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0231U -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0231U
CN207620231U CN201721643121.3U CN201721643121U CN207620231U CN 207620231 U CN207620231 U CN 207620231U CN 201721643121 U CN201721643121 U CN 201721643121U CN 207620231 U CN207620231 U CN 207620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measuring
measuring roller
coiled material
roller group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31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锋
宋建东
唐湘瑜
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riental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431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0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0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02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该制作装置沿卷材运动方向依次包括改性沥青涂油池、弧形刮板、第一定厚辊组、自粘料涂油池、弧形隔板、第二定厚辊组;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分别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于改性沥青涂油池和自粘料涂油池的上方,卷材穿过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弧形刮板设置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沿上定厚辊的表面弯曲,弧形刮板的下端低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弧形隔板设置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弧形隔板与卷材侧边的距离等于卷材搭接边的距离;在控制卷材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使自粘料充分填充在卷材的搭接边上,提高卷材的搭接边粘接强度,进而挑高建筑物的防水施工品质。

Description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生产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自粘防水卷材技术中,上表面通常为改性沥青混合料层,下表面为改性沥青自粘料层,此类自粘防水卷材的缺点是在防水施工中,下表面自粘料层与上表面混合料层直接进行搭接,甚至有些是下表面自粘料层直接与上表面树脂隔离膜进行搭接,其搭接边强度低下,搭接边的延展性、抗撕裂性、抗剥离性差。当基层出现变形或收缩开裂时,现有防水卷材的搭接边处很容易发生开裂,造成防水失效,严重危害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另一种现有的卷材搭接边施工主要采用热风焊接技术,热风焊接对基层处理,施工人员操作技巧、焊接温度、焊接速度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其控制难度大,很容易出现漏焊、虚焊、跳焊等不良施工,与此同时,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自粘防水卷材搭接边粘接效果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自粘防水卷材搭接边粘接强度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自粘防水卷材搭接边粘接强度的制作装置,提高自粘防水卷材搭接边的粘接强度和抗撕裂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所述制作装置沿卷材运动方向依次包括改性沥青涂油池、弧形刮板、第一定厚辊组、自粘料涂油池、弧形隔板、第二定厚辊组;
所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分别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改性沥青涂油池和自粘料涂油池的上方,卷材穿过所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
所述弧形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沿所述上定厚辊的表面弯曲,所述弧形刮板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
所述弧形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轴线,所述弧形隔板与卷材侧边的距离等于所述卷材搭接边的距离。
优选地,沿着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弧形刮板的端部与所述卷材侧边对齐,且所述弧形刮板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弧形隔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边为弧形边,且所述弧形边与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外圆周形状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弧形刮板的前侧设有改性沥青出料口。
优选地,在所述弧形隔板的外侧设有自粘料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改性沥青涂油池与所述自粘料涂油池之间设有第一冷却水床。
优选地,所述自粘料涂油池的后侧设有第二冷却水床。
优选地,所述弧形刮板通过支架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固定。
优选地,所述弧形刮板的下端比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低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卷材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设置沿上定厚辊表面弯曲的弧形刮板,且弧形刮板的下端低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弧形刮板的宽度为自粘卷材搭接边宽度,当卷材的上下表面经过改性沥青涂油后,卷材经过第一定厚辊组压实定厚的同时,弧形刮板将卷材上表面搭接边均匀刮去一定厚度的涂盖料;当卷材下表面经过自粘料涂油池后,自粘料出料口设置于弧形隔板的外侧,用于只对卷材搭接边的位置进行涂盖自粘料,弧形隔板可防止自粘料溅入弧形隔板内侧的卷材上表面,第二定厚辊组对卷材下表面自粘料涂盖层定厚的同时,将卷材上表面搭接边处进行二次定厚,在控制卷材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使自粘料充分填充在卷材的搭接边上,增加了卷材的搭接边处截面自粘料厚度,提高卷材的搭接边粘接强度、抗撕裂性、抗剥离性,进而挑高建筑物的防水施工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自粘防水卷材截面层次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自粘防水卷材截面层次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改性沥青涂油池;2、弧形刮板;3、第一定厚辊组;4、自粘料涂油池;5、弧形隔板;6、第二定厚辊组;7、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9、改性沥青出料口;10、自粘料出料口;11、第一冷却水床;12、第二冷却水床;13、浸油胎基层;14、改性沥青层;15、自粘料层;16、搭接边自粘料层;17、搭接边边膜;18、PE膜;19、硅油隔离膜;20、卷材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该制作装置沿卷材运动方向依次包括改性沥青涂油池、弧形刮板、第一定厚辊组、自粘料涂油池、弧形隔板、第二定厚辊组;
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分别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于改性沥青涂油池和自粘料涂油池的上方,卷材穿过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弧形刮板设置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沿上定厚辊的表面弯曲,弧形刮板的下端低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弧形隔板设置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垂直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轴线,弧形隔板与卷材侧边的距离等于卷材搭接边的距离。
具体地,自粘料涂油池与第二冷却水床之间设有覆膜装置,用于对第二定厚辊组定厚完的卷材下表面、卷材上表面和卷材搭接边处分别进行覆盖硅油隔离膜、边膜和PE膜,防止卷材成卷时粘连,保持卷材涂盖自粘料处的粘性。
卷材经过改性沥青涂油池和改性沥青出料口,分别对卷材下表面和上表面进行涂盖改性沥青料,弧形刮板设置在第一定厚辊的前侧,弧形刮板的下端低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当涂盖改性沥青后的卷材经过第一定厚辊组压实定厚的同时,弧形刮板将卷材上表面的搭接边均匀刮去一定厚度的涂盖料,改性沥青涂油定厚后的卷材沿该装置继续运动,经过第一冷却水床定型后,卷材下表面经过自粘料涂油池,自粘料出料口对卷材搭接边处进行涂盖自粘料,自粘料出料口设置于弧形隔板的外侧,弧形隔板可防止自粘料溅入弧形隔板的内侧卷材上表面,第二定厚辊组对卷材下表面自粘料涂盖层定厚的同时,将卷材上表面搭接边处的自粘料进行二次定厚,二次定厚完的卷材再通过二次覆膜装置分别对卷材下表面、卷材上表面和卷材搭接边分别覆盖硅油隔离膜、PE膜和边膜,并通过第二冷却水床定型。
在控制自粘料防水卷材厚度不变的情况下,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时,水卷材搭接边采用自粘料层与自粘料层进行搭接,增加两张卷材的搭接面自粘料层的立体粘接厚度,有效提高卷材粘接强度,使卷材搭接边处不再成为防水施工的泄露隐患。
作为优选方案,沿着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轴向方向,弧形刮板的端部与卷材侧边对齐,且弧形刮板沿轴向方向的宽度等于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使弧形刮板能够将搭接边处的改性沥青涂盖料完整刮去均匀的厚度。
作为优选方案,弧形隔板的朝向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边为弧形边,且弧形边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外圆周形状相适应,自粘料出料口在对卷材上表面搭接边处涂盖自粘料时,弧形隔板将卷材上表面的自粘料完全挡在搭接边处,防止搭接边处的内侧卷材上表面溅入自粘料,然后经过第二定厚辊组,将卷材上表面的搭接边的厚度与卷材表面厚度压实一致。
作为优选方案,弧形刮板的前侧(即朝向卷材进入方向一侧)设有改性沥青出料口,即改性沥青涂油池与第一定厚辊组之间设有改性沥青出料口,改性沥青出料口用于对卷材上表面进行涂盖改性沥青涂料,对卷材上表面进行涂盖改性沥青涂料后,弧形对卷材搭接边处的卷材刷除一定厚度,第一定厚辊组对卷材上下表面的改性沥青涂盖料进行定厚压实。
作为优选方案,在弧形隔板的外侧设有自粘料出料口,弧形隔板的内侧为未刮除厚度的改性沥青卷材,即弧形隔板的将卷材上表面的搭接边与未刮除厚度的改性沥青卷材隔开,自粘料出料口用于对卷材的搭接边处涂盖自粘料,弧形隔板防止自粘料溅入卷材的内侧。
作为优选方案,改性沥青涂油池与自粘料涂油池之间设有第一冷却水床,第一冷却水床对改性沥青涂定厚完的卷材进行冷却定型。
作为优选方案,自粘料涂油池的后侧设有第二冷却水床,第二冷却水床对自粘涂定厚完的卷材,经覆盖硅油隔离膜、PE膜和边膜后,进行冷却定型。
作为优选方案,弧形刮板通过支架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固定。
具体地,弧形隔板也通过支架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固定。
弧形刮板和弧形隔板分别可通过支架随着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和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与卷材上表面进行高度调节,以便适应不同厚度的自粘防水卷材的生产。
作为优选方案,弧形刮板的下端比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低1mm,即将搭接边上表面涂盖料均匀刮去1mm厚度,用于预留出在搭接边处填充1mm自粘料的厚度。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的轴向长度大于卷材的宽度,使卷材厚度均匀。
更为优选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的轴向长度为1400mm,卷材的宽度为1000mm。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自粘防水卷材截面层次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a、图3b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该制作装置沿卷材运动方向依次包括改性沥青涂油池1、弧形刮板2、第一定厚辊组3、自粘料涂油池4、弧形隔板5、第二定厚辊组6;
第一定厚辊组3和第二定厚辊组6分别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于改性沥青涂油池1和自粘料涂油池4的上方,卷材穿过第一定厚辊组3和第二定厚辊组6;弧形刮板2设置于第一定厚辊组3的上定厚辊前侧(即图1中的左侧),且沿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7的表面弯曲,弧形刮板2的下端低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7的最低1mm;弧形隔板5设置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前侧,且垂直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的轴线,弧形隔板5与卷材侧边20的距离等于卷材搭接边的距离,弧形隔板5的朝向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的边为弧形边,且弧形边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的外圆周形状相适应的弧形,第一定厚辊组3和第二定厚辊组6的轴向长度与卷材的宽度相同,自粘卷材的宽度通常为1000mm,其搭接边的宽度为100mm。
沿着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7的轴向方向,弧形刮板2的端部与卷材侧边20对齐,且弧形刮板2沿轴向方向的宽度等于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
弧形刮板2的前侧(即图1中的左侧)设有改性沥青出料口9,在弧形隔板5的外侧设有自粘料出料口10,改性沥青涂油池1与自粘料涂油池6之间设有第一冷却水床11,自粘料涂油池6的后侧设有硅油隔离膜的覆膜装置和第二冷却水床12。
弧形刮板2通过支架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7固定,弧形隔板5也通过支架与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固定,弧形刮板2和弧形隔板5分别可通过支架随着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7和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8与卷材上表面进行高度调节。
当卷材经过改性沥青涂油池1和改性沥青出料口9后,分别对卷材下表面和上表面进行涂盖改性沥青料,弧形刮板2设置在第一定厚辊3的前侧,由于弧形刮板2的下端低于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7的最低点,当涂盖改性沥青后的卷材经过第一定厚辊组3压实定厚的同时,弧形刮板1将卷材上表面的搭接边均匀刮去1mm厚度的涂盖料,改性沥青涂油定厚后的卷材沿该装置继续运动,经过第一冷却水床11定型后,卷材下表面经过自粘料涂油池6,自粘料出料口10对卷材搭接边处进行涂盖自粘料,自粘料出料口设置于弧形隔板5的外侧,弧形隔板5可防止自粘料溅入弧形隔板5的内侧卷材上表面,第二定厚辊组6对卷材下表面自粘料涂盖层定厚的同时,将卷材上表面搭接边处的自粘料进行二次定厚,使卷材厚度一致,二次定厚完的卷材再通过二次覆膜装置对卷材下表面、卷材上表面和卷材搭接边分别覆盖硅油隔离膜19、PE膜18和搭接边边膜17,并通过第二冷却水床12定型。
按照上述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生产出的一种自粘防水卷材,如图4所示,自粘防水卷材的浸油胎基层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改性沥青层14,在卷材下表面改性沥青层14设有自粘料层15,卷材下表面的改性沥青层14设有硅油隔离膜19,卷材上表面改性沥青层14的搭接边处设有搭接板自粘料层16,其自粘料层16处均设有防粘连的搭接边边膜17,卷材上表面的改性沥青层14设有PE膜18。
自粘防水卷材施工时,第一张卷材下表面的自粘料层16撕去硅油隔离膜19后,直接粘在已处理好的建筑物基层上,两张卷材搭接施工时,第一张卷材和第二张卷材的上表面搭接边处的搭接板边膜17撕掉,露出上表面搭接边自粘料层16,然后与第二张卷材的上表面搭接边自粘料层16充分对齐贴合、压紧排气即可,其搭接边的粘接力是普通自粘防水卷材的二到三倍,有效提升了卷材搭接边的粘接强度及抗撕裂性、抗剥离性,提高建筑物防水施工的品质。
实施例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自粘防水卷材截面层次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种自粘防水卷材截面层次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生产而成。其自粘防水卷材的浸油胎基层1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改性沥青层14,卷材下表面的改性沥青层14设有自粘料层15,自粘料层15表面设有硅油隔离膜19,卷材上表面的改性沥青层14设有PE膜18和搭接边边膜17。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装置沿卷材运动方向依次包括改性沥青涂油池、弧形刮板、第一定厚辊组、自粘料涂油池、弧形隔板、第二定厚辊组;
其中,所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分别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改性沥青涂油池和自粘料涂油池的上方,卷材穿过所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
所述弧形刮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沿所述上定厚辊的表面弯曲,所述弧形刮板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
所述弧形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前侧,且垂直于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轴线,所述弧形隔板与卷材侧边的距离等于所述卷材搭接边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弧形刮板的端部与所述卷材侧边对齐,且所述弧形刮板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卷材的搭接边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隔板的朝向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边为弧形边,且所述弧形边与所述第二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外圆周形状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刮板的前侧设有改性沥青出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隔板的外侧设有自粘料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涂油池与所述自粘料涂油池之间设有第一冷却水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料涂油池的后侧设有第二冷却水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刮板通过支架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刮板的下端比所述第一定厚辊组的上定厚辊的最低点低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厚辊组和第二定厚辊组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卷材的宽度。
CN201721643121.3U 2017-11-30 2017-11-30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Active CN207620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3121.3U CN207620231U (zh) 2017-11-30 2017-11-30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3121.3U CN207620231U (zh) 2017-11-30 2017-11-30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0231U true CN207620231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3121.3U Active CN207620231U (zh) 2017-11-30 2017-11-30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02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211A (zh) * 2020-10-20 2020-12-15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方法、生产装置及防水卷材
CN116537467A (zh) * 2023-07-07 2023-08-04 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屋顶防水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211A (zh) * 2020-10-20 2020-12-15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方法、生产装置及防水卷材
CN112080211B (zh) * 2020-10-20 2023-12-05 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方法、生产装置及防水卷材
CN116537467A (zh) * 2023-07-07 2023-08-04 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屋顶防水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6537467B (zh) * 2023-07-07 2023-08-29 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屋顶防水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20231U (zh) 自粘卷材搭接边的制作装置
US4091135A (en) Laminated bituminous roofing membrane
US4055453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laminated bituminous roofing membrane
KR100968714B1 (ko) 다층필름을 이용한 점접착식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복합방수공법
CN106758280B (zh) Pvc宽幅无缝壁布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08052318A1 (de) Hohlprofil, insbesondere Abstandhalterrohr für eine Isolierverglasung, sowi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Hohlprofils
CN103759080A (zh) 一种钢塑复合压力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04212B (zh) 一种高阻隔hdpe膜生产工艺
CN108624070A (zh) 一种防水卷材用高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US1701918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roofing material
CN110253219A (zh) 制备半径r>3000mm的珐琅圆弧板的方法
CN106893537B (zh) 一种高强度防皱自粘式防水板
CN112080211B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方法、生产装置及防水卷材
CN109577659A (zh) 一种可调式改性沥青卷材铺设装置
US1994262A (en) Method of laying roofing sheets
CN212655725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装置及防水卷材
CN109177429B (zh) 一种厚层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
CN205185469U (zh) 一种隔热防腐彩铝卷生产线
CN204801196U (zh) 复合纸巾的生产设备
JPH0147506B2 (zh)
KR101472053B1 (ko) 자착식 이음매가 구비된 개량 아스팔트 방수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4802494A (zh) 一种湿法施工自粘卷材的覆膜装置
CN205918010U (zh) 一种镀膜金属挑檐板
US1339327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epardd roofing
CN203779996U (zh) 带自粘层橡胶防水片材专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4

Address after: 215636 building 6, No. 3, Xinchuang Road, Daxin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angjiagang Dongfang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9 Sha Ling section 2, Shunping Road,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636 building 6, No. 3, Xinchuang Road, Daxin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Oriental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36 building 6, No. 3, Xinchuang Road, Daxin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Dongfang Yuhong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