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1544U -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1544U
CN207591544U CN201721550118.7U CN201721550118U CN207591544U CN 207591544 U CN207591544 U CN 207591544U CN 201721550118 U CN201721550118 U CN 201721550118U CN 207591544 U CN207591544 U CN 207591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valve
adsorption tanks
chromatographies
gas
spark arr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01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acing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aci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acing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acing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01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1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1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1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储油罐、阻火器、开关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回收油罐、回油泵、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吸附风机、催化焚烧炉、第一带FID气相色谱、第二带FID气相色谱、第三带FID气相色谱、第四带FID气相色谱、第五带FID气相色谱、第六带FID气相色谱和灌装区,通过压力在线监测,判断油罐内气体的浓度,控制各个逻辑阀门,将油罐中的油气通过管路传输到冷凝凝回收气中,并通过真空泵加压的方式,将大部分油气液化,少量的无法液化的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经过富集后,再通过真空脱附,进入冷凝系统中回收,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包括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系统。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硅胶或活性纤维等吸附剂对油气/空气混合气的吸附力的大小,实现油气和空气的分离。有较高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低,可达到很低的值。吸收法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工艺原理简单,经济效益最可观直接燃烧法这种方法是将储运过程中产生的含烃气体直接氧化燃烧,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炭、水和空气作为处理后的净化气体直接排放。膜分离法,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对烃类有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和空气混合气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使油气分子优先透过高分子膜,而空气组分则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气传输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以上油气回收的技术虽然能够较好的进行有机废气处理,但是,在处理效果上还有待提高,现提出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通过压力在线监测,判断油罐内气体的浓度,控制各个逻辑阀门,将油罐中的油气通过管路传输到冷凝凝回收气中,并通过真空泵加压的方式,将大部分油气液化,少量的无法液化的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经过富集后,再通过真空脱附,进入冷凝系统中回收,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储油罐、阻火器、开关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回收油罐、回油泵、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吸附风机、催化焚烧炉、第一带FID气相色谱、第二带FID气相色谱、第三带FID气相色谱、第四带FID气相色谱、第五带FID气相色谱、第六带FID气相色谱和灌装区,所述储油罐分别与回收油罐的进口,第二带FID色谱相连,所述回收油罐的出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回油泵相连,所述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三带FID色谱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所述催化焚烧炉的进口与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出口与第一带FID气相色谱、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出口与吸附风机的进口相连,所述吸附风机的出口与第四带FID气相色谱、第六带FID气相色谱、催化焚烧炉的出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阻火器包括第一阻火器、第二阻火器、第三阻火器、第四阻火器、第五阻火器、第六阻火器、第七阻火器、第八阻火器、第九阻火器,所述储油罐与第一阻火器相连,所述第一带FID气相色谱与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之间连接有第二阻火器、第三阻火器、第四阻火器,所述第二真空泵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五阻火器,所述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六阻火器、第七阻火器,所述第八阻火器与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九阻火器与催化焚烧炉的进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罐包括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第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数目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第三储油罐通过若干个开关阀与回收油罐的进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阀包括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第六开关阀、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第九开关阀、第十开关阀、第十一开关阀、第十二开关阀、第十三开关阀、第十四开关阀、第十五开关阀、第十六开关阀、第十七开关阀、第十八开关阀、第十九开关阀、第二十开关阀、第二十一开关阀、第二十二开关阀、第二十三开关阀、第二十四开关阀、第二十五开关阀、第二十六开关阀、第二十七开关阀、第二十八开关阀、第二十九开关阀、第三十开关阀、第三十一开关阀、第三十二开关阀、第三十三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第三开关阀、第四开关阀、第五开关阀与储油罐相连,所述回收油罐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之间设有第六开关阀,所述回油泵的进口、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七开关阀、第八开关阀,所述第九开关阀、第十开关阀、第十一开关阀、第十二开关阀与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出口相连,所述第十三开关阀、第十四开关阀、第十五开关阀、第十六开关阀、第十七开关阀、第十八开关阀、第十九开关阀、第二十开关阀、第二十一开关阀与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十二开关阀、第二十三开关阀与第三带FID色谱相连,所述第二十四开关阀、第二十五开关阀、第二十六开关阀、第二十七开关阀与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十八开关阀、第二十九开关阀、第三十开关阀、第三十一开关阀、第三十二开关阀、第三十三开关阀与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压力传感器、第七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与储油罐相连,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与第一真空泵相连,所述回收油罐的进口连接有第六压力传感器,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七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在线监测,判断油罐内气体的浓度,控制各个逻辑阀门,将油罐中的油气通过管路传输到冷凝凝回收气中,并通过真空泵加压的方式,将大部分油气液化,少量的无法液化的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经过富集后,再通过真空脱附,进入冷凝系统中回收,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可及时监测油气浓度变化,及时调节各种气体的流速,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并且具有自动化、连续性、可靠性、实时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储油罐、阻火器、开关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真空泵53、第二真空泵54、回收油罐55、回油泵56、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吸附风机62、催化焚烧炉63、第一带FID气相色谱64、第二带FID气相色谱65、第三带FID气相色谱66、第四带FID气相色谱67、第五带FID气相色谱68、第六带FID气相色谱69和灌装区70,所述储油罐分别与回收油罐55的进口,第二带FID色谱65相连,所述回收油罐55的出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进口通过回油泵56相连,所述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出口与第三带FID色谱66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出口相连,所述催化焚烧炉63的进口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出口与第一带FID气相色谱64、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出口与吸附风机62的进口相连,所述吸附风机62的出口与第四带FID气相色谱67、第六带FID气相色谱69、催化焚烧炉63的出口相连。所述阻火器包括第一阻火器1、第二阻火器2、第三阻火器3、第四阻火器4、第五阻火器5、第六阻火器6、第七阻火器7、第八阻火器8、第九阻火器9,所述储油罐与第一阻火器1相连,所述第一带FID气相色谱64与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之间连接有第二阻火器2、第三阻火器3、第四阻火器4,所述第二真空泵54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之间设有第五阻火器5,所述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六阻火器6、第七阻火器7,所述第八阻火器8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九阻火器9与催化焚烧炉63的进口相连。所述储油罐包括第一储油罐50、第二储油罐51、第三储油罐52,所述储油罐的数目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一储油罐50、第二储油罐51、第三储油罐52通过若干个开关阀与回收油罐55的进口相连。所述开关阀包括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第三开关阀12、第四开关阀13、第五开关阀14、第六开关阀15、第七开关阀16、第八开关阀17、第九开关阀18、第十开关阀19、第十一开关阀20、第十二开关阀21、第十三开关阀22、第十四开关阀23、第十五开关阀24、第十六开关阀25、第十七开关阀26、第十八开关阀27、第十九开关阀28、第二十开关阀29、第二十一开关阀30、第二十二开关阀31、第二十三开关阀32、第二十四开关阀33、第二十五开关阀34、第二十六开关阀35、第二十七开关阀36、第二十八开关阀37、第二十九开关阀38、第三十开关阀39、第三十一开关阀40、第三十二开关阀41、第三十三开关阀42,所述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第三开关阀12、第四开关阀13、第五开关阀14与储油罐相连,所述回收油罐55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之间设有第六开关阀15,所述回油泵56的进口、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七开关阀16、第八开关阀17,所述第九开关阀18、第十开关阀19、第十一开关阀20、第十二开关阀21与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出口相连,所述第十三开关阀22、第十四开关阀23、第十五开关阀24、第十六开关阀25、第十七开关阀26、第十八开关阀27、第十九开关阀28、第二十开关阀29、第二十一开关阀30与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十二开关阀31、第二十三开关阀32与第三带FID色谱66相连,所述第二十四开关阀33、第二十五开关阀34、第二十六开关阀35、第二十七开关阀36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十八开关阀37、第二十九开关阀38、第三十开关阀39、第三十一开关阀40、第三十二开关阀41、第三十三开关阀42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二压力传感器44、第三压力传感器45、第四压力传感器46、第五压力传感器47、第六压力传感器48、第七压力传感器49,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二压力传感器44、第三压力传感器45与储油罐相连,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46、第五压力传感器47与第一真空泵53相连,所述回收油罐55的进口连接有第六压力传感器48,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七压力传感器49。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1高浓度油气直接回收系统
从油罐出来的高浓度油气,通过真空泵送入低温循环水冷凝器中,气体中的汽油组分通过冷凝后,直接液化,大量的热通过循环冷凝水带走,此过程将大部分的油气冷凝下来,液体的油通过油泵回收回油罐中。
2低浓度废气活性炭吸附/脱附系统
经过冷凝后的低浓度废气,进入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中,通过活性碳吸附其中的VOC组分,第一吸附罐内活性碳A吸附饱和后,通过真空对活性炭A的活性炭进行脱附,脱附出来的高浓度有机废气进入冷凝系统中,进行油气回收。同时将吸附罐切换到第二吸附罐进行吸附。
3活性炭完全再生
活性炭真空脱附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真空脱附会浪费大量的能源,此时采用吹扫气通过不停的真空,通气的方式,将活性炭进行彻底的再生,再生的尾气不进入冷凝回收系统,而是进入另一套脱附系统中吸附后,合格气体放空。
4装卸区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回收
装卸区产生的有机废气与油罐区比较,浓度低,同时风量大,直接进行回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因而先采取蜂窝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对有机VOC进行吸附,有机废气进入第三吸附罐中,吸附饱和后,然后再通过真空脱附对第三吸附罐进行脱附,同时切换到第四吸附罐进行吸附。
从活性炭脱附出来的有机废气进入低温循环水冷系统中,通过冷凝后,液体组分直接回收如油罐中。
5 VOC废气的低温催化燃烧处理
当通过在线监测VOC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将有机废气切换到催化燃烧,直接烧成CO2和水,达标排放。
催化燃烧系统通过在线监测进行监控,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气相色谱工作原理:
气相色谱分析仪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载气)。当样品被送入进样器并气化后由载气携带进入填充柱或毛细管柱。由于样品中各组份的沸点、极性及吸附系数的差异,使各组份在柱中得到分离,然后由接在柱后的检测器根据组份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各组份按顺序检测出来。最后由二次仪表(如记录仪、色谱数据处理机、色谱工作站等)将各组份的气相色谱图记录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各组份的分析报告。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阻火器、开关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真空泵(53)、第二真空泵(54)、回收油罐(55)、回油泵(56)、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吸附风机(62)、催化焚烧炉(63)、第一带FID气相色谱(64)、第二带FID气相色谱(65)、第三带FID气相色谱(66)、第四带FID气相色谱(67)、第五带FID气相色谱(68)、第六带FID气相色谱(69)和灌装区(70),所述储油罐分别与回收油罐(55)的进口,第二带FID色谱(65)相连,所述回收油罐(55)的出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进口通过回油泵(56)相连,所述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出口与第三带FID色谱(66)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出口相连,所述催化焚烧炉(63)的进口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出口与第一带FID气相色谱(64)、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出口与吸附风机(62)的进口相连,所述吸附风机(62)的出口与第四带FID气相色谱(67)、第六带FID气相色谱(69)、催化焚烧炉(63)的出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器包括第一阻火器(1)、第二阻火器(2)、第三阻火器(3)、第四阻火器(4)、第五阻火器(5)、第六阻火器(6)、第七阻火器(7)、第八阻火器(8)和第九阻火器(9),所述储油罐与第一阻火器(1)相连,所述第一带FID气相色谱(64)与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之间连接有第二阻火器(2)、第三阻火器(3)、第四阻火器(4),所述第二真空泵(54)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之间设有第五阻火器(5),所述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六阻火器(6)、第七阻火器(7),所述第八阻火器(8)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九阻火器(9)与催化焚烧炉(63)的进口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包括第一储油罐(50)、第二储油罐(51)和第三储油罐(52),所述储油罐的数目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一储油罐(50)、第二储油罐(51)、第三储油罐(52)通过若干个开关阀与回收油罐(55)的进口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包括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第三开关阀(12)、第四开关阀(13)、第五开关阀(14)、第六开关阀(15)、第七开关阀(16)、第八开关阀(17)、第九开关阀(18)、第十开关阀(19)、第十一开关阀(20)、第十二开关阀(21)、第十三开关阀(22)、第十四开关阀(23)、第十五开关阀(24)、第十六开关阀(25)、第十七开关阀(26)、第十八开关阀(27)、第十九开关阀(28)、第二十开关阀(29)、第二十一开关阀(30)、第二十二开关阀(31)、第二十三开关阀(32)、第二十四开关阀(33)、第二十五开关阀(34)、第二十六开关阀(35)、第二十七开关阀(36)、第二十八开关阀(37)、第二十九开关阀(38)、第三十开关阀(39)、第三十一开关阀(40)、第三十二开关阀(41)和第三十三开关阀(42),所述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第三开关阀(12)、第四开关阀(13)、第五开关阀(14)与储油罐相连,所述回收油罐(55)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之间设有第六开关阀(15),所述回油泵(56)的进口、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七开关阀(16)、第八开关阀(17),所述第九开关阀(18)、第十开关阀(19)、第十一开关阀(20)、第十二开关阀(21)与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出口相连,所述第十三开关阀(22)、第十四开关阀(23)、第十五开关阀(24)、第十六开关阀(25)、第十七开关阀(26)、第十八开关阀(27)、第十九开关阀(28)、第二十开关阀(29)、第二十一开关阀(30)与第一吸附罐(58)、第二吸附罐(59)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十二开关阀(31)、第二十三开关阀(32)与第三带FID色谱(66)相连,所述第二十四开关阀(33)、第二十五开关阀(34)、第二十六开关阀(35)、第二十七开关阀(36)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十八开关阀(37)、第二十九开关阀(38)、第三十开关阀(39)、第三十一开关阀(40)、第三十二开关阀(41)、第三十三开关阀(42)与第三吸附罐(60)、第四吸附罐(61)的进口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二压力传感器(44)、第三压力传感器(45)、第四压力传感器(46)、第五压力传感器(47)、第六压力传感器(48)和第七压力传感器(49),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二压力传感器(44)、第三压力传感器(45)与储油罐相连,所述第四压力传感器(46)、第五压力传感器(47)与第一真空泵(53)相连,所述回收油罐(55)的进口连接有第六压力传感器(48),低温循环水冷凝器(57)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七压力传感器(49)。
CN201721550118.7U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Active CN207591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0118.7U CN207591544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0118.7U CN207591544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1544U true CN207591544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0118.7U Active CN207591544U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1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7642A (zh) * 2017-11-20 2018-03-27 浙江赛鹭鑫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7642A (zh) * 2017-11-20 2018-03-27 浙江赛鹭鑫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The advances of post-combustion CO2 capture with chemical solvents: review and guidelines
CN107837642A (zh)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CN101259358B (zh) 一种持续循环式油气吸附回收方法
CA2818128A1 (en) Dual stream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CN102154046A (zh) 一种对垃圾填埋场沼气进行处理并加以利用的方法
CN104307305A (zh)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
CN108993140A (zh) 一种处理燃料油含水汽VOCs的冷凝吸附催化氧化装置及方法
CN108380001B (zh) 一种储罐区保护氮气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7591544U (zh) 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CN202226647U (zh) 一种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
CN203530238U (zh) 一种采用干式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
CN104548879B (zh) 一种炼油厂酸性水罐排放气治理方法和装置
CN105056713A (zh) 一种甲醇废气回收系统
CN212819023U (zh) 压缩吸收膜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CA28089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CN205759811U (zh) 一种苯回收处理装置
CN205379781U (zh) 一种常温柴油吸收-非钝化吸附有机气体处理装置
CN102911704B (zh) 综合油气回收方法
CN102527186A (zh) 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油气中溶剂油回收工艺及系统
CN204933204U (zh) 一种甲醇废气回收系统
CN102908870B (zh) 一种油气回收方法
CN204865444U (zh) 一种油气回收后端精细处理系统
CN204380477U (zh) 一种气体处理装置
CN204429057U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102441308B (zh) 一种油气综合回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