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7575U - 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27575U CN207627575U CN201720599626.8U CN201720599626U CN207627575U CN 207627575 U CN207627575 U CN 207627575U CN 201720599626 U CN201720599626 U CN 201720599626U CN 207627575 U CN207627575 U CN 207627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left back
- supporting rod
- pair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和折叠装置;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结构左右对称相同;左支撑架包括左前支撑杆、左前支撑脚、左后支撑杆、左后支撑脚和左中心支撑板;左前支撑杆包括左前下支撑杆;左后支撑杆包括左后下支撑杆;左中心支撑板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和左后下支撑杆之间;左前支撑脚套设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左后支撑脚套设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左支撑架内设置有左支撑脚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优点:助行器可折叠并且支撑脚可调,不仅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增加了适用范围;并且调节手柄位于扶手处,避免调节需要蹲下的情况,适用于腿脚不便的使用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背景技术
一般如果有行动不便的患者、协调性较差的老年人无法独自行走时,就要选用手杖、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器材,通过这些器械来达到行走的目的。其中,助行器是辅助器械中最能提供给使用者稳定行走力和支撑力的工具。助行器能够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病人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市场上现有的助行器一般都具有座椅功能,以供腿脚不便的病人或老人休息,但是一般的助行器无法进行折叠,这样就会造成收纳的不便,同时由于椅板的高度无法调节,所以无法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者把助行器当成座椅使用时,需要椅背来进行倚靠,当椅背用于可折叠的助行器时,椅背需要随同助行器能进行折叠;一般的助行器的支撑脚需要蹲下进行调节来适应不同的身高的使用者,但是对应腿脚不便的使用者,这样调节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支撑脚调节手柄位于扶手处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和折叠装置;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结构左右对称相同;
左支撑架包括左前支撑杆、左前支撑脚、左后支撑杆、左后支撑脚和左中心支撑板;左前支撑杆包括自上而下向前倾斜设置左前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左前上支撑杆;左前上支撑杆固定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后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左后支撑杆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后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左后上支撑杆;左后上支撑杆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前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左中心支撑板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和左后下支撑杆之间;左前支撑脚套设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左后支撑脚套设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左支撑架内设置有左支撑脚升降装置;
右支撑架包括右前支撑杆、右前支撑脚、右后支撑杆、右后支撑脚和右中心支撑板;右前支撑杆包括自上而下向前倾斜设置右前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右前上支撑杆;右前上支撑杆固定在右前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后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右后支撑杆包括竖直设置的右后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右后上支撑杆;右后上支撑杆固定在右后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前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右中心支撑板固定在右后下支撑杆和右后下支撑杆之间;右前支撑脚套设在右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右后支撑脚套设在右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右支撑架内设置有右支撑脚升降装置;
折叠装置设置在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下支撑杆和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下支撑杆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折叠装置包括方形的中心操作板、一对左折叠杆和一对右折叠杆;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下支撑杆和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下支撑杆的外圆柱面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对左铰接座和一对右铰接座;一对左折叠杆的左端分别铰接在一对左铰接座、右端分别铰接在中心操作板上并且一对左折叠杆平行设置;一对右折叠杆的右端分别铰接在一对右铰接座、左端分别铰接在中心操作板上并且一对右折叠杆平行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支撑脚升降装置包括左驱动手柄、一对左螺纹杆和左升降板;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左前驱动块;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左前驱动槽;左前驱动槽的前端贯穿左前驱动块;左后支撑杆的左后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左后驱动块;左后支撑杆的左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左后驱动槽;左后驱动槽的后端贯穿左后驱动块;左驱动手柄枢接在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和左后支撑杆的左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之间;左驱动手柄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左驱动柱;一对左驱动柱的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对左上锥齿轮;一对左上锥齿轮分别位于左前驱动槽和左后驱动槽内;左中心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左中心槽;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前导向槽;左后支撑杆的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后导向槽;左前导向槽、左中心槽和左后导向槽连通;左前支撑脚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前支撑滑行槽;左前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左前连接板;左后支撑脚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后支撑滑行槽;左后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左后连接板;左前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左前升降柱;左前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左前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左前导向板;左后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左后升降柱;左后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左后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左后导向板;左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一对左中心导杆;左升降板竖直套设在一对左中心导杆;左升降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左前导向板配合的左前升降限位槽、后端面开设有与左后导向板配合的左后升降限位槽;左后导向板插设在左后升降限位槽内;一对左螺纹杆竖直枢接在左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且螺接在左升降板上;一对左螺纹杆的上端分别位于左前驱动槽和左后驱动槽内并且分别固定有左下锥齿轮;左下锥齿轮分别与同侧的左上锥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支撑脚升降装置包括右驱动手柄、一对右螺纹杆和右升降板;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右前驱动块;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右前驱动槽;右前驱动槽的前端贯穿右前驱动块;右后支撑杆的右后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右后驱动块;右后支撑杆的右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右后驱动槽;右后驱动槽的后端贯穿右后驱动块;右驱动手柄枢接在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和右后支撑杆的右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之间;右驱动手柄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右驱动柱;一对有驱动柱的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对右上锥齿轮;一对右上锥齿轮分别位于右前驱动槽和右后驱动槽内;右中心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右中心槽;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右前导向槽;右后支撑杆的右后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右后导向槽;右前导向槽、右中心槽和右后导向槽连通;右前支撑脚的上端面开设有右前支撑滑行槽;右前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右前连接板;右后支撑脚的上端面开设有右后支撑滑行槽;右后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右后连接板;右前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右前升降柱;右前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右前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右前导向板;右后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右后升降柱;右后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右后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右后导向板;右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一对右中心导杆;右升降板竖直套设在一对右中心导杆;右升降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右前导向板配合的右前升降限位槽、后端面开设有与右后导向板配合的右后升降限位槽;右后导向板插设在右后升降限位槽内;一对右螺纹杆竖直枢接在右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且螺接在右升降板上;一对右螺纹杆的上端分别位于右前驱动槽和右后驱动槽内并且分别固定有右下锥齿轮;右下锥齿轮分别与同侧的右上锥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前支撑脚的下端安装有左前防滑环;左后支撑脚的下端安装有左后防滑环;右前支撑脚的下端安装有右前防滑环;右后支撑脚的下端安装有右后防滑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前支撑杆的左前上支撑杆上位于左前驱动块和左驱动手柄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左前扶手;左后支撑杆的左后上支撑杆上位于左后驱动块和左驱动手柄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左后扶手;左前扶手、左后扶手和左驱动手柄组成完整的左扶手;
右前支撑杆的右前上支撑杆上位于右前驱动块和右驱动手柄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右前扶手;右后支撑杆的右后上支撑杆上位于右后驱动块和右驱动手柄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右后扶手;右前扶手、右后扶手和右驱动手柄组成完整的右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助行器可折叠并且支撑脚可调,不仅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增加了适用范围;并且调节手柄位于扶手处,避免调节需要蹲下的情况,适用于腿脚不便的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B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左支撑架;11、左前支撑杆;110、左前导向槽;111、左前驱动块;1110、左前驱动槽;112、左前扶手;113、左铰接座;12、左后支撑杆;120、左后导向槽;121、左后驱动块;1210、左后驱动槽;122、左后扶手;13、左前支撑脚;130、左前支撑滑行槽;131、左前防滑环;132、左前连接板;14、左后支撑脚;140、左后支撑滑行槽;141、左后防滑环;142、左后连接板;15、左中心支撑板;150、左中心槽;151、左中心导杆;20、右支撑架;21、右前支撑杆;211、右前驱动块;212、右前扶手;213、右铰接座;22、右后支撑杆;221、右后驱动块;222、右后扶手;23、右前支撑脚;231、右前防滑环;24、右后支撑脚;241、右后防滑环;25、右中心支撑板;30、折叠装置;31、中心操作板;32、右折叠杆;33、左折叠杆;40、左支撑脚升降装置;41、左驱动手柄;411、左驱动柱;412、左上锥齿轮;42、左螺纹杆;421、左下锥齿轮;43、左升降板;44、左前升降柱;441、左前导向板;45、左后升降柱;451、左后导向板;50、右支撑脚升降装置;51、右驱动手柄;52、右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包括左支撑架10、右支撑架20和折叠装置30;左支撑架10和右支撑架20的结构左右对称相同;
如图1、图3所示,左支撑架10包括左前支撑杆11、左前支撑脚13、左后支撑杆12、左后支撑脚14和左中心支撑板15;左前支撑杆11包括自上而下向前倾斜设置左前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左前上支撑杆;左前上支撑杆固定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后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左后支撑杆12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后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左后上支撑杆;左后上支撑杆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前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左中心支撑板15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和左后下支撑杆之间;左前支撑脚13套设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左后支撑脚14套设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左支撑架10内设置有左支撑脚升降装置40;
如图1、图2所示,右支撑架20包括右前支撑杆21、右前支撑脚23、右后支撑杆22、右后支撑脚24和右中心支撑板25;右前支撑杆21包括自上而下向前倾斜设置右前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右前上支撑杆;右前上支撑杆固定在右前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后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右后支撑杆22包括竖直设置的右后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右后上支撑杆;右后上支撑杆固定在右后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前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右中心支撑板25固定在右后下支撑杆和右后下支撑杆之间;右前支撑脚23套设在右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右后支撑脚24套设在右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右支撑架20内设置有右支撑脚升降装置50;
如图1、图3所示,折叠装置30设置在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下支撑杆和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下支撑杆之间。
如图1、图3所示,折叠装置30包括方形的中心操作板31、一对左折叠杆33和一对右折叠杆32;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下支撑杆和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下支撑杆的外圆柱面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对左铰接座113和一对右铰接座213;一对左折叠杆33的左端分别铰接在一对左铰接座113、右端分别铰接在中心操作板31上并且一对左折叠杆33平行设置;一对右折叠杆32的右端分别铰接在一对右铰接座213、左端分别铰接在中心操作板31上并且一对右折叠杆32平行设置。
如图2~图4所示,左支撑脚升降装置40包括左驱动手柄41、一对左螺纹杆42和左升降板43;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左前驱动块111;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左前驱动槽1110;左前驱动槽1110的前端贯穿左前驱动块111;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左后驱动块121;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左后驱动槽1210;左后驱动槽1210的后端贯穿左后驱动块121;左驱动手柄41枢接在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和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之间;左驱动手柄4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左驱动柱411;一对左驱动柱411的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对左上锥齿轮412;一对左上锥齿轮412分别位于左前驱动槽1110和左后驱动槽1210内;左中心支撑板15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左中心槽150;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前导向槽110;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后导向槽120;左前导向槽110、左中心槽150和左后导向槽120连通;左前支撑脚13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前支撑滑行槽130;左前支撑滑行槽130内设置有左前连接板132;左后支撑脚14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后支撑滑行槽140;左后支撑滑行槽140内设置有左后连接板142;左前导向槽110内滑行设置有左前升降柱44;左前升降柱44的下端固定在左前连接板132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左前导向板441;左后导向槽120内滑行设置有左后升降柱45;左后升降柱45的下端固定在左后连接板142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左后导向板451;左中心槽150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一对左中心导杆151;左升降板43竖直套设在一对左中心导杆151;左升降板43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左前导向板441配合的左前升降限位槽431、后端面开设有与左后导向板451配合的左后升降限位槽432;左后导向板451插设在左后升降限位槽432内;一对左螺纹杆42竖直枢接在左中心槽150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且螺接在左升降板43上;一对左螺纹杆42的上端分别位于左前驱动槽1110和左后驱动槽1210内并且分别固定有左下锥齿轮421;左下锥齿轮421分别与同侧的左上锥齿轮412啮合。
如图2~图4所示,右支撑脚升降装置50包括右驱动手柄51、一对右螺纹杆52和右升降板;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右前驱动块211;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右前驱动槽;右前驱动槽的前端贯穿右前驱动块211;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右后驱动块221;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右后驱动槽;右后驱动槽的后端贯穿右后驱动块221;右驱动手柄51枢接在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和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之间;右驱动手柄5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右驱动柱;一对有驱动柱的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对右上锥齿轮;一对右上锥齿轮分别位于右前驱动槽和右后驱动槽内;右中心支撑板25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右中心槽;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右前导向槽;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右后导向槽;右前导向槽、右中心槽和右后导向槽连通;右前支撑脚23的上端面开设有右前支撑滑行槽;右前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右前连接板;右后支撑脚24的上端面开设有右后支撑滑行槽;右后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右后连接板;右前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右前升降柱;右前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右前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右前导向板;右后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右后升降柱;右后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右后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右后导向板;右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一对右中心导杆;右升降板竖直套设在一对右中心导杆;右升降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右前导向板配合的右前升降限位槽、后端面开设有与右后导向板配合的右后升降限位槽;右后导向板插设在右后升降限位槽内;一对右螺纹杆52竖直枢接在右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且螺接在右升降板上;一对右螺纹杆52的上端分别位于右前驱动槽和右后驱动槽内并且分别固定有右下锥齿轮;右下锥齿轮分别与同侧的右上锥齿轮啮合。
如图1~图4所示,左前支撑脚13的下端安装有左前防滑环131;左后支撑脚14的下端安装有左后防滑环141;右前支撑脚23的下端安装有右前防滑环231;右后支撑脚24的下端安装有右后防滑环241。
如图2~图4所示,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上位于左前驱动块111和左驱动手柄4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左前扶手112;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上位于左后驱动块121和左驱动手柄4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左后扶手122;左前扶手112、左后扶手122和左驱动手柄41组成完整的左扶手;
如图2~图4所示,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上位于右前驱动块211和右驱动手柄5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右前扶手212;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上位于右后驱动块221和右驱动手柄5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右后扶手222;右前扶手212、右后扶手222和右驱动手柄51组成完整的右扶手。
助行器的工作原理:
折叠:手动向上拉动中心操作板31,这样左支撑架10和右支撑架20就可以向内靠进行折叠;
支撑脚调节:
左驱动手柄41和右驱动手柄51同步旋转,以左支撑架10为例,左驱动手柄41旋转带动一对左上锥齿轮412旋转,一对左上锥齿轮412通过一对左下锥齿轮421驱动一对左螺纹杆42旋转,左螺纹杆42带动左升降板43升降,这样通过左前导向板441和左后导向板451分别带动左前升降柱44倾斜上升和左后升降柱45竖直上升,即左前支撑脚13和左后支撑脚14同步升降;右支撑架20工作原理与左支撑架10一致。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支撑架(10)、右支撑架(20)和折叠装置(30);左支撑架(10)和右支撑架(20)的结构左右对称相同;
左支撑架(10)包括左前支撑杆(11)、左前支撑脚(13)、左后支撑杆(12)、左后支撑脚(14)和左中心支撑板(15);左前支撑杆(11)包括自上而下向前倾斜设置左前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左前上支撑杆;左前上支撑杆固定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后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左后支撑杆(12)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后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左后上支撑杆;左后上支撑杆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前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左中心支撑板(15)固定在左后下支撑杆和左后下支撑杆之间;左前支撑脚(13)套设在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左后支撑脚(14)套设在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左支撑架(10)内设置有左支撑脚升降装置(40);
右支撑架(20)包括右前支撑杆(21)、右前支撑脚(23)、右后支撑杆(22)、右后支撑脚(24)和右中心支撑板(25);右前支撑杆(21)包括自上而下向前倾斜设置右前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右前上支撑杆;右前上支撑杆固定在右前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后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右后支撑杆(22)包括竖直设置的右后下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右后上支撑杆;右后上支撑杆固定在右后下支撑杆的上端并且方向向前设置两者之间圆弧过渡;右中心支撑板(25)固定在右后下支撑杆和右后下支撑杆之间;右前支撑脚(23)套设在右前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倾斜升降设置;右后支撑脚(24)套设在右后下支撑杆的下端并且竖直升降设置;右支撑架(20)内设置有右支撑脚升降装置(50);
折叠装置(30)设置在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下支撑杆和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下支撑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折叠装置(30)包括方形的中心操作板(31)、一对左折叠杆(33)和一对右折叠杆(32);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下支撑杆和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下支撑杆的外圆柱面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有一对左铰接座(113)和一对右铰接座(213);一对左折叠杆(33)的左端分别铰接在一对左铰接座(113)、右端分别铰接在中心操作板(31)上并且一对左折叠杆(33)平行设置;一对右折叠杆(32)的右端分别铰接在一对右铰接座(213)、左端分别铰接在中心操作板(31)上并且一对右折叠杆(32)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左支撑脚升降装置(40)包括左驱动手柄(41)、一对左螺纹杆(42)和左升降板(43);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左前驱动块(111);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左前驱动槽(1110);左前驱动槽(1110)的前端贯穿左前驱动块(111);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左后驱动块(121);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左后驱动槽(1210);左后驱动槽(1210)的后端贯穿左后驱动块(121);左驱动手柄(41)枢接在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和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之间;左驱动手柄(4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左驱动柱(411);一对左驱动柱(411)的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对左上锥齿轮(412);一对左上锥齿轮(412)分别位于左前驱动槽(1110)和左后驱动槽(1210)内;左中心支撑板(15)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左中心槽(150);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前导向槽(110);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左后导向槽(120);左前导向槽(110)、左中心槽(150)和左后导向槽(120)连通;左前支撑脚(13)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前支撑滑行槽(130);左前支撑滑行槽(130)内设置有左前连接板(132);左后支撑脚(14)的上端面开设有左后支撑滑行槽(140);左后支撑滑行槽(140)内设置有左后连接板(142);左前导向槽(110)内滑行设置有左前升降柱(44);左前升降柱(44)的下端固定在左前连接板(132)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左前导向板(441);左后导向槽(120)内滑行设置有左后升降柱(45);左后升降柱(45)的下端固定在左后连接板(142)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左后导向板(451);左中心槽(150)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一对左中心导杆(151);左升降板(43)竖直套设在一对左中心导杆(151);左升降板(43)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左前导向板(441)配合的左前升降限位槽(431)、后端面开设有与左后导向板(451)配合的左后升降限位槽(432);左后导向板(451)插设在左后升降限位槽(432)内;一对左螺纹杆(42)竖直枢接在左中心槽(150)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且螺接在左升降板(43)上;一对左螺纹杆(42)的上端分别位于左前驱动槽(1110)和左后驱动槽(1210)内并且分别固定有左下锥齿轮(421);左下锥齿轮(421)分别与同侧的左上锥齿轮(41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右支撑脚升降装置(50)包括右驱动手柄(51)、一对右螺纹杆(52)和右升降板;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右前驱动块(211);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右前驱动槽;右前驱动槽的前端贯穿右前驱动块(211);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的中部成型有右后驱动块(221);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开设有圆柱槽状的右后驱动槽;右后驱动槽的后端贯穿右后驱动块(221);右驱动手柄(51)枢接在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的后端面和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的前端面之间;右驱动手柄(51)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垂直固定有圆柱状的右驱动柱;一对有驱动柱的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一对右上锥齿轮;一对右上锥齿轮分别位于右前驱动槽和右后驱动槽内;右中心支撑板(25)的内部开设有方形的右中心槽;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右前导向槽;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下支撑杆的下端面开设有右后导向槽;右前导向槽、右中心槽和右后导向槽连通;右前支撑脚(23)的上端面开设有右前支撑滑行槽;右前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右前连接板;右后支撑脚(24)的上端面开设有右后支撑滑行槽;右后支撑滑行槽内设置有右后连接板;右前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右前升降柱;右前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右前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右前导向板;右后导向槽内滑行设置有右后升降柱;右后升降柱的下端固定在右后连接板上、上端固定水平设置的右后导向板;右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竖直固定有一对右中心导杆;右升降板竖直套设在一对右中心导杆;右升降板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右前导向板配合的右前升降限位槽、后端面开设有与右后导向板配合的右后升降限位槽;右后导向板插设在右后升降限位槽内;一对右螺纹杆(52)竖直枢接在右中心槽的上下侧壁之间并且螺接在右升降板上;一对右螺纹杆(52)的上端分别位于右前驱动槽和右后驱动槽内并且分别固定有右下锥齿轮;右下锥齿轮分别与同侧的右上锥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左前支撑脚(13)的下端安装有左前防滑环(131);左后支撑脚(14)的下端安装有左后防滑环(141);右前支撑脚(23)的下端安装有右前防滑环(231);右后支撑脚(24)的下端安装有右后防滑环(2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左前支撑杆(11)的左前上支撑杆上位于左前驱动块(111)和左驱动手柄(4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左前扶手(112);左后支撑杆(12)的左后上支撑杆上位于左后驱动块(121)和左驱动手柄(4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左后扶手(122);左前扶手(112)、左后扶手(122)和左驱动手柄(41)组成完整的左扶手;
右前支撑杆(21)的右前上支撑杆上位于右前驱动块(211)和右驱动手柄(5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右前扶手(212);右后支撑杆(22)的右后上支撑杆上位于右后驱动块(221)和右驱动手柄(51)之间的部分安装有右后扶手(222);右前扶手(212)、右后扶手(222)和右驱动手柄(51)组成完整的右扶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99626.8U CN207627575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599626.8U CN207627575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27575U true CN207627575U (zh) | 2018-07-20 |
Family
ID=6286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59962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7575U (zh) | 2017-05-26 | 2017-05-26 | 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2757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88286A (zh) * | 2020-03-26 | 2020-07-10 | 江苏大学 | 一种术后患者用助行器 |
CN111419647A (zh) * | 2020-04-02 | 2020-07-17 | 武汉尚诚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应性升降调节的助行器 |
-
2017
- 2017-05-26 CN CN201720599626.8U patent/CN20762757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88286A (zh) * | 2020-03-26 | 2020-07-10 | 江苏大学 | 一种术后患者用助行器 |
CN111419647A (zh) * | 2020-04-02 | 2020-07-17 | 武汉尚诚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应性升降调节的助行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21520284A (ja) | 多機能車いす | |
CN106214363A (zh) | 一种保健多功能轮椅 | |
CN111096862A (zh) | 一种轮椅坐靠背系统及设有该轮椅座靠背的站立轮椅车 | |
CN106264991B (zh) | 一种可折叠式助行器 | |
CN207627575U (zh) | 一种支撑脚可调的可折叠式助行器 | |
WO2001021128A1 (en) | A mobility aid | |
CN115192325A (zh) | 一种站立型轮椅 | |
CN212450508U (zh) | 一种可折叠式弯腰辅助升降平台 | |
CN208031406U (zh) | 一种超低护理床 | |
CN104013515B (zh) | 一种助起助坐助行器 | |
CN216603322U (zh) | 一种康复科用多功能老年人起身辅助椅 | |
CN201058084Y (zh) | 多功能电动轮椅 | |
CN2388940Y (zh) | 待产椅 | |
CN206080986U (zh) | 一种康复训练助行器 | |
CN106344353B (zh) | 一种具有档位升降装置的助行器 | |
CN210872571U (zh) | 一种多用途轮椅 | |
CN108013977A (zh) | 一种辅助康复电动轮椅 | |
CN211512360U (zh) | 一种多功能骨折患者用轮椅 | |
CN113081583A (zh) | 多功能转移助行装置 | |
CN113350068A (zh) | 一种多功能坐立转换辅助装置 | |
CN106618969B (zh) | 一种具有插拔式椅背杆单元的助行器 | |
CN208372104U (zh) | 一种可上下楼梯的自平衡助行器 | |
CN106420274B (zh) | 一种具有旋转折叠式椅背杆的助行器 | |
CN202355792U (zh) | 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折叠式康复锻炼休息一体式步行车 | |
CN206730108U (zh) | 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辅助行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