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4835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4835U
CN207584835U CN201721157992.4U CN201721157992U CN207584835U CN 207584835 U CN207584835 U CN 207584835U CN 201721157992 U CN201721157992 U CN 201721157992U CN 207584835 U CN207584835 U CN 207584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bending section
electromagnetic oven
radiation protection
protec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79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兰
袁勇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79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4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4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48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包括上盖、下盖、面板和线圈盘,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下盖和所述面板之间,所述面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围成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盘的容纳腔,还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上盖上的防辐射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磁炉实现全面的电磁屏蔽,同时结构较为简单。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电磁炉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电磁炉在进行加热烹饪时,电磁炉内部的线圈盘会通过高频变化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的磁感线通过电磁炉上放置的锅具时,可以产生小的涡流,以加热锅具。而电磁炉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也可能对其它装置或人体产生影响。为了对电磁炉进行电磁屏蔽,现有技术中可在电源线上增设电磁屏蔽部件来屏蔽电磁炉泄漏的电磁波。例如申请号为20152065754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磁炉,其电源线上设置有磁环,能够吸收电磁炉的辐射能量,减少电磁炉向外的辐射,以及减少电磁炉对供电电网的影响。
然而,在电源线上设置电磁屏蔽部件的方式,仅能保证对电源线和供电端的局部电磁屏蔽,而对使用者或者电磁炉的操作端的电磁屏蔽和防护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对电磁炉实现全面的电磁屏蔽,同时结构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上盖、下盖、面板和线圈盘,上盖设置在下盖和面板之间,面板、上盖和下盖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线圈盘的容纳腔,还包括环绕设置在上盖上的防辐射组件。这样防辐射组件能够从周向上对电磁炉内线圈盘的电磁场产生屏蔽作用,使电磁场的能量局限在防辐射组件所围成的形状内,保证电磁炉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同时不需要进行接地等安全处理,结构较为简单。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面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互不重叠。这样可以避免阻碍面板范围内磁感线的正常穿过,以保证电磁炉的加热效率。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环绕在上盖的外侧。这样防辐射组件可以设置在上盖的外露面上,安装较为方便,且可以利用防辐射组件增强电磁炉的外观效果。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包括贴设在上盖的外侧壁外侧的第一竖直折弯段和贴设在上盖的上端面上的第一水平折弯段,第一竖直折弯段和第一水平折弯段均环绕上盖,第一竖直折弯段的顶端与第一水平折弯段的外缘连接。这样防辐射组件呈罩状围设在上盖的上方和外侧,形成的电磁屏蔽范围较大,同时将上盖的外露面均包裹在内,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可选的,第一水平折弯段的内缘与面板的外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 0.5mm。这样防辐射组件5和面板3之间的间隙较小,外形较为美观,整体感强。
可选的,第一竖直折弯段的下缘与上盖的外侧壁的下缘齐平。这样不会让上盖从防辐射组件下方露出,保持了电磁炉的整体美观性。
可选的,上盖的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第一水平折弯段的对应安装槽的部位具有沿上盖的内侧壁延伸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和安装槽一一对应并匹配安装在安装槽内,定位凸起的末端向安装槽内弯折。这样当防辐射组件安装在上盖的上端面和外侧壁时,定位凸起可以从上盖的内侧壁将防辐射组件卡固在上盖上,避免防辐射组件从上盖的外侧壁一侧脱落;而定位凸起的末端可以弯折进入安装槽内,以阻止防辐射组件从上盖的上端面一侧脱落。
可选的,安装槽为多个,且多个安装槽沿周向间隔设置在上盖上。这样防辐射组件在上盖的周向上均能得到固定,安装较为稳固。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的外表面为拉丝面或光亮面。这样上盖外侧的防辐射组件可以具有较强的金属质感,从而形成较为美观的外观面。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环绕设置在上盖的内侧。这样防辐射组件能够隐藏在上盖的内侧部分,不会对电磁炉的外观产生影响。
可选的,上盖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包括沿水平方向的槽底和沿竖直方向的槽壁,槽壁位于槽底的远离面板的一侧;防辐射组件包括贴设在槽壁内侧的第二竖直折弯段和贴设在槽底上的第二水平折弯段,第二竖直折弯段和第二水平折弯段均环绕上盖,第二竖直折弯段的上缘与第二水平折弯段远离面板的一侧边缘连接。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为金属件。这样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防辐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辐射组件和上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炉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防辐射组件与上盖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2—下盖;3—面板;4—线圈盘;5—防辐射组件;11—外侧壁; 12—上端面;14—内侧壁;15—环形槽;16—卡扣;51—第一垂直弯折段; 52—第一水平弯折段;53—第二竖直折弯段;54—第二水平折弯段;151—槽底;152—槽壁;521—定位凸起;54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炉中防辐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防辐射组件和上盖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 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上盖1、下盖2、面板3和线圈盘 4,上盖1设置在下盖2和面板3之间,面板3、上盖1和下盖2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线圈盘4的容纳腔,电磁炉还包括环绕设置在上盖1上的防辐射组件 5。
其中,电磁炉的上盖1和下盖2共同组成了电磁炉的壳体,上盖1和下盖2一般由塑胶制成,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其中,下盖2通常形成顶部开口的腔体,而上盖1为框形结构,并围绕在下盖2的顶部开口上,用于连接下盖2和面板3。面板3通常为陶瓷面板,用于放置锅具,并可让线圈盘4 产生的磁感线透过,以对锅具进行加热。此外,电磁炉还包括有防辐射组件 5,防辐射组件5设置在上盖1上,且防辐射组件5环绕上盖1布置,这样防辐射组件5可以和上盖1一样,呈周向围绕在电磁炉上。这样,防辐射组件 5能够从周向上对电磁炉内线圈盘4的电磁场产生屏蔽作用,使电磁场的能量局限在防辐射组件5所围成的形状内,而外溢的磁场能量较少,避免了使用者或者电磁炉外的物体受到电磁影响。这样即可保证电磁炉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电磁炉对外界的影响较小。同时,防辐射组件5和电磁炉内部之间并没有电性连接,不需要进行接地等安全处理,结构较为简单。一般的,防辐射组件为金属件,例如铝件或不锈钢件等,其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效果。
当电磁炉工作时,线圈盘4通入高频交变电流所产生的磁感线要穿过面板3,为面板3上放置的锅具加热,所以防辐射组件5不应对穿过面板3的磁感线形成阻碍。因而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辐射组件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面板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互不重叠。
其中,因为电磁炉通常为水平放置,所以线圈盘4所发出的磁感线只要位于面板3的水平投影范围内,就会穿过面板3并为面板3上的锅具加热。因而,防辐射组件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需要位于面板3的水平投影范围之外,从而避免阻碍面板3范围内磁感线的正常穿过,以保证电磁炉的加热效率。
具体的,防辐射组件5环绕设置在上盖1上时,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安装固定方式。例如,作为其中一种可选的防辐射组件设置方式,防辐射组件 5可以环绕在上盖1的外侧。这样防辐射组件5可以设置在上盖1的外露面上,安装较为方便,且可以利用防辐射组件5增强电磁炉的外观效果。
当防辐射组件5环绕设置在上盖1外侧时,为了提高防辐射组件5的电磁屏蔽效果和外观视觉效果,防辐射组件5的形状可以和上盖1外侧形状相匹配。具体的,防辐射组件5具体可以包括贴设在上盖1的外侧壁11外侧的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贴设在上盖1的上端面12上的第一水平折弯段52,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第一水平折弯段52均环绕上盖1,第一竖直折弯段51的顶端与第一水平折弯段52的外缘连接。
其中,上盖1的上端面12一般和面板3平行或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上盖1的外侧壁11通常垂直于上端面12,因此防辐射组件5的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第一水平折弯段52可以和上盖1较好的贴合,并环绕在上盖1的外侧,这样防辐射组件5呈罩状围设在上盖1的上方和外侧,形成的电磁屏蔽范围较大,同时将上盖1的外露面均包裹在内,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其中,进一步的,第一水平折弯段52的内缘与面板3的外缘之间的间隙一般小于或等于0.5mm。这样防辐射组件5和面板3之间的间隙较小,外形较为美观,整体感强。
此外,第一竖直折弯段51的下缘一般与上盖1的外侧壁11的下缘保持齐平。这样不会让上盖1从防辐射组件5下方露出,保持了电磁炉的整体美观性,同时防辐射组件5的第一竖直折弯段51的下缘保持在和上盖1外侧壁 11下缘等长的距离,二不会向下悬空,同样可以有助于保证电磁炉的整体美观。
其中,防辐射组件5的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第一水平折弯段52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当两者为分体式结构时,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第一水平折弯段52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或者卡接件实现连接,也可以通过黏合剂进行粘接;当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时,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第一水平折弯段52可以对单一金属件进行冲压或折弯而形成。
为了将防辐射组件5安装在上盖1上,可以采用卡接或者胶粘的方式,对防辐射组件5进行固定。例如当防辐射组件5和上盖1之间卡接时,上盖 1的内侧可以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而第一水平折弯段52的对应安装槽的部位具有沿上盖1的内侧壁14延伸的定位凸起521,定位凸起521和安装槽一一对应并匹配安装在安装槽内,定位凸起521的末端向安装槽内弯折。这样,当防辐射组件5安装在上盖1的上端面12和外侧壁11时,定位凸起521 可以从上盖1的内侧壁14将防辐射组件5卡固在上盖1上,避免防辐射组件 5从上盖1的外侧壁11一侧脱落;而定位凸起521的末端可以弯折进入安装槽内,以阻止防辐射组件5从上盖1的上端面12一侧脱落。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防辐射组件5在周向上都能和上盖1之间形成良好的固定连接,安装槽一般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安装槽沿周向间隔设置在上盖 1上。这样防辐射组件5在上盖1的周向上均能得到固定,安装较为稳固。
由于防辐射组件5设置在上盖1的外侧,因而为了提升电磁炉的外观美观度,防辐射组件5的外表面可以为拉丝面或光亮面。这样上盖1外侧的防辐射组件5可以具有较强的金属质感,从而形成较为美观的外观面。
本实施例中,电磁炉包括上盖、下盖、面板和线圈盘,上盖设置在下盖和面板之间,面板、上盖和下盖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线圈盘的容纳腔,电磁炉还包括环绕设置在上盖上的防辐射组件。这样,防辐射组件能够从周向上对电磁炉内线圈盘的电磁场产生屏蔽作用,使电磁场的能量局限在防辐射组件所围成的形状内,保证电磁炉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同时不需要进行接地等安全处理,结构较为简单。
实施例二
此外,防辐射组件固定在上盖上时,还可以位于其它不同位置。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炉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防辐射组件与上盖的连接示意图。如图6 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其整体结构和前述实施例一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防辐射组件5并不是设置在上盖1的外侧,而是环绕设置在上盖1的内侧。这样防辐射组件5隐藏在上盖1的内侧部分,不会对电磁炉的外观产生影响。
具体的,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盖1的底部可开设有环形槽 15,环形槽15包括沿水平方向的槽底151和沿竖直方向的槽壁152,槽壁152 位于槽底151的远离面板3的一侧;而与之相应的,防辐射组件5包括贴设在槽壁152内侧的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贴设在槽底151上的第二水平折弯段 54,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第二水平折弯段54均环绕上盖1,第二竖直折弯段53的上缘与第二水平折弯段54远离面板3的一侧边缘连接。这样防辐射组件5可以分别通过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第二水平折弯段54与上盖1底部各部分相贴合,而使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第二水平折弯段54共同呈罩状环绕在上盖1内侧,电磁屏蔽范围较大,且便于实现和上盖1之间的固定。
可选的,防辐射组件5和上盖1之间可以为卡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当防辐射组件5和上盖1之间为卡接时,可以在防辐射组件5的第二水平折弯段54上设置多个定位卡槽541,而在上盖1上设有与定位卡槽541相对应的卡扣16,卡扣16可以卡在定位卡槽541内,从而完成防辐射组件5和上盖1之间的固定。
其中,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第二水平折弯段54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前述实施例一的防辐射组件构造方式类似,仍然可以为一体式或者分体式构造,其具体实现形式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环形槽15可以通过上盖1的向下延伸的部分与沿横向延伸的部分共同围成,此时,上盖1的底部呈倒置的“L”形,且“L”的两条边形成了环形槽15的槽底151和槽壁152。此外,上盖1 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形式来构成用于容置防辐射组件5的空槽或者其它容纳结构,例如利用上盖1的底部和上盖1的朝向面板3的内侧面构成容纳防辐射组件5的空槽等。
本实施例中,电磁炉包括上盖、下盖、面板和线圈盘,上盖设置在下盖和面板之间,面板、上盖和下盖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线圈盘的容纳腔,电磁炉还包括环绕设置在上盖上的防辐射组件,且防辐射组件环绕设置在上盖的内侧。这样防辐射组件在实现电磁屏蔽的同时,能够隐藏在上盖的内侧部分,不会对电磁炉的外观产生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磁炉,包括上盖(1)、下盖(2)、面板(3)和线圈盘(4),所述上盖(1)设置在所述下盖(2)和所述面板(3)之间,所述面板(3)、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2)共同围成用于放置所述线圈盘(4)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的防辐射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组件(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面板(3)在所述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互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组件(5)环绕在所述上盖(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组件(5)包括贴设在所述上盖(1)的外侧壁(11)外侧的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贴设在所述上盖(1)的上端面(12)上的第一水平折弯段(52),所述第一竖直折弯段(51)和所述第一水平折弯段(52)均环绕所述上盖(1),所述第一竖直折弯段(5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水平折弯段(52)的外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折弯段(52)的内缘与所述面板(3)的外缘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折弯段(51)的下缘与所述上盖(1)的外侧壁(11)的下缘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第一水平折弯段(52)的对应所述安装槽的部位具有沿所述上盖(1)的内侧壁(14)延伸的定位凸起(521),所述定位凸起(521)和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并匹配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定位凸起(521)的末端向所述安装槽内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安装槽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上盖(1)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组件(5)的外表面为拉丝面或光亮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组件(5)环绕设置在所述上盖(1)的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包括沿水平方向的槽底(151)和沿竖直方向的槽壁(152),所述槽壁(152)位于所述槽底(151)的远离所述面板(3)的一侧;
所述防辐射组件(5)包括贴设在所述槽壁(152)内侧的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贴设在所述槽底(151)上的第二水平折弯段(54),所述第二竖直折弯段(53)和所述第二水平折弯段(54)均环绕所述上盖(1),所述第二竖直折弯段(53)的上缘与所述第二水平折弯段(54)远离所述面板(3)的一侧边缘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组件(5)为金属件。
CN201721157992.4U 2017-09-11 2017-09-11 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4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7992.4U CN207584835U (zh) 2017-09-11 2017-09-11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7992.4U CN207584835U (zh) 2017-09-11 2017-09-11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4835U true CN207584835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7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799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4835U (zh) 2017-09-11 2017-09-11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4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82971U (zh) 一种烹饪器皿、电磁加热设备及导磁板
CN107713715A (zh) 一种加热内锅以及一种电加热锅
CN207584835U (zh) 电磁炉
CN209863287U (zh) 烹饪器具
CN203749237U (zh) 电磁感应煎烤器
CN203180654U (zh) 一种利用电磁炉线圈盘漏磁的供电装置
CN104964315B (zh) 低辐射电磁炉
CN110397959A (zh) 一种炒菜机的炉芯骨架及炉芯
CN208349368U (zh) 可分离控制面板的电磁炉装置
CN206390791U (zh) 一种电饭煲隔磁装置
CN206518473U (zh) 一种线圈盘用柔性导磁体和装有该导磁体的电饭煲
CN206488323U (zh) 电磁炉
CN210202116U (zh) 一种耦合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06018747U (zh) 低辐射电磁炉的同心圆叠层屏蔽结构
CN207492536U (zh) 一种电饭锅
CN205991526U (zh) 一种高能效电磁炉
CN113203108A (zh) 一种全方位凹形加热智能电磁炉
CN208046951U (zh)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CN207865468U (zh) 用于电磁炉可均匀发热的电磁盘装置
CN211557535U (zh) 一种电磁炉的线圈装置
CN208337922U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18599797U (zh) 一种防辐射的聚能式电磁炉
JP481572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8418833U (zh) 一种防辐射型电磁灶及锅具
CN209909994U (zh) 一种变频温控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