以将两个储物组件组合为储物盒4,减小装载装置体积。多旋翼无人机的机体1尾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一端与机体1尾部连接,所述连接架21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22,所述电机22与连接架21连接,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23,蜗杆23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24,蜗杆23上还设置有T型固定杆25,T型固定杆25的下端套设于蜗杆23上,T型固定杆25的左端铰接有连杆一26,连杆一26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二27,连杆二27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三28,连杆三28的另一端与T型固定杆25的右端铰接于铰接点A,且在铰接点A还铰接有蜗轮29,所述铰接点A位于蜗轮29中心,所述蜗轮29与蜗杆23啮合。通过该设置,能够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散热。当蜗杆23带动散热片2旋转时,通过蜗杆23与蜗轮29啮合,还可以同时带动蜗轮29旋转。蜗轮29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杆三28旋转,连杆三28带动连杆二27旋转,连杆二27旋转的同时带动T型固定杆25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整个散热器在散热片24旋转散热的同时,可以自动的上下移动,增加了散热范围,使散热更充分。散热片24包括三个叶片241,所述叶片241包括叶片斜面243和叶片平面242,所述叶片斜面243与叶片平面242夹角为171°至173°。通过该设置,可以提高散热效果,使散热更彻底。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若干旋臂,所述旋臂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包括连接在机体底部上的若干减震片,还设置有减震条,所述减震片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减震条。通过该设置,当多旋翼无人机垂直下降遇到路上的凸起物体,减震条受到挤压,对应的减震片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多旋翼无人机下降更平稳。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减震片为弧形减震片,所述减震片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片遇到凸起物体时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减震片中部还连接有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另一端与减震条连接。通过该设置,减震片与减震副片配合减震,能够有效的防止减震片因单独受到的力过大使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减震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减震副片为弧形减震副片,所述减震副片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片的凸起方向一致。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副片遇到凸起物体时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包括第一储物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储物组件右侧的第二储物组件,第一储物组件的右侧开设有右卡槽,并在相邻两右卡槽之间形成右栏栅;第二储物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右栏栅相适配的左卡槽,并在相邻两左卡槽之间形成与右卡槽相适配的左栏栅,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部与机体底部相连,连接条下部分别与第一储物组件、第二储物组件相连。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多旋翼无人机装载物品。当装载量较多,储物盒空间不够使用时,可以将一个储物盒拆分为两个储物组件,从而增加装载量。当装载量较少,可以将两个储物组件组合为储物盒,减小装载装置体积。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机体尾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端与机体尾部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连接架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蜗杆上还设置有T型固定杆,T型固定杆的下端套设于蜗杆上,T型固定杆的左端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二,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三,连杆三的另一端与T型固定杆的右端铰接于铰接点A,且在铰接点A还铰接有蜗轮,所述铰接点A位于蜗轮中心,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通过该设置,能够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散热。当蜗杆带动散热片旋转时,通过蜗杆与蜗轮啮合,还可以同时带动蜗轮旋转。蜗轮旋转的同时带动连杆三旋转,连杆三带动连杆二旋转,连杆二旋转的同时带动T型固定杆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整个散热器在散热片旋转散热的同时,可以自动的上下移动,增加了散热范围,使散热更充分。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散热片包括三个叶片,所述叶片包括叶片斜面和叶片平面,所述叶片斜面与叶片平面夹角为171°至173°。通过该设置,可以提高散热效果,使散热更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若干旋臂(5),所述旋臂(5)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减震支架(3),所述减震支架(3)包括连接在机体(1)底部上的若干减震片(31),还设置有减震条(33),所述减震片(31)的另一端均连接于减震条(3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片(31)为弧形减震片(31),所述减震片(31)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片(31)中部还连接有减震副片(32),所述减震副片(32)的另一端与减震条(33)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副片(32)为弧形减震副片(32),所述减震副片(32)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片(31)的凸起方向一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储物盒(4),所述储物盒(4)包括第一储物组件、以及位于第一储物组件右侧的第二储物组件,第一储物组件的右侧开设有右卡槽(41),并在相邻两右卡槽(41)之间形成右栏栅(42);第二储物组件的左侧开设有与右栏栅(42)相适配的左卡槽,并在相邻两左卡槽之间形成与右卡槽(41)相适配的左栏栅,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部与机体(1)底部相连,连接条下部分别与第一储物组件、第二储物组件相连。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尾部还设置有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连接架(21),所述连接架(21)一端与机体(1)尾部连接,所述连接架(21)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电机(22),所述电机(22)与连接架(21)连接,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23),蜗杆(23)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片(24),蜗杆(23)上还设置有T型固定杆(25),T型固定杆(25)的下端套设于蜗杆(23)上,T型固定杆(25)的左端铰接有连杆一(26),连杆一(26)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二(27),连杆二(27)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三(28),连杆三(28)的另一端与T型固定杆(25)的右端铰接于铰接点A,且在铰接点A还铰接有蜗轮(29),所述铰接点A位于蜗轮(29)中心,所述蜗轮(29)与蜗杆(23)啮合。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4)包括三个叶片(241),所述叶片(241)包括叶片斜面(243)和叶片平面(242),所述叶片斜面(243)与叶片平面(242)夹角为171°至173°。
CN201721232620.3U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1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620.3U CN207631478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2620.3U CN207631478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1478U true CN207631478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262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31478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1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7646U (zh) 无人直升机
CN105775120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204688409U (zh) 一种多旋翼和固定翼结合的无人飞行器
CN110979704B (zh) 一种物流配送无人机
CN112591083A (zh) 一种桨叶折叠收藏整流结构
CN207631478U (zh) 一种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CN108284949A (zh) 一种可折叠交错六旋翼飞行器
CN105173076A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6939046U (zh) 无人机的机架及无人机
CN207631479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减震装置
CN207631480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散热装置
CN208963313U (zh) 一种可折叠的混合布局无人机
CN207496928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装载装置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107585292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多旋翼无人机散热装置及多旋翼无人机
CN111392030A (zh) 一种可收放可调角度式直升机短翼
CN107757899A (zh) 一种装载量大的多旋翼无人机装载装置及多旋翼无人机
CN207242040U (zh) 一种涵道风扇无人机
CN107651175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型多旋翼无人机
CN207360566U (zh) 一种可实现螺旋桨周期倾斜变距的自动倾斜器
CN107672790A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多旋翼无人机减震装置及多旋翼无人机
CN208963311U (zh) 一种尾推旋翼混合布局无人机
CN215972105U (zh) 一种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的螺旋桨结构
CN107010218A (zh) 一种飞翼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13800167U (zh) 一种无斜盘式无人直升机
CN212861843U (zh) 一种机翼角度可调的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