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6217U -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6217U
CN207556217U CN201721502953.3U CN201721502953U CN207556217U CN 207556217 U CN207556217 U CN 207556217U CN 201721502953 U CN201721502953 U CN 201721502953U CN 207556217 U CN207556217 U CN 207556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tube
main pipe
air inlet
angle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29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r Chongqing City Jinxiang Carbon LLC
Original Assignee
Your Chongqing City Jinxiang Carbon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r Chongqing City Jinxiang Carbon LLC filed Critical Your Chongqing City Jinxiang Carbon LLC
Priority to CN2017215029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6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6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62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夹角进气管,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对夹角进气管,包括:主管体、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主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第一斜管包括第一进气口和与主管体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相对于第一出气口靠近进料口;第二斜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和与主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相对于第二出气口靠近进料口,第一斜管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的轴线在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减少高温气流对与进料口连通的喂料机的加热,有利于物料的安全;利用高速气流对通过进料口进入的块状物料进行打散,使物料呈流态化减少物料堆积和堵塞管道。

Description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高温气流对易燃物料的干燥过程,采用直管直接输送喂料机内物料的方式进行。这样,高温气流有进入到喂料机内的风险。一旦高温气流进入喂料机即会引起水蒸气,也会引起粉尘,粉尘与空气接触存在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夹角进气管,能够避免敢高温气流对尚未进入到进气管内的物料产生影响,有利于物料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夹角进气管,包括:
主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第一斜管,第一斜管包括第一进气口和与主管体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相对于第一出气口靠近进料口;
第二斜管,第二斜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和与主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相对于第二出气口靠近进料口,第一斜管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的轴线在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斜管的轴线和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α,0°≤α<9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斜管的轴线和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β,0°≤β<9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γ为:90°≤γ≤27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γ为:18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扩张管体,扩张管体位于第一斜管和出料口之间的主管体;
或扩张管体位于第二斜管和出料口之间的主管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扩张管体沿主管体的径向凸出于主管体,使得扩张管体的内腔凸出于主管体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对夹角进气管,包括:
主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第一斜管,第一斜管包括第一进气口和与主管体连通的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相对于第一出气口靠近进料口;
第二斜管,第二斜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和与主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相对于第二出气口靠近进料口,第一斜管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的轴线在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
扩张管体,扩张管体设置于主管体并位于靠近出料口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斜管的轴线和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α,0°≤α<9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斜管的轴线和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β,0°≤β<9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对夹角进气管通过在主管体相对设置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两股高温气流通过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同时进入到主管体内,在主管体内的靠近进料口的端部形成背压区,背压区能够有利于将物料吸入进气管,以减少高温气流对与进料口连通的喂料机的加热,降低喂料机的投料区的温度,从而降低了投料区的物料水蒸气和粉尘的产生,有利于物料的安全;利用高速气流对通过进料口进入的块状物料进行打散,使物料呈流态化减少物料堆积和堵塞管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对夹角进气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对夹角进气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Ⅲ-Ⅲ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斜管和第二斜管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对夹角进气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对夹角进气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图9中沿Ⅹ-Ⅹ的截面示意图。
图标:100-对夹角进气管;100a-对夹角进气管;110-主管体;110a- 主管体;111-进料口;112-出料口;113-第一开口;114-第二开口; 120-第一斜管;121-第一进气口;122-第一出气口;130-第二斜管; 131-第二进气口;132-第二出气口;140-扩张管体;141-扩张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夹角进气管100,包括主管体 110和设置于主管体110两侧的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
主管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可以理解,主管体110在使用时保持竖直设置,实现通过进料口111向主管体 110内通入物料,物料经过主管体110的内腔后通过出料口112排除主管体110。
主管体110设置有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14。第一开口113 和第二开口114分别用于设置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14在主管体110的可以根据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的设置位置进行合理选择。
请参照图2和图3,主管体110的设置有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
其中,第一斜管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气口121和第一出气口122。第一斜管120通过第一出气口122与第一开口113的连通,实现第一斜管120与主管体110连通。第一斜管120的第一进气口 121相对于第一出气口122向进料口111靠近。这样,高温气流通过第一进气口121进入第一斜管120的内腔后,再通过第一出气管122 进入主管体110的内腔。
作为优选,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和主管体110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α,0°≤α<90°。
更优选地,α为10°。
承上述,通过将第一斜管120与主管体110呈α角度设置,使得通过第一斜管120进入到主管体110的气流对物料进行粉碎后带出处出料口112,防止物料堵塞主管体110。
第二斜管1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进气口131和第二出气口 132。第二斜管130通过第二出气口132与第二开口114连通,实现第二斜管130与主管体110连通。第二斜管130的第二进气口131 相对于第二出气口132向进料口111靠近。这样,高温气流通过第二进气口131进入第二斜管130的内腔后,再通过第二出气口132进入主管体110的内腔。
作为优选,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和主管体110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β,0°≤β<90°。
更优选地,β为10°。
承上述,通过将第二斜管130与主管体110呈β角度设置,使得通过第二斜管130进入到主管体110的气流对物料进行粉碎后带出处出料口112,防止物料堵塞主管体110。
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
作为优选,γ为:90°≤γ≤270°。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为90°。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为135°。
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为180°。更进一步优选,γ为:180°。可以理解,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在主管体110的同一径向的相对两端。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为270°。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四种实现方式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的设置方式的穷举,只要保证第一斜管120 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0°<γ<360°即可。
可以理解,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呈角度设置,使得两股高温气流分别通过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同时进入到主管体 110内,在主管体110内靠近进料口111的端部形成背压区,在主管体110内靠近出料口112的端部形成正压区。背压区能够有利于将物料吸入主管体110,以减少高温气流对与进料口111连通的喂料机的加热,降低喂料机的投料区的温度,从而降低了投料区的物料水蒸气和粉尘的产生,有利于物料的安全;正压区能够将物料进行粉碎并带动物料排出主管体110,防止物料堵塞主管体110。
使用时,块状物料的温度30~60℃并以0~70t/h的进料速度通过进料口111进入主管体110内,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均通入流速为40~80m/s和温度为800~1000℃的高速气流,第一斜管120通入的高速气流和第二斜管130通入的高速气流形成对冲。在高速气流对通过进料口111进入的块状物料进行打散,使物料呈流态化减少物料堆积和堵塞管道。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夹角进气管100a,包括主管体 110a、设置于主管体110a两侧的第一斜管120、第二斜管130以及扩张管体140。
主管体110a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111和出料口112。可以理解,主管体110a在使用时保持竖直设置,实现通过进料口111向主管体 110a内通入物料,物料经过主管体110a的内腔后通过出料口112排出主管体110a。
主管体110a设置有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14。第一开口113 和第二开口114分别用于设置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113和第二开口114在主管体110a的可以根据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的设置位置进行合理选择。
请参照图9和图10,主管体110a的设置有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
其中,第一斜管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进气口121和第一出气口122。第一斜管120通过第一出气口122与第一开口113的连通,实现第一斜管120与主管体110连通。第一斜管120的第一进气口 121相对于第一出气口122向进料口111靠近。这样,高温气流通过第一进气口121进入第一斜管120的内腔后,再通过第一出气口122 进入主管体110a的内腔。
作为优选,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和主管体110a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α,0°≤α<90°。
更优选地,α为10°。
承上述,通过将第一斜管120与主管体110a呈α角度设置,使得通过第一斜管120进入到主管体110a的气流对物料进行粉碎后带出处出料口112,防止物料堵塞主管体110a。
第二斜管1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进气口131和第二出气口 132。第二斜管130通过第二出气口132与第二开口114连通,实现第二斜管130与主管体110a连通。第二斜管130的第二进气口131 相对于第二出气口132向进料口111靠近。这样,高温气流通过第二进气口131进入第二斜管130的内腔后,再通过第二出气口132进入主管体110a的内腔。
作为优选,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和主管体110a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β,0°≤β<90°。
更优选地,β为10°。
承上述,通过将第二斜管130与主管体110a呈β角度设置,使得通过第二斜管130进入到主管体110a的气流对物料进行粉碎后带出处出料口112,防止物料堵塞主管体110a。
第一斜管120的轴线在垂直于主管体110的截面的投影与第二斜管130的轴线在该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
作为优选,γ为:90°≤γ≤270°。
第一斜管120与第二斜管130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扩张管体140位于第一斜管120和出料口112之间的主管体 110a;亦即,扩张管体140位于第二斜管130和出料口112之间的主管体110a。可以理解,扩张管体140设置于主管体110a并位于靠近出料口112的端部。
进一步地,扩张管体140具有扩张腔141,扩张腔141与主管体 110a的内腔连通。扩张管体140沿主管体110a的径向凸出于主管体 110a,使得扩张管体140的扩张腔141凸出于主管体110a的内腔。
通过设置扩张管体140,物料经过扩张管体140,能够延长通过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进入到主管体110a内的高温气流对物料的冲击时间,进一步保证粉碎效果。同时,高温气流在对扩张管体 140的内壁进行冲击防止了物料在扩张管体140内堆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夹角进气管(100、100a)通过在主管体(110、110a)相对设置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两股高温气流通过第一斜管120和第二斜管130同时进入到主管体(110、110a) 内,在主管体(110、110a)内的靠近进料口111的端部形成背压区,背压区能够有利于将物料吸入进气管(110、110a),以减少高温气流对与进料口111连通的喂料机的加热,降低喂料机的投料区的温度,从而降低了投料区的物料水蒸气和粉尘的产生,有利于物料的安全;利用高速气流对通过进料口111进入的块状物料进行打散,使物料呈流态化减少物料堆积和堵塞管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第一斜管,所述第一斜管包括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主管体连通的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出气口靠近所述进料口;
第二斜管,所述第二斜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和与所述主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出气口靠近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一斜管的轴线在垂直于所述主管体的截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斜管的轴线在所述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管的轴线和所述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α,0°≤α<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管的轴线和所述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β,0°≤β<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γ为:90°≤γ≤2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γ为:1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张管体,所述扩张管体位于所述第一斜管和所述出料口之间的所述主管体;
或所述扩张管体位于所述第二斜管和所述出料口之间的所述主管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体沿所述主管体的径向凸出于所述主管体,使得所述扩张管体的内腔凸出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腔。
8.一种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管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第一斜管,所述第一斜管包括第一进气口和与所述主管体连通的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相对于所述第一出气口靠近所述进料口;
第二斜管,所述第二斜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和与所述主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出气口靠近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一斜管的轴线在垂直于所述主管体的截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斜管的轴线在所述截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γ,0°<γ<360°;
扩张管体,所述扩张管体设置于所述主管体并位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管的轴线和所述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α,0°≤α<9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夹角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管的轴线和所述主管体的轴线的夹角即为β,0°≤β<90°。
CN201721502953.3U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6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2953.3U CN207556217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2953.3U CN207556217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6217U true CN207556217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82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295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6217U (zh) 2017-11-10 2017-11-10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6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022A (zh) * 2019-08-02 2019-10-0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氧量分析仪导流探头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022A (zh) * 2019-08-02 2019-10-08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氧量分析仪导流探头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56217U (zh) 一种对夹角进气管
CN105084005A (zh) 一种固体颗粒气动进料系统
PT1604742E (pt) Alimentação de gás para electrofiltro e dispositivo de electrofiltro
CN203132888U (zh) 一种新型高温烟气检测取样设备
CN103149056A (zh) 一种高温烟气检测取样设备
CN106761878A (zh) 一种矿井通风系统
CN109125958A (zh) 加速管与束流针的连接结构及放疗设备
CN208695317U (zh) 一种方便安装微混合器喷嘴
CN109773163A (zh) 蓄电池生产用模具快速喷淋冷却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WO2019085570A1 (zh) 一种风管和风机系统
CN214222752U (zh) 大宗特殊气体供应系统
CN204544484U (zh) 一种三足式离心机排气装置
CN211546593U (zh) 带助吹功能的粉剂流化装置
CN210058537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烟叶原料的气流粉碎设备
CN207547020U (zh) 一种物料分离装置以及重质物料分离系统
CN215046963U (zh) 一种气力输送系统的涡旋气封阀
CN205535047U (zh) 适用于液氯汽化器的检测装置
CN207390477U (zh) 一种耐磨防堵塞的引射装置
CN206610130U (zh) 一种楼宇自控系统
CN212093534U (zh) 激光料位计吹扫装置
CN105114972B (zh) 一种煤粉均匀输送管道及均分器
CN211463571U (zh) 一种冷喷涂高压送粉器
CN203999314U (zh) 玻璃窑炉设备孔隙气体引出构造
CN217188599U (zh) 一种土建工程用降尘喷淋装置
WO2019072006A1 (zh) 风管及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