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0073U -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0073U
CN207580073U CN201721687014.0U CN201721687014U CN207580073U CN 207580073 U CN207580073 U CN 207580073U CN 201721687014 U CN201721687014 U CN 201721687014U CN 207580073 U CN207580073 U CN 207580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noise reduction
air outlet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70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彪
董利明
浦梦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870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0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0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0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涉及车辆配件的技术领域。消音组件包括产能组件、消音罩和消音棉;消音罩套接在产能组件的外侧,消音罩为双层结构,消音棉连接在消音罩的内部,消音罩和消音棉对产能组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发电机工作时噪音较大,影响人们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体验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消音罩和消音棉,对发动机及发电机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提升人们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体验感。

Description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舒适度及安逸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近距离骑行来说,若选择自行车出行,骑行时间太久会造成疲劳,若选择汽车出行,汽车的尾气的排放污染环境,而且汽车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为避免上述情况,环保实用的电动车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近距离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
电机组件是电动车上的动力系统,现有的电动车的电机组件一般采用发动机连接发电机然后连接蓄电池组成,其中,在电动车的蓄电池的电量不足时,通过逻辑控制,将发动机短路,通过人骑行电动车,利用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为蓄电池供电,支撑电动车继续前行;当电动车的蓄电池电量充足时,通过逻辑控制,将发电机短路,发动机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提供电能,发动机将电能转化成动能,实现对电动车的前进的控制,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
但是现有的电动车在前进时,发动机与发电机工作时噪音较大,影响人们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体验感,甚至会影响电动车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动机与发电机工作时噪音较大,影响人们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体验感,甚至会影响电动车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骑行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动机与发电机工作时噪音较大,影响人们在骑行过程中的骑行体验感,甚至会影响电动车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音组件,包括产能组件、消音罩和消音棉;
所述消音罩套接在所述产能组件的外侧,所述消音罩为双层结构,所述消音棉连接在所述消音罩的内部,所述消音罩和所述消音棉对所述产能组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罩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消音罩内部,所述消音罩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口,以使所述产能组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产能组件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所述发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出风口,以使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三出风口,以使所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引风机;
所述引风机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引风机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连通管道、第二连通管道和第三连通管道;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
所述产能组件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消音室与第二消音室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消音室套接在所述发电机的外侧,所述第二消音室套接在所述发动机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室的一侧设有第四进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内部,所述第一消音室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出风口,以使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四出风口流出;
所述第二消音室的一侧设有第五进风口,所述第五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内部,所述第二消音室的另一侧设有第五出风口,以使所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五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四出风口与所述第五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五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棉上还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
所述散热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口均布在所述消音棉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骑行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如上所述的消音组件;
所述车辆本体内设有安装位,所述消音组件安装在安装位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音组件,消音罩套接在所述产能组件的外侧,所述消音棉连接在所述消音罩的内侧,对所述产能组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降低电动车骑行过程中的噪音,保证骑行时人们的舒适性,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车辆,所述消音组件安装在车辆本体的安装位上,消音罩和消音棉对对所述产能组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降低电动车骑行过程中的噪音,保证骑行时人们的舒适性,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消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消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消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消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产能组件;200-消音罩;300-消音棉;400-引风机;500-第一消音室;600-第二消音室;101-发电机;102-发动机;103-第二进风口;104-第二出风口;105-第三进风口;106-第三出风口;107-第一连通管道;108-第二连通管道;109-第三连通管道;201-第一进风口;202-第一出风口;203-散热口;501-第四进风口;502-第四出风口;601-第五进风口;602-第五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包括产能组件100、消音罩200和消音棉300;所述消音罩200套接在所述产能组件100)的外侧,所述消音罩200为双层结构,所述消音棉300连接在所述消音罩200的内部,所述消音罩200和所述消音棉300对所述产能组件100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音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消音罩200为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消音棉300连接在所述消音罩200的内部,当产能组件100产生噪音时,所述消音罩200和消音棉300对产能组件100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除,提升人们在骑行时的骑行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罩200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201,所述第一进风口201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消音罩200内部,所述消音罩200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口202,以使所述产能组件100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一出风口202流出。
如图1所示,所述消音罩200的左侧设有第一进风口201,所述消音罩200的右侧设有第一出风口202,所述产能组件100在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热量,所述第一进风口201使得外界的风进入到所述消音罩200内部,使得消音罩200内部的热空气从所述第一出风口202流出,延长产能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产能组件100包括发电机101和发动机102,所述发电机101与所述发动机102连接;所述发电机101的一侧设有第二进风口103,所述第二进风口103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101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出风口104,以使所述发电机101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4流出;所述发动机102的一侧设有第三进风口105,所述第三进风口105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102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三出风口106,以使所述发动机102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三出风口106流出。
如图1所示,所述发电机101的底端设有第二进风口103,所述发电机101的上端设有第二出风口104,所述第二进风口103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101内部,增加发电机101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速率,使得发电机101内部的热量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4尽快的散出,保证发电机101的正常使用,延长发电机101的使用寿命;所述发动机102的上端设有第三进风口105,所述发动机102的底端设有第三出风口106,所述第三进风口105将消音罩200内部的空气引入到所述发动机102内部,使得发动机102内部的热量从所述第三出风口106尽快散出,保证发动机102的正常使用,延长发动机10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还包括引风机400;所述引风机40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引风机400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进风口201、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三进风口105上。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进风口201上设有引风机400,所述引风机400能够将风更加充分的引入到消音罩200内部,增加消音罩200内部热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所述第二进风口103上设有引风机400,所述引风机400能够将风更加充分的引入到发电机101内部,增加发电机101内部热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第三进风口105上设有引风机400,所述引风机400能够将风更加充分的引入到发动机102内部,增加发动机102内部热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通管道107、第二连通管道108和第三连通管道109;所述第一进风口20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03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107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04与所述第三进风口105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106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02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109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进风口20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03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107连通,使得从外界进入到所述消音罩200内部的风能够直接进入到第一连通管道107内部,保证风力的集中,加快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速率;所述第二出风口104与所述第三进风口105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连通,使得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4进入的风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内部,保证风力的集中,加快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速率;所述第三出风口106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02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109连通,使得从所述第三出风口106进入的风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内部,最后直接在第一出风口202内流出,防止热量在消音罩200内部的停留,保证热量散失的充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消音室500和第二消音室600;所述产能组件100包括发电机101和发动机102,所述发电机101与所述发动机102连接;所述第一消音室500与第二消音室600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消音室500套接在所述发电机101的外侧,所述第二消音室600套接在所述发动机102的外侧。
如图2和3所示,所述发电机101外设有第一消音室500,所述发动机102外设有第二消音室600,使得发电机101与发动机102产生的噪音经过两次消音,保证噪音消除的彻底性,提升骑行者的骑行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消音室500的一侧设有第四进风口501,所述第四进风口501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101内部,所述第一消音室500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出风口502,以使所述发电机101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四出风口502流出;所述第二消音室600的一侧设有第五进风口601,所述第五进风口601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102内部,所述第二消音室600的另一侧设有第五出风口602,以使所述发动机102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五出风口602流出。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消音室500的底端设有第四进风口501,所述第一消音室500的上端设有第四出风口502,所述第四进风口501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101内部,增加发电机101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速率,使得发电机101内部的热量从所述第四出风口502尽快的散出,保证发电机101的正常使用,延长发电机101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消音室600的上端设有第五进风口601,所述第二消音室600的底端设有第五出风口602,所述第五进风口601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102内部,增加发动机102内部的空气的流动速率,使得发动机102内部的热量从所述第五出风口602尽快的散出,保证发动机102的正常使用,延长发动机102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发电机101的底端还可以设有第二进风口103,所述发电机101的上端设有第二出风口104,所述第四进风口501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03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04与所述第四出风口502连通,保证发电机101内的热量更加充分的散失;所述发动机102的上端设有第三进风口105,所述发动机102的底端设有第三出风口106,所述第五进风口601与所述第三进风口105连通,所述第五出风口602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06连通,保证发动机102内的热量更加充分的散失。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进风口50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01连通,所述第四出风口502与所述第五进风口601连通,所述第五出风口60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02连通。
如图4所示,所述第四进风口501与所述第一进风口201通过第一连通管道107连通,使得从外界进入到所述消音罩200内部的风能够直接进入到第一连通管道107内部,保证风力的集中,加快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速率;所述第四出风口502与所述第五进风口601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连通,使得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04进入的风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内部,保证风力的集中,加快空气的流动速率,加快热量的散失速率;所述第五出风口60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02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109连通,使得从所述第三出风口106进入的风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二连通管道108内部,最后直接在第一出风口202内流出,防止热量在消音罩200内部的停留,保证热量散失的充分。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棉300上还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203;所述散热口2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口203均布在所述消音棉300上。
如图1-4所示,所述消音棉300上设有散热口203,所述散热口2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口203均布在所述消音棉300上,保证消音罩200内部的产能组件100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的散出,延长产能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骑行车辆,骑行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如上所述的消音组件;所述车辆本体内设有安装位,所述消音组件安装在安装位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骑行车辆,所述消音组件安装在车辆本体的安装位上,消音罩200和消音棉300对对所述产能组件100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降低电动车骑行过程中的噪音,保证骑行时人们的舒适性,提高电动车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产能组件、消音罩和消音棉;
所述消音罩套接在所述产能组件的外侧,所述消音罩为双层结构,所述消音棉连接在所述消音罩的内部,所述消音罩和所述消音棉对所述产能组件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罩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消音罩内部,所述消音罩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出风口,以使所述产能组件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组件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所述发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出风口,以使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内部,另一侧设有第三出风口,以使所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三出风口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
所述引风机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引风机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管道、第二连通管道和第三连通管道;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
所述产能组件包括发电机和发动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消音室与第二消音室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消音室套接在所述发电机的外侧,所述第二消音室套接在所述发动机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室的一侧设有第四进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电机内部,所述第一消音室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出风口,以使所述发电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四出风口流出;
所述第二消音室的一侧设有第五进风口,所述第五进风口将外界的风引入到所述发动机内部,所述第二消音室的另一侧设有第五出风口,以使所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从所述第五出风口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四出风口与所述第五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五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棉上还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
所述散热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口均布在所述消音棉上。
10.一种骑行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组件;
所述车辆本体内设有安装位,所述消音组件安装在安装位内。
CN201721687014.0U 2017-12-06 2017-12-06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Active CN207580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7014.0U CN207580073U (zh) 2017-12-06 2017-12-06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7014.0U CN207580073U (zh) 2017-12-06 2017-12-06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0073U true CN207580073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7014.0U Active CN207580073U (zh) 2017-12-06 2017-12-06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0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0244U (zh) 一种集成三元催化器的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CN108423070A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其电动汽车底盘
CN207580073U (zh) 消音组件和骑行车辆
CN108973659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主动式风力辅助运行系统
CN108407623A (zh) 一种切换组件及其电动汽车底盘
CN202063025U (zh) 带有风力发电装置的环保汽车
CN201662188U (zh) 壁挂式分体空调导流装置
CN209008822U (zh) 户外旅行用多功能船
CN208085921U (zh) 隐藏式自行车助力配件及构成自行车
CN207166277U (zh) 一种发电机消音罩
CN206589662U (zh) 新型环保电气混合双动力农业多功能检测车
CN206148992U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的供电系统
CN207580058U (zh) 散热车架和骑行车辆
CN211372626U (zh) 一种房间用除湿器
CN209197420U (zh) 一种主缆除湿系统
CN209795115U (zh) 一种可利用自然风冷却的低功耗型车载空调
CN209087990U (zh) 一种汽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膜加湿器
CN205936762U (zh) 一种具有风力发电的排气管
CN202208321U (zh) 车用导流罩
CN103644018A (zh) 一种汽车尾气管道用充电装置
CN206175045U (zh) 一种消音式汽车排气装置
CN206076309U (zh) 一种高安全恒温三元电池包
CN206856862U (zh) 用于水冷摩托车散热的挡风板
CN205714376U (zh) 一种汽车尿素管
CN209426584U (zh) 集装箱及移动发电充电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9

Address after: 318020 No. 118 Zhenwen Road, Huangyan Xinqian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Industrial Park, Yangjian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IMA VEHIC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