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0019U -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90019U CN207590019U CN201721273824.1U CN201721273824U CN207590019U CN 207590019 U CN207590019 U CN 207590019U CN 201721273824 U CN201721273824 U CN 201721273824U CN 207590019 U CN207590019 U CN 2075900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body
- black tea
- fermentation machine
- stent
- horizontal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机械传动机构、支架和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罐体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罐体在靠近内壁底部设置有透气板,透气板上密布有透气孔,罐体上设置有进茶口和出茶口,出茶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挡板。搅拌装置横向设置在罐体内,与机械传动机构连接。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温湿度采集装置、加湿装置和加热器,通过温、湿度采集装置将罐体内的温湿度情况采集后输入到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对采集到的信息处理后根据情况去控制加湿装置或加热器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发酵造成黑茶发酵不均匀、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背景技术
黑茶是中国特有茶类,因其在调节糖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保护肝脏、调理肠胃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黑茶加工分杀青、揉捻、渥堆(即发酵)、干燥等工序。其中渥堆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黑茶发酵就是在茶叶内湿热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氧化、分解作用,形成黑茶独特品质的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很少有专门用于黑茶发酵的机械,主要是依靠人们的经验进行加工,所以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茶坯含水量、供氧量等难以得到精准的调控,茶坯静置再加上人工发酵,很容易出现发酵不均匀,并且卫生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发酵造成黑茶发酵不均匀、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其包括罐体、搅拌装置、机械传动机构、支架和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罐体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罐体在靠近内壁底部设置有透气板,透气板上密布有透气孔,罐体上设置有进茶口和出茶口,出茶口处设置有可滑动的挡板。
搅拌装置横向设置在罐体内,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套装在搅拌轴外表面且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搅拌叶片,搅拌轴穿过罐体侧壁,其一端穿过安装在支架上的轴承,另一端与机械传动机构连接。
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芯片、温度采集装置、湿度采集装置、加湿装置和加热器,控制芯片固定在支架上,温度采集装置、湿度采集装置、加湿装置和加热器固定在罐体内部。通过温、湿度采集装置将罐体内的温湿度情况采集后输入到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对采集到的信息处理后根据情况去控制加湿装置或加热器工作。
进一步地,罐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在观察窗远离罐体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封头,靠近封头处设置有照明灯。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罐体内茶叶的储量,也可以随时观察茶叶的发酵情况。
进一步地,罐体底部均布有若干进风口。方便气体均匀进入整个罐体内部。
进一步地,搅拌叶片的截面形状为开放式的三折线,三折线的中间线段垂直于搅拌轴的轴线,三折线两端的线段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折叠且平行。旋转的搅拌叶片可以在茶叶发酵时用于翻转茶叶,在茶叶出料时可匀推和打散茶叶,使茶叶充分与气流接触,保证茶叶含水量和通氧量的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电机、两个分别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端和搅拌轴上的皮带轮以及套装在两个皮带轮上的传动带。
进一步地,加湿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将蒸汽输送到罐体内的蒸汽管道和设置在蒸汽管道出口的蒸汽喷头,若干蒸汽喷头并排设置在搅拌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地,加热器为固定在罐体内壁的两根软性电加热管。
进一步地,透气板上密布的透气孔的直径为1~3毫米。此孔径的透气孔,既能保证茶叶的供氧量,又能避免茶叶从透气孔漏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发酵机罐体上设置有蒸汽喷头、加热器、进风口,可以给罐体内的茶叶提供发酵过程中需要的温湿度和足够的供氧量。罐体靠近底部设置的透气板,既保证了罐体内的供氧量,又能避免茶叶从设置在罐体底部的进风口漏出。加热器既可以给发酵的茶叶升温,也可以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大大减少了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人工参与。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茶叶发酵过程中的温湿度,保证了茶叶发酵的均匀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参与,从而保证了发酵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黑茶卧式发酵机的原理图。
其中,1、罐体;11、透气板;111、透气孔;13、进茶口;14、出茶口;141、挡板;15、观察窗;151、封头;152、照明灯;16、进风口;2、搅拌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片;3、机械传动机构;31、电机;32、皮带轮;33、传动带;4、支架;5、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1、控制芯片;52、温度采集装置;53、湿度采集装置;54、加湿装置;541、蒸汽发生器;542、蒸汽管道;543、蒸汽喷头;55、加热器;551、软性电加热管;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2、机械传动机构3、支架4和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罐体1固定连接在支架4上,罐体1底部均布有5~8个贯穿罐体壁的进风口16,距离底面一定距离设置有透气板11,透气板11上密布有直径在1~3毫米的透气孔111,透气板11的四周与罐体1壁按照食品级标准焊接。
罐体1顶部设置有进茶口13,在侧面接近底部处设置有出茶口14,出茶口14处设置有可滑动的挡板141。罐体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5,在观察窗15远离罐体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封头151,封头151为标准件,靠近封头151处设置有照明灯152。需要对罐体1内茶叶的情况进行观察时,打开照明灯152,即可通过封头上的玻璃窗进行观察。
搅拌装置2横向设置在罐体1内,主要包括搅拌轴21和套装在搅拌轴21外表面且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搅拌叶片22。搅拌轴21穿过罐体1侧壁,其一端穿过安装在支架4上的轴承6,另一端与机械传动机构3连接。搅拌叶片22的截面形状为开放式的三折线,三折线的中间线段垂直于搅拌轴21的轴线,三折线两端的线段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折叠且平行。搅拌叶片22的边缘在不影响其旋转的情况下尽量靠近透气板11,以便尽可能多地搅拌落在透气板11上的茶叶。
罐体1、罐体1内部的所有部件、安装在罐体壁上的部件以及蒸汽管道542和蒸汽发生器541均采用食品级的不锈钢制作。
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支架4上的电机31、两个分别设置在电机31的输出轴端和搅拌轴21上的皮带轮32以及套装在两个皮带轮32上的传动带33。
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包括控制芯片51、温度采集装置52、湿度采集装置53、加湿装置54和加热器55。控制芯片51优选为51AT89S51单片机,其完成温湿度数据的采集、运算和逻辑控制的功能。温度采集装置52和湿度采集装置53优选为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其内含一个NTC测温和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
控制芯片51固定在支架4上,温度采集装置52、湿度采集装置53、加湿装置54和加热器55固定在罐体1内部。
加湿装置54包括蒸汽发生器541、将蒸汽输送到罐体1内的蒸汽管道542和设置在蒸汽管道542出口的蒸汽喷头543,3~7个蒸汽喷头543并排设置在搅拌装置2的上方。加热器55为固定在罐体1内壁的两根软性电加热管551。蒸汽发生器541和电加热管551分别与控制芯片51电连接。
黑茶卧式发酵机的工作过程为:输送机将茶叶从进茶口13送入到罐体1中,启动电机31带动搅拌轴21旋转,在搅拌叶片22的作用下对茶叶进行打散;启动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此时通过温度采集装置52和湿度采集装置53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一定是远远低于系统里的预设值,所以会启动蒸汽发生器541向罐体内喷洒蒸汽提高水分和温度,当温湿度达到预设值,控制芯片51控制蒸汽发生器541停止喷洒蒸汽;经一定延时后,发酵工作完成,控制芯片51启动加热器55对茶叶进行干燥处理,然后打开出茶口14的挡板141让茶叶进入下一工序,关闭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关闭电机31。
综上所述,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和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对发酵过程中的温湿度自动控制,可以使黑茶发酵更均匀、卫生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对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大大减少了黑茶制作过程中人工的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Claims (9)
1.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2)、机械传动机构(3)、支架(4)和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所述罐体(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4)上,所述罐体(1)在靠近内壁底部设置有透气板(11),所述透气板(11)上密布有透气孔(11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进茶口(13)和出茶口(14),所述出茶口(14)处设置有可滑动的挡板(141);
所述搅拌装置(2)横向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和套装在所述搅拌轴(21)外表面且沿其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搅拌叶片(22),所述搅拌轴(21)穿过罐体(1)侧壁,其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4)的轴承(6)上,另一端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连接;
所述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5)包括控制芯片(51)及均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温度采集装置(52)、湿度采集装置(53)、加湿装置(54)和加热器(55),所述控制芯片(51)固定在所述支架(4)上,所述温度采集装置(52)、湿度采集装置(53)、加湿装置(54)和加热器(55)固定在所述罐体(1)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还设置有观察窗(15),在所述观察窗(15)远离罐体(1)的一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封头(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封头(151)处设置有照明灯(1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均布有若干进风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22)的截面形状为开放式的三折线,所述三折线的中间线段垂直于所述搅拌轴(21)的轴线,所述三折线两端的线段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折叠且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支架(4)上的电机(3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端和所述搅拌轴(21)上的皮带轮(32)以及套装在两个所述皮带轮(32)上的传动带(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54)包括蒸汽发生器(541)、将蒸汽输送到所述罐体(1)内的蒸汽管道(542)和设置在所述蒸汽管道(542)出口的蒸汽喷头(543),若干所述蒸汽喷头(543)并排设置在所述搅拌装置(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55)为固定在所述罐体(1)内壁的两根软性电加热管(55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卧式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11)的直径为1~3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73824.1U CN207590019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73824.1U CN207590019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90019U true CN207590019U (zh) | 2018-07-10 |
Family
ID=6275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73824.1U Active CN207590019U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900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5719A (zh) * | 2020-10-27 | 2021-02-23 | 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黑茶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21273824.1U patent/CN2075900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85719A (zh) * | 2020-10-27 | 2021-02-23 | 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黑茶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
CN112385719B (zh) * | 2020-10-27 | 2023-06-23 | 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黑茶发酵设备及发酵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18696B (zh) | 一种黑茶自动渥堆装置 | |
CN106900897A (zh) | 一种利用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加工首乌红茶的方法 | |
CN207590019U (zh) | 一种黑茶卧式发酵机 | |
CN206413703U (zh) | 豆瓣制曲发酵一体化设备 | |
CN207432581U (zh) | 一种塑料加工用自动送料系统 | |
CN211532634U (zh) | 一种芦荟压片糖果包衣机 | |
CN106819189A (zh) | 一种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 | |
CN206214826U (zh) | 一种具有控温功能的用于辣木提取的反应釜 | |
CN205929265U (zh) | 一种改进型注塑机 | |
CN206994291U (zh) | 一种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 | |
CN209359530U (zh) | 一种黄花梨黑茶渥堆机 | |
CN208779841U (zh) | 一种高粱干燥装置 | |
CN210268036U (zh) | 一种药材烘干装置 | |
CN206923604U (zh) |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 | |
CN206380588U (zh) | 一种自动恒温的黄茶发酵机 | |
CN208200915U (zh) | 益生菌剂烘干装置及一体生产装置 | |
CN206799637U (zh) | 一种多功能集成化固态发酵装置 | |
CN208410497U (zh) | 一种自动化液压发泡机 | |
CN210394199U (zh) | 一种植物源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 | |
CN207941512U (zh) | 一种化工生产用综合反应釜 | |
CN206895745U (zh) | 一种红茶加工设备 | |
CN207412403U (zh) | 一种中药蒸药锅 | |
CN215062861U (zh) | 一种反应釜用可控制气流速度的进气加热器 | |
CN209355669U (zh) | 干香菇快速烘干装置 | |
CN206026002U (zh) | 一种智能电饭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