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2158U -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2158U
CN207602158U CN201721481472.9U CN201721481472U CN207602158U CN 207602158 U CN207602158 U CN 207602158U CN 201721481472 U CN201721481472 U CN 201721481472U CN 207602158 U CN207602158 U CN 207602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amp board
installation position
pcb lamp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814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小平
吴涛
全德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astar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asta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astar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astar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814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2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2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2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该框架的正面处设有若干用以安装PCB灯板的安装位,安装位呈镂空状,用以形成供显示屏的组件穿过的通道,以便显示屏的组件穿过该通道安装于安装位。上述设置可以从框架的正反两侧维修显示屏,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单元屏体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进行LED显示屏维修时,需进行判断哪一个组件出现问题。如当PCB灯板出现问题时,就需从屏体的正面打开,将PCB灯板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当是电源、数据模块等其它组件出现问题时,就需从屏体的背面打开,才能对电源、数据模块进行维修。但有时LED显示屏的使用场景使屏体只能够从一侧打开,如显示屏贴墙固定时,就只能从屏体的正面打开,这样就使得对显示屏另一侧的维修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正方面均可以维护的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一种框架,正面处设有若干用以安装PCB灯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呈镂空状,用以形成供所述显示屏的组件穿过的通道,以便所述显示屏的组件穿过该通道安装于所述安装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外边框和若干位于所述外边框内的筋条,所述筋条呈网格状排布,所述筋条或/和所述外边框用以围合所述安装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筋条背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筋条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螺钉、螺母以及所述第一通孔的配合以安装于所述筋条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源板和电源,所述电源板安装于所述筋条上,所述电源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源板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PCB灯板背面贴设有磁吸铁板,所述磁吸铁板的背面设有把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PCB灯板磁吸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包括调节结构,所述框架包括外边框,所述外边框上设有缝隙调整结构,用以调节相邻框架之间的组装缝隙。
一种单元屏体,所述单元屏体包括框架,该框架的正面处设有若干用以安装PCB灯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呈镂空状,用以形成供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处的显示屏组件穿过的通道。
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单元屏体,该单元屏体包括框架,该框架的正面处设有若干用以安装PCB灯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呈镂空状,用以形成供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处的显示屏组件穿过的通道。
通过使框架上的安装位呈镂空设置,使安装于安装位上的组件可以从镂空处通过,这样就可以从框架的正方面对显示屏就行维修,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元屏体在一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图1中单元屏体在另一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PCB灯板的爆炸图;
图8为图1中单元屏体的分解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顶抵部的剖视图;
图13为两框架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G处的放大示意图。
单元屏体100 PCB灯板10 第一传输端11 第一分端111第二分端112 框架20 第二传输端21 安装位22 第一安装位221第二安装位222 外边框23 顶抵部231 拧动端2311 第二连接端2312 第一螺孔232 连接部233 第一连接端2331 第二通孔234 筋条24 第一通孔235 第三传输端25 第四传输端26 连接板27 后盖30 分线板40磁吸铁片50 把手60 把手主体61 连接端62 常用电源71 备用电源72电源板73 贴片铁柱81 转动磁吸铁盘82 第二螺孔83 螺孔柱84 螺钉85螺母8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单元屏体100为微间距屏体,包括PCB灯板10,框架20、后盖30、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其中,PCB灯板10安装于框架20的正面,后盖30盖合在框架20的背面,数据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设于框架20内。PCB灯板10的数量为8个,分为上下两排安装于框架20上。PCB灯板10上设有可以传输信号和/或电流的第一传输端11,第一传输端11与PCB灯板10上的LED电连接,这样LED就可以接收第一传输端11所接受的信号和电流。相应的,框架20的正面分布有8个与PCB灯板10一一对应的安装位22,PCB灯板10固定于安装位22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框架20的安装位22上设有第二传输端21,用于传输信号和电流。其中,第二传输端21不仅与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还与供电模块电连接,这样第二传输端21就可以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上的信号和供电模块的电流。在PCB灯板10安装于安装位22处后,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是直接对接上的,以使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两者电连接上,这样第一传输端11就可以接收第二传输端21上的信号和电流。这样,PCB灯板10上与数据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电连接上,数据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就可以一起控制PCB灯板10上的LED。
在其它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可以是传输电流和信号两者中的一种,相对应的,第二传输端21就只与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两者中的一种电连接。在本实施中供电模块用于降压,如将220v的降为3.8~5V的任意电压,具体电压值可参照设计要求定。
通过在PCB灯板10和在框架20上分别设置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使PCB灯板10安装于框架20上时,通过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之间的直接对接,就可以使PCB灯板10与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上。这样,就避免通过在框架20内设置很多信号线和电源线,来实现PCB灯板10与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之间的电连接。通过采用对接的方式,单元屏体100内部更加简洁,并简化了安装的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单元屏体100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还包括分线板40,数据传输模块与分线板一体设置,且供电模块通过分线板40与第二传输端21电连接。
如图2、图4所示,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两者呈相配合的插接结构设置,使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两者可以插接在一起,这样可以使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还可以增强PCB灯板10安装在框架20上的稳固性。在本实施中,第一传输端11和第二传输端21均为相互配合的插接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PCB灯板10的背面中部区域具有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的方形状的磁吸铁片50,磁吸铁片50的背面的固定有把手60,该把手60包括把手主体61和连接端62,把手主体61通过连接端62固定于PCB灯板10上。在PCB灯板10安装于框架20上后,通过在PCB灯板10的正面放置磁铁类型的装置,与磁吸铁片50共同作用,以将PCB灯板10从框架20上取下来,然后通过把手60将PCB灯板10从磁铁类装置上拿下来。
再次参考图1-4,由于PCB灯板10背面设有磁吸铁片50,使第一传输端11只能位于PCB灯板10背面上磁吸铁片50以外的区域。通过将第一传输端11设置成两个在PCB灯板10上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端111和第二分端112,以使PCB灯板10可以适配不同位置的安装位22。例如,框架20上包括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位221和第二安装位222,当该PCB灯板10安装于第一安装位221时,第一分端111与第一安装位221上的第二传输端21插接;当该PCB灯板10安装于第二安装位222时,第二分端112与第二安装位222上的第二传输端21插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PCB灯板10的安装更加方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分端111和第二分端112也可以是上下对称等方式分布。
如图1所示,供电模块包括常用电源71和备用电源72以及电源板73,其中常用电源71、备用电源72均可拆卸安装于电源板73上,而电源板73与安装于框架20背面中部。这样,当常用电源71断电或损坏时,就可以启用备用电源72为PCB灯板10供电,保证单元屏体100的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框架20包括外边框23和若干筋条24,筋条24在框架20内呈网格状设置,其中,筋条24在框内形成8个网格,每一网格均对应一个安装位22。在本实施例中的八个安装位22是由筋条24和外边框23围合形成的,PCB灯板10的边缘搭设于筋条24和外边框23上。需要说明的是,当有9个安装位22,以3*3形式排布时,中间那个安装位22是由筋条24围合的。
结合图8、图9、以及图10,在两两筋条24相交处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235,电源板73、分线板40均是通过螺钉85、螺母86与第一通孔235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筋条24上。这样从框架20的正面和反面两个方向均可以拆卸电源板73和分线板40。例如,当位于框架20正面时,可拧动螺钉85,当位于框架20反面时,可拧动螺母86,均可以实现拆卸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扣接、粘结等方式可拆卸安装于筋条24上。还包括连接板27,其中两左右相邻两安装位22上的第二传输端21位于连接板27的两端,且连接板27也是通过上述的方式固定于该两相邻的安装位22之间的筋条24上。
具体地,这样设置不仅使框架20内呈镂空状,减轻了框架20的重量,使单元屏体100更加轻便。并且,在打开后壳30时,通过将螺母86从螺钉85上拧开,就可以将常用电源71、备用电源72以及、分线板40等从筋条24上取下,还可以进一步将PCB灯板10以及连接板27等从安装位22正面处取下,然后穿过安装位22中间镂空区域从背面拿出。当需从正面打开时,先将LED灯板10取下,然后可以将连接板27取下,再将电源板73、分线板40等从筋条24上松开,然后穿过安装位中间镂空区域从正面拿出(在拿出电源板73的同时也就将固定于电源板73上的常用电源71和备用电源72一起拿出),实现前后均可对显示屏维护的目的。
并且,单元屏体10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8mm,使单元屏体100更加轻薄,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
在框架20的外边框23上也设有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均具有信号通道和电流通道,用来同时传输信号和电流。且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均与数据传输模块和供电模块电连接,其中信号通道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供电模块与电流通道连接。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分别位于框架20的上下两侧边的中部处。在用多个单元屏体100组装显示屏时,当该单元屏体100的上下两侧组装有其它的单元屏体100时,该单元屏体100的第三传输端25就可以与其上侧相邻的单元屏体100的第四传输端26直接对接,并且该单元屏体100的第四传输端26可以与其下侧的相邻的单元屏体100的第三传输端25直接对接,以使该单元屏体100可与上下两侧的单元屏体100直接电连接。当然,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也可以设置在左右两侧,也可以在单元屏体100的四边侧均设置上述的类型的传输端;并且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也可以只传输信号和电流中的一种。
通过使上下相邻的单元屏体100通过直接对接的方式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就避免通过在单元屏体100间设置很多信号线和电线,简化了单元屏体100之间的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单元屏体100工作的稳定性。
再次参考图3,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两者呈相互插接配合的结构设置。这样一单元屏体100的第三传输端25就可以与其上侧的单元屏体100的第四传输端26插接,且该单元屏体100的第四传输端26就可以与其下侧的单元屏体100的第三传输端25插接。插接方式可以使上下相邻的单元屏体100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还可以增强上下相邻的两单元屏体100之间安装的稳固性。
在此应注意的是,PCB灯板10的第一传输端11与框架20的第二传输端21之间的对接结构,以及两相邻单元屏体100之间对接结构(即第三传输端25和第四传输端26),这两种对接结构既可以同时设置在一单元屏体100上,也可以单独选择一个结构设置在单元屏体100上。
如图5和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单元屏体100的使用,还设置了调节结构。通过该调节结构,在将PCB灯板10固定于安装位22处时,就可以通过调节结构对PCB灯板10进行调节,使PCB灯板10相对的向框架20内和框架20外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PCB灯板10,使之与相邻的PCB灯板10之齐平,进而保证单元屏体100的显示面的平面度。例如,当PCB灯板10相对于整个显示面外凸时,则通过调节结构使PCB灯板10向框架20内移动;当PCB灯板10相对于整个显示面内凹时,则通过调节结构使PCB灯板10向框架外移动,进而保证显示面的平面度。
其中,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PCB灯板10上若干固定部,以及活动安装于框架20上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一对应,且固定部可固定连接于调节部上。PCB灯板10通过调节部与固定部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安装于框架20上。调节部可向框架20外和向框架20内移动,这样就带动PCB灯板10向框架20外和框架20内移动,进而就可以调整PCB灯板10与相邻的PCB灯板10的平面度,从而就可以保证整个显示面的平面度。
再次参考图5-7,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部为转动磁吸铁盘82,呈螺钉状,转动磁吸铁盘82上设有磁铁,在框架20上对应设置相配合的第二螺孔83,第二螺孔83位于安装位的各个边角处。其中,第二螺孔83设置于螺孔柱84上,而螺孔柱84又固定于筋条24上。转动磁吸铁盘82通过与第二螺孔83的配合,可以垂直于框架20侧面的方向拧紧或拧出第二螺孔83。固定部为贴片铁柱8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方形的PCB灯板10的各个边角处。转动磁吸铁盘82和贴片铁柱81通过磁吸的方式可拆卸固定于一起,这样相当于将PCB灯板10可拆卸固定安装于框架20上,使PCB灯板10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PCB灯板10的各个边角处设贴片铁柱81,以及在安装位22的各个边角对应设置第二螺孔83,可以使PCB灯板10更加稳定地安装于框架20上,并且也更加方便对显示屏的平面度进行调节。在较佳的实施例中,PCB灯板10的每一边侧都均匀设置三个贴片铁柱81,安装位22上的第二螺孔83也对应设置。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转动磁吸铁盘82和贴片铁柱81也可以粘接等方式来实现PCB灯板10与框架20的的可拆卸安装。
在调节显示面的平面度时,当PCB灯板10相对于整个显示面内凹时,可向外拧出转动磁吸铁盘82,使PCB灯板10相对于框架20向外移动,进而保证显示面的平面度;当PCB灯板10相对于整个显示面外凸时,可向内拧进转动磁吸铁盘82,使PCB灯板10相对于框架20向内移动,进而保证显示面的平面度;当PCB灯板10的一边角不平时,可调节该对应边角处的转动磁吸铁盘82,从而使PCB灯板10的边角齐平,保证显示面的平面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可在转动磁吸铁盘82上沿其长度方向标注尺度,以便于能精确控制转动磁吸铁盘82拧进或拧出第二螺孔83。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调节部为如由橡胶材料制作的弹性滑柱,框架20上对应设有滑孔,滑孔的直径稍小于弹性滑柱的直径,使弹性滑柱与滑孔之间过盈配合,这样通过对弹性滑柱施加一推力或拉力,就可以使弹性滑柱滑进或滑出滑孔。也可在弹性滑柱上嵌入磁铁,这样就可以使PCB灯板10安装于框架20上。通过控制滑柱的推入或拉出,同样可以调整显示面的平面度。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框架20的外边框23设置有缝隙调整结构。通过该缝隙调整结构,在组装显示屏时,当框架20的尺寸偏小时,就可以通过缝隙调节结构,将该框架20与相邻的框架20之间的缝隙调大,使两框架20上相邻的PCB灯板10能够更好的进行拼接,提高显示效果。
具体地,例如当一单元屏体100的框架20的上侧尺寸偏小时,那上侧PCB灯板20的上边缘就会位于框架20外,这样当该框架20和位于其上侧的单元屏体100组装时,该框架20上的PCB灯板10与上侧框架20上PCB灯板10就会有一些层叠和挤压,使两PCB灯板10之间就无法顺滑对接。通过缝隙调整结构增大这两框架20之间的缝隙,就可以为PCB灯板10边缘突出的部分空出一些空间,更利于上下两个单元屏体100的PCB灯板10的拼接。
结合图8、图11、图12所示,缝隙调整结构包括安装于外边框23上的顶抵部231,且顶抵部231活动安装于外边框23上。当一框架20需要与其相邻框架20之间存在一定缝隙,顶抵部231可以沿垂直于外边框23的侧面的方向向外伸出,这样就可以抵接在相邻框架20的外边框23上,然后继续向外伸出,增大这两框架20之间的缝隙。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顶抵部231伸出的长度,以保证这相邻两框架20的缝隙之间大小较为合适。
在外边框23上设有第一螺孔232,并且第一螺孔232为两端呈开口设置(即为通孔),顶抵部231上设有与第一螺孔232配合的螺纹,这样就可以将顶抵部231拧进或拧出第一螺孔232。将顶抵部231朝向框架20内的一端为拧动端2311,拧动端2311可以与工具相配合,以拧动位于顶抵部231。在较佳实施例中,拧动端2311设有内六角,这样就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拧动顶抵部231。
再结合图13-14,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部233,具有第一连接端2331,外边框23上设有第二通孔234,第一连接端2331就可以穿过第二通孔234以伸出至框架20外。其中,顶抵部231朝向框架20外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2312,第二连接端2312和第一连接端2331两者可固定连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2331外表面上设有螺纹,第二连接端2312上相应设有螺孔,使两者可螺纹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边框20组装时,一框架20上的连接部233和另一框架20上的顶抵部231就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端2331和第二连接端2312的配合,将两框架20固定拼装在一起。当这两框架20之间需一定的缝隙时,直接通过调节顶抵部231增大这两框架20之间的缝隙。在调节的过程中,连接部233和顶抵部231是相当于一个整体的。在上述的设置中,顶抵部231其实是起到两个作用的,一个是调节缝隙,另一个是与其它框架20上连接部233相互配合将两框架20固定在一起。通过这样设置,将固定两框架20的紧固结构和调节两框架20之间缝隙的缝隙调整结构结合到一起,使框架20的拼装和调整更加方便。
其中,连接部233呈杆状,中间相对较细,两端相对较粗,且两端相对比第二通孔234大些,这样连接部233就可以挂设在外边框23上而不会从第二通孔234内滑出,这样在拼装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连接部233。其中,第二通孔234与连接部233上的第一连接端2331通过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连接端2331从外边框23内侧拧进第二通孔234,然后再向外继续拧动,直至第一连接端2331完全穿过第二通孔234,这样就使连接部233挂设在外边框23上了。当然,顶抵部231也可以直接安装于外边框23的第一螺孔232内,便于安装,提高安装速度。并且,本实施例中的框架20呈长方形设置,在其相邻的一长边和一短边上设置顶抵部231,在另一长边和另一短边上设置连接部233。这样使框架20的任意一侧均可以其它框架20拼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有上面所述的若干单元屏体拼接而成。由于显示屏包括上述单元屏体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上述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

Claims (10)

1.一种框架,用于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正面处设有若干用以安装PCB灯板的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呈镂空状,用以形成供所述显示屏的组件穿过的通道,以便所述显示屏的组件穿过所述通道安装于所述安装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外边框和若干位于所述外边框内的筋条,所述筋条呈网格状排布,所述筋条和/或所述外边框用以围合所述安装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筋条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螺钉、螺母以及所述通孔的配合以安装于所述筋条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电源板和电源,所述电源板安装于所述筋条上,所述电源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源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灯板背面贴设有磁吸铁板,所述磁吸铁板的背面设有把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灯板磁吸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外边框,所述外边框上设有缝隙调整结构,用以调节相邻框架之间的组装缝隙。
9.一种单元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屏体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框架。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元屏体。
CN201721481472.9U 2017-11-08 2017-11-08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Active CN207602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1472.9U CN207602158U (zh) 2017-11-08 2017-11-08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1472.9U CN207602158U (zh) 2017-11-08 2017-11-08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2158U true CN207602158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81472.9U Active CN207602158U (zh) 2017-11-08 2017-11-08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2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2804A (zh) * 2022-06-13 2022-08-09 吉安市木林森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可更换前后维护位置的led显示屏箱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2804A (zh) * 2022-06-13 2022-08-09 吉安市木林森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可更换前后维护位置的led显示屏箱体
CN114882804B (zh) * 2022-06-13 2023-12-05 吉安市木林森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可更换前后维护位置的led显示屏箱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7384U (zh) 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CN207602159U (zh)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CN208156956U (zh) 一种球形显示屏
CN207602158U (zh) 框架、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CN207489277U (zh) 一种摄影教学展示装置
CN103959584B (zh) 电源插座装置
CN207097385U (zh) 单元屏体和显示屏
CN203980057U (zh) 一种折叠吊灯
CN202928030U (zh) 空调器及其电源接线座组件
CN110285305A (zh) 一种作业现场警示装置
CN202518207U (zh) 一种蓄电池支架
CN205790976U (zh) 一种用于小型化开关柜的小母线室
CN206908691U (zh) 摄像装置
CN108535894A (zh) 贴合强度测试治具
CN108223990A (zh) 一种拼接式led展示板
CN205447580U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路灯
CN211827754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学前教育用展示板
CN207165154U (zh) 一种高精度小间距led屏前后错位的调节结构
KR101538721B1 (ko) 학습교구용 골드버그장치
CN207898304U (zh) 一种led灯样板架
CN207337767U (zh) 一种汽车用演示教学板
CN205428331U (zh) 一种电磁学实验装置
CN205878089U (zh) 一种无线开关固定器
CN206563700U (zh) 老化架
CN104466782A (zh) 一种新型电力调度模拟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